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单元小结 阶段质量检测岳麓版选修一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5375772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单元小结 阶段质量检测岳麓版选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单元小结 阶段质量检测岳麓版选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单元小结 阶段质量检测岳麓版选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单元小结 阶段质量检测岳麓版选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单元小结 阶段质量检测岳麓版选修一(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春秋时期的下列现象不能反映社会转型的是()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B“相地而衰征”C生产力的提高 D井田制瓦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关键是理解社会转型的含义。A、B、D三项都能够反映中国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而C项是推动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但本身不能反映社会转型。答案:C2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主要是为了()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 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打击旧贵族势力 D发展农业生产解析:依据教材商鞅变法的内容

2、可知,商鞅鼓励分家立户的目的在于想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答案:B3商鞅变法时期,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基本治国要领。下列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什伍连坐法焚烧诗书A BC D解析:上述几项内容,和秦国以前的治国思想不相符,这些成为批评商鞅变法的借口。答案:A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A佛教的传入B疆域的扩大C民族的融合D全国的统一解析:可首先排除A、D,佛教的传入是在汉朝时期,在北魏时期,全国并没有统一。佛像造型汉化是指在相貌、衣饰等方面具有汉族人的特征,北魏是由

3、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孝文帝时期进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而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至于疆域的扩大,与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没有直接的关系。答案:C5(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C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解析:题目材料中的“外名南伐,其实迁也”表明,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也说明C正确。由“众心恋旧”说明B正确。由“多所不

4、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可知D正确。答案:A6“孝文帝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亦不过数十年,天下复还中国之旧矣。”材料说明了作者()代表鲜卑守旧贵族的利益认为北魏灭亡与孝文帝改革无关将北魏灭亡与迁都洛阳联系在一起全面否定了孝文帝改革的作用A BC D解析:材料作者将孝文帝迁都洛阳与后来北魏的灭亡联系在一起,说明他代表鲜卑守旧贵族的利益,但作者并未全面否定孝文帝改革的作用。答案:D7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A青苗法 B均输法C免役法 D市易法解析:题目的材料表明,用比较低的价钱买杂货,然后用比较高的

5、价钱再卖出去,商人在这样的交易中没有获得更多的利润。市易法规定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样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故符合题意的为市易法。答案:D8由于张居正实施边防新政,使汉蒙双方关系日趋融洽,经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在古丰州矗立起一座新城,即今天的()A包头 B呼和浩特C大同 D二连浩特解析:由于张居正实施边防新政,使汉蒙两族关系得到了发展,其友谊的结晶象征是在古丰州建立归化新城,即呼和浩特市。答案:B9忽必烈统治时期,行使宰相职权的机构是()A中书省 B枢密院C御史台 D宣政院解析:忽必烈统治时期,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下设吏、户、礼、兵、刑、工

6、六部。答案:A10我国的许多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解析:改革者的个人利益受到损害,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因此改革需要奉献和牺牲精神。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1题16分,第12题18分,第13题16分,共50分)11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

7、爵,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材料二: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等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麦斗之间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等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

8、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4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措施上的主要不同点,并分别指出两次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产生的不同影响。(8分)(3)两则材料能不能作为判断两场改革性质的依据?说明理由。(4分)解析:结合背景不同来理解目的的不同,雅典处于奴隶制时代,主要目的是化解平民与贵族矛盾;中国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时代,主要目的是富国强兵。更为重要的是依据改革性质的不同来理解影响的不同,梭伦改革是奴隶社会内部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彻底;商鞅变

9、法是地主阶级推动社会转型的封建性质的全面改革,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改革。答案:(1)奖励军功。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依据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2)不同点:政治上:梭伦改革包含民主政治;商鞅变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经济上:商鞅变法重农抑商;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不同影响:梭伦改革:进一步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能。判断改革性质的依据主要是看改革最终维护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12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宋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两次非常重要的改革。孝文帝(467499

10、)是北魏第七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495年正式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王安石变法,指北宋时期,大臣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革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立意虽好,但并未处理好具体的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于是与反对者间长期反复地争斗,导致处于被批评的局面,但是一些具体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请回答:(1)两次改革在背景和目的上有何相同之处?(4分)(2)从内容看,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2分)改革的成效如何?(6分)(3)在改革中都遇到了很大阻力,各自的反对势力是

11、哪些?(2分)(4)从两次改革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4分)解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的比较。解题关键首先要理解题干所给材料的含义,然后结合两次改革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答案:(1)背景:都是在社会矛盾尖锐和激化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其统治。(2)侧重点:孝文帝是汉化政策;王安石是理财策略。成效:孝文帝改革促使北方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推动社会进步;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收入,加强了军事力量,促进了经济发展。(3)阻力:孝文帝改革遭到上层旧贵族和守旧势力反对;王安石变法则遭到大地主和大官僚反对。(4)启示:改革者要有献身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改革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规

12、律;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13以下列表记录了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改革。名称身份结果备注商鞅变法左庶长成功遭车裂孝文帝改革皇帝成功王安石变法参知政事失败遭罢官忽必烈改制皇帝成功张居正改革内阁首辅失败死后遭抄家阅读后请思考:(1)上述改革从措施上来看,都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改革的结果却并不相同。你认为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8分)(2)从改革者的命运上看,你对中国历史上的变法有什么认识?(8分)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历史上五次著名改革人物的结局或归宿,要结合改革的背景、目的来认识改革人物的结局。答案:(1)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成败与改革者往往有着较大的联系。一般来说,最高统治者进行的改革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他能运用手中无上的权力来突破改革的阻力。大臣领导的变法如果得到最高统治者强有力的支持,变法也有成功的可能。如果最高统治者在改革和保守势力间来回摇摆,变法就难以成功。(2)改革者的命运往往是相似的。因为改革就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而这部分人往往是社会上的特权阶层。因此,改革必然遭到这一部分人的阻挠和破坏,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