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论文格式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54444482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防火论文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防火论文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防火论文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防火论文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火论文格式(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课程考核论文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防火工程概论姓名李文斌学号201340240031教学班13指二1专业消防指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防火工程概论课程研究报告课程编号:分数:哈尔滨12仓库火灾事故原因探究摘要:哈尔滨12仓库火灾发生造成了五名消防员的牺牲,其事故原因是多样的,建筑物的达到了耐火极限,消防车道被堵塞,建筑物本身布局不合理,以及防火分区设置的不规范等。本文通过对事故原因的探究,希望对以后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同时也为以后诸如此类的仓库火灾案例的研究提供方向。关键词:耐火极限防火分区消防车道布局2015年1

2、月2日13时14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头道街的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的三层仓库起火,过火面积1.1万平方米。发生火灾的仓库位于一栋总层高11层的居民楼,其中13层为仓库,411层为居民楼。火灾扑救过程中,起火建筑多次坍塌,坍塌面积3000平方米,造成5名消防员遇难、14人受伤。一、火灾背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头道街有一座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钢混结构商厦。商厦地面三层是库房和商铺,共有约1500个商户,五到十一层是居民住宅。商厦的仓库里多为塑料制品、木制品。据商厦内一位业主介绍,该商厦白天正常营业,晚上在装修电梯,商厦使用性质为批发零售小商品的公共建筑。二、抢救经过2015年1

3、月2日13时17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头道街的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的三层仓库起火。火灾最初只是近千平方米的过火范围,但是由于库房内存放的多是纸张和塑料等易燃物品,而且对货品的仓储情况和小区的结构当时是没有足够的了解的信息,导致了火烧连营的状态。21时37分,持续了9个多小时的大火导致仓所在的居民楼塌方,瞬间多名参与灭火作战的消防战士压在里面。1月3日凌晨1时,火灾现场出现了明火复燃,此前坍塌的楼体的另一侧墙体发生了二次坍塌,救援工作被迫中止。哈尔滨市相关部门紧急疏散了火灾区域周边一平方公里内的的所有群众和商户,以避免更大的危险和损失。凌晨2时20分,救援工作再次启动。凌晨5时,火势得

4、到控制,居民楼烧成废墟。凌晨6时,建筑西边的几排商铺房屋再次发生坍塌。1月4日10时30分左右,楼体内部地下火上蹿,火灾现场再次有浓烟从未坍塌的楼体内部冒出。消防战士采用架设云梯、水枪压制,同时采取建筑物外围打水降温的方式控制火情。1月5日9时30分,废墟东侧蔓延的余火被扑灭并阻断,挖掘机和打桩机清障配合喷水灭火,逐步清理废墟和废墟内出现的余火。三、火灾事故原因分析经查,认定本起火灾起火原因为私接电线,违章使用电暖器导致违章敷设的电气线路超负荷过热引燃周围可燃物引发火灾。由于火灾现场存放大量可燃、易燃物品,且货物呈堆垛式摆放,又由于缺乏有效的防火分隔,发生火灾后,局部形成立体火灾,火势迅速蔓延

5、。火焰外焰直接作用于柱、梁、板等结构承重构件,大量的可燃物导致火灾强度高且持续时间长,过火时间远远超过一般承重构件的耐火时限时长,火场持续高温引起钢筋和混凝土强度降低是导致房屋倒塌的直接原因。(一) 仓库火灾的耐火等级火灾能烧毁或损坏建筑物的构件,削弱其承载能力,并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倒塌。建筑的耐火性能是构件抵抗火烧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二是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构件的燃烧性能包括不燃、难燃以及燃烧体三个性能。而构件的耐火极限指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至失去承载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热作用时止,这段抵抗火的作用时间称为耐火极限

6、。发生火灾后,混凝上的组成材料和内部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其强度损失主要取决于受火温度的高低、受火作用的时间和冷却方式。试验表明,当受火温度低于400C时,无论是喷水冷却还是自然冷却,混凝土强度均没有明显的降低;当温度超过400C后,水泥石的晶架结构破坏严重,混凝土的强度开始显著下降,在这个过程中,喷水冷却的混凝土强度比自然冷却的混凝上强度下降更多。主要是因为Ca(OH)2在400600C之间脱水,产生水蒸汽,集料中CaCO3在9001000C分解,产生CaO和CO2,由于CO2和水蒸气要从内部向外逸出,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很大压力,因此会导致混凝土爆裂;另外,火灾中的混凝土结构如果喷水,其表面会突

7、然冷却,导致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进一步加剧混凝土的爆裂程度。火灾后钢筋的极限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等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普通钢筋在200C时开始膨胀,抗拉强度也随之下降,当温度到达600700C时,钢筋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程度非常严重。火灾后预应力钢筋比非预应力钢筋强度下降要快,可以根据火灾温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构件内主筋、钢丝的折减系数来确定其强度;也可以截构件内的钢筋、钢丝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来判定其强度,还可以根据暴露在火场中的日用品钢材的力学性能变化来确定钢筋强度变化。建筑物的梁、柱等承重部分,是靠钢筋和混凝土共同作用来完成的,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是一个

8、完整的整体,它们之间主要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钢筋表面与水泥胶体的胶结力、混凝上和钢筋的机械咬合力组成。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火灾后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力变化取决于温度的高低、钢筋的种类、混凝土骨料的种类以及冷却的方式等条件。温度越高,粘结力降低越大;圆钢比螺纹钢筋粘结力损失大;火灾后,石灰石骨料比花岗石骨料损失大;喷水冷却比自然冷却粘结力损失大。通过试验还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上的弹性模量逐渐下降,刚度不断降低;当温度达到700C时,弹性模量几乎为零。仓库地上13层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利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转换梁,四周建有59层不等的居民楼,居民楼砖混结构,增加了梁、柱的荷载。特

9、别是仓库四层顶部,建筑的两栋5层居民楼,均为砖混结构。其中一栋全部坍塌,另一栋长47米,宽12米,中间段30米全部坍塌,两端没有坍塌。原因是该处的转换梁并没有南北全部贯通,是断头梁,由此分析是顶部建的居民楼导致了火灾后建筑的倒塌。仓库本身就是个“烂尾楼”,且存储了大量的纸张、木材等极易燃烧的材料,经过九个小时的燃烧,本身的钢筋混凝土就够就已经发生变形,耐火极限太低。另外由于打水,冷热交替可能会导致里面的混凝土出现疏松,所以整个楼体会向里面倒塌。最终导致将正在参与灭火作战的消防战士埋压在下面。(二)仓库的防火分区防火分隔设施是指在一定时间能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空间内,阻止其蔓延扩大的一系列分隔设施。

10、防火分隔设施必须满足我国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不同等级的防火要求。各类防火分隔设施一般在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等方面具有不同要求。常用的防火分隔设施有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阀、阻火圈。防火分区是指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的,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防止火灾从起火区域向同一建筑物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防火分区划分原则:1. 在划定防火分区时,除了遵守规范规定的面积除外,还应兼顾建筑空间的组合及使用功能分区的实际情况,做到合理划分。2. 建筑中应根据生产和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类别,是否散发有毒气体,是否有明火高温操作、是否使用不同的灭火剂等不同情况做好防火

11、分区的划分。3. 在建筑垂直方向上,一般按楼层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当层间防火分隔不能达到防火分区分隔时,应将相关各层的建筑面积叠加计入防火分区面积中去。4. 用以划定防火分区边界的围护构件应满足规范规定的各项构造要求。5. 应按规范要求对建筑中的竖向井道、重要机房等特殊的部位进行专门的防火分隔处理。防火分区的面积一般仓库的防火分区面积划分如下:高层:一类建筑:1000川、二类建筑:1500卅、地下室:500讥,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且用不燃烧,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允许最大防火分区面积为4000川;地下部分防火分区允许的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卅。高层

12、的裙房最大防火面积不应大于2500m20消防工程排水在确定仓库防火分区面积时,每一防火分区都应关注安全出口:每一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包括首层),除规范另有规定外,(见条文)至少应有2个安全出口a. 疏散楼梯间,室外疏散梯,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前室,避难走道,室外敞开连廊和避难层(间)等)的出入口为安全出口。b. 地下室防火分区的2个安全出口,1个必须是能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注意:直通室外即到一层后能直通室外)另一个可以是相邻防火分区,防火墙上的甲级防火门(通另一防火分区疏散净宽不应超这一防火分区疏散总宽的1/5)0敞开楼梯若不是楼梯间(三面有墙)则不计入疏散宽度,当然也不作为安

13、全出口。c. 2个防火分区合用1个疏散楼梯间时,此梯应划入1个防火分区内,则此梯和另一个防火分区间的隔墙应是防火墙,通另一个防火分区的门应是甲级防火门。仓库防火分区面积设在进行计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哈尔滨城市建设开发公司擅自将原设计的室内通道变更使用性质,改为仓库,对外出租,用于存储货物。仓库内存储大量纸张,塑料,木材等易燃可燃物品。该仓库可确定为丙类仓库,耐火等级为一类,防火分区面积要远远小于厂房的面积。但开发公司并未设置防火分区,存储的物品之间也没有防火墙的分隔。可以说,防火分隔措施几乎没有。当仓库中的小部分被点燃时,由于没有有效的分隔,整个仓库形成了大面

14、积,立体燃烧,最后造成过火面积1万多平方米,给火灾的扑救造成了极大地困难,也为仓库的倒塌埋下伏笔。(三)消防车通道消防车道是供消防车灭火时通行的道路,其通行能力应满足消防车的使用需求,通常消防车通道应符合下列要求:1. 消防车道的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米,通道上空4米以下不能有障碍物,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有消防车通道,消防车可以与其他交通道路合用,但合用的道路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需要。2.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K12m,对于高层建筑,不宜小于15mX15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宜小

15、于18X18平方米。3. 消防车道上的管道和暗沟应能承受车辆,满载的轮压,不致塌陷。4. 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4米;门垛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3.5米。5. 高层建筑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可沿建筑两个长边设消防车道。6.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大于24m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7. 消防车道与建筑物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道等。对于单多层建筑的消防车通道,要充分考虑生产的厂房,仓库以及大型公共建筑消防灭火的需要。1. 仓库两侧无消防车道,应沿其两个长边设置宽度不小于6m的平坦空地。2. 占地面积

16、超过3000卅的甲、乙、丙类厂房和占地超过1500卅的乙、丙类仓库设置环形车道。3. 对于特大型厂房,如钢铁、造船、汽车制造等工厂,还应在厂房内消防车道。4. 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4m起火部位虽然是13层的仓库,但其共有十一层,属于高层民用建筑应设置相应的环形消防车道。但商场内部私自改建,占用了很多消防通道,且商场内部商铺密度大。内部消防通道被占用,消防员不能第一时间赶到商场内起火位置,错过了灭火最佳时机。商铺密度大,火势蔓延迅速。起火仓库位于又哈尔滨老旧小区,街道狭窄,没有畅通的外部消防通道,车辆及人员密集,给救援增加了很多困难,许多支援的大型消防车无法进入核心区,

17、大型的消防车被堵在消防车通道外,又导致了交通的堵塞。所以消防车道的堵塞,也是造成该起火灾没有被及时扑灭,建筑物持续燃烧造成倒塌的一个诱因。(四)建筑物内部总平面布局按照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42条:除为满足民用建筑使用功能所设置的附属库房外,民用建筑内不应设置生产车间和其他库房。经营、存放和使用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的商店、作坊和储藏间,严禁附设在民用建筑内。事发地的13层及地下车库被塞满了货物,诸如塑料、酒精膏、木炭等危险品应有尽有。起火的建筑总计十一层,属于高层民用建筑。高层建筑不宜布置在易燃、易爆建筑物附近,应与周围的建筑物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应受到城市消防站的保护。

18、消防法规定,生、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此次大火中,起火建筑更是生产、仓储、居住三合一的低质建筑,执法部门多年未检查消防安全,也未对其进行整改或处罚从而造成商场内部消防设施匮乏,经营人员相关火灾防范意识薄弱。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明确规定,仓库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甲、乙类仓库内严禁设置办公室,休息室,且不应贴邻建造。而开发单位违反相应的规范,在仓库内设置休息室,且在休息室内违规使用电暖器导致了火灾。四、事故带来的反思1.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检查力度,防止易燃物体大量存放在靠近居民的地方。本次火灾的形成,相关监管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原本的民用建筑私自改建成

19、仓库,且储存了大量易燃物品,况且楼上都是居民住宅,一旦发生大型火灾,救援难度可想而知。2. 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监督。相关的城市规划部门对于城市建筑的建立,要全面考虑当地环境。在布局城市建筑的规划方面更要狠抓,要做到规范合理,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保证发生意外时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对老城区容易发生火灾意外的地方,要逐步投入资金改造,加强对消防基础设施间,如消火栓,消防车通道等消防设施。此次导致火灾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就是消防救援力量未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就是因为消防车通道堵塞导致的。3. 加强消防的宣传和培训。很多社会群众的消防意识还很淡薄,如何自救,如何发现潜在的火灾隐患并处理,这些都是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的。消防责任人,消防管理人都应接受相应的消防岗前培训。如果在仓库休息管理人但凡有一点消防安全意识,也不会造成这么大的火灾事故,也不会造成五名消防员的牺牲。参考文献【1】上海市消防局仓库火灾资料汇编,2014【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杜文峰防火工程概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4】屈立军建筑防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5】公安部.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定2009【6】张树平建筑防火设计(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