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轴对称集体备课

上传人:mar****e5 文档编号:153632024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27.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2轴对称集体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12轴对称集体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12轴对称集体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12轴对称集体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轴对称集体备课(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十二章轴对称【课程学习目标】1.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被对 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2. 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能够按照要求作出简单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 的图形;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利用轴对称进行简单的图形设计.3. 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其性质;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 概念,探索并掌握他们的性质及判定方法.4. 能初步应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观察、操作、 想象、论证、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兴趣【课时安排建议】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3

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12.1轴对称3课时12.2作轴对称图形3课时12.3等腰三角形5课时数学活动与小结2课时【重点难点】重点:1,轴对称的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用符号表示推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证明)【具体内容】12. 1轴对称(1)教学目标1. 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2. 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的对称轴、对应点.3. 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联系与区别.教学准备 教师:收

3、集有关轴对称的素材(包括图形、实物、图片等).学生:准备复写纸;收集有关窗花的素材,可以要求进行剪纸-双喜字或其他 窗花.教学设计作品展示,交流体会(也可以观察收集的有关轴对称的素材)1. 作品展示:让部分学生展示课前的剪纸作品(可以将作品粘贴到黑板上);2. 小组活动:(1)在窗花的制作过程中,你是如何进行剪纸的?为什么要这样?(2 )这些窗花(图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概念形成(一)轴对称图形1.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让学生尝试给它下定义, 通过逐步地修正形成“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一一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

4、形,同时给出“对称轴”的定义强调:(1)定义中“两旁的部分”都是同一个图形的,不是两个图形.(2)对称轴是一条直线.2. 结合课本第29页图12.1-1进一步分析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以及对称轴的位置.注意: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唯一3. 学生举例:试举几个在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例子.(之后分析学过的简单几何图形的 对称性及对称轴)4. 概念应用:(1)课本第30页练习;(2)补充: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简要说明理由.(二)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于第二个概念的建立,分两个步骤进行:先观察图形,再进行画图.其目的是突出两 个图形和这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再给出定义.1. 观察课

5、本第30页中的图12.1-3,思考:图中的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 操作:取一张薄纸,先对折,然后中间夹一张复写纸,再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图案, 取出复写纸后你发现两层纸上的图案有什么关系?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对称轴、对称点的定义.举例说明:如下图,图形F与图形F就是关于直线l对称,点A与点A是对称的.A i A!4. 举例:举出一些生活中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例子5. 练习:课本第31页练习.注意:重视对称轴和对称点认识,一定让学生判断两个图形是否关于直线轴对称之后, 找找对称轴和对称点,为下一节学习图形轴对称的性质做准备.6. 思考题: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如果把一个轴对称

6、图形沿着对称轴分成两个图 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辨析概念分组讨论: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讨论后可列表比较如下: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区别一个图形两个图形联系1 .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都能够互相重合(即直线两旁的两部 分全等)2 .都有对称轴(至少一条)3.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 线对称;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追问:任何两个全等的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吗?)实践和应用1. 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 C

7、.D.2. 如下书写的四个汉字,其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上善若水A.B. C. D.3. 哪一面镜子里是他的像( )F, H, J, S, M, Y; Z个.5. 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A. 等腰直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 C.正方形D.圆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关于某直线对称轴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B. 全等三角形是关于某直线对称的C.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则这两个图形一定分别位于这条直线的两侧D. 若A、B关于直线MN对称,则AB垂直平分MN7. 如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4 = 110 , Z2 = 46,则x=,8. 如图是一个轴对称图形,A

8、D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仔细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 E点的对称点 ;线段BO、CF的对称线段是;(2) AACE的对称三角形是.9, 下面的一些虚线,哪些是图形的对称轴,哪些不是?10. 如下图,由小正方形组成的L形图中,请你用三种方法分别在下图中添画一个小正方 形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12.1轴对称(2)教学目标1. 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2. 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3. 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初步形成数学学习的方法.教学重点:图形轴对称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学难点:由线段

9、垂直平分线的两个性质得出的“点的集合”的描述.教学准备木棒、橡皮筋教学设计1. 提出问题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 线段AA、BB、CC与直线MN有什么关系?2. 实验探究(1)折一折.要解决问题,从最简单的一个点开始:先将一张纸对折,x用圆规在纸上穿一个孔,然后再把纸展开,记两个孔的位置为A p点A和点A,折痕为直线MN(如图3).显然,此时点A和点A关于直线MN对称.连结点A,A,交直线MN于点P.N(2) 说一说.图3观察图形,线段AA与直线MN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你能说明理由吗?类似地,点B与点B,点C与点C是否也有同样的关系?你能用语

10、言归纳上述发现的规 律吗?注:在这个基础上,给出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几何表述:.OP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OA=OB OPAB).然后把上述规律概括成图形轴对称的性质(课本第32页)(几何表述:.OP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或者VOA=OB OPAB .PA=PB)(3)想一想.上述性质是对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来说的,如果是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它的对应点的 连线与对称轴之间是否也与同样的关系呢?(结合课本第32页的图12.1-5让学生说明)从而得出: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3. 合作探究探究一:课本第32页的“探究”.学生先思考课本上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线段

11、代替木条进行画 图探究.任意画一条线段AB,再画出它的垂直平分线MN,在MN上 任意取点P1,P2, P3(如图4),分别量一量点P1,P2, P3到A与B 的距离,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说明理由吗?请与同伴交流.处理方式:要求学生在独立尝试、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交流,然后小组汇报.学生可以量一量、折一折,实验之后再运用 第十三章的知识证明三角形全等.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想一想:如图5,我们在课本第10页的练习1中,应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说明了 CB=DB, 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给出解释吗?B第1题AA2x 3x2x 3x问题:反过

12、来,如果PA=PB,那么点P是否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让学生自己尝试写出已知和求证,然后利用全等证明)探究二:如图6,PA=PB,取线段AB的中点0,连结PO,PO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从而得出: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归纳结论: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上的点与A、B的距离都相等;反过来,与两点A、 B的距离相等的点都在l上,所以直线l可以看出与两点A,B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 P34练习附加练习1.如图,直线CP是线段AB的中垂线且交AB于P,且AP=2CP.甲、乙两人想在AB上 取两点D、E,使得AD=DC=CE=EB,其作法如下:(甲)作Z

13、ACPZBCP之角平分线,分别交AB于D、E,则D、E即为所求;(乙)作AC、BC之中垂线,分别交AB于D、E,则D、E即为所求.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何者正确()第2题A.两人都正确B.两人都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2. 如图,在RtAABC中,ZC=90,AB=2AC. 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BC于点E,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AE=BE B. AC=BE C. CE=DE D. ZCAE=ZB3. 如图,AB=AC,ZBAC=12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那么ZADC=度.第3题4.已知,D是直角 ABC斜边AC的中点,EDXAC于D交

14、BC于E, ZEAB:ZBAC=2: 3, 求:匕ACB的度数.5.如图,在 ABC中,AB=AC,ZA=120, AB的垂直平分线MN分别交BC、AB于点 M、N,求证:CM=2BM.6.如图3-137,在ABC中,AB=AC,ZA=80,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的延长线于D.求 ZDBC的度数.7.如图,已知在ABC中,匕C = 90,ZA=30,BD平分ZABC交AC于D,求证: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8.如图,在RtAABC中,ZC=90,ZCAB的平分线AD交BC于D,若DE垂直平分AB, 求NB的度数.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接AE、BE,BEA

15、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1) FC=AD; (2) AB=BC+AD.10,已知:在ABC中,ABVAC, BC边上的垂直平分DE父BC于点D,父AC于点E,AC = 8cm,AABE的周长是14cm,求AB的长.12.1轴对称(3)教学目标1. 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画法.2. 会画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或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重点:画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对对称轴画法的理解.教学设计提出问题问题1:如果我们感觉两个平面图形是成轴对称的,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去验证?问题2: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不经过折叠,你用什么方法画出它的对称轴?学习新知我们已经知道,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

16、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 段的垂直平分线.因此我们只要找到这两个图形的一对对应点,然后画出以这两个对应点为 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了.如何画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呢?例1(补充)已知线段AB(如图1),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B图1可按如下的步骤进行:(1)教师启发: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只要找到与A,B两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 即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找两个点就行)(2 )作图示范.写出作法,根据作法一步一步地作出图形.图2(3) 解后反思:在上述作法中,为什么有CA=CB, DA=DB?如图2,直线CD与AB的交点就是线段AB的中点, 因此用这种方法

17、可以作出线段的中点.你还有其他的方法画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吗?解决问题:练习1:课本第34页中的例题.练习2:课本第35页.补充练习1. 点A和点B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作出这条对称轴吗?2. 如图,这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请你找出他们的对称轴。第2题3. 如图,要在公路l边上建一个公交车站M,使A、B两地到M的距离相等。请你找出M 的位置。4. 如图,已知点M、N和ZAOB,求作一点P,使P到点M、N的距离相等,且到ZAOB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5. 如图,ADBC,BD=DC,点C在AE的垂直平分线上,AB、AC、CE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AB+BD与DE有什么关系?6.AABC中,D

18、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3cm,AABD的周长为13cm,求 ABC的周长。7.如图,ABC中,ZBAC=1100, DE、FG分别为AB、AC的垂直平分线,E、G分别为垂足.(1) 求ZDAF的度数.(2) 如果BC= 10cm,求 DAF的周长.8.如图,某地有两所大学和两条相交叉的公路,(点M,N表示大学,AO, BO表示公路).现计划修建一座物资仓库,希望仓库到两所大学的距离相等,到两条公路的距离也相等。你能 确定仓库应该建在什么位置吗?在所给的图形中画出你的设计方案12.2.1作轴对称图形(1)教学目标1. 能按要求做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2. 能利用轴对称进

19、行图案设计.3. 从轴对称的角度去认识和构建几何图形,发展形象思维,并尝试用轴对称去从事推理活 动教学重点:作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教学设计设置问题(一)思考一种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让学生试着作图,展示)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图形,将这张纸折叠描图,再打开看看,得到了什么?改 变折痕的位置并重复几次,又得到了什么?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学生动手做)结论: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 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连结任 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注意: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不

20、同得到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也不同(二)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花边.(三)收集并欣赏12个对称的中国民间剪纸图案,你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学习新知如何作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呢?任何一个图形都是由点组成的.1. 作一个点关于一条直线的对称点.由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所以,已知对称轴L和一个点A,要画出点A关于L 的对应点A,可采取如下方法:(1)过点A作对称轴L的垂线,垂足为B;(2)在垂线上截取BA,使BA =AB.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应点.(注意作图的准确性)2. 画一个图形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如图(1),已知ABC和直线L,作出与 ABC关于直线L 对称的图形.作法:如图(2).(

21、1)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点O,在垂线上截取OA =OA,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2)类似地,作出点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C;(3)连结 A B、B C、C A,得到A B C即为所求.归纳: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只要分别作出这些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再连结这些 对应点,就可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对于一些由直线、线段或射线组成的图形,只要作 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对应点,连结这些对应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补充练习1. 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以它的对称轴为折痕,将三角形对折,得到的三角形还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依照上述方法将原等腰直角

22、三角形折叠四次,所得小等腰直角三 角形的周长是原等腰直角三角形周长的()11A. B.2116C.D.82. 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完全一样.3. 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对称图形的变换叫彳 .4. 如图,一轴对称图形画出了它的一半,请你以点画线为对称轴画出它的另一半.5. 下图中画出了轴对称图案的一半,想象一下它的另一半,并画出来,在图中分别画出它 的一对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W P6. 如图,已知直线CD与CD同侧两点A、B求作:点P,使点P在CD上,且ZAPC=Z BPD .7, 小果想剪出如下图所示的“小人”以及“十字”,你想怎样剪?设法

23、使剪的次数尽可能少.8, 将一个矩形纸片依次按图(1)、图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3)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头 将图(4)的纸再展开铺平,所得到的图案是()(向上对折)图(1)图(3)图(4)ACD12. 2. 1作轴对称图形(2)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实例学做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变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2. 经历轴对称变形的画图、观察、交流等活动理解其基本特征,通过利用轴对称作图和图案 设计发展实践能力.3. 从轴对称的角度去认识和构建几何图形,发展形象思维,并尝试用轴对称去从事推理活动,重点:利用轴对称知识解决问题难点:用轴对称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一、预习新知1. (1) 一群小孩以同

24、样的速度同时出发从A村到B村,要过一条公路a,其中只有一个小孩 以最短的时间到达B村,你知道这个聪明的小孩的行程路线吗?在图中画出来。AA :B,. BiD 气,C a(1)(2)/,/A1(2)在公路a的同侧有A、B两村庄,要在公路上建立一个站点,使到A、B两村的距离最短, 下面是两位同学的方法:小刚:分别过点A,B作到直线a的垂线段,垂足分别为E,F;则EF的中点D就是所求的站点。小明:先作出点A关于直线a的对称点A1,然后连接A1B,则A1B与直线l的交点C就是所求 的站点。谁的距离短呢?请完成下面过程,得到结论。1)连接 AC,DB,DA,D A1。A、A1关于直线a对称.直线a AA

25、1. AC=, AD=. AC+BC=+BC=, AD+DB=+D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DB.AD+DB AC+BC因此,小明找的点到A、B两村的距离比小刚找的点到A、B两村的距离短。2)小明找的点就是到A、B两村的距离最短的点吗?3)请在直线a上任找一点,用上述方法进行验证。2. 完成课本P42探究,你有几种方法?3. 如图所示,四边形GH是一个矩形的球桌面,有黑白两球分别位于A、g两点,试说明怎样撞击B,才使白球先撞击台球边时,反弹后又能击中黑球A?二、课堂展示例1.如图,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A、B到河岸的距离分别为AC、BD,且AC=BD, 若A到河岸CD的中点的距离为5

26、00m,若牧童从A处将牛牵到河边饮水后再回家,试问在 何处饮水,所走路程最短?最短路程是多少?etdA B三、随堂练习1. 如图,要在l上修一座学校,使得A、B两村到学校的距离和最小,请在图中找出学校 的位置。A - B2. 如图:A、B是两个蓄水池,都在河流a的同侧,为了方便灌溉作物,要在河边建一个抽水站,将河水送到A、B两地,问该站建在河边什么地方,可使所修的渠道最短,试在图 中确定该点(保留作图痕迹)3. 如图所示,匕A8C内有一点R在BA、BC边上各取一点P1、P2,使齐月的周长最 小.12.2.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学目标1. 能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并表示对称点的坐

27、标.2. 探究点或图形的轴对称引起的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利用变化规律作出一个图形轴对称 图形.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学重点:用坐标表示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教学难点:找对称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规律.教学准备 画有网格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图的练习纸.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老北京的地图中,西直门和东直门是关于中轴线对称的,如果以天安门为原点,分别以 长安街和中轴线为x轴和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应于如图所示的东直门的坐标,找到 西直门的位置,说出西直门的坐标?合作探究,探索新知(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已知点.A(2,-3); B(-

28、1,2); C(-6,-5); D(3,5); E(4,0) ; F(0,-3).(2)画出这些点分别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并填写表格.(3)观察点的坐标,发现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有什么规律吗?(4)想办法检验你所发现的规律的正确性说说你是如何检验的.利用刚才发现的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平面直角 坐标系中作出与一个图形关于x轴、y轴对称的图形.分享成果,巩固新知1. 说出下列各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2,6),(1,-2),(-1,3),(-4,-2),(1,0)2. 如下图,ABC关于X轴对称,点A的坐标为(1,-2),C点的坐标为(0,0)

29、说出点B的坐标.3y-2-101! 2 31I-2-4a3. 如下图,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5,1)、B(-2,1)、C(-2, 5)、 D(-5, 4),分别作出与四边形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图形.0Jy-4 -3 -:i o1 2 3 x变式探究,提升思维1. 分别作出APQR关于直线x=1(记为m)和直线y=-1(记为n)对称的图形.2 .你能发现它们的对应点的坐标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吗?3. 如果作关于直线x=3(记为m)和直线y=-4(记为n)对称的图形,你能发现对应点的坐 标之间的关系吗?巩固练习:如下图.1 .请你画出下图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猜猜是什么图案?并说出

30、一些对应点的 坐标.2. 再画出此图案关于直线x=-2对称的图形.说出各点的坐标.总结归纳1. 点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点的坐标可以通过寻找线段之间的关系来求。2. 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即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即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12.3.1等腰三角形(1)教学目标1.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 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证明.教学准备长方形的纸片、剪刀.教学设计剪一剪按课本第49页的要求剪出 ABC.观察 ABC有什么特点

31、?给出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并结合ABC介绍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 “顶角”“底 角”等概念.注:认清底和腰,题目中如果没有说,要分情况讨论.折一折思考:AABC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让学生认识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验证方式.猜一猜继续观察,继而猜想等腰三角形ABC的性质学生讨论 ZB=ZC 一两个底角相等BD=CD一AD为底边BC上的中线ZBAD=ZCAD 一AD为顶角ZBAC的平分线 ZADB=ZADC = 90AD为底边BC上 的高用语言叙述为: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可简记为“三

32、线合一”性质)证一证用所学的知识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证明等腰三角形底角的性质.要求学生根据猜想的结论画出相应的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已知:如图1,在左ABC中,AB=AC.求证:匕B=ZC.师生共同分析证明思路并证明.AB D强调以下两点:(1)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两角相等.(2)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可以多 样.例如,常见的作顶角ZBAC的平分线,或作底边BC上的中线或作底边BC上的高等.让 学生选择一种辅助线完成证明过程.2.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注: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用一用练习1(1)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0,则其余两角为.(2)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角是7

33、0,则其余两角为.(3)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角是110,则其余两角为.出示课本50页例1如图2,在左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改编为:(1) 图中共有几个等腰三角形?分别写出它们的顶角与底角.(2) 你能求出各角的度数吗?议一议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吗?由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还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中问题较复杂,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更深入地认识等腰三角形哪些线段相等?补充练习1.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3 cm和15 cm两部分,试求此等 腰三角形的腰长和底边长.2. 如图所示,线段OP的一个端点O在直线a上,以OP为一边画等

34、腰三角形,并且使另一个 顶点在直线a上,这样的等腰三角形能画几个?3. (动手操作题)如图所示,AABD中,BA=BD,ZB = 36,仿照图请你再用两种不 同的方法,将 ABC分割成3个三角形,使每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作图工具不限,不 写作法和证明,但要标出所分得的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内角的度魏.4 (开放题)如图12-121所示, ABC中,已知AB=AC,要使AD = AE,需添加的条件5.在 RtABC 中,ZC = 9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且ZBAD : ZBAC=1 : 3,求NB的度数。12.3.1等腰三角形(2)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 运用等腰

35、三角形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决问题.3.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索和应用.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别.教案设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课本51页思考题.问题:在一般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命题画出图形,并写出已知、求证.探索分析,解决问题1. 分析思路:引导学生类比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添加辅助线,构造以出,AC为边 的两三角形,并证明它们全等.此时辅助线可作ADXBC于D;或AD平分ZBAC交BC于D;但不能作BC边上的中线.2. 得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一一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

36、么这两个角所对 的边也相等.(强调必须是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是证明两条线段相 等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找出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区别和联系)练习1.已知:如图,AB=AD,ZB=ZD. 求证:CB=CD.分析:解具体问题时要突出边角转换环节,要证CB=CD,需构造一个以CB、CD为 腰的等腰三角形,连结BD,需证ZCBD=ZCDB,但已知ZB=ZD,由AB=AD可证ZABD=ZADB, 从而证得ZCDB=ZCBD,推出CB=CD.小结:求线段相等一般在三角形中求解,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三角形,找出边角关系.应用举例,变式练习例2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

37、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 三角形.(让学生画图,写出已知求证,启发学生遇到已知中有外角时,常常考虑应用外角的 两个特性它与相邻的内角互补;它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要证AB=AC,可先 证明ZB=ZC,因为已知Z1=Z2,所以可以设法找出ZB.ZC与Z1Z2的关系.)让学生尝试改变上题的条件与结论,编出类似的问题(如:已知等腰ABC中,AB=AC,E 是AB延长线上一点,AD平分ZEAC,求证:ADBC)课堂练习,拓展引申出示课本第52页例3:如图所示,标杆AB高5cm,为了将它固定,需要由它的中点C 向地面上与点B距离相等的D,E两点拉两条绳子,使得D,B,E在一条直线上,量得DE

38、=4m, 绳子CD和CE要多长?注:借助此题让学生掌握已知底边和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的作图方法.补充练习1. 已知,在ABC中,ZABC的平分线与ZACB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D,过D作DE/BC交AC 与 F,交 AB 于 E,求证:EF=BE-CF.2. 如图所示,AB=AC,E, D分别在AB, AC上,BD和CE相交于点F,且ZABD=ZACE.求 证 BF=CF.图 12 - 11512.3.2等边三角形教学目标1. 了解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2. 探索并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3. 经历应用等边三角形性质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

39、重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教学难点:等边三角形性质的应用.教学设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等边三角形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思考: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于等边三角形,能得到什么结论? 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 件就是等边三角形?探索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合作交流,归纳结论如下: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让学生讨论等边三角形的对称性)练习:1.已知AD是等边 ABC的高,BE是AC边的中线,AD与BE交于点F,则ZAFE.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角平分线,MDE是等边三角形,下列结论:ADXBC;EF=FD;BE=BD.其中

40、正确的有()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判定: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练习:3. AABC是等边三角形,以下三种方法分别得到的AADE都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 在边AB、AC上分别截取AD=AE. 作ZADE=60, D、E分别在边AB、AC上. 过边AB上D点作DEBC,交边AC于E点.4. 已知:如右图,P、Q是ABC的边BC上的两点,并且PB=PQ=QC=AP=AQ,求ZBAC的 大小.综合应用,巩固提高课本第54页例4.如图A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交AB,AC于D,E. 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探

41、究:等边三角形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画出图形,找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并证明它 们全等补充练习1.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三边上,分别取点D, E,尸,使AD=BE=CF.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2.如图,Ag。是等边三角形,D是BC延长线上一点,CE平分ZACD,且CE=BD. 求证:DAE为等边三角形.EDCB12.3.2等边三角形教学目标1. 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理解含30。锐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 学会应用含30锐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线段之间倍半关系的问题.教学重点:含30锐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教学难点:含30锐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验证.教学设计I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准备

42、好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它有什么不同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呢?问题:用两个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能拼出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 等边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你能证明你的结论 吗?II.导入新课让学生经历拼摆三角尺的活动,发现结论,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出 来的结论,还需要给予证明(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摆出了如下两个三角形)其中,图(1)是等边三角形,能得出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 关系吗?(让学生观察并证明)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 半.已

43、知:如图,在RtABC 中,ZC=90,ZBAC=30.ABCD例1:右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AB=7.4m,ZA=30 ,立柱 BD、DE 要多长?例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a,求腰上的高.(让学生自己作图,写出已知, 所求,思考解法)已知:如图,在 ABC中,AB=AC=2a, ZABC=ZACB=15,CD 是腰 AB 上的高. 求:CD的长.III.随堂练习(一)课本P56练习RtABC中,匕C=90,ZB=2ZA,ZB和NA各是多少度?边AB与BC之间有什 么关系?答案:NB=60,NA=30,AB=2BC.(二)补充

44、练习11.已知:如图,AABC 中,匕ACB=90,CD 是高,匕A=30 .求证:BD=;AB.4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等于另一个锐角的2倍,这个角的平分线把对边分成两条线 段.求证: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2倍.3. 如图 12-117 所示,AABC 中,AB=AC, ZBAC=120, ADAC 交 BC 于点 D.求 证 BE=3AD.W.活动与探究在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过程:可以从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 等于斜边的一半”.从辅助线的作法中得到启示.结果:已知:如图,在RtAABC 中,匕C

45、=90,BC=AB.2求证:匕BAC=30.12.3等边三角形(3)教学目标1. 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并学会应用其计算和证明2. 利用基本图形进行几何证明,体会一题多变的数学思维模式重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的应用难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的应用教学设计一、复习等边三角形的主要知识点定义、性质、判定二、基本应用1.已知:等边 ABC 中,ADXBC 于 D,则ZBAD=,BD= AC2.等边 ABC中,D、E分别是AB、BC上的点且AD=BE,则匕EAC+ZACD=, 若AE、CD交于点P,则ZEPC=三能力拓展1.已知,如图,AABC和DCE都是等边三角形,B、C、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求证:BD=AE.变式一如果 DCE绕点C逆时针旋转如图所示,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变式二继续旋转,当A、E、D三点共线时,结论成立吗?此时你还能提出一个与上述结 论有关的新结论吗?变式三(1)若设AC、DB的交点为P,AE、CD的交点为Q,问图中共有几对全等三角形?(2)若连结PQ,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