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换挡拨叉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毕业设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2189201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8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变速器换挡拨叉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变速器换挡拨叉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变速器换挡拨叉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变速器换挡拨叉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速器换挡拨叉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毕业设计(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毕业设计(论文)变速器换挡叉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院 别控制工程学院专业名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2013年6月13日31 / 36变速器换挡叉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摘 要变速器换档叉位于主轴箱。主要作用是传递扭矩,使变速器获得换档的动力。优点是可以从一种速度直接变到另一种速度,而不需要经过中间的一系列,因此变速很方便;其缺点是比较复杂。本课题根据调查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理论等相关专业知识对变速器换挡叉零件的作用和工艺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对该换挡叉的加工工艺以与其夹具进行了优化设计。本论文制定了变速器换挡叉的工艺规程方案,拟定了夹具设计方案

2、并完成了其第五工序的夹具结构设计。最后通过使用AUTOCAD绘制装配图和零部件图.关键词:换档叉;工艺;夹具Transmission shift fork 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fixture designAuthor:Bao Lisheng Tutor:Ma LianjieAbstractThe transmission shift fork is located in the spindle box. The main function is to transfer torque, power transmission gain shif

3、t. The advantages can be changed directly to another speed from a speed, without the need to go through a series of intermediate, so the transmission is very convenient; the disadvantage is the relatively complex. This topic provides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data and relevant technical data, a

4、pplication and process knowledge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related professional theory of transmission shifting fork of the parts are analyzed and calculated, and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e shifting fork and the jig design is optimized. This paper developed a process sch

5、eme of transmission shift fork, the design of fixture and the fixtur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fifth. Finally, by using the AUTOCAD assembly drawing and parts drawing.Keywords: shift fork; technology; fixture目 录目 录III1绪论11.1课题背景11.2变速器换挡叉、夹具、组合机床的介绍21.3变速器行业概况31.4课题的研究方法32零件分析与毛坯的设计42.1零件的作用42.2零件的工艺

6、分析42.3审查换挡叉的工艺性52.4毛坯的设计63工艺路线的确定83.1基面的选择83.2粗基准的选择83.3精基准的选择83.4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83.5工艺路线比较113.6选择量具124确定切削用量与时间定额135专用夹具的设计245.1问题的提出245.2夹具设计24结论27致 28参考文献29附 录301绪论1.1课题背景机械加工工艺与其工装设计是毕业前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以与性能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直接决定零件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对产品的成本、生产周期都要较大的影响,是整个工艺过程的重要

7、组成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生产组织、计划调度的主要依据,是指导工人操作的主要技术文件,也是工厂和车间进行设计或技术改造的重要原始资料。工艺规程的制定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格式进行,并随技术的进步和企业发展,定期修改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车床的换挡叉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操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下方的孔与操纵机构相连

8、,而上方的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换挡叉是机车变速箱中一个重要的零件,因为其零件尺寸比较小,结构形状较复杂,但其加工孔和侧面有精度要求,此外还有小头孔上的槽要求加工,对精度有一定的要求。换挡叉的底面、大头孔上两侧面和大小头孔粗糙度要求都是3.2Ra,所以都要求精加工。其大头孔与侧面有垂直度的公差要求,所要加工的槽,在其槽两侧面有平行度公差和对称度公差要求等。因为零件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与各表面的表面质量均影响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质量,进而影响其性能与工作寿命,因此它们的加工必须保证精度要求。零件要有好的机械加工工艺性,也就是要有加

9、工的可能性,要便于加工,要能够保证加工质量,同时使加工的劳动量最小。而设计和工艺是密切相关的,又是相辅相成的。设计者要考虑加工工艺问题,工艺师要考虑如何从工艺上保证设计者的要求。组合机床是以系列化、标准化的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少量的专用部件组成的专用机床。它适宜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对一种或几种类似零件的一道或几道工序进行加工。这种机床既有专用机床的结构简单、生产率和自动程度较高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重新调整能力以适应工件变化的需要。组合机床广泛应用于大批量生产的行业如:汽车、拖拉机、电动机、燃机、阀门、缝纫机等制造业。1.2变速器换挡叉、夹具、组合机床的介绍换挡叉是汽车变速器的重要零部件,它接收换挡

10、手柄传递的变速信号,来控制齿轮变速箱以相应的档位运行。这就要求换挡叉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工作可靠、稳定,以便汽车能很好的变换速度,稳定行驶;具有结构紧凑、传动力矩大、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本文所涉与的换挡叉是汽车上所使用的。在生产该零件过程中,经历了几种不同工艺方案的比较,最后选定了合理的工艺方案,从而编制了工艺卡,确定了该工艺每个工序的加工机床,加工刀具测量选用的量具。以与计算了各个加工步骤的切削余量、切削速度、加工时间、进给量和主轴转速等。夹具、量具的选择夹具在其发展的200多年历史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夹具在工件加工、制造的各工序中作为基本的夹持装置,发挥着

11、夹固工件的最基本功用。随着军工生产与燃机、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夹具逐渐在规模生产中发挥出其高效率与稳定加工质量的优越性各类定位、夹紧装置的结构也日趋完善,夹具逐步发展成为机床工件工艺装备工艺系统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夹具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夹具发展的主要特点是高效率。在现代化生产的今天各类高效率自动化夹具在高效高精度与适应性方面已有了相当大的提高。随着电子技术数控技术的发展现代夹具的自动化和高适应性已经使夹具与机床逐渐融为一体,使得中小批量生产的生产效率逐步趋近于专业化的大批量生产的水平。这是夹具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夹具的主要特点是高精度。高适应性。可以预见夹具在不一个阶段的主要

12、发展趋势将是逐步提高智能化水平。1908年美国福持汽车公司率先制造出第一台组合机床用于汽车零件的加工。1928年前联开始生产组合机床。我国的组合机床制造技术是从“一五”计划期间“一汽”、洛拖引进组合机床开始的。1956年3月当时的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器管理局批准成立了第一专业设计处(即现组合机床研究所的前身)全面引进了前联的组合机床通用部件和设计指导资料开始了我国组合机床的创业阶段。并于同年在机床厂制造出我国的第一台组合机床、1961年又制造出我国第一条组合机床自动线。组合机床设计制造从“一所一厂”起步已发展到如今个独立的配套齐全的行业。1.3变速器行业概况我国汽车变速器行业在经历了改革改造、

13、引进消化、改制重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行业规模、产品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目前,国汽车变速器企业很多。2007年我国生产商用车变速器约2857台,同比曾长21.6%。2007年商用车增幅较大,因此商用车变速器增幅也较大。其中由于2007年重卡增长76.6%,大客车产量增长46.3%,半挂牵引车增长95.6%,货车底盘增长32.8%,因此重型汽车变速器的增幅也较大,一些企业的出口量也较大(如法士特重型车变速器)。目前国变速器厂家主要有綦江齿轮传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变速箱厂、东风汽车变速箱、前进齿轮箱集团等厂家在国变速器厂家竞争的同时,国外变速器厂家也参与到竞争中,如德国ZF公司

14、、英国艾里逊、美国伊顿、国统一等都看好国市场,并且已经牢牢占领着高端市场。1.4课题的研究方法本题目是学完了所有基础课与机械设计等主要专业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在三年级的生产实习中,已对变速叉有了较深的了解,对其零件的作用也有所了解。通过对换挡叉零件的初步分析,了解其零件的主要特点,加工难易程度,主要加工面和加工粗、精基准,从而制定出换挡叉加工工艺规程;对于专用夹具的设计,首先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选取定位基准,然后再根据切销力的大小、批量生产情况来选取夹紧方式,从而设计专用夹具。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我们的设计能力有所提高,扩大和强化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提高自己的设计计算,制图,编写技术文件的

15、能力,学会正确查阅,使用文献与工具书等资料,并在设计中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独立的工作能力,为以后工作打好基础。2零件分析与毛坯的设计2.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变速器换档叉,如下图所示。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变速器换档叉,它位于传动轴的端部。主要作用是传递扭矩,使变速器获得换档的动力。该零件是以15.8孔套在轴上,并用M101-7H螺纹孔与轴定位,换挡叉脚卡在双联齿轮的轴中,变速操作机构通过换挡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换挡叉与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动,换挡叉脚拨动双联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就可实现变速功能,从而实现变速器变速。换挡叉的主要工作面为操纵槽换挡叉脚两端面,主要配合面为1

16、5.8F8孔,M101-7H螺纹孔和换挡叉脚侧面.该零件属于特殊形状零件,但复杂程度一般。由于换挡叉在工作是表面承受一定的压力,因此,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和韧度。2.2零件的工艺分析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的材料为35#钢,锻造成型,由零件的尺寸公差选择模锻加工成型,保证不加工表面达到要求的尺寸公差。该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类:1)15.8的孔。2)以15.8孔的轴心线为基准的上下两平面。3)两插口端面。4)两叉口侧面。5)拔槽两个侧面。6)拨槽的侧面7)M10*1-7H的螺纹孔。其中15.8的孔以与叉口的上下端面和叉口的中间两侧面为主要的配合面,加工的精度与粗糙度的要求较高,应作为加工的

17、重点。换挡叉技术要求 表2.1换挡叉加工表面 尺寸与偏差(mm )表面粗糙度Ra形位公差叉口两端面 6.30.15A叉口两侧面6.315.8孔3.2M10螺纹孔 M101叉头凸台两端面6.3叉头平台外表面6.3叉头平台凸面 11 12.5叉头下表面12.5 该变速器换挡叉结构简单,属于典型的叉杆类零件。为实现换挡、变速的功能,其叉轴孔和变速叉轴有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高。叉脚两端面在工作中需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耐磨性,采用局部淬火,硬度为180HBS左右,为保证换挡叉换挡时叉脚受力均匀,要求叉脚两端面与孔15.8垂直度要求为0.15mm。换挡叉用螺钉定位,螺纹孔为M10。综上所述,该零件得

18、各项技术要求制订较合理,符合在变速箱中的功用。2.3审查换挡叉的工艺性分析零件图可知,该换挡叉叉脚两端面厚度薄于连接的表面,但减少了加工面积,使用淬火处理提供局部的接触硬度。叉脚两端面面积相对较大,可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保证孔的加工精度与叉脚两端面的垂直度。其它表面加工精度较低,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得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得方法保质保量地加工出来。可见该零件工艺性好。图2.1换挡叉零件图2.4毛坯的设计1选择毛坯该零件的材料为35#钢,考虑到零件在工作时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抗扭性,非加工面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以与批量为大批

19、量生产,所以采用模锻毛坯成型。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1)确定最大轮廓尺寸根据零件图计算零件的最大轮廓尺寸为:长136mm,宽80mm,高70mm(2)选择锻件公差等级查手册模锻成型,零件材料按中碳钢,得锻件公差等级为1214级取为13级。(3)求铸件尺寸公差公差带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分布。(4)求机械加工余量等级查手册得按模锻成型的方法,锻件材料为35#钢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E-G级选择F级。3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根据锻件质量、零件表面粗糙度、形状复杂程度,取铸件加工表面的单边余量查表选,钻0.8,扩0.5,粗铰0.2精铰0.1,其他按相关表查找选取。4 确定毛坯上面查得的加工余量适

20、用于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Ra1.6.Ra1.6的表面,余量要适当加大。分析本零件,加工表面Ra1.6,因此这些表面的毛坯尺寸只需将零件的尺寸加上所查的余量即可。(由于有的表面只需粗加工,这时可取所查数据的小值)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可采用模锻毛坯。5 确定毛坯尺寸公差毛坯尺寸公差根据锻件质量、材质系数、形状复杂系数查手册得,本零件毛坯尺寸允许偏差为0.1-0.2mm,表面粗糙度为Ra12.5-25。6设计毛坯图查机械制造工艺简明手册表1.4-27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总余量:表2.1毛坯尺寸图(具体参照毛坯图)加工表面基本尺寸锻件尺寸拔槽两侧面9.651215.81下端面12.713.7叉口上端面33

21、.532.4叉口下端面39.440.4叉口两侧面5148拔槽侧面14.2毛坯,未锻出3工艺路线的确定3.1基面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设计之一,基面的选择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会问题百,出生产无法进行。3.2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影响影响各加工面的余量分配与不需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为了保证叉口上下平面与15.81孔的垂直度要求以与叉口上下面的加工余量分配均匀,所以选择叉口的上端面作为第一道工序的定位基准。.3.3精基准的选择以第一道工序中的已加工面作为下到工序的定位平面,以15.81孔的中心轴线为定位基准,确保设计基准

22、与工艺基准的重合,以减少加工误差。3.4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工艺路线一:工序一:钻,扩,铰15.81工序二:粗铣15上、下端面工序三:粗铣叉口前后两侧面工序四:精铣叉口前后两侧面工序五:粗铣1656两侧面工序六:精铣1656两侧面工序七:粗铣叉口195.9两侧面工序八:精铣叉口195.9两侧面工序九:铣槽、粗铣16.5x14.5面 铣11x9.65面 铣16.5x42.9面工序十:精铣16.5x14.5面工序十一:攻螺纹M10x1-H7工艺路线二:工序一:粗铣15 上、下端面工序二:粗铣叉口前后两侧面工序三:精铣叉口前后两侧面工序四:粗铣1656两侧面工序五:精铣1656两侧面工序六:粗铣叉口

23、195.9两侧面工序七:精铣叉口195.9两侧面工序八:钻,扩,铰15.81工序九:铣槽 粗铣16.5x14.5面 铣11x9.65面 铣16.5x42.9面工序十:精铣16.5x14.5面工序十一:攻螺纹M10x1-H7工艺路线三:工序一:粗铣15上、下端面工序二:钻,扩,铰15.81工序三:粗铣叉口前后两侧面工序四:精铣叉口前后两侧面工序五:粗铣1656两侧面工序六:精铣1656两侧面工序七:粗铣叉口195.9两侧面工序八:精铣叉口195.9两侧面工序九:铣槽 粗铣16.5x14.5面 铣11x9.65面 铣16.5x42.9面工序十:精铣16.5x14.5面工序十一:攻螺纹M10x1-H

24、73.5工艺路线比较上述三个工艺路线,路线一是先加工孔,然后加工孔两侧面,路线二是把孔加工放到最后,由于孔的加工要求比较高,与底面的垂直度要求也较高,并且是很多尺寸的设计基准。路线三是鉴于孔的加工要求较高,为遵循基准统一的原则,同时也更能保证叉口上下两平面与孔的垂直度要求,故选择路线三为最终的工艺路线。表3-2工序路线图工序号工序容简要说明10粗铣15上、下端面X51立式铣床,YG6硬质合金端铣刀15钻,扩,铰15.81Z525立式钻床,麻花钻,扩孔钻,专用铰刀20粗铣叉口前后两侧面X51立式铣床,YG6硬质合金端铣刀25精铣叉口前后两侧面X51立式铣床,YG6硬质合金端铣刀30粗铣1656两

25、侧面X51立式铣床,YG6硬质合金端铣刀35精铣1656两侧面X51立式铣床,YG6硬质合金端铣刀40粗铣叉口195.9两侧面X51立式铣床,YG6硬质合金端铣刀45精铣叉口195.9两侧面X51立式铣床,硬质合金立铣刀50铣槽 粗铣16.5x14.5面 铣11x9.65面 铣16.5x42.9面X51立式铣床,YG6硬质合金端铣刀55精铣16.5x14.5面X51立式铣床,YG6硬质合金端铣刀60钻螺纹孔高速钢麻花钻,丝锥M10,P=1mm65检验3.6选择量具 该零件属于批量生产,一般采用通用量具。 选择钻-扩-铰15.81F8孔量具. 现按照计量器的不确定地选择该表面加工时所用量具,叉头

26、两端面间距56mm,换挡叉头两侧面间距9.65(0-0.25)mm,粗糙度要求分别为Ra12.5um和Ra6.3um.查表5-56和表5-59,可选用0-200mm/0.02mm的游标卡尺达要求。铰孔15.81F8,由于精度高,加工时每个工件部需要进行测量,故选用极限量规,孔量具选用锥柄圆柱塞规。 选择铣换挡叉脚两端面,侧面,铣操纵槽的量具,换挡叉脚两端面的距离, ,侧面,均可选用分度值为0.02mm,测量围为0-200mm的游标卡尺。 攻螺纹孔M101-7H 钻螺纹孔表面,可选用0-200mm/0.02mm的游标卡尺 对换挡叉脚的两端面吹砂 查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毕业设计5-56和表5-59,

27、可选用0-200mm/0.02mm的游标卡尺。4确定切削用量与时间定额通过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制作工序卡片,工序卡片见补充卡片。计算如下:工序10粗铣15 上、下端面,以外圆为定位基准,采用X51 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刀具:YG6 硬质合金端铣刀。铣削宽度ae90,深度ap6,齿数z=12,故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后简称简明手册)表3.1,取刀具直径d0=125mm。根据切削用量手册(后简称切削手册)表3.16,选择刀具前角00后角08,副后角0=10,刃倾角:s=10,主偏角Kr=60,过渡刃Kr=30,副偏角Kr=5。2. 切削用量1)确定切削深度ap因为余量较小,故选择

28、ap=4mm,一次走刀即可完成。2)确定每齿进给量fz采用对称端铣,以提高进给量提高加工效率。根据切削手册表3.5,使用YG6 硬质合金端铣刀加工,机床功率为4.5kw(据简明手册表4.2-35,X51 立式铣床)时:=0.090.18mm/z故选择:=0.18mm/z。3)确定刀具寿命与磨钝标准根据切削手册表3.7,铣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1.5mm;由于铣刀直径d0=125mm,故刀具使用寿命T=180min(据简明手册表3.8)。4)计算切削速度vc 和每分钟进给量vf根据切削手册表3.16 , 当=125mm , Z=12 , 7.5 , 0.18mm/z 时,=98m/min,=2

29、50r/min,vft=471mm/min。各修正系数为:kMV= 1.0,kSV= 0.8。切削速度计算公式为:其中= 72mm , = 4mm , Cv = 245 , q = 0.2 v , = 0.15 , y = 0.35 v ,v= k Mv k Sv = 1.0 0.8 = 0.8 , uv = 0.2 , p = 0 v , m = 0.32 , T = 180 min ,f z = 0.18 mm /z , Z = 12 ,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142 m / min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根据简明手册表4.2-36,选择nc=300r/min,=390mm/min,因此,实际进

30、给量和每分钟进给量为:=v =390/30012 mm/z=0.1mm/z5)校验机床功率根据切削手册表3.24,近似为Pcc=3.3kw,根据机床使用说明书,主轴允许功率Pcm=4.50.75kw=3.375kwPcc。故校验合格。最终确定:ap=4.0mm,nc=300r/min,=390mm/s,=118m/min,=0.1mm/z。6)计算基本工时L/vf,L=l+ y+,l=24mm.查切削手册表3. 26,入切量与超切量为:y+=40mm,则:L/ Vf=(24*2+40)/390=0.22min。工序15铰的孔,以15孔的上端面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一、钻1

31、5孔,以15孔的上端面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1. 加工条件工件材料:35钢,b =170240MPa,锻造;工件尺寸:aemax=72mm,l=176mm;加工要求:钻15孔,加工余量0.8;机床:Z525立式钻床;刀具:根据切削手册表2.1.2.2,选择高速钢麻花钻钻头,粗钻时do=15mm,钻头采用双锥后磨横刀,后角o12,二重刃长度b=3.5mm,横刀长b=2mm,宽l=4mm,棱带长度, 2.选择切削用量 (1)确定进给量按加工要求确定进给量:查切削手册,由切削手册表2.7,系数为0.5,则: 按钻头强度选择:查切削手册表2.8,钻头允许进给量为:;按机床进给机构强

32、度选择:查切削手册表2.9,机床进给机构允许轴向力为8330N时,进给量为。以上三个进给量比较得出,受限制的进给量是工艺要求,其值为:0.2150.265mm/r。根据简明手册表4.2-16,最终选择进给量。由于是通孔加工,为避免即将钻穿时钻头折断,故应在即将钻穿时停止自动进给而改为手动进给。根据切削手册表2.19查出,钻孔时轴向力Ff=2500N,轴向力修正系数为1.0,故Ff=2500N。根据Z525立式钻床使用说明书,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最大轴向力为8830NFf,故所选进给量可用。(2)确定钻头磨钝标准与寿命后刀面最大磨损限度(查简明手册)为0.6mm,寿命(3)切削速度查切削手册表2.

33、30,切削速度计算公式为: (m/min)其中,查得修正系数:,故实际的切削速度: (4)检验机床扭矩与功率查切削手册表2.20,当f0.26, do19mm时,Mt=31.78Nm,修正系数均为1.0,故MC=31.78Nm。查机床使用说明书:Mm =144.2 Nm。查切削手册表2.23,钻头消耗功率:Pc=1.3kw。查机床使用说明书,。由于,故切削用量可用,即:,3、计算工时二、 扩15.5孔,以15上、下端面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查切削手册表2.10,扩孔进给量为:,并由机床使用说明书最终选定进给量为:。根据资料,切削速度 ,其中为用钻头钻同样尺寸实心孔时的切削

34、速度,故:,根据机床使用说明书选取: 。基本工时: 三、粗铰15.7孔,以15上、下端面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刀具:专用铰刀机床:Z525立式钻床根据有关手册的规定,铰刀的进给量为0.81.2mm/z,进给量取0.81mm/r,机床主轴转速取为=140r/min,则其切削速度为:。机动时切削工时,mm,四、 精铰15.8孔,以15上、下端面为定位基准,采用Z518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刀具:机床:Z525立式钻床根据有关手册的规定,铰刀的进给量取0.48mm/r,机床主轴转速取为:=140r/min,则其切削速度为:机动时切削工时,mm工序20 粗铣叉口前后两侧面,以15.

35、8孔为定位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刀具:YG6硬质合金端铣刀,机床:X51立式铣床根据切削手册查得,。根据简明手册表4.2-36查得,取:,故实际切削速度: 当时,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应为:查说明书,取计算切削基本工时:因此,工序25精铣叉口前后两侧面,以15.8 孔为定位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刀具:YG6硬质合金端铣刀,机床:X51立式铣床根据切削手册查得,。根据简明手册表4.2-36查得,取:,故实际切削速度: 当时,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应为:查说明书,取计算切削基本工时:因此,工序30 粗铣16*56两侧面,以15.8孔为定位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刀具

36、:YG6硬质合金端铣刀;机床:X51立式铣床;查切削手册表3.5,进给量为:,取为0.5mm/r参考有关手册,确定,采用YG6硬质合金端铣刀,则:现采用X51立式铣床,根据简明手册表4.2-36,取,故实际切削速度:当时,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取为980mm/min本工序切削时间为:min工序35 精铣16*56两侧面,以15.8孔为定位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刀具:YG6硬质合金端铣刀,机床:X51立式铣床根据切削手册查得,。根据简明手册表4.2-36查得,取:,故实际切削速度: 当时,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应为:查说明书,取计算切削基本工时:因此,工序40 粗铣叉口19*5.9两侧

37、面,以15.8孔为定位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刀具:YG6硬质合金端铣刀,机床:X51立式铣床根据切削手册查得,。根据简明手册表4.2-36查得,取:,故实际切削速度: 当时,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应为:查说明书,取计算切削基本工时:因此,工序45精铣叉口19*5.9两侧面,以15.8孔为定位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精铣叉口19*5.9两侧面,以15.8孔为定位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机床:X51立式铣床刀具:硬质合金立铣刀(镶齿螺旋形刀片),由切削手册表3.6查得:,,即27m/min,因。现采用X51立式铣床,取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应为:,查机床使用说明书

38、,取 。铣削基本工时:工序50铣槽粗铣16.5x14.5面铣11x9.65 铣16.5x42.9面,以15.8孔为定位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一、 铣16.5*42.9面,以外圆为定位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刀具:YG6硬质合金端铣刀;机床:X51立式铣床;查切削手册表3.5,进给量为:,取为0.5mm/r参考有关手册,确定,采用YG6硬质合金端铣刀,则:现采用X51立式铣床,根据简明手册表4.2-36,取,故实际切削速度:当时,工作台每分钟进,取为980mm/min本工序切削时间为:min二、粗铣14.2*9.65面(槽)、铣11*9.65面、粗铣16.5x14.5,

39、以15.8孔为定位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刀具:YG6硬质合金端铣刀,机床:X51立式铣床根据切削手册查得,。根据简明手册表4.2-36查得,取:,故实际切削速度: 当时,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应为:查说明书,取计算切削基本工时:因此,工序55 精铣16.5*42面,以15.8孔为定位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刀具:YG6硬质合金端铣刀;机床:X51立式铣床;查切削手册表3.5,进给量为:,取为0.5mm/r参考有关手册,确定,采用YG6硬质合金端铣刀,则:现采用X51立式铣床,根据简明手册表4.2-36,取,故实际切削速度:当时,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取为980mm/min本

40、工序切削时间为:min工序60 攻螺纹M10x1-H7,以15.8孔为定位基准,Z525立式钻床并采用专用夹具;一、钻9孔,以15.8孔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并采用专用夹具(1)钻螺纹底孔mm机床:Z525立式钻床刀具:高速钢麻花钻根据切削手册查得,进给量为0.180.22mm/z,现取f=0.22mm/z,v=17m/min,则:查简明手册表4.2-15,取。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计算切削基本工时:二、 攻螺纹,以15.8孔为定位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并采用专用夹具。机床:Z525立式钻床刀具:丝锥M10,P=1mm切削用量选为:,机床主轴转速为:,按机床使用说明书选取:,则 ;

41、机动时,计算切削基本工时:工序 65 检验 最后制作完成工序卡片。5专用夹具的设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并设计钻15.8孔和铣大平面的夹具。两夹具将分别用于Z525立式钻床和立式铣床X51,刀具分别为高速钢麻花钻和YG6硬质合金端铣刀。5.1问题的提出本夹具主要用来粗铣叉口前后两侧面,在加工时应保证和15.8孔的垂直度要求。此外,在本工序加工时还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精度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5.2夹具设计1、定位基准选择由零件图可知, 叉口前后两侧面,相对于15孔有0.15的垂直度要求,为使定位误差为零,应该选择孔中心为定位基准保证

42、该垂直度。2、 定位方案和夹紧机构 工件以已加工的叉口下表面和右边的圆柱为定位基准来保证加工要求。加入心轴为防止换挡叉转动,让换挡叉这样就将换挡叉固定在夹具上。在叉口外弧出加一个螺旋夹紧机构,为了防止加工时候因为换挡叉的硬度而损坏换挡叉,在下面加入两个支撑钉。3.、切削力与夹紧力计算 刀具:YG6硬质合金端铣刀 直径 齿数 Z=10 又由切削手册表3.28中的公式:其中:=0.83所以 F=63.5N 水平分力: 垂直分力;又在计算切削力时,必须把安全系数考虑在。安全系数其中 K1为基本安全系数1.5K2为加工性质系数1.2K3刀具钝化系数 1.2 K4为切削特点系数(断续切削)1.2所以 F

43、 =KFH=69.9x1.5x1.2x1.2x1.2=181.2N 为了克服水平方向的力,实际的夹紧力为N(f1+f2)= KFH 其中 f1为螺母与螺杆间的摩擦系数 f2为工件与螺杆头(或压板)间的摩擦系数 又查得 f1 和f2为1.6 则所以 又选择的螺旋夹紧机构的基本尺寸如下(根据机床夹具设计 表1-2-20、1-2-21、1-2-22、1-2-23查得):r=0 tg L=120mm Q=30N 则 可以提供的夹紧力为: 所以 =3140N又由机床夹具设计 第三版表1-2-24查得 当螺纹的公称直径为12mm时 ,螺栓许用的夹紧力为5690N566N由以上的数据可知:所选的螺旋机构提供

44、的夹紧力大于所需的,且满足螺栓的许用夹紧力,故本夹具可以安全工作。图5.1夹具装配图图5.2图螺旋压紧机构结论此次毕业设计确定了换挡叉从锻件毛坯到成品在大量成批生产时的工艺过程,同时也设计了其中一道面铣工序的夹具。作为本科阶段的一次毕业设计,需要我们综合前阶段所学习的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机械设计、学等多门课程的知识,同时还要运用数学、力学等基础学科知识以与设计手册上的标准,并且综合了其他辅助材料,最终完成了这次设计所以此次毕业设计是我们本科阶段学习的知识的巩固,也是一个总结。致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我的指导老师马廉洁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马老师倾注了大

45、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与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马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他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和深深的意。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例如丁斌,玉双的宝贵建议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意。感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参考文献1.世昌,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2版-:高等教育,2007.52.王忠.机械工程材料. -:清华大学,2007.93.家齐.机械制造工

46、艺学毕业设计指导书.-2版.-:机械工业2010.14.邓文英,郭晓鹏.金属工艺学.上、下册.-5版.-:高等教育,2008.45.王伯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2版.-:机械工业,2009.16.蔡兰.机械零件工艺性手册.-2版.-: 机械工业,2006.127.艾兴,肖诗纲.切削用量简明手册.-:机械工业8.梁国元.电子机械设计与工艺简明手册.电子科技大学9.鸿文.材料力学I.-4版.-:高等教育,2004.110.鸿.机械加工工艺手册1,2卷.-: 机械工业,1991.1附 录Auto shift principle As we know, the automobile engine ca

47、n reach the best state at a certain speed, the power at a relatively large, fuel economy is also good. Therefore, we hope that the engine always work in the best condition. However, the car will have different speed when in use, thus creating a conflict. This contradiction be resolved through transm

48、ission.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with a word, called variable speed twist, twist or slow down the growth rate by increasing torque. Why can slow down by twisting, and the growth rate but also by twist? For the same engine power output, power can be expressed as N = wT, where W is the angular velocity

49、 of rotation, T are torque. When N is fixed, W and T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So the growth rate will reduce twisting, twisting slowdown will increase. Gear transmission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variable speed twist, divided into various stalls of different transmission ratio correspond

50、ing, to adapt to different operational conditions. General to set up a manual gearbox input shaft, intermediate shaft and output shaft, also known as the three axis, in addition to reverse shaft. Three - axis is the main transmission structure, input shaft speed is the speed of the engine, the outpu

51、t shaft speed is produced by different gear meshing between the intermediate shaft and output shaft speed. Different gears are different transmission ratio, also will have a different speed. For example, Zhengzhou Nissan ZN6481W2G SUV car manual transmission, the transmission ratio is: 1 3.704:1; 2

52、2.202:1; 3 1.414:1; 4 1:1; 5 (overdrive) 0.802:1. When starting the car drivers to choose the file 1, the 1/2 File Synchronizer back to engage the 1 gear and it is locked on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ork, power input shaft, intermediate shaft and output shaft of the 1 gear, the 1 gear to drive the ou

53、tput shaft, the output shaft to transmit power to the drive shaft (red arrow). The typical 1 speed gear transmission ratio is 3:1, that is to say 3 laps to the input shaft, output shaft 1 ring. When the growth rate of car drivers to choose the file 2, the 1/2 File Synchronizer and 1 fork connection

54、2 gear on the output shaft and lock,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is similar, the difference is that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1 gear change into 2 gear to drive the output shaft. The typical 2 speed gear transmission ratio is 2.2:1, 2.2 laps to the input shaft, output shaft rotation 1 laps, 1 stall speed

55、increase, and decrease the torque. When the car drivers option 3 refueling growth stalls, plectrum to 1/2 File Synchronizer return to the neutral position, and also allows the 3/4 File Synchronizer moving until the 3 locking gear on the output shaft, the power from the shaft into the shaft and inter

56、mediate shaft and output shaft of the 3 gear gearbox output shaft, moving through 3 gear transmission gear wheel. 3 typical gear ratio is 1.7:1, 1.7 laps to the input shaft, output shaft to the 1 circle, is further growth. When the car drivers option 4 refueling growth stalls, the 3/4 File Synchroni

57、zer Gear from 3 direct engagement with the input shaft of the driving gear shift fork, power transmission directly from the input shaft to the output shaft, the transmission ratio is 1:1, the output shaft and the input shaft speed. Because the power without intermediate shaft, also known as direct g

58、ear, the gear ratio of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Most cars running time to achieve the best fuel economy with direct drive. Shift into the first interval when the transmission is in neutral gear, gear output shaft is not locked in, they cant drive the output shaft, power output is not. General automo

59、tive manual transmission ratio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e 1 - 4 grade, usually the first designers to determine the minimum (1) and the highest (4) transmission ratio, transmission middle stall by geometric progression than the general distribution. In addition, there are reverse and overdrive, also known as the 5 gear overdrive. When the car to accelerate to more than car drivers with 5 stalls, 5 stalls typical transmission ratio is 0.87:1, which is driven by a pinion gear, when the driving gear 0.87, gear has been turned over 1 times. Reverse the ou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