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使用去极化肌松药发生Ⅱ相阻滞的临床观察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49100706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肿瘤患者使用去极化肌松药发生Ⅱ相阻滞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肿瘤患者使用去极化肌松药发生Ⅱ相阻滞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肿瘤患者使用去极化肌松药发生Ⅱ相阻滞的临床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肿瘤患者使用去极化肌松药发生Ⅱ相阻滞的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患者使用去极化肌松药发生Ⅱ相阻滞的临床观察(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肿瘤患者使用去极化肌松药发生II相阻滞的临床观察山西省肿瘤医院麻醉科研究生 雷垣生导师 : 赵嘉训 教授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在 全麻手术中使用去 极化肌松药( depolarizing neuromuscular blocking drugs ) II 相阻滞(phase ii block)的发生情况及发生 II 相阻滞 后使用抗胆碱酯酶药(anticholinesterase agents)拮抗对肌松恢复有无影响。方法 26 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分别在诱导期给予不同剂量的氯化琥 珀胆碱(suxamethonium chloride or succinylcholine

2、chloride),随后予以 0.1%的琥珀 胆碱静脉滴注维持肌松,用四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 Stimulation, TOF)监 测肌松,对发生II相阻滞的患者一组使用新斯的明拮抗,另一组则不使用。结 果 诱导时两组发生TOF衰减的患者数无显著差异;恢复期两组发生II相阻滞 的患者数亦无显著性差异;发生II相阻滞后使用新斯的明拮抗的患者其肌松临床 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结论 肿瘤患者使用去极化肌松药在诱导期 TOF 发生衰 减的比例相当高(总发生率为91.67%),恢复期发生II项阻滞的比例更高(总发生率 96.15%),用新斯的明能有效的拮抗肌松。关键词肿瘤患者 去极化肌松

3、药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umor patients on depolarizing neuromuscular blocking drugs ABSTRACTII相阻滞phase II block with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nal problem of tumor patients during operation:to observe the occurrence of phase ii block and to study the effect on recovery of muscular relaxant

4、 with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Methods: 26 hospitalized tumo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Group A accepted 1.5mg/kg and Group B accepted 1mg/kg succinylcholine respectively during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then continous 0.1% succinylcholine infusion to maintain muscular rela

5、xant.Ulnar nerve was stimulated with train-of-four(interval=12sec,frequency=2Hz) via surface elec- trodes at the wrist. The TOF was used to monitoring of neuromuscular function.antagonism of a phase ii block.The Group A patients of phase ii block was antagonized by a cholinesterase inhibitor (neosti

6、gmine) .Results:The patients of TOF fade during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The recovery time of train-of-four in patients of phase ii block with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 was significantly short.Conclusion:The tumor patients with depolarizing neuromu

7、scular blocking drugs during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had a higher rate of train-of-four (91.67%).The rate of phase ii block during recovery of anesthesia was 96.15%. antagonism of residual phase ii block was successful .Key words:tumor patients depolarizing neuromuscular blocking drugsphase ii block

8、本文观察围手术期给予去极化肌松药氯化琥珀胆碱,在诱导期 TOF 衰减及恢复 期II相阻滞发生的总体情况;比较在诱导期给予氯化琥珀胆碱 1.5mg/kg与 lmg/kg两组之间出现TOF(四个成串刺激)衰减的患者数有无差别;比较当恢复期 出现II相阻滞时是否应用抗胆碱酯酶药拮抗,肌松的临床恢复时间是否有明显差 异。l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与分组:选择择期手术的肿瘤患者26例,ASA分级III级。其 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3.2岁;平均体重59.3公斤;妇科手术患 者18例,普外科患者6例,肛肠科患者6例。全部患者术前均未使用过影响神 经肌肉功能的药物。将患者随机分为A

9、、B两组,每组13例,两组患者平均年 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1.2 方法麻醉方法:术前30分钟给予吗啡5mg,氟哌利多2.5mg,东莨菪碱0.3mg。 麻醉诱导用芬太尼0.1mg,丙泊酚2mg/kg, A组给予氯化琥珀胆碱1.5mg/kg、 B组给予氯化琥珀胆碱1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时静脉注射氯化琥珀胆碱并同 时启动肌松监测仪。维持麻醉用 2%的普鲁卡因+0.1%琥珀胆碱静脉滴注复合异 氟醚或安氟醚吸入。关腹膜后琥珀胆碱与异氟醚或安氟醚同时关停。琥珀胆碱静 脉滴注速度用佳士比输液泵来调控,第一小时为150ml/h,其后滴速100ml/h。 但一 95kg的妇科女性患者琥珀胆碱的滴注速度需一

10、直保持180ml/h才能维持手 术所需肌松。吸入异氟醚的患者共15例:其中A组8例,B组7例;吸入安氟 醚的患者共11例:其中A组5例,B组6例。吸入浓度根据Datex监测仪监测 给入,吸入浓度为 0.6%左右。肌松监测方法:选用黑龙江华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 HXD-I CO28 型 号的定量肌松监测仪进行监测(因为此监测仪能直观的观察到四个成串刺激的波 形,而TOF-Watch只能观察到TOF比值)。其监测原理是当尺神经受刺激时,拇 指(拇收肌)作用于“力位移换能器”,肌肉收缩的力转变成一个电信号,该 电信号再经放大、显示和记录。选用TOF模式监测去极化肌松药II相阻滞的发 生情况。刺激

11、强度60mA,刺激频率2Hz,间隔时间12s。1.2.3 II相阻滞的判定:根据Chen等文中所提到的公认的标准进行判定:当T4/T1V0.70时提示阻滞性质已可能发生了 II相阻滞;T4/T1W0.50时阻滞性质已 肯定演变为II相阻滞。肌松拮抗:对A组术中发生II相阻滞的患者当TOF的T4出现后给予抗胆 碱酯酶药甲硫酸新斯的明0.5mg静脉缓慢注射进行拮抗,同时给予0.5mg阿托品抑制新斯的明的副作用。21.2.5 电极的放置:电极放于腕关节的掌侧,远端电极放在腕关节皮肤皱褶与尺 侧腕屈肌肌腱挠侧交叉点上方大约 1厘米处,近端电极应放在远端电极上侧 25 厘米处,这样可以很好的观察到刺激尺

12、神经时拇内收肌的内收反应。安置电极以 前皮肤应该妥善清洁以降低电极阻抗。31.2.6 肌松监测仪的使用:监测仪在麻醉诱导前安装,在病人意识消失后打开。 在肌松药注入前切入到TOF刺激模式,观察到的刺激反应为对照值。然后即可 给予肌松药。在TOF刺激反应消失时行气管插管。127临床恢复时间的判定:恢复时间指从T1225%到TOFR(T4/T1, TOF比值) 为0.80的时间。当TOF恢复到0.80时患者的肺活量和吸气力恢复到正常水平, 抬头超过 5 秒,已能安全拔管。统计学处理:对A、B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 行分析。P0.05认为具有显著性差异。2 结果26例肿

13、瘤患者中有 22 例在麻醉诱导期应用琥珀胆碱后 1 分钟左右出现 TOF 的衰减,未出现TOF衰减的4例患者中1例为肝功能异常,其余3例为肥胖患 者;此期记录的TOFR只有2例低于0.50,最低值为0.31;在停用琥珀胆碱后有 25例发生了 II相阻滞,唯一未发生II相阻滞的患者为一 95kg的肥胖女性患者。 2.1对A、B两组诱导期TOF的衰减率进行确切概率检验,结果见表1:表1诱导期TOF的衰减情况诱导期TOF的衰减分组发生衰减的患者数未发生衰减的患者数合计A组10313B组12113合计22426P值为0.593,P0.05,两组率差别无显著性。表明诱导期应用琥珀胆碱 1.5mg/kg

14、及 1mg/kg 的 A、 B 两组间 TOF 衰减无明显差异。2.2对A、B两组在恢复期II相阻滞发生率亦进行确切概率检验,结果见表2:表2恢复期II相阻滞发生情况恢复期II相阻滞的发生A组12113B组13013合计25126P值为1.000, P0.05,两组率差别无显著性。表明恢复期A、B两组发生II相阻滞的患者数无明显差别。2.3对A、B两组患者使用去极化肌松药的时间进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对照见表 3:表 3 A、 B 两组患者使用去极化肌松药的时间对照分组均数t值A组B组98.75 5.36min112.534.82min3.192P0.05,表明A、B两组患者使用去极化肌松药的时

15、间无显著性差异。2.4对A、B两组在恢复期是否应用新斯的明拮抗,其肌松的临床恢复时间结果进行两样本 t 检验,结果见表 3:表 4 A、 B 两组患者使用去极化肌松药的时间对照分组均数t值A组B组15.93 1.83min22.07 2.25min13.526PV0.01,表明是否应用新斯的明拮抗,肌松的临床恢复时间两组间有显著 差别:A组应用新斯的明拮抗,其肌松的临床恢复时间明显比未用新斯的明拮抗 的 B 组的临床恢复时间短。3 讨论由于去极化肌松药具有许多与去极化作用有关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造成其 临床应用越来越少。目前基本限于快速诱导时使用。国内有些医院尚用琥珀胆碱 维持肌松是由于其肌松

16、完善,术中易于控制。然而尚未见到国内有关肿瘤患者应 用去极化肌松药发生II相阻滞的相关报道。国外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始陆续有关 于去极化肌松药在动物和各个年龄组人群引起II相阻滞的文献报道。其中Lee等 对琥珀胆碱所致的II相阻滞更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Naguib等通过对100例病人分为5组后,分别予以琥珀胆碱0.1、0.3、0.5、 0.75、1.0mg/kg,观察到在给予琥珀胆碱起始即出现TOF的衰减,即使琥珀胆碱 的量小到0.30mg/kg也能在给琥珀胆碱的起始和恢复期出现II相阻滞的一些特征(即强直刺激后单刺激出现肌颤搐易化及TOF的肌颤搐衰减);WKim等通过给 予亚临床剂量的琥珀胆碱

17、0.05、0.1、0.2和0.3mg/kg亦观察到在用药的起始存在 TOF 的衰减,衰减的程度依赖所使用的琥珀胆碱剂量。5这两项结论均与本文的 观察结果相一致,而 与传统所认为 的琥珀胆碱在 静滴 3060 分钟或药量达 710mg/kg时发生II相阻滞的观点相左。Lee在1975年即提出由琥珀胆碱诱导的神经肌肉阻滞在使用TOF监测时可 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为轻微TOF衰减阶段,第二为显著TOF衰减阶段;第二阶 段以低 TOF 比值为特征, TOFR 低于 0.3 或更多;与以往观念相反,第二阶段 的出现是相当突然的。Cullen等通过使用小剂量或大剂量的琥珀胆碱,对TOF 诱发的狗前腿肌肉收缩

18、反应的观察亦发现了神经肌肉阻滞早期即存在 TOF 的衰 减。 8Decook等观察了 22例儿童术中静脉滴注琥珀胆碱II相阻滞的发生人数为21 例(发生率为95.455); 9Ramsey等观察了 32例成人持续滴注琥珀胆碱II相阻 滞发生人数为24例(发生率为75%)。10此两项观察与本文的临床观察结果(II 相阻滞总发生率为 96.15%)基本吻合。Ramsey等还观察到使用琥珀胆碱发生II相阻滞的患者肌松自主恢复时间为 315mi n,使用胆碱酯酶拮抗剂可成功拮抗琥珀胆碱所致II相阻滞的残余肌松。 11这与本文的结论也相符合。Donati等观察到异氟醚可强化琥珀胆碱发生II相阻滞。10我

19、们所观察的病例 中也有15 例患者辅以异氟醚吸入,并且全部26例患者术中用普鲁卡因维持麻醉, 而普鲁卡因与琥珀胆碱合用时可使琥珀胆碱的效应得到加强,这可能与我们观察 到的使用去极化肌松药II相阻滞高发生率的结果有关。Lee认为自体的拮抗作用可能是琥珀胆碱诱发人体神经肌肉阻滞时,出现琥 珀胆碱快速失敏的可能机制,而琥珀胆碱的快速失敏是导致出现II相阻滞的主要 原因。 12我们分析 4 例肿瘤患者在诱导期未发生 TOF 衰减的原因可能与其体内血浆 假性胆碱酯酶量的变化有关。至于其具体内在关系尚须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分析唯一一例患者未发生II相阻滞的原因可能与肥胖所致的血浆假性胆碱 酯酶活性增高及突

20、触前后膜乙酰胆碱受体量或质的变化有关。4 结论围手术期使用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在诱导期即能出现 TOF 的衰减,有时 可达II相阻滞的水平;术中用琥珀胆碱维持肌松,在停用琥珀胆碱后出现II 相阻滞的比例相当高;恢复期出现的II相阻滞可用抗胆碱酯酶药很好的来拮 抗,这对临床使用琥珀胆碱出现II相阻滞时加快肌松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 义。参考文献1. Chen YA,Fan SZ,Lee PC,et al.continuous succinylcholine infusion and phase Iblock in short surgical procedures.Ma Zui Xue Za Zhi

21、,1993,31(4):253-256.2. Miller RD.antagonism of neuromuscular blockade.Anesthesiology,1986,44:3183. Miller RD.monitoringofneuromuscularjunction.Anesthesiology,1985,43:563-572.4. Naguib M,Lien CA,Aker J,Eliazo R.posttetanic potentiation and fade in the response to titanic and train-of-four stimulation

22、 during succinylcholine-induced block.Anesth Analg,2004,98(6):1686-1691.5. Kim SY,Lee JS,Kim SC,Park W.twitch augmentation and train-of-four fade during onset of neuromuscular block after subclinical doses of suxamethonium.Br J Anaesth,1997,79(3):379-381.6. Viby-Mogensen J:cholinesterase and succiny

23、lcholine.Dan Med Bull,1983,30:129.7. Lee C.dose relationships of phase I ,tachyphylaxis and train-of-four fade in suxamethonium-induced dual neuromuscular block in man. Br J Anaesth , 1975, 47:841-845.8. Cullen LK,Jones RS.recording of train-of-four evoked muscle responses from the nose and foreleg

24、in the intact dog.Res Vet Sci,1980,29(3):277-280.9. Decook TH,Goudsouzian NG.tachyphylaxis and phase I block development during infusion of succinylcholine in children.Anesth Analg,1980,59(9):639-643.10. Ramsey FM,Lebowitz PW,Savarese JJ,Ali HH.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ng-term succinylcholine n

25、euromuscular blockade during balanced anesthesia. Anesth Analg,1980,59(2):110-116.11. Donati F,Bevan DR.potentiation of succinylcholine phase I block with isoflurane.Anesthesiology,1983 ,58(6):552-55512. Lee C.self-antagonism:a possible mechanism of tachyphylaxis in suxamethonium-induced neuromuscularblockinman .Br J Anaesth, 1976, 48(11): 1097- 110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