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精练14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新人教版

上传人:lisu****2020 文档编号:147617731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版)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精练14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版)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精练14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版)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精练14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江苏版)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精练14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版)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精练14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版) 单元精练14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南通二模)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造成奢靡之风盛行,而这时的精神文化却显得肤浅、鄙俗,色情、凶杀、冒险等题材的庸俗作品充斥着电影、杂志、广播。下列词汇中最能准确概括当时美国社会精神生活的是( )A.萧条、危机 B.恐怖、动荡C.饥饿、疯狂 D.发展、繁荣2.(2012扬州模拟)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

2、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B.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C.社会主义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抢占世界市场D.经济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3.“政府不应当去做或试图去做任何事,这是普遍的原则;在这些场合,政府的座右铭或格言应当是无为而治”下列人物最有可能赞同上述观点的是( )A.凯恩斯 B.胡佛 C.罗斯福 D.列宁4.(2013徐州模拟)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罗斯福赢得了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工人和黑人等选民的广泛支持。罗斯福执政后,哪些政策

3、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的利益( )建立福利制度 调整农业复兴工业 以工代赈A. B.C. D.5.1938年6月14日美国国会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工资工时法)。其主要内容是,每周40小时工时,生效之日起7年后,每小时工资不得少于40美分。这一法律颁布的目的在于( )A.解决工人失业问题B.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C.提高工人政治地位D.调整劳资关系以缓和社会矛盾6.为保护劳工权利出台相关法案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举措,这些法案的出台,反映了( )美国工人运动的空前胜利 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国会支持改革的经济运行机制 将劳资关系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A. B. C. D

4、.7.(2013武汉模拟)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准确的是( )A.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B.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 C.用国有化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D.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8.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单位:%)简表时间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美国日本20世纪50年代2.84.57.93.39.120世纪60年代2.95.74.44.310.5据此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特点解读正确的是 ( )A.世贸组织的成立推动了经济持续增长B.

5、凯恩斯主义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活力C.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美国、欧盟、日本经济竞争日益加剧9.(2013南京模拟)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兜售繁荣一书中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但在1973年,魔力消逝了。”“魔力”是指( )A.自由放任 B.国家干预C.科技进步 D.知识经济10.(2012苏州模拟)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

6、了( )A.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B.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残破的国民经济C.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D.发展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11.(2013无锡期末)一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1976年前后的荷兰,没有多少荷兰人会非常努力地工作。如果你曾试着工作过,但不喜欢,也可以停止工作。在富裕社会,人们不会因为变得更为富有而感到更幸福,与朋友和亲戚们在一起的时间才能带来幸福而今欧洲国家正在禁止懒惰。我们现在都成了职业至上者。生活被重新定义为一场赛跑,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这种差异说明了( )A资本主义福利国家走向破产B西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耗费了财富 C经济政治危机的发生D资本主义

7、的自我调节能力陷入困境12.(2013南通模拟)“据欧盟统计局统计,芬兰对工薪者征收的所得税,加上雇主为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险金,在2001年占到工薪者工作收入的442%,在欧盟国家中仅次于瑞典统计显示,芬兰的各种税收加在一起,在2001年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6%,比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这则材料说明的是( )A.福利国家因财政负担加重而竞争力下降 B.福利国家的高福利是建立在高税收基础上的C.福利过度发展,会使人们懒惰成性,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D.福利国家鉴于开支巨大,纷纷放弃福利制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6分,第14题24分,共40分)13.(2013扬州期末)调整

8、农业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案采取的主要策略是“限额耕种”,农户自愿与政府签订市场协议,凡是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为了保证参加限产者享受“平价”,农业调整局下令铲除1 000万亩棉花并屠宰超过600万头猪。材料二 1936年,最高法院的判决使1933年的农业调整法失效1936年,美国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这个立法把作物分成“消耗地力的”(如粮食作物)和“增加地力的”(如牧草)两类,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

9、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 材料三 在20世纪以前,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美国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平并不高。罗斯福政府为了推动电力在农村的普及,颁布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法和农村电气化法。为了配合农村电气化法,国会还通过了电力合作社团体法。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利用政府资金,为农村电力合作社发放低息、长期贷款,年利息低至2%,期限可达2535年。以上材料均摘自夏辉辉政府对农业的“哺育”浅析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1)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美国最高法院判决第一部农业调整法失效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936年美国通过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的真实意图。(6分)(2)罗斯福政府应对农业问题的举措

10、具有标志性意义,它表明“粮食的种植不仅仅是农民个人的事情”。综合上述材料,论证该观点。要求:观点明确,紧扣材料,表述成文,250字左右。(10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古典自由主义发源于17世纪和18世纪,是一种支持个人先于国家存在的政治哲学,强调个人的权利、私有财产,并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存在的目的仅在于保护每个个体的自由。主张将政府排除出经济领域,让经济生活自行其是,让追求自身利益的无数的个体理性的计算来引导经济生活的调整,即“社会应当尽量从政府干预中摆脱出来,尽量的自由”“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英)诺尔曼P巴利古典自由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材料二 20世

11、纪30年代,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他们以调节社会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出口、政府对货物和劳务的购买)、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为目标,提出在萧条时期要降低税率、增加政府开支实行赤字预算、增发公债、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以刺激投资和消费;在高涨时期则提高税率、控制政府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提高利率等,以遏制投资和消费。胡代光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和演变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并走向极端,大力宣扬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和全球化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多年受冷

12、落的新自由主义适应这一需要,伴随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在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声浪中,占据了英、美等国主流经济学地位。新自由主义的重要特征是把反对国家干预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系统化和理论化高度,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瑞典)马格努松重商主义经济学(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典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实质有何不同。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二者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10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自由主义“占据了英、美等国主流经济学地位”的原因。(8分)(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西方经济思想的演进。(6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C。材料中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13、,正处于经济危机的前期,并概括精神生活,因此选C,A是物质生活方面的内容。2.【解析】选D。注意材料强调的是“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故日本制定大举侵华的外交政策也是为了建立自己的所谓的“经济区”,背景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3.【解析】选B。题干材料反映的经济思想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经济政策,这与经济危机爆发时胡佛的经济观点是一致的。4.【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在民生方面的措施。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工人和黑人等选民都是社会下层民众,建立福利制度和实施以工代赈对他们都有益;调整农业和复兴工业分别有利于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因此都正确。5.【解析

14、】选D。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材料规定了工人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显然有利于调整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从而缓和社会矛盾。故选D。6.【解析】选B。罗斯福新政期间为减少盲目生产而采取的措施是整顿工业,将工业生产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这与保护劳工权利无关。表述均正确。【变式备选】伯顿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 )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B.金融市场遭到破坏C.为后来的经济“滞胀”埋下了隐患 D.日后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

15、福新政消极影响的认识。A、C、D均属于新政的消极影响。罗斯福新政整顿了金融秩序,故B表述与史实不符。7.【解析】选。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是对工业的调整,罗斯福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等,目的是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所以“蓝鹰运动”只是第一步,不可能是核心,排除。“蓝鹰运动”并不是国有化,也不是社会保障措施,排除、。“蓝鹰运动” 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正确。【误区警示】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要注意从罗斯福的阶级立场及新政的结果去分析,而不能局限于表面现象或具体的某个措施。8.【解析】选B。A中的世贸组织、D中的欧盟在材料所示的时间段内还没有

16、出现;材料主要展示了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并没有体现经济多极化趋势,C不正确;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出现“黄金时期”。9.【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沿用了罗斯福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在1973年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国家干预经济不再有明显的效果,所以“魔力消逝了”。因此B符合题干要求。10.【解析】选C。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滞胀”的局面,为缓解危机,西方各国纷纷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

17、国有企业,并削减福利开支。【变式备选】下表节选自欧洲某国1970年的经济数据,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劳动力人数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国有企业占社会全体份额8.1%11.1%20%A.表中数据值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无明显变化B.表中数据值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均有增高C.国有企业的存在不符合该国统治阶级利益D.该国国有企业主要集中于能源、交通、邮政领域【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理解。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了“滞胀”,各国大都出售部分国有企业。A、B、C表述均不正确。11.【解析】选D。从不努力工作还很幸福到“职业至上者”努力工

18、作,说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陷入困境,福利制度出现弊端,故选D。A错在“破产”;B、C说法与题干材料无关,皆排除。12.【解析】选B。依据材料“44.2%”“46%”两项数据可以看出,芬兰的各种税收包括对工薪阶层的税收都很高,这与其过高的福利开支有关。A、C、D都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考查应对经济危机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即稳定农产品价格等。第(2)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要有观点和史实为依据来论证。答案:(1)下令销毁农作物和牲畜的做法是不道德的。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复苏。(6分)(2)言之有理即可。(10分)14.【解析】本题结合西方经济思想的

19、演进,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需要结合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含义及影响来回答。第(2)题注意结合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背景来分析。第(3)题既要看到西方经济思想的演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也要看到每一种经济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答案:(1)不同:古典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经营,反对政府干预;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以宏观调控来克服和弥补市场机制所带来的自发性和盲目性。(5分)作用:古典自由主义有利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王权,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凯恩斯主义有利于挽救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制度。(5分)(2)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失灵;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新自由主义满足了跨国公司全球资本扩张的需要;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领导人的推动。(8分)(3)西方经济思想的演进是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阶段都推动了社会发展。(6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