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形式规范

上传人:wuy****ng 文档编号:147183026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形式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形式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形式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形式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形式规范(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形式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为规范学位论文撰写,提高我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根据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和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7713.12006),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范。第一条 学位论文的基本结构及排列顺序(一)封面(二)题名页(三)英文题名页(四)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五)摘要(包括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六)目录(七)图表清单(如有)(八)主要符号及缩略语表(如有)(九)绪论(或引言)(十)正文(十一)结论(十二)参考文献(十三)附录(十四)致谢(十五)作者简介

2、第二条 学位论文各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一)封面1论文题目:应准确、鲜明、简洁,能高度概括和准确反映论文内容。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若有需要,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副标题应处于从属地位,一般可在题目的下一行用破折号“”引出。论文题目应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2专业领域:按专业硕士学位目录规范填写。如学科教学(语文)。3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指导教师的署名应以学校批准确认的为准,一般包括2人,即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4培养单位:应准确填写所在学院的全称。如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二)题名页题名页是对学位论文进行著录的依据,内容包括封面并比封面内容更为详细。除

3、封面中相关项的内容要求外,题名页中其他项的内容要求如下。1分类号:根据论文的主题内容,对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标注。2密级:保密论文须注明密级及相应的保密期限,对照GB/T 71562003进行标注。若为公开级,则不标注。3学校代码:105144申请学位类别:教育硕士5论文提交日期(即论文送审评阅时间)、论文答辩日期、学位授予日期。其中,除需填写论文提交日期以外,其他均为空。(三)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必须由论文作者及其指导教师亲笔签名并填写日期。(四)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等同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

4、读全文,也可供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应突出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摘要由内容和关键词组成,字数一般为500800字,语言力求精练、准确。每篇论文必须选取35个关键词,排在论文摘要结束另起一行的左下方。中文关键词应相对独立并能反映论文主要内容和涉及范围。尽可能用汉语主题词等词表提到的规范词,以便检索。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一致。非中文撰写的学位论文至少要有3000字以上的详细中文摘要作为论文附录。(五)目录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完全一致,并清楚无误地逐一标注该行标题在正文中的页码。目录一般列至三级标题,以阿拉伯数字分级标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作者简介等也应

5、列出页码号。(六)图表清单论文中如果插图、附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列于目录页之后。图表清单应有序号、图表名称和页码。(七)主要符号及缩略语表符号、标志、缩略词、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注释说明,如有必要,可以集中列于图表清单之后。(九)绪论绪论应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流程,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研究领域的历史回顾,文献回溯,理论分析等内容。应独立成章,言简意赅。1研究背景应明确说明研究问题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2研究意义应明确提出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3研究目的是在提出问题和综述文献的基础上,指出论文研究要实现的目标或要达到的目的;4文献综述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文献评述。主要

6、回顾、评价与所研究问题相关的既有科学研究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些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选择论文所研究问题的重要性,是作者对相关文献阅读、消化后的综合、提炼与升华,反映作者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把握和理解程度。因此,文献综述在叙述前人工作的同时,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应将文献综述写成前人工作的简单堆砌,也不应象教科书一样写成知识性介绍;5研究思路要阐明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框架或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是指研究问题中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对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可在引用他人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描述,不必花大量篇幅去交待细节。但对于自己改进和发明的新方法则需要作详细的交待,

7、说明在前人基础上的改进部分及其理由。对于实证研究,必须详细交待实证数据或资料来源,获得的方法与途径,并对实证材料的真实性与代表性做出分析。(十)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应分章节论述。包含了文本研究的结果、调查数据与分析等。要求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精练、说理透彻、推理严谨、理论正确。(十一)结论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新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领域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应该明确、精练、完整、准确。1主要创新是指作者通过论文研究在概念、理论、方法、领域、视角、结论等方面的创新。应明确指出本研究与前人

8、相比的进步所在,阐明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2研究展望需要阐明本研究结果、结论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今后深入研究的思路、建议或相关问题研究的未来动向。(十二)参考文献与注释参考文献是论文正文中引用文献的集中反映,应置于正文后,并另起页。所有被引用文献均要以尾注形式列入参考文献中,并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应不少于30篇,其中的外文文献不少于5篇。正文中未被引用但被阅读或具有补充信息的文献可集中列入附录中,其标题为“书目”。当论文中的字、词或短语需要进一步加以说明,而又没有具体的文献来源时,应用注释。注释作为脚注在页下分散著录,注释不宜过多。(十三)附录凡不宜放在论文正文

9、中,但又与论文有关的研究过程或资料,如调查问卷、访谈大纲、正文中未被引用但被阅读或具有补充信息的文献、较为冗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或者辅助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有关说明等均可放入附录。(十四)致谢对指导完成论文的导师,提供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论文研究工作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真诚客观,语言简洁、真诚。(十五)作者简介内容一般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最后学历(学位)、毕业院校、工作经历;在学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发表论文、申请专利、获奖情况等。第三条 学位论文书写要求(一)语言表述论文用中文撰写,一般不少于2万字。论文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文中

10、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全文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加以注释(以脚注形式标注在当前页之下)。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文。学位论文的插图、照片必须确保能复制或缩微。应避免使用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二)图、表、公式 1图形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图形坐标比例不宜过大,同一图形中不同曲线的图标应采用不同的形状和不同颜色的连线。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中表述一致。图序、标题、图例说明居中置于图的下方。一般不需列英文标题。2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

11、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表序、标题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注置于表的下方。3图、表应与说明文字相配合,图形不能跨页显示。表格一般放在同一页内显示,确因表格太大无法一页显示时,应在第二页及以后页表上列出表题,并于右上角以圆括号注明“续表”。4公式一般居中对齐,公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右对齐,其间不加线条。文中的图、表、公式、附注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按章节编号,如图1-1,表2-2,公式(3-10)等。照片、图、表等必须清晰、轮廓鲜明、便于制版。(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紧接正文后面列出,排列顺序为文献在正文中首次引用的先后顺序。参考文献的编排应遵循GB77142005规定,不可杜撰,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

12、格式如下:1学术期刊文献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2学术著作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首次免注)翻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3有ISBN号的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6技术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7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报告序号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9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文献网址或出处,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

13、选)(四)量和单位应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单位名称的书写,可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时间单位使用“s(秒)”、“min(分)”、“h(小时)”、“d(天)”等;面积单位用“”,“cm2”,“hm2”,而不用“亩”;质量单位用“kg”、“g”或“t”,而不用“斤”等。凡阿拉伯数字后所带单位,均使用国际通用代号或符号.如“3天”用“3d”、“5小时”用“5h” 、“10分”用“10min”、“13秒”用“13s”表示。(五)论文中数据的表示方法数据的有效位数表示要一致,有效位数必须全部写出

14、,如“0.8600”,“1.0000”为4位有效数,不能写成“0.86”,“1”;论文中各种单位的计数计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 “10年”、“3次重复”不能写成“十年”、“三次重复”;表示参数与偏差范围的数值,如“202”不能写成“202”;“50%-60%”不能写成“50-60%”;附带尺寸的单位相乘的数字,如“长宽高”应写成“30m20m10m”,或写成“m:302010”,不能写成“302010m”;数字的增加可用倍数和百分数表示,如“增加了2倍”,“增产10%”;数字的减少只能用百分数和分数表示,如“降低10%”,“减少了1/5”等;公历纪年,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也不能

15、用“去年”、“今年”、“明年”表示。第四条 学位论文印制规范(一)论文开本及版芯学位论文一律用优质(80g)标准A4纸(210mm297mm)打印,封面、提名页、英文题名页、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采用单面印刷,从中文摘要开始采用双面印刷。论文在打印时,纸边四周留足空白边缘,版芯要求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左、右边距28mm,页眉20mm,页脚15mm。(二)论文封面统一用120克皮纹纸,浅蓝色,A3纸大小。封面纸由研究生处统一发放。论文封面、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题名页、英文题名页、中英文摘要、目录(应在文中自动生成)及正文内容及版式参见附件1-8。(三)标题、字体与间距

16、论文一般分三级标题,一级标题采用三号黑体,二级标题采用小三号黑体,三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且都采用左对齐排版,单列一行;其它标题或需突出的重点,可用五号黑体,可单列一行,也可放在段首。一至三级标题的段前和段后间距为0.5行。论文中的各级标题应采用统一的编号体系,一般按“1(章的标题)”、“11”(节的标题)、“111(节的标题)”体系进行标题编号,或者按“第一章”、“一、”、“(一)”、“1. ”进行标题编号。不能将“一、”、“1、”、“11”、“(1)”等混编在一起。标题以外的论文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行间距为1.5倍;图、表标题采用五号宋体;表格中

17、文字、图例说明采用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四)页眉与页码页眉仅出现在论文主体部分(绪论、正文、结论)。页眉分奇、偶页标注,其中奇数页的页眉为论文题目;偶数页的页眉为“黄冈师范学院届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页眉用五号宋体居中。页眉下横线为上粗下细文武线(3磅)。论文页码从“摘要”开始,直至“作者简介”结束。第一条中的(一)(四)不编入页码,(五)(八)应用古罗马数字编排,(九)(十五)用五号宋体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页码位于页脚居中。(五)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标注方式应全文统一,标注的格式为序号,放在引文或转述观点的最后一个句号之前,所引文献序号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体、以上角标形式

18、(shift+ctrl+)置于方括号中,如:“成果1”。标注的序号根据在正文中被首次引用出现的先后次序递增。参考文献著录应项目齐全、内容完整、顺序正确、标点无误。具体格式如下:1著录格式: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不用加结束符。在参考文献中的标点符号都采用“半角标点符号空格”形式。2排列顺序:根据正文中首次引用出现的先后次序递增,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3作者姓名:只有3位及以内作者的,其姓名全部列上,中外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国人的名可用第一个字母的大写代替,如:William E.(名) Johns(姓)在参考文献中应写为Johns W.E.

19、;有3位以上作者的,只列前3位,其后加“,等”或“,etal”。4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根据GB3469规定,对各类参考文献应在题名后用方括号加单字母方式加以标识。5著录格式其它说明:原本就缺少某一项时,可将该项连同与其对应的标点符号一起略去;页码不可省略,起止页码间用“-”相隔,不同的引用范围间用“,”相隔。参考文献的排列和著录格式一直是论文中最易忽视的部分,因此,特别提醒作者务必严格按照上述规范格式进行论文写作。若在一篇论文中发现有5篇以上(含5篇)文献的列法不合规范,则视为形式不合格。第五条 其它(一)上述各项要求和规范须在学位论文撰写和装订中严格执行,否则,在学位论文审查中将视为形式审查不合格,将退回研究生本人,并不得办理论文答辩的其它手续;(二)本规范未尽事宜,可参照有关学术期刊单位的发表论文规范执行,或到研究生处咨询;(三)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研究生处负责解释。研究生处2014年4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