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汇总2007版GBZT 1892007

上传人:sx****84 文档编号:146934698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汇总2007版GBZT 1892007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汇总2007版GBZT 1892007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汇总2007版GBZT 1892007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汇总2007版GBZT 189200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汇总2007版GBZT 1892007(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89。1-0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7041 发布 200701 实施前 言本部分是在GB0479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有关测量方法部分的基础上修订的。与B1047-89有关测量方法部分相比主要修改如下:纳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规范了使用范围、测量仪器要求及测量方法。本部分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之一。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部分起草人:王生、何丽华、张书珍、赵宗群。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超高频辐射的测量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

2、超高频辐射强度的测量。测量仪器选择量程和频率适合于所检测对象的测量仪器。3 测量对象的选择3.1 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其接触人员进行测量。3。2 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及其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3. 接触人员的各操作位应分别进行测量。测量方法.1 测量前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校准。.2测量操作者接触强度时,应分别测量头、胸、腹各部位。立姿操作,测量点高度可分别取为1.5m.7、1。1 m1.3、0.7 m09m;坐姿操作,测量点高度可分别取为1. 1.3m、0.8 m1、05m。m。4。 测量超高频设备场强时,将仪器天线探头置于距设备5cm处.。

3、 测量时将偶极子天线对准电场矢量,旋转探头,读出最大值。测量时手握探头下部,手臂尽量伸直,测量者身体应避开天线杆的延伸线方向,探头m内不应站人或放置其他物品,探头与发射源设备及馈线应保持一定距离(至少0.3m).每个测点应重复测量次,取平均值。 5测量记录测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超高频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6测量结果处理。1测量结果用功率密度或电场强度表示。在远区场,功率密度与电场强度E(V/)按下式(1)换算:P=E3770 (W/cm)(1)式中:P功率密度,mW

4、m2;E-电场强度,V/m。2 不同操作岗位的测量结果应分别计算和评价。6。 接触时间不足4h的,按4h计;接触时间超过h,不足8h的,按计。7 注意事项在进行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892-2007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042 发布 20071-01 实施前 言本部分是在G18555-00作业场所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有关测量方法部分的基础上修订的。与 GB8552有关测量方法部分相比主要修改如下:-纳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规范了使用范围、测量方法。本部分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之一.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

5、专业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部分起草人:王生、何丽华、姜槐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高频电磁场的测量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高频电磁场的测量。但不适用于环境辐射及作为医疗和诊断为目的辐射.2 测量仪器 选择量程和频率适合于所测量对象的测量仪器,即量程范围能够覆盖10V/m1000/和0。Am50A/m,频率能够覆盖.1MHz3Mz的高频场强仪。3 测量对象的选择1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高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其接触人员进行测量。3。2 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及其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3。3 接触人员的各操作位应分别进行

6、测量.测量方法41测量前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校准。4。2 测量操作位场强时,一般测定头部和胸部位置。当操作中其他部位可能受更强烈照射时,应在该位置予以加测。43 测量高频设备场强时,由远及近,仪器天线探头距离设备不得小于5cm,当发现场强接近最大量程或仪器报警时,应立刻停止前进。44 手持测量仪器,将检测探头置于所要测量的位置,并旋转探头至读数最大值方向,探头周围1以内不应有人或临时性地放置其他金属物件。磁场测量不受此限制。每个测点连续测量3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应小于15s,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若测量读数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取三次值的平均数作为该点的场强值。测量记录测量记录应

7、该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高频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6 测量结果处理不同操作岗位的测量结果应分别计算和评价。7注意事项在进行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Z/T 189。32007第部分:工频电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7-0-1 发布20011-1 实施 前 言本部分是在GB6203-1996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有关测量方法部分的基础上修订的。与 B16203196有关测量方法部分相比主要修改如下:-纳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规范了使用范围

8、、测量方法,增加了注意事项。本部分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之一。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奥德力技术公司。本部分起草人:王生、何丽华、黄方经、苏敏。 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工频电场的测量方法。本部分适用于交流输电系统工作及操作地点工频电场的测量。2 测量仪器 采用高灵敏度球型(球直径为2cm)偶极子场强仪进行测试,场强仪测量范围:000 kVm10V/m。其他类型场强仪的的最低检测限应低于0。05V/m.3 测量对象的选择3。1 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工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其接触人员进行测量

9、。3.2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工频设备及其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 测量方法场强仪在直径3m,极间距离1的平行平板电极产生的均匀电场中校准定标.测量时应包括作业场所地面场强的分布,工作方式、工作地点,进行有代表性的选点测量.地面场强是测定距地面高1.5m的电场强度,测量地点应比较平坦,且无多余的物体。对不能移开的物体应记录其尺寸及其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并应补充测量离物体不同距离处的场强。变电站内进行测量时应遵守高压设备附近工作的安全规程。环境条件:温度00,相对湿度14 附录 B工作场所噪声等效声级参考接触限值实际工作中,对于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h的工作场所,也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和测量(或

10、计算)的等效声级,按照接触时间减半噪声接触限值增加B()的原则,根据表B。确定噪声接触限值。表.工作场所噪声等效声级参考接触限值日接触时间()接触限值3dB(A)54829194。5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8。07第9部分:手动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7-0-1 发布 20071101 实施前 言本部分是在GB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有关局部振动部分测量方法的基础上修订的。与GBZ2-00 有关测量方法部分相比主要修改如下:纳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规范了使用范围、测量方法、增加了测量记录及注意事项。本部分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之一。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

11、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奎思特技术公司.本部分起草人:王生、王林、何丽华。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生产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工件时手动振动的测量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生产中使用手传振动工具或手接触受振工件时手动振动的测量.。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修订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鼓励使用本部分的各方应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 G/T 341 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3

1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加速度级acceleratin 1ve 振动加速度与基准加速度之比的以1为底的对数乘以,以h表示.3.2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fquencyight acceleratio 指按不同频率振动的人体生理效应规律计权后的振动加速度,单位为/s2.3。3 频率计权加速度级feunyweighted aclratolevel用对数形式表示的频率计权加速度,以,w表示。4生物动力学坐标系以第三掌骨头作为坐标原点,轴(Zh)由该骨的纵轴方向确定。当手处于正常解剖位置时(手掌朝前),X轴垂直于掌面,以离开掌心方向为正向。Y轴通过原点并垂直于X轴。手坐标系中各个方向

13、的振动均应以“h”作下标表示(Z轴方向的加速度记aZh,X轴、Y轴方向的振动的依次类推)(图1)。4 手传振动测量1测量仪器41。 振动测量仪器:采用设有计权网络的手传振动专用测量仪,直接读取计权加速度或计权加速度级。4。1. 测量仪器覆盖的频率范围至少为5z1500Hz,其频率响应特性允许误差在1z800Hz范围内为1; z10z及80 H2 000Hz范围内为2。41 振动传感器选用压电式或电荷式加速度计,其横向灵敏度应小于1。4。. 指示器应能读取振动加速度或加速度级的均方根值.。5 对振动信号进行1/1或/倍频程频谱分析时,其滤波特性应符合B/T 761的相关规定.1 测量仪器校准:测

14、量前应按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校准.4。2 测量方法按照生物力学坐标系,分别测量三个轴向振动的频率计权加速度,取三个轴向中的最大值作为被测工具或工件的手传振动值。4。 取值方法4。1使用手传振动专用测量仪时,可直接读取计权加速度值(/);若测量仪器以计权加速度级(dB)表示振动幅值,则可通过式(1)换算成计权加速度。 式中:L-加速度级,dB; a 振动加速度有效值,/s2;a-振动加速度基准值,a16m/s24。3。2 如果只获得11或1/3倍频程各中心频带加速度均方根值时,可采用式()换算成频率计权加速度.当各中心频带为加速度级均方根值时,先用式(3)换算为频率计权加速度级,然后再利用式(2)换

15、算成频率计权加速度。 式中:hw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单位为m/2.hi-/1或1/3倍频程第频段实测的加速度均方根值,ms;i/1或1/3倍频程第i频段相应的计权系数,见表1; n1/1或13倍频程总频段数. 式中:L,w频率计权加速度级;Lh,i/1或3倍频程第i频段实测的加速度级均方根值; i及同式(2)。表1 1/1与13倍频程的计权系数Ki中心频率13倍频程i1/1倍频程Ki6。3.08.01。01。010。01012。5061。01.00。8250.31.50。50.4045003630。250。2500.210001250125。125600。2000.0250 0。030.061

16、500500.04500030030 。02800.021000.060。01615 0.012 测量记录测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被测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5 注意事项在进行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 附件 A(资料性附录)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1抽样原则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抽样对象。A。2 抽样对象的选定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接触噪声危害的劳动者都列为抽样对象范围。抽样对象中应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噪声危害最高和接触时

17、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抽样对象随机选择。3抽样对象数量的确定: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3名时,全部选为抽样对象,劳动者大于3名时,按表A.1选择,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表A。 抽样对象及数量劳动者数 采样对象数3 2 61 1 4附录 B工作场所噪声等效声级参考接触限值实际工作中,对于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h的工作场所,也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和测量(或计算)的等效声级,按照接触时间减半噪声接触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根据表B。确定噪声接触限值.表 B.1工作场所噪声等效声级参考接触限值日接触时间(h)接触限值3d(A)85488919.5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BT 189.1200第0部分:体力

18、劳动强度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0704-2发布 01101 实施前言本部分是在GBZ22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有关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测量方法的基础上修订的。与BZ2-200 有关测量方法部分相比主要修改如下:-纳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规范了使用范围、计算方法。增加了肺通气量的测量。本部分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之一。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部分起草人:王生、何丽华.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体力作业时劳动强度分级测量方法。本部分适用于体力作业时劳动强度分级的测量。2平均能量代谢

19、率M计算方法 根据工时记录,将各种劳动与休息加以归类(近似的活动归为一类),按表1的内容及计算公式求出各单项劳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的累计时间,最后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劳动休息时的能量消耗值,再把各项能量消耗值总计,除以工作日总时间,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kJ/mn2),计算方法见式()。式中: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KJinm2; Ei- Tsi- Erk TrkT-工作日总时间,mi.单项劳动能量代谢率测定见表(1)。表1能量代谢率测定表 工种:动作项目:姓名: 年龄: 岁 工龄:年 身高:c 体重: 体表面积:采气时间: mis采气量 气量计的初读数 气量计的终读数采气量

20、(气量计的终读数减去气量计的初读数)L通气时气温气压a标准状态下干燥气体换算系数(查标准状态下干燥气体体积换算表): 标准状态气体体积(采气量乘标准状态下干燥气体换算系数): L 每分钟气体体积标准状态气体体积/采气时间= L/min换算单位体表面积气体体积每分钟气体体积/体表面积= L/minm2能量代谢率: kJminm2 调查人签名: 年 月日 每分钟肺通气量。0L7.3L时采用式(2)计算。 式中:能量代谢率,kJ/minm; x单位体表面积气体体积,/min 每分钟肺通气量8.03.L时采用式(3)计算。 式中:M能量代谢率,J/min2; x单位体表面积气体体积,L/mnm2每分钟

21、肺通气量。3L80L时采用式(2)和(3)的平均值. 劳动时间率Rt计算方法 每天选择接受测定的工人2名,按表2的格式记录自上班开始至下班整个工作日从事各种劳动与休息(包括工作中间暂停)的时间。每个测定对象应连续记录天(如遇生产不正常或发生事故时不作正式记录,应另选正常生产日,重新测定记录),取平均值,求出劳动时间率(R)。表2 工时记录表 动作名称 开始时间 (时、分) 耗费工时,mi主要内容(如物体重量、动作频率、行走距离、劳动体位) 调查人签名:年 月 日 4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计算方法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计算公式见式(5) =10tMSW(5)式中:I体力劳动强度指数; 劳动时间率,; M

22、8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kJminm2; S性别系数:男性=1,女性=13;W体力劳动方式系数:搬=1,扛0.40,推/拉=0。0;5 肺通气量的测量 肺通气量的测量使用肺通气量计测量,按式()换算肺通气量值: Q=(NA)B(6) 式中:肺通气量,; N-仪器显示器显示数值; A-仪器常数; B仪器常数。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9。11-2007第11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7发布 20710 实施前 言本部分是在GBZ2-2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有关体力作业时心率和能量消耗的生理限值的测量方法的基础上修订的.与GBZ-2002 有关测量方法部分相比主要修改如下:纳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去掉能量消耗的测定方法。本部分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的一部分。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部分起草人:王生、何丽华.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体力劳动时心率的测量方法.本部分适用于体力劳动时心率的测量。2 测量仪器 应用心率遥测计。 测量作业前先将测定心率的传感器固定在检测部位(按仪器使用要求而定),待受检者从事该项作业0mi以上时进行测定。一次持续时间不足5n的作业,在作业停止前1mi测定心率值.文中如有不足,请您见谅!20 / 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