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和改革方向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6929084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和改革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和改革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和改革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和改革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和改革方向(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和改革方向汪秀铃(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金融学专业2010级)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农村金融是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其自身的体制弊端,经营观念落后等原因,在市场经济整理提供面前自身运营举步维艰,使得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因此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一直在进行。本篇论文结合当前农村金融市场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现状,对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及障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改革与创新农村信用社,促进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对策。关键词:农村信用社;现状;改革方向引言

2、农业对于我国来说意义重大,我们常说中国是一个农业的大国,所以,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农村信用社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而是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局的重要问题。想要更好的去激活农村的经济,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把农村的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一个基础,这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的经营漏洞和政策上的不完善,使得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在发展有一定的困难。这就对农村的金融形势的稳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在 2010 年 1 月,中央颁布的第 7 个“一

3、号文件”中就再次强调了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伴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农村中的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等不断的涌现出来,农村信用社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一家独大局面。再加上农村居民对于投资渠道的不断增长,使得在未来的一些年中农村金融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就需要农村信用社更加的关注自身的改变以及怎样可以持续的在农村的金融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1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发展我国合作金融的实践,最早是1923年6月由“中国华泽义赈救灾总会”在河北省香河县成立了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1927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北省黄冈县建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新中国成立后,合作金融事业由于种种原因,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

4、展道路,大体经历了五个重要阶段: 1.1初创时期以1951年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为起点,到1957年,全国共建立农村信用社10.3万家。期间,农村信用社由人民银行管理,资本由农民入股,干部由社员选举,信贷为社员提供,合作制性质明显,是扶持农业生产的重要金融力量1。1.2严重挫折时期1958年至1979年,由于极左路线影响,农村信用社先后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后来交给“贫下中农”操作,“文化大革命”后又受两重性困扰,合作金融事业遭到严重破坏1。1.3农行代管时期 1980年至1996年,农村信用社交由农业银行管理,合作制“三性”基本恢复,期间设立了县级联社,合作金融

5、获得较大发展,但实际上成了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逐渐丧失经营自主权,走上了“官办”道路,留下大量风险隐患1。 1.4规范发展时期1996年底,农村信用社与农行脱钩,实际上接受人民银行(2003年银监会)的金融监管和行业管理,并按合作制原则进行了规范化改革,强化了支农服务功能。1999年到2000年,全国还试点组建了65家市(地)联社、6家省级联社和5家省级信用合作协会。2000年,江苏省开始在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试办农村商业银行以及组建省级联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1。1.5深化改革时期2003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

6、、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以组建省级联社和改革县级联社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在中国银监会指导和具体组织下,率先在全国8个省(市)开展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2004年8月,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开始向全国其他21省(区、市)全面推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至2007年底,全国共组建省级联社26家、农村商业银行17家、农村合作银行113家、县(市)统一法人联社1824家。这个阶段,由于把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政府出台了保值贴补、央行票据、税收减免返还等有效的扶持政策,特别是成立了省级行业管理机构,加强了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使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

7、管理创新全面展开,业务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对三农和地方经济贡献度显著提升1。 透视农村信用社曲折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虽然其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几经变革,几度浮沉,但历史最终还是造就了中国最庞大的金融体系。时至今天,中国农村信用社及其衍变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其人民币存款总额已达到6万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七分之一,拥有机构网点8万多家,相当于其它银行所有机构网点之总和,从业人员近50万人,占全国银行机构从业人员的1/3;其发放的信贷量,占全国涉农贷款的80%以上,中小企业贷款的1/3强。特别是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始

8、终与“三农”保持着一种相互依存的鱼水关系,长期以来在支持“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成绩不可低估,作用不可替代,功能不可缺失。2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农村信用社是按合作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合作金融组织,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农业合作化时期,基本特征是由农民入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地方性金融组织,为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服务,实行“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担风险和自负盈亏”的“四自”方针。他的服务对象是农民,服务区域在农村,服务目标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农村信用社建设50多年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农村社会稳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9、虽然农村信用社总体上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面临着大量复杂的现实难题。2.1职位定位不清,合作性不强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农村信用社都是以行政指令组合而成的名义上的合作组织,从一开始就不符合“自愿、互助合作、民主管理”等合作制原则规范,以后经历了多次整顿、改革,现在合作金融的基本属性已所剩无几,多数农村信用社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形同虚设,农村信用社合作社未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农民贷款难问题严重。在抵押贷款方面,担保抵押的要求过于严格,不少农户由于难以取得符合要求的抵押物和质押物,无法达到信用社的贷款条件。至于小额

10、信用贷款,信用社员工认为农户信用差、风险大,有畏贷思想,“重企业、轻农户、重大户、轻小额”的观念严重。而广大农户受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不愿贷不敢贷,再加上信用社贷款期限的确定上不尽合理,未按农业生产的周期定限期,即使需要资金,有7成的农户首先想到的是向亲戚朋友借,只有不到3成的农户想到去贷款,农村居民对农村信用社的依存度较低2。2.2政企不分,机制僵化农村信用社官办模式明显、官商习气严重,政策性业务太多,俗称“二农行”。在管理体制上,农村信用社受到农村信用联社、农业银行、人民银行等多层面的干预。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由农业银行代理,人民银行监督和管理,既要服从人民银行又要服从农业银行的领导。

11、农业银行资金紧缺时,大量调拨信用社资金,信用社无条件服从,农业银行将逾期、呆滞贷款划转给信用社,信用社必须无条件接受。此外,农村信用联社对农村信用社拥有贷款审批权、财务审批权和贷款限额控制权等各项权限,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自主权几乎丧失殆尽。由于听命于政府,不能按贷款条件审查贷款,大量贷款投向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贷款产生的经济效益差。此外,违规犯法发放人情贷款和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等现象时有发生2。2.3产权不明,历史包袱沉重,农村信用社利润受到严重侵蚀由于农村信用社长期处于政府或其代理人国家银行的控制下,农村信用社的行为目标不得不与政府的行为目标高度一致。事实上,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制度变迁的

12、部分经济成本、政治成本和社会稳定成本,是由农村信用社来支付的,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农村信用社沉重的历史包袱和风险积聚以致利润受到严重侵蚀3。2.4贷款投向非农化,贷款风险度集中,信贷资产质量普遍不佳在贷款结构中,对乡镇企业贷款数量要占贷款余额一半以上。这种经营方向的偏向性,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的盲目发展、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形成农村信用社不良信贷资产质量的主要部分。另外,随着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大部分投向房地产开发,造成信用社单户贷款严重超比例,贷款风险程度相当集中。不仅现有存量结构不合理、死滞资金占比多,没有真正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贷安全体系3。3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要性3.1改革是

13、应对农村金融多元竞争格局的必然选择 目前,在我国的农村,金融多元化的竞争的格局正在逐渐的形成,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有农业银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随着新的农村金融机构不断的出现,我国的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等一些小的金融机构也在新农村的金融形势下不断的出现,并拥有了自己的位置;另外, 一些外资的银行也已进驻到了我国农村中去。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就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严峻的形势,改革已经成为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在未来的必然选择4。3.2改革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上,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在我国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中,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机构

14、网点的分布式比较广的,可以说我国的金融服务覆盖到了千家万户,农村信用社和我国的农业联系紧密,和农村的关系贴近,和农民的感情深厚。 在农村,许多的经济活动都和农村信用社有一定的联系。目前,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了广大农民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这些都说明农村信用社是适合为“三农”服务的一个金融机构。这在我国的金融形式中有着不可替代位置和作用5。4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4.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注重科学,合理的发展,推动农村信用社的合理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采取适当的模式。在传统农业地区应当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制改革;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可以考虑成立股份合作

15、制的农业合作银行;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将农村信用社改造成股份制的商业银行。4.1.1传统农业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坚持合作制改革。传统农业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应当选择合作制的经营模式。在广大传统农业地区,恢复和规范合作制,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大力推行具有政策性的金融业务,可以比较好地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资金需要,帮助农民积累发展资金,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同时也能较好地解决大量的农村资本流向城市的问题,农村发展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也会越来越充裕。因此,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合作制的模式是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6。4.1.2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建立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合作银行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与传

16、统农业地区相比,出现明显的变化,经济结构带有混合经济的特征,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时,可以先在管理水平高、经营状况好、条件优越的地区进行试点,然后逐步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对那些暂时不符合组建合作银行条件的信用社,可以考虑先健全市县联社的一级法人制度,等这些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后,再向农村合作银行过渡6。4.1.3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可以组建商业银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巩固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本质上发生了变异,这些地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非农产业成为金融需求的主体,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变成了以城镇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主,农村信用社经营己经商业化,业务和管理与商

17、业银行相比较已经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对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应当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该组成股份制商业银行6。 4.2适当调整农村信用社的宏观政策定位,加快其行业管理体制建设 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具有服务“三农”的比较优势和组织基础,包括同农户 的密切联系。因此,农村信用社以坚持为“三农”服务为宗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 性。从行业管理来看,农村信用社按照自下而上逐级入股、自上而下层层服务的 方式,组建金字塔式的组织体系,不仅有利于建立覆盖全国的资金清算系统和通 存通兑系统,增加其行业竞争力和拓展业务的能力,也有利于信用社更好地在系 统内部调剂资金头寸、参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从而增加农村资金供给,

18、增强 农村信用社抵御风险和适应现代金融业务发展的能力7。4.3以服务 “三农”为导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和谐发展是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而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信用社要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坚持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宗旨与市场化、商业化经营的关系。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是由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的客观基础决定的,但同时农村信用社作为现代金融企业也必须牢固树立“风险可控,效益优先”的市场化、商业化经营理念。这就要纠正过去片面强调支农服务而忽视自身效益的倾向,要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即坚持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化、商业化定位8。 为“三农”

19、服务是农村信用社的职责所在。扎根农村、服务三农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要求。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业务在农村,存款和贷款的基础也在农村,农村信用社的根本宗旨就是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便捷和有效的金融贷款和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要坚定的把全心全意服务三农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农村信用社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也充分证明,农村信用社只有立足农村,服务三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史上,农村信用社曾经严重偏离了服务三农的正确方向,走了不少的弯路,由于一味的贪大求洋,结果使大量的非农业贷款变成了不良资产,资金纷纷套牢,信用社遭受了十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我们应

20、时刻牢记农村信用社为此付出的沉痛代价。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必须掌握好信用社的经营方向,正确把握贷款投向,始终不忘切实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 4.4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政府要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 政府要指导农村信用社改革,减少行政干预。政府部门要健康发展,就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合理布局,转变职能、认清角色、减少对信用社具体经营上的行政干预。政府部门要从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中逐渐淡出,不干涉农村信用社正常和具体的业务办理和经营活动,保护农村信用社的合法收益,真正维护农村信用社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各级政府不插手农村信用社具体的人事安排和内部管理,只管抓好党委班子和

21、组织建设。各级政府不可以干涉农村信用社的财物分配,不再把农村信用社当成地方政府的小金库;改变强迫信用社贷款以及乱摊派、滥收费的局面9。政府要优化信用环境,帮助农村信用社创建信用工程。各级政府要努力抓好打造诚信政府的伟大工程,大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的创建活动,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 4.5重构农村信用社监管体系 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管机制。完善对农村信用社的外部监管,建立国家、省政府、公众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并且落实三者的相关监管责任。对农村信用社负有重要责任的银监部门要代表国家行使对信用社的金融监管职责。省政府在授权省联社对下级农村信用社进行指导的同时,也要肩负起对信用社进

22、行行业管理的重任,省政府工作的重点是优化农村社会的信用环境,为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加强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以及经营的信息披露力度,保障社会公众的监督权10。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农村信用社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信用社要在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信用社内部职工以及管理人员的思想和职业教育,提高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队伍的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进行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遵守法纪的意识。将各个岗位的权限和职责进行细化,明确各自应当肩负的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对信用社职工的考评,奖优罚劣,对违法违规以及读职失职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11。 结束语在中国,农信社改革是采用股份

23、制商业银行的模式还是选择合作制的形式,是由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农信社自身的特征所决定。两种模式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要选择最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改革模式。只有确定了改革的方向,决定了改革的正确路径,整个农信社的改革才能有成功的前提。 中国农信社改革任重而道远,在改革的进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只有不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将中国的农信社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使其成为中国农村金融的一个支撑,扶持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参考文献:1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4,(4);1.1-1.52楼海淼.再论农信社深化改革对农信社管理体制的战略思考J.浙

24、江金融,2009,(9);2.1-2.23李爱喜.农户金融合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8);2.3-2.4 4谭琳琳.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机制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9);3-15徐思新.重构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10);3-26周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06;4-17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0466号;4-28林琦,黄五洲,万静.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J.各界文论,2007,(4);4-39魏道梁,李金元.浅析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方向J.农村信用社,2008-06-13;4-410温铁军.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M.北京出版社,2006-05;4-5 11程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8);4-5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