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2.5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2 岳麓版选修4.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514785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4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2.5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2 岳麓版选修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2.5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2 岳麓版选修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2.5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2 岳麓版选修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2.5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2 岳麓版选修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2.5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2 岳麓版选修4.ppt(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从下面内容你会联想到什么?,女皇 乐队 长安 诗,唐朝,(两个字),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衰落,兴起,发展,鼎盛,灭亡,贞观之治,武则天政绩,开元之治,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末起义藩镇灭唐,西安的唐太宗昭陵,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昭陵六骏,六骏,指唐太宗在统一中国战争中骑乘作战的六匹骏马。唐太宗营建昭陵时,诏令立昭陵六骏的用意,除炫耀一生战功外,也是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诫后世子孙创业之艰难。,第5课 唐太宗与 “贞观之治”,课标要求: 列举“贞观之

2、治” 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唐高祖李渊,一、“天策上将”夺位登基,李渊: 617年 晋阳(太原东南)起兵 乱世反隋 618年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624年 扫平群雄,统一全国,1.唐的建立,高祖窦皇后四子,四岁曾有相面先生预言,此子将来必能济世安民,因此为名李世民。 机敏聪慧,出谋反隋 强悍勇猛,屡立奇功 玄武门之变,袭杀亲兄 逼父退位,治世随呈,2.李世民登基,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功勋显赫,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了极大威胁。李建成要保住太子地位,就必须除掉李世民。斗争中,李建成得到四弟李元吉的支持,处于优势。626年,他俩借突厥进兵之机,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

3、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策划,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李建成、李元吉上朝路过玄武门,发现伏兵,急忙掉头回马便走。李世民从后面大呼追赶,李元吉仓皇转身张弓搭箭,连发三箭都没有射中李世民。李世民还箭,李建成中箭而亡。李元吉也被李世民部将射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唐代长安,其宫在城北,故北军为卫宫之武力。苟明乎此,则唐代历次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悉决于玄武门即宫城北门军事之胜负自高祖、太宗至中宗、玄宗,中央政治革命凡四次,俱以玄武门之得失及屯卫北门禁军之向背为成败之关键。 (陈寅恪),朕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剪刘武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

4、充,二十四而天下定,二十九而居大位,四夷降伏,海内归安 。(贞观政要卷十),唐 太 宗 李 世 民,二、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主观上: A.吸收隋亡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B.唐太宗雄才大略,个人作用 2)客观上: A.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朝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B.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贞观:唐太宗年号(626-649年)共23年,一奢华浪费,劳民伤财。隋炀帝为了享受,大修宫殿,为到南方巡游,大征民工修造运河。 二生活腐化,荒淫无道。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让全国进献珍奇宝物和大量美女。 三战争太多,耗费国力。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东征高丽,得不偿失,加上其他战

5、争使得民不聊生,最终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隋亡。 在惨痛教训的对照下,唐太宗下决心进行彻底治理,加上下属大臣们的通力协作,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展开了它美丽辉煌的画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 王制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贞观政要君道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吴兢贞观政要,贞观君臣论治,想一想,如果你是当时的君主,你 会从哪些方面入手使江山更加稳固?,长 孙 无 忌,唐太宗让画师在凌烟阁画了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就是贞观时期的杰出大臣,其中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长孙无忌、

6、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尉迟敬德、李靖、秦叔宝等,连一些有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也榜上有名,如阎立本、欧阳询。这些名臣共同促成了贞观之治,也共同促成了盛唐的灿烂文化。,杜 如 晦,程 咬 金,唐太宗选官与用人原则,1.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唐太宗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原来太子一派的人,有才干的还委以重任,魏征便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唐太宗的宽容化解了许多矛盾,也使许多原来站在对立面的人能够有机会转变过来,成为治理国家的有用之才。 2.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房玄龄杜如晦是一个典型,他们不善于断案和处理杂务,但却善于谋划和决定国家大事,所以用为宰相(“房谋杜断”)。而戴胄则相反,他不通经史,但做事正直,所以

7、让他做大理寺卿,负责审理案件,结果他办事异常干练,案子从不积压,深得唐太宗赏识。,唐太宗选官与用人原则,3.广开言路,兼听纳谏。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异常悲痛,他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4.科举考试制度。 有一次,唐太宗看着众多新考中的人,高兴地说,天下的良才都来为我服务来啦。科举考试分两种,一是常举,定期举行;一是制举,由皇帝决定临时举行,考中后,原来有官职的人便可以升官,原来没有官职的由吏部考核之后再授予官职。,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被人尊崇,和他纳谏的过人气度是有直接关系的。他和魏征成了

8、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名君和名臣。 魏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以敢于直言著称。,他原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唐太宗很赞赏他的直率,便以礼相待,根据他耿直秉性,让他任谏议大夫,贞观三年又任参予朝政,行宰相职权,成为贞观名臣。魏征有句名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将其牢记在心,有了好的指导思想,纳谏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提。,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

9、鹞子被憋死在怀里。,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 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夏人。 唐太宗悼魏征,2.贞观新政的内容,政治,法律,科举,经济,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重视法制,颁行唐律,化重为轻,惩治贪赃枉法,发展隋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复苏了唐初经济,结论,有利于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列表概括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皇帝,(草拟),(审批),(执行),明确了赏罚制度,加强了法制建设,长孙无忌又和其他人为其作注,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唐律疏议,成为封建社会成就最高法典,而且一直保存下来。 唐太宗

10、特别设立了死刑覆奏制度,以示对人命的重视。在京城要在两日内,唐律残片,贞观律,五次覆奏,在各州要三覆奏。这种制度的建立有个惨痛的教训,就是错杀了大臣张蕴古,唐太宗后悔不已。因此决定设立这项制度,同时为了防止和严惩诬告行为,还规定诬告者要“反坐”,即诬告他人什么罪名,就用这种罪名惩罚诬告人。 唐太宗曾说:“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唐朝科举考试考场,皇榜(金榜),科举考生看榜图,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以进士和明经科最为重要。,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最早开始分科考试,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是诞生,扩充国学的规模,首创殿试制度和武举制度,多次亲自面试,诗赋成为考试内容,创 立

11、,完 善,怎么考?,帖经: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均须帖经。,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等,类似今天填空,类似今天简答,类似今天论述,类似今天作文,墨义: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策论: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关于科举制,“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唐朝统治者一般要组织新科进士,在京城长安参加曲江国

12、宴,并在雁塔题名.,西安大雁塔,唐太宗发展经济,1.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 2.颁行租佣调法,轻徭薄赋: 3.劝课农桑,不夺农时: 4.设置义仓,救灾备荒; 5.增殖人口,奖励婚嫁,发展生产; 6.兴修水利设施,疏浚河渠。,有了上述这些利民措施,太平盛世很快到来。到贞观中期时,国家出现昌盛景象,贞观之治就是指的这个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很难出现的太平盛世。,三、开明的君主与开放的时代,吸取教训心存百姓 广揽人才知人善任 广开言路兼听纳谏 民族关系民族平等,涉及哪些方面?,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最过人之处是他的宽容,因为宽容,贞观时期的民族关系异常融洽。,1.任用少数民族人做官;2.准许少数民族

13、内迁,定居长安; (当时的突厥族就有万家之多)3.采取和亲政策; (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和吐蕃的松赞干布结婚)4.建立了州县制度,仍用少数民族领袖为官。 (“羁縻”政策),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措施:,步辇图邮票,步辇图是阎立本名作之一,表现了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情景。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描绘的就是当时唐太宗与禄东赞会面的场景。,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唐帝国东西有九千五百里,南北有一万六千九百十八里。与当时拜占庭帝国伊斯兰帝国并称“世界三大帝国”。,四

14、、唐太宗晚年的骄奢,晚年渐趋奢靡,求仙长生,最后服丹暴亡,享年51岁,太宗自我检讨之五事: 一 不疾胜己之善, 二 能弃短取长, 三 敬贤而怜不肖, 四 不恶正直之士 五 爱外国人如本国人 岑仲勉隋唐史,知识拓展,思考:(从文景之治,到光武中兴,到贞观之治)为什么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大多出现在王朝统治初年?,1.经过长期战乱后,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程度破坏,统治秩序并不稳固,因此客观条件要求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2.统治者吸收前朝灭亡教训,看到人民群众力量,主观上迫使他们对生产关系进行部分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如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等。),P26自我测评: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不过是个中等人才,其文韬武略不及梁武帝等人,之所以出现盛世,“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 请从“时会” 与“人力”两个方面,分析促成“贞观之治”的原因。,参考答案:(13分) 隋末农民起义为唐初社会发展扫除了障碍,隋朝的灭亡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7分) 唐太宗顺应形势,调整政策、任贤纳谏,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6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