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系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总结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4978740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动化系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动化系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动化系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自动化系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化系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自动化系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汇报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 王栋前 言2013年1月15日,国务院刊发的“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提出要“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地位,这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4年12月2日,我校召开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专题会议,刘校长发出了“如何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之问。可见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院系建设的重中之重。自动化系 “创新机制、强化

2、举措、整合资源”三措并举,确保我系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走在全校前列。一、创新机制1、组织机制保障从去年9月份起,我系开展了“创新创业开放日”系列活动,这是我系在鼓励和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迈出的坚实一步。每周五的下午,系领导老师们都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交流机会和实践指导,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和政策服务,使学生创业不再停留在低水平的自发状态,逐步做到有组织的持续推进。2、重点竞赛分组推进,一脉相承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学科竞赛出现人才断层的难题,同时提高效率、加深积累,我系开创性地将“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数学建模比赛、挑战杯、创新项目、机器人大赛等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科技竞赛项目分别整理汇总

3、,按竞赛分别成立专项学习研究小组。各小组在挖掘本系各自单项取得优秀成果的高年级学生担任项目组长的同时,也聘请教授级教师与青年教师各一名提供指导,并邀请一名全校范围内成绩突出的学生担任小组顾问。各小组通过讲座、座谈、现场指导等形式推动全系各项竞赛工作的开展。“专项专攻”的举措将学生们的潜力挖掘到最大,“小组钻研”的方法使本系的创新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团体学习”的形式更能让创新创业经验一脉相承。同时,采取对各小组验收打分的方式使各小组间产生“比研究、比创意、比成绩”的良性竞争,创新意识与积极性空前高涨。自动化系创新竞赛分组推进的模式,由组长、顾问、指导教师构成“三驾马车”,配以“组内交流、

4、组间竞争”这两个轮子,定能带着自动化系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越走越高,越走越远。3、“三效”工作理念自动化系在实施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上,坚持“有效联系青年、有效服务青年、有效凝聚青年”的“三效”工作理念,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有创业可能的人,通过逐步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弘扬创业精神,打造创新素质、培养创造能力,推动创业实践。为此,在校团委的政策引导下,我系近年来通过“校智能汽车大赛”“学科竞赛介绍会”、“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学习经验交流会”等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竞赛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依托课程设置、创新实践、素质拓展、就业指导等多种渠道逐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二、强化

5、举措1、自动化系创新基地建设自动化系以我校形成的“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引领学风建设,以大学生创业促进人才培养”的良好格局为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并根据我系专业特点,建立起了以智能车俱乐部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基地。自动化系创新基地配备了多台数万元的专业器材,配以专业的教授级指导教师,为我系乃至全校学生提供舒适专业的创新环境和专业高效的辅导培训。同时,基地还组织团队和个人参加了数学建模比赛、挑战杯、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机器人大赛等国内外各种科技创新竞赛,在过去的一年内共取得创新创业类奖项国家级9项,省部级11项,校级57项,同时共发表论文9篇,获得专利8项,取得了较大突破。自动化系以创新

6、基地建设的“硬环境”,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软环境”,软硬齐抓,事半功倍。2、华北电力大学智能汽车俱乐部华北电力大学智能汽车俱乐部,成立于2010年11月。是在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领导下,由自动化系指导的,以服务同学,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实践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为目地的学生科技创新社团。目前,校智能车俱乐部有成员200余人,遍布全校各个院系,拥有一间配有75套研发设备的实验室,并且和美国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合作建立了教学中心(Microcontroller Teaching Center ,简称MTC)。从校智能汽车

7、俱乐部成立那时起,在华电的校园中掀起了一阵“飞思卡尔风”。为此,我系连续10多年开展系科技节系列活动,并连续7年举办“飞思卡尔”智能汽车“交流赛”“选拔赛”“校赛”等系列活动,都已形成规模效应,激发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热情,在全系范围内形成了“人人知创新、人人想创新、人人去创新”的浓郁氛围。自动化系多年来始终重点扶持“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大赛等重大科技赛事,选拔辅导优秀团队,推荐优秀作品,以赛代练,增强了意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竞争力。我系先后选拔和培训参加了7届“飞思卡尔杯” 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极大的鼓舞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培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加快了创新型人才培养

8、的步伐。三、整合资源1、典型示范引导。自动化系非常重视优秀学子典型的引领作用,从2005年起每年的“学习经验交流会”都会用近半的篇幅通过学长学姐介绍他们过往的优异案例经验,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在系内营造了热烈的向典型学习创新创业的风潮。目前我们正在收集整理10多位毕业5年内创新创业成功的学生事迹,旨在通过对创业优秀毕业生事迹的全方位宣传、以及策划校友每年回校进行创新创业讲座,将为我系学子创业注入激情和宝贵的经验。2、创新创业信息平台为了给想要了解如何现实企业需求、寻求教师指导和队友招募的大学生提供一个针对不同学生、同时面向企业与教师的多个方向的通用创新创业网络世界,我系创办了 “创新创业信息平台

9、”。集创新资讯、教育管理、校企合作和协同创新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我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创业项目的对接提供一个良好的开放式环境。(1)创新资讯平台,介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相关单位和组织、创新创业动态和成果以及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比赛等资讯;(2)教育管理平台,完成教师项目对学生的招募、师生间学习互动等功能;(3)协同创新平台,完成学生间创新创业团队的组建、交流等功能;(4)校企合作平台,完成学校创新创业项目与企业以及社会之间的对接、企业项目与学校的对接,以及专利申请、技术交流等功能。网站集教育管理、协同创新和校企合作的平台搭建模式,将老师、学生、企业“三元一体化”,搭建一

10、座学校的创新创业活动与企业科技创新需求之间密切联系的桥梁,将学校利益、学生利益和企业利益共同推向最大化,从本源上促进了创新型人才培养。(1)通过本平台发布“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就业见习”项目,在全校成功招募210名学生进行了为期40天的就业见习,实现项目金额165万元。(2)通过本平台发布青海省电力公司“含多类型能源互补运行的微电网优化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项目,我校研究生院、电力系、动力系、自动化系、经管系等院系实现项目对接,实现项目金额145万元。(3)通过本平台发布“河北省电力公司负荷预测”项目,我校经管系已实现项目对接,项目金额30万元。(4)通过本平台实现了“基于四轴飞行器的煤场监测系统

11、”、“基于多种新能源的海岛智能发电系统开发”等多个创新创业项目的团队组建、队员招募等工作,正在寻求企业合作。3、自动化系卓越工程师班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于2010年6月公布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同时我系于2012年创立了自动化系卓越工程师班。卓工班同学的课程设置在不影响理论知识学习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了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我系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理论支撑。同时,我们通过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及时将我系卓工班项目所取得的成果推广到我系其他班级上,以先进带后进,努力普及改革成果,带动更多同学参与到科技创新中,使更多的同学获益,形成了“依托平台,以点到面”的良好格局。以上就是近年来我系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结,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相信在校领导的关怀下,各院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定将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