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湖景观综合整治工程现代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3034833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金鸡湖景观综合整治工程现代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金鸡湖景观综合整治工程现代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金鸡湖景观综合整治工程现代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金鸡湖景观综合整治工程现代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鸡湖景观综合整治工程现代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金鸡湖景观综合整治工程”现代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现代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在整个景观学各类设计中无疑是最综合、最复杂,也是最富有挑战性的一类,因为它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陆地上和水里的,还有水陆交接地带和濒河(湖)湿地类,这样与“景观场地规划”与“生态景观学”关系就非常密切,而这两门学问正是现代景观学内容中的核心内容。同时,城市滨水景观带又是最能引起城市居民兴趣的地方,因为“滨(沿)水地带”对于人类有着一种内在的、与生俱来的持久吸引力,例如:中国有水有湖的城市杭州、昆明、芜湖等;有海的城市青岛、威海、三亚等都成了中国居民最向往的旅游和生活的城市之一。笔者有幸从1998年至今与美国著名景观公司EDAW

2、公司一起规划、设计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景观工程,通过近4年的跟踪设计,参与了从概念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现场施工指导诸过程,对现代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有了一些切身体会,现就简述这些体会,以供同行指正。 1规划遵循原则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进一步深化“金鸡湖景观综合整治工程”有它特定的前提,它是在苏州市东区苏州工业园区的中心部位,其水域面积7.38km2,比著名的杭州西子湖还大1.88km2,定位是开放的城市湖泊公园,因而它必须符合园区的总体规划,园区的总体规划是将中新合作的70km2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均遵循如下规划布局原则,即从北往南依次为工业区、居住区、中心商贸区、居住区、工业区,东

3、西向以苏州干将路的延伸线为中轴线,而金鸡湖正像串在这根轴线上的一颗明珠,根据此总体规划思路,考虑金鸡湖本身的旅游开发功能及土地开发收益平衡,最终确定将全湖及周边沿湖地区分为8个区(图1、2),具体功能见下表:图1园区中轴线布局图2金鸡湖分区图在确定了分区之后,才能进一步规划建筑群、绿化群落、生态群落、交通系统等,如“城市广场”区中的进一步商业建筑群景观规划(图3),更进一步确定了绿地、硬质地、建筑三者之间的边缘线及基本要求,为以后的单体设计提供了依据。图3城市广场区的景观规划2环境优先原则必须遵循“生态景观学”的概念1969年,克罗(D.S.Crowe)率先提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创造性保护

4、”工作,即既要最佳组织调配地域内的有限资源,又要保护该地域内美景和生态自然,这标志着“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诞生,它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从而把景观客体和“人”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它的基本模式是“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图4-1):斑块是指存在的有一定面积的自然区域,以维系一定的动、植物群体及涵养水源。廊道是指联系孤立的景观元素斑块之间的线性结构体。基质是指不同于周边地区的本区域所固有的物质属性。图4-1景观模式在金鸡湖及其周边区的分析中,我们确立了以下几个生态“斑块”(图4-2):斑块湿地斑块芦苇荡,位于波心岛与北岸陆地相连

5、处,用于净化水质;自然植物斑块望湖角,位于南侧机场路以南自然岛屿,用于保护本地植物及鸟类;湖滨大道位于湖西人工坡地绿化公园;金鸡湖面7.38km2,是规划中最大的斑块,是鱼类、水生鸟类、水生植物的保护区域。图4-2金鸡湖景观格局廊道水面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廊道,以联系各主要斑块;道路系统沿湖有较稠密的车行、步行系统,是连接相邻斑块的一些线性走廊;间隔的沿湖绿地是间断性廊道、是跳板。“集聚间有离析”(Aggregate - with - ontilines)被认为是生态学定义上最优的景观格局,这一模式要求对土地利用进行分类集聚,并在发展区和建成区内保留少的自然斑块,并在自然边界地带公布一些人类活动

6、的“飞地”。在金鸡湖景观规划中,我们确立的正是这种保护性开发战略,工作主要分为保留与保护两大方面,我们注意保留了一些原始的河、湖浅滩;在设计中的用于改造原泥土自然驳岸,防止水土流失的“块石驳岸”设计在水面以下,水上部分用当地的自然风化石作自然堆筑,石缝之间以鸢尾、麦冬、草坪点缀,尽可能保持其自然河滩的原始风貌(图5)。图5块石驳岸设计在保护方面主要是水体水质的维护,以前我们做驳岸,泄水孔总是将滨水路上的雨水直接就近排入湖中(市政道路一贯做法),这样将泥沙、垃圾直接冲入水中,就会污染水体,影响水质。此次我们的做法是将雨水统一收集,进入城市雨水管网系统,经过滤处理后再排入湖中。这样虽然运行费用高了些,但对长期维护此水体的环境具有深远意义(图6)。图6湖滨大道断面图(含雨水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