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环境食品安全三标一体内审检查表

上传人:gui****hi 文档编号:140415004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质量环境食品安全三标一体内审检查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质量环境食品安全三标一体内审检查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质量环境食品安全三标一体内审检查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质量环境食品安全三标一体内审检查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环境食品安全三标一体内审检查表(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质量环境食品安全内审检查表年 月 日 受审部门:最高管理层/管理者代表检查项目相关文件检查内容是否符合结果记录GB/T19001-2008GB/T 22000-2006GB/T24001-2004总要求4.14.14.11是否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并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相关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持续改进其有效性?2是否确定管理体系所覆盖的范围内的有效运行?管理承诺5.15.11最高管理者是否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2最高管理者是否确定公司的(质量/环境)目标和方针,予以公布,并确定其有效运行?3在质量体系运行中,是否以顾客满意为关注焦点?方针5.35.24.21是否有相应的(质量

2、/环境)方针,并有相应的目标来支持?2方针是否形成文件,并予以发布,公告?3所指定的方针是否与公司的规模相匹配?策划5.45.34.31.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满足质量目标的要求,各部门开展运用PDCA循环,不断持续改进,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2环境管理体系:策划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识别环境因素,确定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的重大影响的因素,对其做出评价,并采用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3组织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并对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加以考虑。目标5.4.14.3.31是否有相应的(质量/环境)目标?2目标要有层次,是否在建立公司的总目标时,各部门有相应的分目标?3目标可量

3、化,要定期监视和测量,并进行改进。职责与权限5.55.444.11. 最高管理者是否明确公司内的各项职责和权限,并在组织内进行沟通,以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保持?2. 最高管理者是否任命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3. 管理者代表是否定期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体系的绩效和任何改进的需求?沟通/信息交流5.5.35.64.4.31最高管理者是否在组织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确保体系运行的过程中的有效沟通?2在与外部相关方的联络接收、是否形成文件和答复?3是否建立相应的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5.65.84.61. 最高管理者是否按计划定期对组织的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定它的持续适用性

4、、充分性、有效性?2. 是否有相应的评审输入与评审输出? 3是否对管理评审的输出结果,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相应的改进意见?资源管理6.06.04.4.11. 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改进时,是否提供充足的资源,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更新管理体系?包括人力资源,能力、意识和培训,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等。内部审核8.2.28.4.14.5.51. 组织是否定期对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确保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2. 组织在进行审核时,是否有明确审核人员权限,并制定相应的审核计划,依据,目的等,制定审核检查表,有效记录审核结果,形成文件?3. 是否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

5、体系的不断更新,持续改进。改进8.58.54.5.31. 组织应利用方针、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2. 组织是否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处理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生产控制7.01. 管理者是否制定有效的回收程序,以便食品涉及安全性问题时,能够完全、迅速的从市场召回涉嫌的任何产品?以顾客为焦点5.2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意识如何?是否了解顾客满意或抱怨的情况?环境因素4.3.11、环境因素是否重新识别和评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3.21、是否及时更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审核员:

6、 陪同人员: 日期: 质量环境食品安全内审检查表年 月 日 受审部门:质检部检查项目相关文件 检查内容是否符合结果记录GB/T9001-2008GB/T 22000-2006GB/T24001-2004文件要求/控制4.2.34.24.4.44.4.51程序/四级文件的编写是否有效,文件编写或更改前是否加以评审,并且编号管理,及时发放到各相关部门,文件是否及时更新,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2. 是否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对各部门的相关文件进行监控管理,做到及时更新?3. 是否确保相关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如标准)是否包括在控制范围之内?并控制其发放?4. 对报废的文件是否及时回收,处理,避免外部流传

7、?质量手册4.2.21、是否编写和保持质量安全手册,作为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是否包括管理体系的范围?手册的发放、更改是否符合文件控制要求?记录控制4.2.44.2.34.5.41. 记录填写是否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是否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理所需的控制?以便提供符合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2. 部门记录填写是否真实,及时,可靠,便于追溯?3. 是否定期对体系内的各部门记录进行检查,确保记录内容清晰,便于检索,查找问题,反应体系运行的有效性?4. 体系运行过程中,各部门记录是否及时更新,归档管理?策划方针/目标和管理体系

8、5.45.34.3.31质量安全方针、质量安全目标、环境方针、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是否形成文件?是否进行有效的管理?2. 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并与质量方针相匹配?职责与权限5.55.444.11.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如何传达的?2.各有关人员是否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沟通/信息交流5.5.35.64.4.31. 是否及时收集与公司相关的外来文件,并在公司内传达、实施。对已作废文件信息及时回收,调整?2. 与各部门之间沟通是否及时、有效?3、是否对顾客反馈信息(包括抱怨)等方面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应急准备和响应5.74.4.71.是否能对实际识别可能环境造成影响的潜

9、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2. 是否定期评审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并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对其进行修订,必要时,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3. 是否形成应急准备和响应的控制程序?当紧急情况发生后,是否按已制定的应急预案作出响应?管理评审5.65.84.61. 是否有相应的评审输入与评审输出?2管理评审后,是否对管理评审的输出结果,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相应的改进意见?资源管理6.06.04.4.11. 对部门新来人员是否有工作内容培训以及意识、责任培训?2. 对与体系相关的文件,是否在部门内有效传达?3. 是否制定部门年度培训计划?4.对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食品安

10、全风险的工作人员是否进行了培训?效果如何?产品实现的策划7.17.01. 是否策划和实施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是否有删减?删减是否合理?是否编制产品质量计划书?2. 是否在产品实现过程中,提供相应的监视和测量方法,制定产品接收准则,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的质量?查部门制程及实验室监控和检查作业指导书和相关记录3. 组织是否实施、运行策划的活动及其更改?是否通过确认、监视和验证确保其有效实施?采购7.41. 有无对采购产品进行验证的规定及验证的记录?有无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格证明/检疫证明?生产和服务提供7.51.是否为生产过程提供有效的监视和测量方法,对已发生或潜在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

11、防措施?2.、是否对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实施了监控活动?特殊过程人员是否具备上岗资格?3. 是否有过程控制所需的表述产品特性信息的文件,包括产品标准、产品特性、合同要求等?4. 是否按HACCP计划的要求对CCP点进行监控?CCP点监控人员是否经过专职培训?是否具备上岗资格?5. 是否以适宜的方式在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对产品进行标识?是否制定了有关标识的规定?标识用的标签等是否得到了有效管理?内部审核8.2.28.4.14.5.51. 是否制定相应的审核计划,依据,目的,审核检查表等,有效记录审核结果,形成文件?是否进行了年度内审方案策划且明确规定了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方法?2纠正措施是否已实

12、施?实施结果是否进行了跟踪验证?过程/成品的监视和测量8.2.3-8.2.44.5.11. 是否确定了需要监视和测量的过程?2. 是否规定了需进行监视和测量的产品实现阶段?是否规定了监测点、监视和测量的项目、方法、验收准则、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留下的记录以及检验人员的资格要求?3. 是否对进货、过程、成品等过程的测量仪器是否精确?检测设备和工具是否处于有效期内?关键控制点的测量设备是否定期校正,确保其高度准确性?4. 记录是否项目清楚、数据齐全?是否能够证实符合验收准则的要求?不合格品控制8.37.104.5.31、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中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产品是否有标识和记录?对已交付

13、的不合格品应采取什么措施?2. 让步处理经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顾客批准的证据;3. 对不合格品的产生是否有原因分析,持续改进?防止此类不合格的再次发生,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4 是否有相应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数据分析8.41. 是否定期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已证实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体系的有效性?2. 对哪些数据和信息要进行分析?有哪些分析的方法?3. 平时的试验或检测结果,是否有相关记录,为日后的数据分析提供依据?改进8.58.54.5.31. 是否对已经发生的或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协调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运行控制4.4

14、.61. 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 重要环境因素是否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2.是否根据识别出来的环境因素制定了运行控制文件?如废水、废弃物生产控制7.01. 食品危害的控制:生产过程中,是否对各工序的关键控制点予以监控和测量,减少过程中的不合格?2. 卫生控制:是否对与产品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工器具,人等有相应的卫生监控,避免交叉污染,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降低其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3. 对于与产品生产过程中有直接接触的水是否有相关的检验,确保用水安全?4. 当过程操作发生变更时,需对控制程序重新评审?5. 是否有产品模拟召回控制程序,并且模拟验证该程序运行的有效性,以便产品涉及

15、安全性问题时,能够完全迅速的召回涉及的所有产品。对回收的产品是否及时处理,销毁?前提方案7.21. 是否按照GMP及相关的标准制定了前提方案,前提方案是否对生产人员、环境、设备设施、车间、库房、生产过程及储运等过程的卫生进行了要求?查看部门PRP计划?危害分析及预备步骤7.3-7.41. 是否对从原材料到成品整个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危害分析?是否对原材料、成品进行了描述?2. 根据危害识别和可接受水平的确定了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否有效?操作性前提方案7.51. 按照要求编制了操作性前提方案,各项措施是否得到实施和监控?2.生产用水是否按照要求送外检机构检测?CIP清洗效果是否得到检测?环境因素4

16、.3.11、是否建立了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程序?2. 对新项目和变化是否进行了环境因素的补充识别和评价?3.是否对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识别?4. 如何对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进行策划?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21. 是否建立并保持了识别、获得和更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程序?2. 适用于本公司的法规和其他要求有哪些?3.法律法规文件是否得进行了评价?合规性评价4.5.21、是否进行合规性评价调查?情况如何?审核员: 部门代表: 陪同人员: 日期:质量环境食品安全内审检查表年 月 日 受审部门:生产部检查项目相关文件检查内容是否符合结果记录GB/T9001-2008GB/T 22

17、000-2006GB/T24001-2004文件要求/控制4.2.34.2.24.4.44.4.51. 使用的文件是否是最新版本?2. 质量性的文件是否有审核、批准,编号管理?3. 是否保持文件完整、清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文件的编写是否符合工厂的实际要求,便于理解,操作?使用的文件编号、名称是否明确?是否保存完好?是否会产生有误的信息?4.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文件是否及时更新,参数标准是否符合工厂实际要求,如有更改时,是否应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并交给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后,发布实施? 记录控制4.2.44.2.34.5.41. 记录填写是否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是否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

18、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理所需的控制?以便提供符合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2. 部门记录填写是否真实,及时,可靠,便于追溯?3. 是否定期对部门内的记录进行检查,确保记录内容清晰,与实际操作相符,便于检索,查找问题,反应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策划方针/目标和管理体系5.45.34.3.31是否积极学习和遵循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开展?2. 是否有部门的质量目标,并予以发布、实施?3. 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并与质量方针相匹配?职责与权限5.55.444.11.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如何传达的?2.各有关人员是否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

19、及相互关系?沟通/信息交流5.5.35.64.4.31. 是否及时收集与部门相关的文件,并在部门内部有效传达/实施? 2. 与各部门之间沟通是否及时、有效?3、是否建立内外部沟通的渠道?如何进行信息交流?应急准备和响应5.74.4.71.是否能对实际识别可能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2. 是否形成应急准备和响应的控制程序?当紧急情况发生后,是否按已制定的应急预案作出响应?管理评审5.65.84.61. 是否遵从最高管理者的要求,有效配合公司组织的管理评审,以确定它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有效性?2. 是否有相应的评审输入?并在管理评审后,对管理评审的输出结果,进行分析,

20、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今后部门的更好运行? 资源管理6.06.04.4.11. 对部门新来人员是否有工作内容培训以及人员意识,责任培训?2. 对与体系相关的文件,是否在部门内有效传达?3. 是否制定部门年度培训计划?4. 对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食品安全风险的工作人员是否进行了培训?效果如何?标识和可追溯性7.5.37.9现场标识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产品实现的策划7.17.01. 是否策划和实施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并与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一致?2. 是否确定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以及生产过程中所需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和试验活动、产品接收准则等,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的质量。3

21、. 是否在产品实现过程中,提供所需的数据记录,并符合体系运行的要求? 4. 是否有月度和年度生产计划,并计划生产所需的相应的设施,物料等(计划所需用工人数、购置相关生产设备、计划年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等),并将计划交给相关部门执行?生产和服务提供7.51. 是否对生产所需的人、机、料、法、环,做出相应的规定?2. 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现场实施是否按规定进行?3. 关于防护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是否形成了的制度或规定?是否实施?过程/成品的监视和测量8.2.3-8.2.44.5.11. 是否对工厂的各ccp点的操作严格控制,对不合格项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2. ccp点的监控是否有相应的记录支持

22、,确保日后数据分析,追溯,查找原因?3. 测量仪器是否精确?关键控制点的测量设备是否定期校正,确保其高度准确性?4. 是否定期对员工操作进行培训,加强操作的规范性?5. 成品出厂前是否严格控制产品包装的质量?有相应的检查(包装、规格、批号、等级率等)?6. 操作性文件是否与实际的操作和记录相匹配?不合格品控制8.37.104.5.31、是否对所有发现的不合格品都进行了处置?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措施(返工、返修、降级、报废)是否按规定实施,是否有记录?2. 是否严格规范人员的操作,减少不合格的产生?3. 对不合格品的产生是否有原因分析,持续改进?防止此类不合格的再次发生,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控

23、制程序?4. 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是否有标识?对于过程中的不合格品如何处置和控制?对已交付的不合格品应采取什么措施?5. 是否有相应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数据分析8.41. 对生产数据是否及时统计分析,持续分析,改进?2. 对哪些数据和信息要进行分析?有哪些分析的方法?3. 是否对不符合要求的环节,及时收集数据,分析原因并有效改进?改进8.58.54.5.31.是否对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包括:操作方法,监督要点,不符合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等)。运行控制7.04.4.61. 工作中,对操作方法等是否有相应的操作文件支持,并符合工厂的实际操作要求,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24、?设备6.31. 工厂用设备和容器是否采用无毒材料制成,便于清洗,消毒?2. 设备是否建立了日常维护制定?是否制定了操作规程?设施6.41. 是否有良好的工作环境,设施?2. 是否有适当的设施用于储存原料和非食物性的化学物品?生产控制7.01. 食品危害的控制:生产过程中,是否对严格控制各工艺参数和加工条件,减少过程中的不合格,确保产品的优良率? 2. 卫生控制:是否对与产品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工器具,人等有相应的卫生监控,避免交叉污染,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降低其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3. 当过程操作发生变更时,需对控制程序重新评审?维护与卫生7.01. 是否对卫生体系的有效性进行监控?定

25、期对工作前的检查进行审核,或在适当时,对环境和接触面进行微生物抽样检查等,并对其进行定期复查和修改。2. 对产品接触表面是否定期进行清洗或消毒?清洗采用的方法和频率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对清洁程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验证?个人卫生7.2.31. 是否加强部门人员的卫生要求,对卫生要求高的区域加强个人卫生管理?环境因素4.3.11、环境因素是否按要求进行更新识别好评价?有无记录?2、重要环境因素是否变更?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2是否及时更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4.5.2是否进行合规性评价调查?情况如何?审核员: 陪同人员: 日期:质量环境食品安全内审检查表年 月 日 受审部门:采购部

26、检查项目相关文件检查内容是否符合结果记录GB/T9001-2008GB/T 22000-2006GB/T24001-2004文件要求/控制4.2.34.2.24.4.44.4.51. 使用的文件是否是最新版本?2. 质量性的文件是否有审核、批准,编号管理?3. 是否保持文件的完整、清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文件的编写是否符合工厂的实际要求,便于理解,操作?4.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文件是否及时更新,如有更改时,是否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并交给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后,发布实施? 记录控制4.2.44.2.34.5.41. 记录填是否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是否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

27、、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理所需的控制?以便提供符合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2. 部门记录填写是否真实,及时,可靠,便于追溯?3. 是否定期对部门内的记录进行检查,确保记录内容清晰,与实际操作相符,便于检索,查找问题,反应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策划方针/目标和管理体系5.45.34.3.31是否积极学习和遵循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开展?2. 是否有部门的质量目标,并予以发布、实施?3. 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并与质量方针相匹配?采购过程7.4.11、 是否按规定要求对供方进行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2、 查3份合同,确定供方是否在合格供方范围内?3、采购产品总的合格率

28、是多少?不良率是多少?是否达到质量目标要求?如未达到,采购哪些对策?采购信息7.4.21、是否制定采购计划?采购的信息是否清楚明确?如何确保所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适宜的?2、所有供方是否提供书面材料:有效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等,用作评价输入?沟通/信息交流5.5.35.64.4.31、原辅材料在采购时是如何进行环境方面的要求的?2. 与供方之间沟通是否及时、有效?3、是否对各部门反馈信息(包括抱怨)等方面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环境因素/运行控制4.3.14.4.61、环境因素是否得到及时更新?对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有哪些?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21、是否及时更新法律法规?部门人员是否明确本次法

29、律法规更新的内容是什么?合规性评价4.5.21、是否进行合规性评价调查?情况如何?数据分析8.41. 是否对采购物品进行统计分析?如何收集数据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审核员: 陪同人员: 日期: 质量环境食品安全内审检查表年 月 日 受审部门:设备部检查项目相关文件检查内容是否符合结果记录GB/T9001-2008GB/T 22000-2006GB/T24001-2004文件要求/控制4.2.34.2.24.4.44.4.51. 使用的文件是否是最新版本?2. 质量性的文件是否有审核、批准,编号管理?3. 是否保持文件的完整、清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文件的编写是否符合工厂的实际要求,便于理解,操

30、作?4.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文件是否及时更新,参数标是否准符合工厂实际要求,如有更改时,是否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并交给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后,发布实施? 5. 设备操作类的说明书是否妥善保管?记录控制4.2.44.2.34.5.41. 记录填写是否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是否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理所需的控制?以便提供符合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2. 部门记录填写是否真实,及时,可靠,便于追溯?3. 是否定期对部门内的记录进行检查,确保记录内容清晰,与实际操作相符,便于检索,查找问题,反应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策划方针/目标和管理体系5.45.3

31、4.3.31是否积极学习和遵循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开展?2. 是否有部门的质量目标,并予以发布、实施?3. 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并与质量方针相匹配?沟通/信息交流5.5.35.64.4.31. 是否及时收集与部门相关的文件,并在部门内部有效传达/实施?2. 与各部门之间沟通是否及时、有效?职责与权限5.55.444.11.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如何传达的?2.各有关人员是否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应急准备和响应5.74.4.71. 当工厂发生紧急情况时,例如:停气、停电、设备故障等,是否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处理问题?2. 为确保工厂的生产,是否

32、能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做出响应,并预防和减少伴随的有害影响?3. 是否形成应急准备和响应的控制程序?当紧急情况发生后,是否按已制定的应急预案作出响应?管理评审5.65.84.61. 是否遵从最高管理者的要求,有效配合公司组织的管理评审,以确定它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有效性?2. 是否有相应的评审输入?并在管理评审后,对管理评审的输出结果,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今后部门的更好运行? 资源管理6.06.04.4.11. 对部门新来人员是否有工作内容培训以及人员意识,责任培训?2. 对与体系相关的文件,是否在部门内有效传达?3. 是否制定部门年度培训计划?生产和服务提供7.5

33、1. 是否对设备操作人员的资格和能力进行确认并有操作上岗证?2. 是否对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设备、发电设备等,定期保养维修,确保生产的有效进行?3. 是否对工厂的制冷设备日常巡视,确保参数符合要求,为产品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4. 是否对洁净区的过滤系统及时更换,保养?5. 是否对工厂设备故障及时维修,避免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6. 对工厂内的设备是否有设备台帐,定期点检,并制定设备维护计划表?改进8.58.54.5.31. 对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的设备故障,是否分析原因,改进,防止再次发生? 运行控制4.4.61. 工作中,一切设备的操作方法是否有相应的操作文件支持,并符合工厂的实际操作要求,确保体

34、系的有效运行?2、设备所用油类、化学品采购、保管和统计、废油收集、处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3、废电池、废灯管收集、贮存管理实施情况如何?设备6.31. 是否对与产品生产,培养有关的设备的参数,进行监视和控制?基础设施6.36.31. 12年的设备年检情况?2. 工装管理情况,有无制定相应的台账?生产控制7.01. 是否在生产过程中,保证各设备的有效运行,并对设备故障及时维修?个人卫生7.2.31. 是否加强部门人员的卫生要求,对进入洁净区域的维修的人员加强卫生管理?数据分析8.4对设备各种情况是否进行统计分析,如何收集数据保证数据的有效性?环境因素4.3.11、环境因素是否按要求进行更新识别好评

35、价?有无记录?2、重要环境因素是否变更?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2是否及时更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4.5.2是否进行合规性评价调查,情况如何?审核员: 陪同人员: 日期: 质量环境食品安全内审检查表年 月 日 受审部门:办公室检查项目相关文件检查内容是否符合结果记录GB/T9001-2008GB/T 22000-2006GB/T24001-2004文件要求/控制4.2.34.2.24.4.44.4.51程序/四级文件的编写是否有效,文件编写或更改前需加以评审,并且编号管理,文件需及时更新,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2. 是否收集与产品生产有关的信息和文件?记录控制4.2.44.2

36、.34.5.41. 记录填写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理所需的控制。以便提供符合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2. 部门记录填写是否真实,及时,可靠,便于追溯?策划方针/目标和管理体系5.45.34.3.31是否积极学习和遵循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开展?2. 是否有部门的质量目标,并予以发布、实施?3. 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并与质量方针相匹配?4. 管理方案是否形成文件并经审批?是否规定了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权限?5. 管理方案是否针对重大环境因素制定?6. 管理方案内容是否包含技术方法、资源需求、

37、时间进度和检查验收办法?是否对管理方案的实施进行监视及考核? 沟通/信息交流5.5.35.64.4.31. 是否及时收集与公司相关的外来文件,并在公司内传达、实施。对已作废文件信息及时回收,调整?2. 与各部门之间沟通是否及时、有效?职责与权限5.55.444.11.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如何传达的?2.各有关人员是否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应急准备和响应5.74.4.71.是否能对实际识别可能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2. 是否定期组织各部门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对有关部门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预防措施进行检查,防止应急设施和设备失效?3. 是否

38、形成应急准备和响应的控制程序?当紧急情况发生后,是否按已制定的应急预案作出响应?4. 是否针对潜在和紧急情况、场所、活动制定了应急响应程序(预案)或计划?程序内容是否充分、恰当?5. 是否编写公司的消防管理制度? 各项应急设备是否到位?是否对应急预案进行了试验、演练、评审、修订?管理评审5.65.84.61. 是否遵从最高管理者的要求,按计划定期对组织的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定它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有效性?2. 是否有相应的评审输入与评审输出?3管理评审后,是否对管理评审的输出结果,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相应的改进意见?资源管理6.1-26.1-6.24.4.1-21. 是

39、否有各岗位工作职责权限与能力要求的说明?2. 对公司员工资料是否统一管理,归档?3. 对各部门培训记录是否及时收集并保管,并有相应的保存年限?4. 对公司员工是否办理员工体检?5. 对特殊岗位的员工,是否有相关的上岗证明?对部门新来人员是否有工作内容培训以及人员意识,责任培训?6. 对与体系相关的文件,是否在部门内有效传达?7、是否索取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核查其实施情况?是否有培训记录?8、采取了哪些节约能源、资源的措施?有无效果?9. 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食品安全风险的岗位有哪些?是否明确?10. 培训是否有记录?培训后是否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生产和服务提供7.51. 是否为生产正常运行提供

40、相关服务?改进8.58.54.5.31. 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及时处理,改进? 运行控制4.4.61. 部门运行过程中,是否有相关文件支持?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2是否及时更新了法律法规?部门人员是否明确本次法律法规更新的内容是什么?监视和测量4.5.1对废水、废气排放、噪声是否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合规性评价4.5.2是否进行合规性评价调查?情况如何?环境因素4.3.11、环境因素识别是否充分?是否考虑了“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2、是否及时更新了环境因素?审核员: 陪同人员: 日期:质量环境食品安全内审检查表年 月 日 受审部门:市场部检查项目相关文件检

41、查内容是否符合结果记录GB/T9001-2008GB/T 22000-2006GB/T24001-2004文件要求/控制4.2.34.2.24.4.44.4.51程序/四级文件的编写是否有效,文件编写或更改前需加以评审,并且编号管理,及时发放到各相关部门,文件需及时更新,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2. 是否收集与产品生产有关的文件?记录控制4.2.44.2.34.5.41. 记录填写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理所需的控制。以便提供符合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2. 部门记录填写是否真实,及时,可靠,便于追溯?策划方针/目标

42、和管理体系5.45.34.3.31是否积极学习和遵循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开展?2. 是否有部门的质量目标,并予以发布、实施?3. 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并与质量方针相匹配?沟通/信息交流5.5.35.64.4.31. 与经销商进行沟通是否及时有效,根据经销商对产品的意见做相应改进?2. 与各部门之间沟通是否及时、有效?3、是否建立内外部沟通的渠道?如何进行信息交流?应急准备和响应5.74.4.71、当以销售的产品出现问题时,是否及时处理?管理评审5.65.84.61. 是否遵从最高管理者的要求,按计划定期对组织的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定它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有效性?2.

43、 是否有相应的评审输入与评审输出?3管理评审后,是否对管理评审的输出结果,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相应的改进意见?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1-21、 如何识别顾客要求?22、 、对产品要求评审的时间、内容和结果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是否有记录?生产和服务提供7.51. 是否为生产提供相应的服务?顾客满意8.2.11. 是否对顾客进行满意度调查,并持续改进?2. 是否及时处理顾客的投诉,并有效解决问题,增强顾客的满意?改进8.58.54.5.31. 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及时改进?产品召回控制7.1041. 是否有产品模拟召回控制程序,并且模拟验证该程序运行的有效性,以便产

44、品涉及安全性问题时,能够完全迅速的召回涉及的所有产品。数据分析8.41、 对订单产量是否进行统计分析?是否收集顾客投诉和意见、服务信息、顾客满意等数据?如何收集数据保证数据的? 审核员: 陪同人员: 日期:内审检查年 月 日 受审部门:储运部检查项目相关文件检查内容是否符合结果记录GB/T9001-2008GB/T 22000-2006GB/T24001-2004文件要求/控制4.2.34.2.24.4.44.4.51. 使用的文件是否是最新版本?2. 质量性的文件是否有审核、批准,编号管理?3. 是否保持文件完整、清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文件的编写是否符合工厂的实际要求,便于理解,操作?

45、使用的文件编号、名称是否明确?是否保存完好?是否会产生有误的信息?记录控制4.2.44.2.34.5.41. 记录填写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理所需的控制。以便提供符合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2. 部门记录填写是否真实,及时,可靠,便于追溯?3.是否定期对部门内的记录进行检查,确保记录内容清晰,与实际相符,便于检索、查找问题,反应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策划方针/目标和管理体系5.45.34.3.31是否积极学习和遵循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开展?2. 是否有部门的质量目标,并予以发布、实施?3. 质

46、量目标是否可测量,并与质量方针相匹配? 职责与权限5.55.444.11.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如何传达的?2.各有关人员是否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沟通/信息交流5.5.35.64.4.31. 是否及时收集与部门相关的外来文件,并在公司内传达、实施?2. 与各部门之间沟通是否及时、有效?标识和可追溯性7.5.37.91、 现场标识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产品是否按规定进行分区摆放?2、 产品/物料移动后是否能及时标识?是否做出了规定?是否有效实施?产品防护7.5.51、 储存环境有无温湿度监控措施、记录?有无对库房进行巡查并记录?2、 是否对成品的标识、搬运、储存、及成

47、品发运和交付工作提供防护?不合格品控制8.37.101、 是否对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产品进行隔离存放和最终产品不合格品的处置?2、不合格品是否有固定存放区域是否能够明显识别出来?数据分析8.41、是否对生产原辅材料出入库及库存量进行统计?2、是否对产品的规格数量及发货数据进行统计?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21. 是否及时更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运行控制4.4.61. 部门运行过程中,是否有相关文件支持?2、油类、化学品储存是否合理?管理情况如何?是否有记录?3、叉车的管理(是否合格使用、保养记录、配备消防设施?)维护与卫生7.01.仓库内物资摆放是否干净,合理?是否有灭虫鼠设备?仓库内化学药品储存是否得当?成品库管理是否得当?2. 相关记录填写是否完整,准确?合规性评价4.5.2是否进行合规性评价调查,情况如何?环境因素4.3.11、环境因素是否按要求进行了更新识别和评价?有无记录?2、重要环境因素是否变更?审核员: 陪同人员: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