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39002351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2.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7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 ( 20 14 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 (建标 2013 169 号) 的要求, 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参考有关国际 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修订了本 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 总则 ;2 术语;3 基本规定 ;4 项目管理责任制度 ;5 项目管理策划 ;6 采购与投标管理 ;7 合同管理;8 设计与技术管理 ;9 进度管理 ;10 质量管理 ;11 成本管理 ;12 安全生 产管理 ;13 绿色建造与环境管理 ;14 资源管理;15 信息与知识管理;16 沟通管理 ;17 风险

2、管理 ;18 收尾管理;19 管理绩效评价 。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增加项目管理的基本规定,确立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管理流程 、项目管理制度 、项 目系统管理 、项目相关方管理和项目持续改进” 六大管理特征 ; 2 增加 “五位一体 (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 相关方” 的项目管理责任 ;3 增加项目设计与技术管理 ;4 增加项目管理 绩效评价 ;5 修改项目管理规划 ,增加项目管理配套策划要求 ; 6 修改项目采购管理 ,增加项目招标、投标过程的管理要求 ;7 修改项目质量管理 ,增加质量创优与设置质量控制点的要求;8 修改项目信息管理,增加项目文件与档案管理 、项目信息

3、技术 应用和知识管理要求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业协会负 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 ,请寄送中 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日管理专业委员会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 中关村南大街 48 号九龙商务中心 A 座 601室;邮编:100081)。7本 规 范 主 编 单 位 :中国建筑业协会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 规 范 参 编 单 位: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 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内蒙古赤峰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清华大学同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天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4、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武汉建工集团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鹏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正方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营建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泰安市建设管理局 兴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吴涛贾宏俊 王立平 王守清 赵正嘉尤 完 刘伊生 杨生荣 张晋勋 高广泽李 君 林知炎 吕树宝 丛培经 张守健陈立军 王雪青 刘 勇 马荣全 杨 煌叶浩文肖绪文蒋金生吴建军马智亮成虎李世钟周月萍刘波刘刚曹国章党明关 娟张键王印

5、林李云岱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 :白思俊薛永武耿裕华侯金龙马小良 许海峰冯 跃李森张 讥王 瑞赵振宇目次1 总则12术语23 基本规定63. 1 一般规定63. 2 项目范围管理63。 3 项目管理流程63。 4 项目管理制度73. 5 项目系统管理73. 6 项目相关方管理83. 7 项目管理持续改进84项目管理责任制度。.。 。.。.。.。. .。.104。 1 一般规定104。2 项目建设相关责任方管理104. 3 项目管理机构114. 4 项目团队建设124. 5 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124。 6 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职责、权限和管理135项目管理策划155. 1 一般规定155. 2 项目管

6、理规划大纲165. 3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175。 4 项目管理配套策划186采购与投标管理206。 1 一般规定206. 2 采购管理.。.。.。.。.。. .。.。201 4nxu12安全生产管理4412. 1 一般规定4412。 2 安全生产管理计划. .。4412. 3 安全生产管理实施与检查4512.4 安全生产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4612. 5 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47日 绿色建造与环境管理4813。 1 一般规定4813。 2 绿色建造4813。 3 环镜管理4914资源管理5114。 1 一般规定5114. 2 人力资源管理5114。 3 劳务管理5214.4 工程材料与设备管理 5

7、214。 5 施工机具与设施管理 5214. 6 资金管理53日 信息与知识管理5415。 1 一般规定5415。 2 信息管理计划5415. 3 信息过程管理5515.4 信息安全管理 .。.。.。.。.。 5615。 5 文件与档案管理5615。 6 信息技术应用管理5715。 7 知识管理5816沟通管理5916。 1 一般规定5916。 2 相关方需求识别与评估5916. 3 沟通管理计划6016.4 沟通程序与方式60910i n L q u q u q u A性 A哇 FhU P O 勺 呵,t 勺 口。 口。 Q d Q d 1 i 1 i 1 i 叮L n J A哇 E U P

8、 O P O O P O P O E U P O P O P O P O P O P O P O O P O 呵,t 勺 叮 町,t 叮 勺标指 有机 “容 川出问 程 围 法 过 范 方结 价 价 价 计 “ 理 总 价 评 评 评调 理 定 理 别 估 对 控 定 收 算 算 管 理 评 定 效 效 效 相对 协 管 理 规 管 识 评 应 监 理 规 验 结 决 期 管 坟 规 绩 绩 绩 兑 织 突 靶 般 险 险 险 险 险 能 般 工 工 工 修 目 都 般 理 理 理 可 组 冲 险 一 风 风 风 风 风 尾 一 竣 竣 竣 保 项 圳股 一 管 管 管 用 5 6 风 1 2

9、 3 4 5 6 收 1 2 3 4 5 6 管 1 2 3 4 范au p 口哼t 句t 句 句J 吁 , 哼t oo o D O凸 OD OO OO Q U Q d ny q d mmn叫A 1 i 1i 1 i 1 1 i 1 i 1 i 1 i 1 i 1 i 1 i 1 i 1 i 1 i 1 i 1 i th阻四本项 目目标,为实现项 目目标进行项 目管理规划与项 目管理配套 策划。3。3.实施过程应按项 目管理策划要求组织人员和资源 ,实施 具体措施 ,完成项 目管理策划中确定的工作.3.3。5 监控过程应对照项 目管理策划 ,监督项 目活动 ,分析项 目进展情况 ,识别必要的变

10、更需求并实施变更 。3.3。6收尾过程应完成全部过程或阶段的所有活动 ,正式结束 项 目或阶段 。3. 4项目管理制度3. .1 组织应建立项 目管理制度 .项 目管理制度应包括 下列 内容 :1 规定工作内容 、范围和工作程序、方式的规章制度 ;2规定工作职责、职权和利益的界定及其关系的责任制度 .3. 。2组织应根据项 目管理流程的特点 ,在满足合同和组织发 展需求条件下,对项目管理制度进行总体策划。3. .3 组织应根据项 目管理范围确定项 目管理制度 ,在项 目管 理各个过程规定相关管理要求并形成文件 .3.4.4 组织应实施项 目管理制度 ,建立相应的评估与改进机制 。 必要时,应变

11、更项 目管理制度并修改相关文件。3. 5 项目系统管理3。 5。1 组织应识别影响项 目管理 目标实现的所有过程 ,确定其 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集成项 目寿命期阶段的各项因素 。3。5.2组织应确定项 目系统管理方法 。系统管理方法应包括 下 列方法:1 系统分析;2系统设计;3 系统实施;4系统综合评价 。74项目管理责任制度.1 一 般 规 定。1。 1 项目管理责任制度应作为项目 管理的基本制度 .4.1。 2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责任制应是项目 管理责任制度的核 心内容.4。1. 3 建设工程项日各实施主体和参与方应建立项目 管理责任 制度 ,明确项目管理组织和人员分工 ,建立各方相互协调

12、的管理 机制.4.1. 4建设工程项目各实施主体和参与方法定代表人应书面授 权委托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 ,并实行项日负责人责任制 .4。1。 5 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应根据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范围 、期 限和内容 ,履行管理职责。4。1. 6 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应取得相应资格 ,并按规定取得安 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4.1. 7项 目管理机构负责人应按相 关约定在岗履职 ,对项目实 施全过程及全面管理 。4. 2项目建设相关责任方管理4。 2.1 项目建设相关责任方应在各自的实施阶段和环节 ,明确 工作责任 ,实施目标管理,确保项目正常运行 。4。 2。2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应按规定接受相关部门的责任追

13、究 和监督管理 。4。 2.3 项 目管理机构负责人应在工程开工前 签署质量承诺书 , 报相关工程管理机构备案 。4。 2.4项目各相关责任方应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宜采用例会 、 交底及其他沟通方式 ,避免项目运行中的障碍和冲突 。114。 2.5 建设单位应建立管理责任排查机制 ,按项目进度和时 间 节点 ,对各方的管理绩效进行验证性评价 。4。 3 项目管理机构4。 3。1 项 目管理机构应承担项 目实施的管理任务和实现 目标的 责任.4。3。2项 目管理机构应由项 目管理机构负责人领导 ,接受组织 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 、服务和考核 ,负责对项 目资源进 行合理使用和动态管理 。4

14、。3。3 项 目管理机构应在项 日启动前建立 ,在项 目完成后或按 合同约定解体 。4.3.4 建立项 目管理机构应遵循下列规定:1 结构应符合组织制度和项 目实施要求 ;2应有明确的管理 目标、运行程序和责任制度 ;3 机构成员应满足项 目管理要求及具备相应资格 ;4组织分工应相对稳定并可根据项 日实施变化进行调整 ;5 应确定机构成员 的职责、权限 、利益和需承担的风险。4.3.5 建立项 目管理机构应遵循下列步骤 :1 根据项 目管理规划大纲 、项 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及合 同要 求明确管理任务 ;2根据管理任务分解和归类 ,明确组织结构 ;3 根据组织结构,确定岗位职责 、权限以及人员配置

15、 ;4制定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 ;5由组织管理层审核认定 。4.3。6 项 目管理机构的管理活动应符合 下列要求 :1 应执行管理制度 ;2应履行管理程序 ;3 应实施计划管理,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 ;4应注重项 目实施过程的指导、监督 、考核和评价 。4。 4项目团队建设.:!。 !. I项目建设相关责任方均应实施项目团队建设 ,明确团队 管理原则,规范团队运行 .:! 。:!。2 项目建设相关责任方的项目管理团队之间应围绕项目目 标协同工作并有效沟通 。:! 。:!.3 项目团队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立团队管理机制和工 作模式;2各方步调一致 ,协同工作;3 制定团队成员沟通制

16、度 ,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各 方共享的信息平台 。4。4.4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应对项 目团队建设和管理负责 ,组 织制定明确的团队目标 、合理高效的运行程序和完善的工作制 度 ,定期评价团队运作绩效。4。4。5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应统一团队思想 ,增强集体观念 , 和谐团队氛围,提高团队运行效率。4。4。6项目团队建设应开展绩效管理 ,利用团队成员集体的协 作成果。4。 5 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4。 5.1 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应在项目实施之前 ,由组织法定代 表人或其授权人与项目 管理机构负责人协商制定。4。5。2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应属于组织内 部明确责任的系统性 管理文件 ,其内容应符合组织

17、制度要求和项目自身特点 。 4.5。3编制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应依据下列信息:1 项目合同文件 ;2组织管理制度 ;3 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4组织经营方针和目标;5 项目特点和实施条件与环境 。4主持制定并落实质量、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方案 ,负责 相关的组织协调工作 ;5 对各类资源进行质量监控和动态管理 ;6 对进场的机械 、设备 、工器具的安全 、质量和使用进行 监控;7建立各类专业管理制度 ,并组织实施;8 制定有效的安全 、文明和环境保护措施并组织实施 ;9 组织或参与评价项日管理绩 效;10 进行授权范围 内的任务分解和利益分配 ;11 按规定完善工程资料,规范工程档案文件 ,准备工程

18、结 算和竣工资料,参与工程竣工验收;12接受审计 ,处理项目管理机构解体的善后工作 ;13 协助和配合组织进行项目检查 、鉴定和评奖申报 ;14配合组织完善缺陷责任期的相关工作。4.6.2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应具有下列权限 :1 参与项 日招标、投标和合同签订;2参与组建项 目管理机构;3 参与组织对项 目各阶段的重大决策 ;4主持项目管理机构工作;5决定授权范围 内的项目资源使用;6 在组织制度的框架下制定项目 管理机构管理制度 ;7参与选择并直接管理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人;8 参与选择大宗资源的供应单位 ;9 在授权范围内与项目相关方进行直接沟通 ;10 法定代表人和组织授予的其他权利。4.6

19、.3 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应接受法定代表人和组织机构的业 务管理 ,组织有权对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给予奖励和处罚 。195项 目管理策划5. 1一 般 规 定5。1。 1 项 目管理策划应由项 目管理规划策划和项 目管理配套策 划组成 .项 目管理规划应包括项 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 目管理实施 规划 ,项 目管理配套策划应包括项 目管理规划策划以外 的所有项 目管理策划内容。5。1。 2组织应建立项目管理策划的管理制度 ,确定项目管理策 划的管理职责、实施程序和控制要求 。5。1. 3 项 目管理策划应包括下列管理过程 :1 分析、确定项 日管理的内容与范围 ;2协调、研究、形成项 目管理策划结果

20、;3 检查 、监督、评价项 目管理策划过程 ; 履行其他确保项 目管理策划的规定责任 .5。1. 项 目管理策划应遵循下列程序 :1 识别项目管理范围;2进行项 目工作分解 ;3 确定项 目的实施方法 ; 规定项 目需要的各种资源 ;5测算项 目成本 ;6 对各个项目管理过程进行策划 。5。1。 5 项 目管理策划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 项 目管理范围应包括完成项 目的全部内容 ,并与各相关 方的工作协调一致;2项 目工作分解结构应根据项 目管理范围 ,以可交付成果 为对象实施 ;应根据项 目实际情况与管理需要确定详细程度 ,确 定工作分解结构 ;3 提供项 目所需资源应按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项

21、 目戚本的 要求进行方案比较 ;4 项 目进度安排应形成项 目总进度计划 ,宜采用可视化图 表表达 ;5 宜采用量价分离的方法 ,按照工程实体性消耗和非实体 性消耗测算项 目成本;6 应进行跟踪检查和必要的策划调整 ;项目结束后 ,宜编 写项 目管理策划的总结文件。5。 2项目管理规划大纲5. 2.1 项 目管理规划大纲应是项 目管理工作中具有战略性 、全 局性和宏观性的指导文件。5。 2. 2编制项 目管理规划大纲应遵循下列步骤 :1 明确项日需求和项 日管理范围;2确定项 目管理 目标 ;3 分析项 日实施条件 ,进行项目工作结构分解 ; 确定项 目管理组织模式 、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5

22、规定项 目管理措施 ;6 编制项 目资源计划;7报送审批。5. 2.3 项 目管理规划大纲编制依据应包括 下列内容:1 项 目文件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2类似项 目经验资料 ;3 实施条件调查资料 。5. 2.项 目管理规划大纲宜包括下列内容,组织也可根据需要 在其中选定 :1 项 目概况 ;2项 目范围管理 ;3 项 目管理 目标; 项 目管理组织 ;5项 目采购与投标管理 ;6 项 目进度管理 ;7 项 目质量管理 ;8 项 目成本管理 ;9 项 目安全生产管理 ;10 绿色建造与环境管理 ;11 项 目资源管理;12项 目信息管理;13 项 目沟通与相关方管理 ;1项 目风险管理;1

23、5 项 目收尾管理 .s. 2. 5 项 目管理规划大纲文件应具备下列内容 :1 项 目管理 目标和职责规定 ;2项 目管理程序和方法要求 ;3 项 目管理资源的提供和安排。5。 3项目管理实施规划s. 3.1 项 目管理实施规划应对项 目管理规划大纲的内容进行 细化.5.3。2编制项 目管理实施规划应遵循下列步骤 :1 了解相关方的要求 ;2分析项 目具体特点和环境条件 ;3 熟悉相关的法规和文件 ;4实施编制活动 ;5 履行报批于续。5。3.3 项 目管理实施规划编制依据可包括 下列内容:1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项 目合同及相关要求 ;3 项 目管理规划大纲 ;4项 目设计文件 ;

24、5工程情况与特点 ;6 项目资源和条件 ;7 有价值的历史数据 ;8 项目团队的能力和水平。5。3。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项目概况;2项目总体工作安排 ;3 组织方案 ;4设计与技术措施 ;5 进度计划 ;6 质量计划 ;7成本计划 ;8 安全生产计划 ;9 绿色建造与环境管理计划 ;10 资源需求与采购计划 ;11 信息管理计划;12沟通管理计划 ;13 风险管理计划 ;14项目收尾计划;15 项 目现场平面布置图 ;16 项目 目标控制计划 ;17技术经济指标 。5。3。5 项 目管理实施规划文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规划大纲 内容应得到全面深化和具体化 ;2实施规划范围

25、应满足实现项目 目标的实际需要;3 实施项 目管理规划的风险应处于可以接受的水平 。5。 4项目管理配套策划5. 4。1 项 目管理配套策划应是与项 目管理规划相关联的项 目管 理策划过程 。组织应将项 目管理配套策划作为项 目管理规划的支撑措施纳人项 目管理策划过程 。s。 .2 项 目管理配套策划依据应包括下列内容:1 项 目管理制度 ;2项 目管理规划 ;3 实施过程需求 ;4相关风险程度 。5。4。3 项 目管理配套策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确定项 目管理规划的编制人员 、方法选择 、时间安排;2安排项 目管理规划各项规定的具体落实途径 ;3 明确可能影响项目管理实施绩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26、。5。4.4项 目管理机构应确保项 目管理配套策划过程满足项 目管 理的需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界定项 目管理配套策划的范围 、内容 、职责和权利 ;2规定项 日管理配套策划的授权 、批准和监督范围 ;3 确定项 目管理配套策划的风 险应对措施;4总结评价项 日管理配套策划水平 。5。4。S组织应建立下列保证项目 管理配套策划有效性的基础工 作过程 :1 积累以往项目管理经验 ;2制定有关消耗定额;3 编制项 目基础设施配置参数 ;4建立工作说明书和实施操作标准 ;s 规定项 目实施的专项条件 ;6 配置专用软件;7建立项 目信息数据库 ;8 进行项 目团队建设。6采购与投标管理6。 1一

27、 般 规 定6。1。 1 组织应建立采购管理制度 ,确定采购管理流程和实施方 式,规定管理与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6.1。 2 采购工作应符合有关合同 、设计文件所规定的技术 、质 量和服务标准 ,符合进度 、安全、环境和成本管理要求 。招标采 购应确保实施过程符合法律 、法规和经营的要求 。6。1. 3 组织应建立投标管理制度 ,确定项目投标实施方式 ,规 定管理与控制的流程和方法 。6。1。 4 投标工作应满足招标文件规定的要求。6。1。 5项目采购和投标资料应真实 、有效 、完整 ,具有可追 溯性。6。 2采 购 管 理6. 2。1 组织应根据项目立项报告 、工程合同 、设计文件 、项目

28、管理实施规划和采购管理制度编制采购计划 。采购计划应包括下 列内容:1采购工作范围 、内容及管理标准 ;2采购信息 ,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技术标准和质量 规范;3 检验方式和标准 ;4供方资质审查要求 ;5采购控制目标及措施。6。 2.2采购计划应经过相 关部门审核,并经授权人批准后实施 . 必要时,采购计划应按规定进行变更。6。 2.3 采购过程应按法律 、法规和规定程序 ,依据工程合同需29求采用招标 、询价或其他方式实施。符合公开招标规定的采购过 程应按相关要求进行控制。6。 2。 组织应确保采购控制 目标的实现 ,对供方下列条件进行 有关技术和商务评审 :1 经营许可 、企业资质;

29、2相关业绩与社会信誉 ;3 人员素质和技术管理能力 ;4质量要求与价格水平 。6。 2.5 组织应制定供方选择 、评审和重新评审的准则 。评审记 录应予以保存。6. 2.6 组织应对特殊产品和服务的供方进行实地考察并采取措 施进行重点监控 ,实地考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生产或服务能力 ;2现场控制结果;3 相关风险评估。6. 2。7承压产品、有毒有害产品和重要设备采购前 ,组织应要 求供方提供下列证明文件:1 有效的安全资质;2生产许可证 ;3 其他相关要求的证明文件 .6。 2。8 组织应按工程合 同的约定和需要,订立采购合 同或规定 相关要求。采购合同或相关要求应明确双方责任 、权限 、

30、范围和 风险,并经组织授权人员 审核批准,确保采购合 同或要求内容的 合法性.6。 2.9 组织应依据采购合 同或相关要求对供方的 下列生产和服 务条件进行确认 :1 项 目管理机构和相关人员的数量、资格 ;2主要材料 、设备 、构配件、生产机具与设施。6. 2。10 供方项 目实施前 ,组织应对供方进行相关要求的沟通或 交底 ,确认或审批供方编制的生产或服务方案 。组织应对供方的下列生产或服务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1 实施合同的履约和服务水平 ;2重要技术措施 、质量控制 、人员变动 、材料验收 、安全 条件、污染防治。6。 2。11 采购产品的验收与控制应符合下列条件:1 项 目采用的设备、

31、材料应经检验合格 ,满足设计及相关 标准的要求 ;2检验产品使用的计量器具、产品的取样和抽验应符合标 准要求 ;3 进口产品应确保验收结果符合合 同规定的质量标准 ,并 按规定办理报关和商检手续 ;4 采购产品在检验、运输 、移交和保管过程中 ,应避免对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5采购过程应按规定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检验或验收 ,对不 合格品或不符合项依据 合同和法规要求进行处置 。6。 3投 标 管 理6. 3.1 在招标信息收集阶段 ,组织应分析 、评审相关项 目风险 , 确认组织满足投标工程项 目需求的能力 。6。3.2项 目投标前 ,组织应进行投标策划 ,确定投标 目标,并 编制投

32、标计划.6。3.3 组织应识别和评审下列与投标项 目有关的要求 :1 招标文件和发包方明示的要求 ;2发包方未明示但应满足的要求 ;3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 ;4组织的相关要求.6。3.4 组织应根据投标项 目需求进行分析 ,确定下列投标计划 内容 :1 投标 日标、范围、要求与准备工作安排 ;2投标工作各过程及进度安排 ;3 投标所需要的文件和资料 ;4与代理方以及合作方的协作;5 投标风险分析及信息沟通 ;6 投标策略与应急措施 ;7 投标监控要求 。6.3.5 组织应依据规定程序形成投标计划 ,经过授权人批准后 实施。6。3.6 组织应根据招标和竞争需求编制包括 下列内容的技标 文件:

33、1 响应招标要求的各项商 务规定;2有竞争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案 ;3 有竞争力的报价 。6.3.7 组织应保证投标文件符合发包方及 相关要求,经过评审 后投标 ,并保存投标文件评审的相关记录。评审应包括 下列 内容 :1 商务标满足招标要求的程度 ;2技术标和实施方案的竞争力 ;3 投标报价的经济合理性 ;4投标风险的分析与应对 。6.3.8 组织应依法与发包方或其代表有效沟通 ,分析投标过程 的变更信息,形成必要记录 。6。3.9 组织应识别和评价投标过程风险 ,并采取相关措施以确 保实现投标 目标要求 .6. 3。10中标后,组织应根据相关规定办理有关于续。7合 同 管 理7。1 一 般

34、 规 定7。1。 1 组织应建立项 目合 同管理制度 ,明确合同管理责任 ,设 立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合同管理工作。7。1. 2 组织应配备符合要求的项 目合同管理人员 ,实施合同的 策划和编制活动 ,规范项 目合同管理的实施程序和控制要求 ,确 保合 同订立和履行过程的合规性 。7。1。 3 项 目合同管理应遵循下列程序 :1 合同评审 ;2合同订立 ;3 合同实施计划 ; 合同实施控制 ;5 合同管理总结。7。1.4 严禁通过违法发包 、转包 、违法分包 、挂靠方式订立和 实施建设工程合同。7. 2合 同 评 审7。 2.1 合同订立前 ,组织应进行合 同评审 ,完成对合 同条件的 审查 、

35、认定和评估工作。以招标方式订立合同时,组织应对招标 文件和投标文件进行审查 、认定和评估 。7. 2.2合同评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合法性 、合规性评审 ;2合理性 、可行性评审 ;3 合同严密性、完整性评审 ;4与产品或过程有关要求的评审 ;5 合同风险评估。7。 2.3 合同内容涉及专利 、专有技术或者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时 , 应对其使用权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7。 2。 合同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应以书面形式提出 ,要求予以 澄清或调整 。7. 2。5 组织应根据需要进行合同谈判 ,细化 、完善、补充、修 改或另行约定合同条款和内容.7. 3合 同 订 立7. 3。1 组织应依据合 同评审和谈

36、判结果 ,按程序和规定订立 合同。7.3.2合同订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合同订立应是组织的真实意思表示 ;2合同订立应采用书面形式 ,并符合相关资质管理与许可 管理的规定;3 合同应由当事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委托代理人签 字或盖章;合同主体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时 ,应加盖单位印章;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需办理批准 、登记手续后合同生效 时,应依照规定办理 ;5合同订立后应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备案手续 。7。 4合同实施计划7。 。1 组织应规定合同实施工作程序 ,编制合同实施计划 。合 同实施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合同实施总体安排 ;2合同分解与分包策划 ;3 合同实施保证体系的建立 。7。

37、 .2 合同实施保证体系应与其他管理体系协调一致 .组织应 建立合同文件沟通方式 、编码系统和文档系统 。7。 。3 承包人应对其承接的合同作总 体协调安排 。承包人自行 完成的工作及分包合同的内容 ,应在质量、资金、进度 、管理架构、争议解决方式方面符合总包合同的要求.7。4.4 分包合同实施应符合法律法规和组织有关合 同管理制度 的要求。7。 5合同实施控制7. 5.1 项 目管理机构应按约定全面履行 合同.7.5.2合同实施控制的 日常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合同交底 ;2合同跟踪与诊断 ;3 合同完善与补充;4信息反馈与协调 ;5其他应自主完成的合 同管理工作。7.5.3 合同实施前

38、,组织的相关部门和合 同谈判人员应对项 目 管理机构进行合同交底 。合同交底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合同的主要内容 ;2合同订立过程中的特殊 问题及合同待定问题;3 合同实施计划及责任分配 ;4合同实施的主要风险 ;5其他应进行交底的合 同事项.7。5.4项 目管理机构应在合 同实施过程定期进行合 同跟踪和诊 断.合同跟踪和诊断应符合 下列要求 :1 对合 同实施信息进行全 面收集 、分类处理 ,查找合同实 施中的偏差 ;2定期对合 同实施中出现的偏差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 ,通 报合同实施情况及存在 的问题.7。 5.5 项 目管理机构应根据合 同实施偏差结果制定合 同纠偏措 施或方案 ,经授权

39、人批准后实施 .实施需要其他相关方配合时 , 项 目管理机构应事先征得各相关方的认 同,并在实施中协调 一致.7.5。6 项 目管理机构应按规定实施合 同变更的管理工作 ,将变更文件和要求传递至相关人员。合同变更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 变更的内容应符合合同约定或者法律法规规定 .变更超 过原设计标准或者批准规模时 ,应由组织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变更 审批于续。2 变更或变更异议的提出 ,应符合合同约定或者法律法规 规定的程序和期限 。3 变更应经组织或其授权人员 签字或盖章后实施。4 变更对合同价格及工期有影响时 ,相应调整合同价格和 工期。7. 5.7项目管理机构应控制和管理合同中止行为 。合同

40、中止应 按照下列方式处理 :1 合同中止履行前,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并说明理由。 因对方违约导致合同中止履行时,在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恢复 履行;中止履行后 ,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 供相应担保时 ,应报请组织决定是否解除合同 。2合同中止或恢复履行 ,如依法需要向有关行政主管机关 报告或履行核验手续 ,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相关于续 。3 合同中止后不再恢复履行时 ,应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 定解除合同 。7. 5。8 项目管理机构应按照规定实施合 同索赔的管理工作 。索 赔应符合下列条件 :1 索赔应依据合同约定提出 。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 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提出 .2索

41、赔应全面 、完整地收集和整理索赔资料。3 索赔意向通知及索赔报告应按照约 定或法定的程序和期 限提出.4索赔报告应说明索赔理由 ,提出索赔金额及工期 。7. 5.9 合同实施过程中产生争议时 ,应按下列方式解决 :1 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 ;2请求第三方调解 ;3 按照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7。 6合同管理总结7. 6.1 项 目管理机构应进行项 目合同管理评价 ,总结合 同订立 和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总结报告。7。6。2合同总结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I 合同订立情况评价 ;2合同履行情况评价 ;3 合同管理工作评价 ;对本项 目有重大影响的合 同条款评价 ;5 其他经验和

42、教训 。7。6。3 组织应根据合 同总结报告确定项 目合 同管理改进需求 , 制定改进措施 ,完善合 同管理制度 ,并按照规定保存合 同总结 报告.8设计与技术管理8. 1一 般 规 定8.1。 1 组织应明确项目设计与技术管理部门 ,界定管理职责与 分工 ,制定项日设计与技术管理制度 ,确定项目设计与技术控制 流程 ,配备相应资源 。8.1. 2 项目管理机构应按照项目管理策划结果 ,进行目标分解 , 编制项 目设计与技术管理计划 ,经批准后组织落实 .8.1。 3 项目管理机构应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阶段目标的实 现情况,对项目设计与技术管理工作进行动态调整 ,并对项目设 计与技术管理的过

43、程和效果进行分层次 、分类别的评价。8.1. 项目管理机构应根据项日设计的 需求合理安排勘察工作 , 明确勘察管理日标和流程 ,规定相关勘察工作职责。8。 2设 计 管 理8. 2.1 设计管理应根据项目实施过程 ,划分下列阶段 :1 项目方案设计 ;2项目初步设计;3 项目施工图设计;4 项目施工;5 项目竣工验收与竣工图 ;6 项目后评价。8. 2.2 组织应依据项目需求和相关规定组建或管理设计团队 , 明确设计策划 ,实施项目设计、验证 、评审和确认活动 ,或组织 设计单位编写设计报审文件,并审查设计人提交的设计成果 ,提 出设计评估报告。8. 2.3 项目方案设计阶段 ,项目管理机构应

44、配合建设单位明确设计范围、划分设计界面 、设计招标工作 ,确定项目设计方案 , 做出投资估算,完成项目方案设计任务 。8。 2. 项目初步设计阶段 ,项目管理机构应完成项目初步设计 任务 ,做出设计概算,或对委托的设计承包人初步设计内容实施 评审工作 ,并提出勘察工作需求 ,完成地勘报告 申报管理工作。 8. 2.5 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 ,项目管理机构应根据初步设计要 求 ,组织完成施工图设计或审查工作,确定施工图预算,并建立 设计文件收发管理制度和流程 。8。 2.6 项目施工阶段 ,项目管理机构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组 织设计交底 、设计变更控制和深化设计 ,根据施工需求组织或实 施设计优

45、化工作 ,组织关键施工部位的设计验收管理工作 。8。 2。7 项目竣工验收与竣工图阶段 ,项目管理机构应组织项目 设计负责人参与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并按照约定实施或组织设计 承包人对设计文件进行整理归档 ,编制竣工决算 ,完成竣工图的 编制、归档、移交工作。8。 2。8 项目后评价阶段 ,项日管理机构应实施或组织设计承包 人针对项目决策至项目竣工后运营阶段设计工作进行总结,对设 计管理绩效开展后评价工作。8。 3技 术 管 理8。 3。1 项目管理机构应实施项目技术管理策划 ,确定项目技术 管理措施 ,进行项目技术应用活动。项目技术管理措施应包括下 列主要内容:1 技术规格书 ;2技术管理规划

46、 ;3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措施 、施工技术方案 ;4采购计划 。8。3。2 项目管理机构应确保项目设计过程的技术应用符合下列 要求 :1 组织设计单位应在各设计阶段申报相应技术审批文件 ,30通过审查并取得政府许可 ;2应策划设计与采购 、施工 、运营和各专业技术接口关系 , 并明确技术变更或洽商程序。8。3。3 技术规格书作为发包方的技术要求 ,应是施工承包人编 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措施、施工技术方案的基本依据 。技术规 格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 分部 、分项工程实施所依据标准 ;2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3 工程实施所需要提交的资料 ;现场小样制作 、产品送样与现场抽样检查复试 ;5 工程所

47、涉及材料 、设备的具体规格 、型号与性能要求 , 以及特种设备的供货 商信息;6 各工序标准 、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 ;7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标准 。8。3.技术管理规划应是承包人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和 自身能力 编制的 、拟采用的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 ,以满足发包人的招标要 求 。项 目技术管理规划应明确下列内容 :1 技术管理 目标与工作要求 ;2技术管理体系与职责;3 技术管理实施的保障措施 ;4 技术交底要求 ,图纸自审、会审 ,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 方案 ,专项施 工技术 ,新技术的推广与应 用,技术管理考核 制度;5 各类方案 、技术措施报审流程 ;6 根据项 目内容与项 目进度需求

48、,拟编制技术文件 、技术 方案 、技术措施计划及责任人 ;7新技术 、新材料 、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计划 ;8 对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实施技术管理制度 ;9 各项技术文件 、技术方案 、技术措施的资料管理与归档 。8。3。5 项 目管理机构应根据施工过程需求 ,按照下列要求编制项目技术规格书和项目技术管理规划 :1 对技术规格书 、技术管理规划应实施技术经济分析 ,按 照方案严谨 、样板先行原则进行策划 ,必要情况下进行多方案比 选以确定最优方案 ;2技术规格书 、技术管理规划编制完成并经相 关方批准后 , 由项目管理机构组织实施 。8.3.6 项目技术规格书 、技术管理规划的实施过程应符合下列

49、 要求 :1 识别实施方案需求 ,制定相关实施方案 。2确保实施方案充分 、适宜,并得到有效落实 .必要时, 应组织进行评审和验证 。3 评估工程变更对实施方案的影响 ,采取相应的变更控制.4检查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 ,明确相关改进措施。8。3。7 对新技术 、新材料、新工艺 、新产品的应用 ,项目管理 机构应监督施工承包人实施方案的落实工作 ,根据情况指导相关 培训工作。8。3。8依据项目技术管理措施,项目管理机构应组织项目技术 应用结果的验收活动 ,控制各种变更风 险 ,确保施工过程技术管 理满足规定要求.8。3.9 项目管理机构应对技术管理过程的资源投入情况 、进度 情况 、质量控制情况进

50、行记录与统计。实施过程完成后 ,组织应 根据统计情况进行实施效果分析 ,对项目技术管理措施进行改进 提升。8。 3。10 项目管理机构应按照工程进度收集 、整理项目实施过程 中的各类技术资料 ,按类存放 ,完整归档 .399进 度 管 理9。 1一 般 规 定9.1. 1 组织应建立项目进度管理制度 ,明确进度管理程序 ,规 定进度管理职责及工作要求 。9.1. 2项目进度管理应遵循下列程序 :1 编制进度计划 ;2进度计划交底 ,落实管理责任 ;3 实施进度计划 ;4进行进度控制和变更管理 .9。 2进 度 计 划9. 2.1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依据应包括 下列主要内容 :1 合同文件和相关要

51、求 ;2项目管理规划文件 ;3 资源条件、内部与外部约束条件 。9. 2.2组织应提出项目控制性进度计划 .项目管理机构应根据 组织的控制性进度计划 ,编制项目 的作业性进度计划 .9. 2.3 各类进度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编制说明;2进度安排 ;3 资源需求计划 ;4进度保证措施 。9。 2.4编制进度计划应遵循 下列步骤 :1 确定进度计划目标;2进行工作结构分解与工作活动定义 ;3 确定工作之间的顺序关系;4估算各项工作投入的资源 ;5估算工作的持续时间;6编制进度图 (表) ;7编制资源需求计划;8 审批并发布 。9。 2.5编制进度计划应根据需要选用下列方法 :1 里程碑表;2

52、工作量表 ;3 横道计划 ;4网络计划。9。 2。6 项目进度计划应按有关规定经批准后实施 。9. 2。7项目进度计划实施前,应由负责人向执行者交底 、落实 进度责任 ;进度计划执行者应制定实施计划的措施 。9。 3进 度 控 制9。 3.1 项目进度控制应遵循下列步骤:1 熟悉进度计划的目标 、顺序、步骤 、数量 、时间和技术 要求 ;2实施跟踪检查 ,进行数据记录与统计 ;3 将实际数据与计划目 标对照,分析计划执行情况;4采取纠偏措施 ,确保各项计划目标实现 。9。3。2 对勘察 、设计、施工 、试运行的协调管理 ,项目管理机 构应确保进度工作界面的合理衔接 ,使协调工作符合提高效率和

53、效益的需求。9。3.3 项目管理机构的进度控制过程应符合下 列规定:1 将关键线路上的各项活动过程和主要影响因素作为项目 进度控制的重点 ;2对项目进度有影响的相关方的活动进行眼踪协调。9。3.4 项目管理机构应按规定的统计周期 ,检查进度计划并保 存相关记录 。进度计划检查应包括下列内 容:1 工作完成数量 ;2工作时间的执行情况 ;3 工作顺序的执行情况 ; 资源使用及其与进度计划的匹配情况 ;5 前次检查提出 问题的整改情况。9。3。5 进度计划检查后 ,项目管理机构应编制进度管理报告并 向相关方发布 。9。 4进度变更管理9. .1 项 目管理机构应根据进度管理报告提供的信息 ,纠正进

54、 度计划执行中的偏差 ,对进度计划进行变更调整 .9。 。2 进度计划变更可包括 下列内容 :1 工程量或工作量 ;2工作的起止时间;3 工作关系 ; 资源供应。9。 。3 项 目管理机构应识别进度计划变更风险 ,并在进度计划 变更前制定下列预防风险的措施 :1 组织措施;2技术措施;3 经济措施; 沟通协调措施 。9。4。4当采取措施后仍不能实现原 目标时,项 目管理机构应变 更进度计划 ,并报原计划审批部门批准 .9。4。5 项 目管理机构进度计划的变更控制应符合 下列规定:1 调整相关资源供应计划 ,并与相关方进行沟通 ;2变更计划的实施应与组织管理规 定及相关合同要求一致 。10质 量

55、 管 理10。 1一 般 规 定10. 1。 1 组织应根据需求制定项目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绩效考核 制度 ,配备质量管理资源.10.1。 2项 目质量管理应坚持缺陷预防的原则 ,按照策划 、实 施、检查 、处置的循环方式进行系统运作 。10。1. 3 项目管理机构应通过对人员 、机具、材料 、方法 、环境 要素的全过程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质量标准和相关方要求 . 10。1。 4项目质量管理应按下列程序实施 :1 确定质量计划 ;2实施质量控制 ;3 开展质量检查与处置 ;4落实质量改进 。10. 2质 量 计 划10. 2.1 项目质量计划应在项目 管理策划过程中编制。项目质量 计划作为对

56、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 ,体现项目全过程 质量管理要求 。10. 2。 2项目质量计划编制依据应包括 下列内容:1 合同中有关产品质量要求 ;2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3 项目设计文件 ;4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5 质量管理其他要求 。10. 2.3 项目质量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质量 目标和质量要求 ;2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职责;3 质量管理与协调的程序 ;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5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管理;6 项 目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 ;7实施质量 目标和质量要求所采取的措施 ;8 项 目质量文件管理 。10。 2。 4项 目质量计划应报组织批准 。项 目质量计划需修改时 , 应按

57、原批准程序报批 。10. 3质 量 控 制10。 3.1 项 目质量控制应确保下列内容满足规定要求 :1 实施过程的各种输入 ;2实施过程控制点的设置;3 实施过程的输 出;4 各个实施过程之间 的接口。10.3.2 项 目管理机构应在质量控制过程 中,跟踪 、收集 、整理 实际数据,与质量要求进行比较 ,分析偏差 ,采取措施予 以纠正 和处置,并对处置效果复查 。10.3。3 设计质量控制应包括下列流程 :1 按照设计合同要求进行设计策 划;2根据设计需求确定设计输入 ;3 实施设计活动并进行设计评审 ;4 验证和确认设计输出 ;5 实施设计变更控制。10. 3。4 采购质量控制应包括下列流程 :1 确定采购程序 ;2明确采购要求 ;3 选择合格的供应单位 ;4实施采购合 同控制 ;5进行进货检验及问题处置。10。3.5 施工质量控制应包括下列流程 :1 施工质量 目标分解 ;2施工技术交底与工序控制 ;3 施工质量偏差控制 ;4产品或服务的验证 、评价和防护。10.3。6 项 目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