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36300900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给出了明确的目标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初中阶段的语文考试试卷中,文言文所占的比分也不少。满分150分的试卷上,文言文的考查,分值正常在15分左右。可见,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文史知识,积淀古代文化。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讨厌学习文言文,因为在他们看来,学习文言文就是死记硬背加默写,谈不上任何趣味性,他们从心底拒绝甚至惧怕学习文言文。考试试卷分析下来,老师以为得分率应该很高的文言文考查却一塌糊涂,学生连最基本的字词解释

2、、句子翻译都连连失分。为此,很多初中的语文教师也十分苦恼:究竟应该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具体谈谈自己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尝试:一、课前引导学生充分预习,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短短45分钟的时间,其有效性的教学应该延伸到课外,课前的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它能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基本没有文言语感,无停顿、断句常识,课前的预习我一般要求学生完成两方面的作业:一是在老师领读的基础上读通、读熟课文,课堂上当堂检查。这主要是针对七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心里,要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要想让十几岁的青少年对“之乎者也”感兴趣,首先

3、必须不能让他们觉得文言文生涩难懂,对以后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先入为主的坏印象,读通课文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在七年级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所花的时间一定不能少。二是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同时,安排学生搜集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有利于解读课文内容。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文言文学习,已经积累了部分文言实词的意义,文言虚词的用法,有了一定的文言基础,读通课文、搜集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问题。因此对于九年级学生的预习要求应该定为: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读懂课文。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明确要求九年级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读懂课文。对于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应用圈点符号作出标记,等

4、到课堂学习时再解决。当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检查预习情况时可适当进行评比,充分体现学生自学的价值。二、课堂教学积极引导,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以读代教”学知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侧重点应在于朗读背诵,词语积累,疏通文段。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非常好的手段,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言文的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初中的文言文大多浅显易懂,生动有

5、趣,学生较易上口,读之有味。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就能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文言的一些语言规律,体味文言特有的语言美,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充分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自主学习课文,从初读感知课文内容,到最后读出意境,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的解读课文,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诵读的方法多种多样:跟着录音读、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师生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分角色朗读、多人交替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自选读、摇头晃脑的读等,引导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出情、读出趣、读出理、读出思,在读中领悟文言文。(二)、“设疑质疑”来深思。常言说,学起于思,思源

6、于疑。没有“疑”的课堂如一潭死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为此,要着力瞄准以下几点:一是在理解教材的关键处,即那些对学生思维具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设疑。如教陋室铭,就可抓住作者精心构思的“陋室不陋”这几个字来设疑、激疑,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二是要在无疑处,即学生“见不到处”、“容易忽略处”设疑激疑。如岳阳楼记一文的第二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吞”改为“接”好不好?在这样的地方设疑激疑,不仅能使学生在思考中顿悟,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当

7、然,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九年级的文言文教学,更重要的是用教师的“设疑”来激起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思考,提出疑问,在同学的帮助和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深读文本。只有指导学生自读,自思,他们才能以自己之力,了解自己生疏的文言文,以至进入文言文所反映的历史生活中去,真正做学习的主体。(三)、“授之以渔”得规律。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教学贵在揭示规律,教给方法,让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成为会学习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法的指导。九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教师应更多的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如实词的积累应重点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

8、多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文言现象,虚词中“之、而、以、乎”等词的常见用法,以及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等。以虚词“之”为例,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用法,明确“之”在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用法是三种:一是做动词,去、到;二是做代词,结合具体语句翻译;三是做助词,除了在结构助词中翻译成“的”,其余大多时候都不翻译。这样,学生掌握了规律后,以后在解释“之”的意义和用法时,就可以对号入座。对于考试中必定出现的句子翻译,让学生明确“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同时掌握“留、直、补、删、调、换”的六字法则,进行准确的翻译。三、适当的课后练习,温故而知新。提高文言文教学

9、的有效性除了抓住课前的预习和课堂的教学外,课后的巩固练习也很重要,真正体现“温故而知新”。我在教学文言文的时间段里,常常会采用两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一是利用下节课前三至五分钟时间检查学生对上节课上文言文学习掌握的情况,主要是检查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积累和重点句的翻译。这样做既可以将文言文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又可以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二是在一篇文言文学完后,采用“小竞赛”的方式来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较为全面的检查。竞赛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开火车”小组赛,“你争我抢展风采”个人赛等,试题可以是教师命题,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出题,这样,让学生品尝当小老师出试题的快感和学得知识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总之,教师只有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改进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才能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