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505012 上传时间:2020-06-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东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卷(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山东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丹霞”地貌申遗专家组近日“晒出”了一张账单,涵括申遗本身、设施建设,以及景区综合治理在内的各项费用达十几亿元。此种“壮举”早已屡见不鲜:广东开平碉楼为“申遗”花费1.36亿元,河南安阳殷墟投入2.3亿元,山西五台山单是景区整治和搬迁就开支8亿元然而,相对于“申遗”期间巨大开支,“申遗”之后保护费用稀缺已成众矢之的。从北京五大“世遗”曾高达32亿元的修缮资金缺口,再到兵马俑博物馆年均仅几百万元维护费用,众多“世遗”的“待遇”一落千丈 , 保

2、护捉襟见肘。A . 屡见不鲜B . 众矢之的C . 一落千丈D . 捉襟见肘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使他养成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B . 朱自清病逝后,在香山附近的万安公墓安葬,墓碑上镌刻着“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C . 在清明节,一群网络组织起来的年轻人,身着中国传统服装“汉服”,来到朱自清墓前深深下拜,表达对这位大家的深深敬意。D . 笔者想起朱自清的给亡妇,很敬慕散文大家朱自清对妻子的真挚感情,这恐怕正是我们当代青年应该追求的情感吧?3. (2分)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

3、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屋后的山在冬天可以阻挡呼啸而来的北风,起到防寒的作用。池塘既可供农田灌溉、村落消防,又能调节气候,给村庄带来勃勃生机。岭南地区的村落,家家户户周围都有山丘、池塘、河流、田野等形成的生态景观。许多人认为,好的住宅就应该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夏天从南边吹来的凉风经过水面,穿过竹林后,吹进住宅,使屋内空气清新凉爽。屋前的池塘与池塘边种植的树竹融为一体,在整个房屋布局中不可或缺。A . B . C . D . 4. (2分) 下列各句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他是美国“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凭借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

4、学奖,他的小说开创了“电报体”简洁的叙事风格。B . 志贺直哉,日本近代“白桦派”文学代表作家,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1913年他凭借长篇小说暗夜行路,获诺贝尔文学奖。C . 蒲宁,俄国作家,他的创作继承了俄罗斯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和音乐般的韵味,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D . 墙上的斑点是英国作家伍尔芙代表作品,小说以梦呓般的联想、幻觉般的画面展示了意识流作品的基本特征。5. (2分) 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以卿畏之,故缄置他所此臣之所以大恐,百姓

5、所疾苦也B . 母阴有纳女意,然恐于子不利幸有涛兄及诸孙在,则儿或可稍安于地下也C . 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入房穿榻,似熟居者D . 天下既平,天子大恺言既遂矣,至于暴矣6. (2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夫人之相与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B . 月出于东山之上当其欣于所遇C . 何为其然也铮铮然有京都之声D . 初为霓裳后六幺因为长句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7. (6分) (2019高三上太原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先秦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远未达到可以脱离历史文本记录而单独构建的水平。夏时期的研究也是如此。虽然夏王朝未被考

6、古学发掘的同时期文字材料所证实,但也并非仅是“单线进化论”的阐释预设。既有的历史文本在兹,夏文化的探索,无论证实还是弥补,无论证伪还是重构,都必然是在先秦史整体研究框架下进行的。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不应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夏文字的横空出世。一方面,甲骨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学科发现,是史料获取中的“小概率”事件。陶寺朱书陶文的发现,可以确信在文献史学编年体系内的夏时期,应当有文字存在,甚至有可能与殷墟甲骨文同属一种书写体系。但夏时期的文字载体未必契刻于龟骨,而如果书于竹帛的话,在北方保存环境下,可能早已湮灭于地下。即便未来有幸发现了早于殷墟的文字材料,若没有类似甲骨文的王世记录,同样无法证明。另一方面

7、,期待发现王陵以证明夏王的存在,以目前考古认知推测也是强人所难。晚商以前,带墓道的大墓在中原地区高等级贵族墓中并未出现。晚商以前的王陵,规模可能不大,可能没有墓道等明确标示身份地位的特征。即使发现,也不易辨识,更不易与具体的王相对应。对于学者们寄予厚望的夏都探索,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如何从龙山晚期出现于中原腹心地带的数十座大小城邑中证明某处遗址是夏代的某处都邑,同样很有难度。可以说,不具备考古学训练的知识界,都习惯于以殷墟为样板和标准来要求或判断“夏墟”,这正是当前夏文化探索的论证逻辑悖论。其实,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考古学家,都认可夏文化探索无法脱离考古材料。这不仅蕴含着对考古发现的憧憬,也必然寄

8、托着将既有考古发现的诠释转化为历史记载话语系统的愿望。史料的扩充带来了学科范式的转移,但实现学科范式转移后不同史料与话语系统间的融合需要艰难探索。夏文化探索,要实现文献研判的范式转移,目前必须依赖于对考古发现的解释。换言之,先秦史框架体系研究无论离开了考古内证,还是离开了出土文献的话语背景分析,仅局限于任何一方的讨论,都只会是片面判断。夏文化认知的突破,必然需要二者的衔接。本世纪以来,考古发现一日千里,在改变对夏时期社会发展程度的想象之外,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历史文本记载的再认知问题。历史文本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东周以来对夏时期的文献记载,必有所本

9、,而不能简单将之视为是周人为了某种政治或理想的伪造。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中国先秦史的框架性认识,无疑代表着对东方文明演进历程和国家、王朝形成过程的认识。在这个历史认知背景中,如何看待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晚期开始的“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正是夏文化研究的关键。中原中心的形成,离不开对社会最上层的国家性质、族群差异和核心制度与政治决策等问题的捕捉。作为史学问题存在的夏文化研究,目前主要依赖于考古学的分析,但未来还有更大的探索空间。诸如早期文字与权力、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人群的流动与婚姻、家族形态;早期国家区域中心与周边聚落的控制关系、地方行政机构等问题都是当前夏文化研究的薄弱环节。(摘编自常怀颖打

10、开夏文化认知的新视界,光明日报2019年3月4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夏时期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远未达到可以脱离历史文本记录而单独构建的水平,必须在先秦史整体研究框架下进行。B . 鉴于甲骨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小概率”的学科发现,不具备普遍性,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不能对夏文字的横空出世抱有希望。C . 夏文化探索无法脱离考古材料,是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共识,这既是对考古发现的憧憬,也是将既有考古发现的诠释转化为历史记载话语系统的愿望。D . 历史文本是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对东周以来关于夏时期的文献记载不能简单定为是为了某种政治或理想的伪

11、造。(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层次上逐层递进。B . 文章第段论述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夏文化探索不能脱离考古材料的重要性。C . 文章第段强调了对历史文本再认知的问题,并指出夏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D . 文章对夏文化研究的累累硕果和薄弱问题均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认为,基于陶寺朱书陶文的发现,在文献史学编年体系内的夏时期,必有与殷墟甲骨文同属一种书写体系的文字存在。B . 用殷墟做样板和标准,用发现王陵来证明夏王的存在的难度很大,因为

12、晚商前的王陵规模小,缺少明确标示身份地位的特征。C . 对于夏文化的认知突破,应该将考古内证与出土文献的话语背景分析相衔接,如果偏离于一端,则会导致片面判断。D . 早期文字与权力、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人群的流动与婚姻、家族形态等问题取得突破性研究之后,才能打开夏文化认知的新视界。8. (10分) (2017厦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雨后青山铁铸成吴为山中国画坛一代宗师潘天寿先生,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阶段,在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战争频发、文化冲突中度过一生。适逾而立之年,潘天寿便对“书画同源”古训有着不同以往的理解并践行于创作中,形成极富个性张力的艺术风格。熊秉明先生将此风

13、格称为“基于楷书的静态造型美学”。楷书可谓最具儒家气质的文化符号,其中刚毅之道德意味和执着之生命情态恰与儒家的人格精神同构。元代以降,主流绘画的审美品格一直属于道、禅一路,而潘天寿意在表达“道力苍茫”的美学特质,正应和了晚清以来中国画重拾儒家美学的文脉走向。儒家知识分子的自强、弘毅、历史感和使命担当,则成为他“强其骨”的精神支撑。纵观潘天寿的艺术思想和实践,其儒家风骨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潘天寿从不认为绘画是闲暇的遣兴之举,而将其视为可比肩立德、立言、立功的不朽事业。在潘天寿看来,中国画能够保存民族精神、体现爱国情绪、彰显国家实力,甚至发挥“救赎”功能。其次,潘天寿始终抱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

14、自省意识。在上下求索的艺术征程中,潘天寿理性地审视着自己的探寻方向和方式,以对图式的极端性钻研考究,日益纯化绘画语言,使画面秩序丝丝入扣,图式与思想渐臻统一,在深刻的省思和勇猛的实验过程中形成独具一格的矜重超迈。最后,潘天寿笔下的花鸟草虫作为人格之投射,远远超出普通玩赏范畴的审美意蕴。他独辟蹊径,运用如椽之笔开启巨幅花鸟画创作的先河。可以想见,当画家面对擎天立地的画幅,屏息敛神,挥斥方遒,将不起眼的花鸟草虫放大到令人惊骇的地步,若非有雄视千古的大格局、海纳百川的大胸襟、俯仰天地的大观照、澄怀味象的大体悟、悲悯众生的大境界,绝不能为之也!他创造性地融合“奇美”与“壮美”两个审美范畴,既拓展了中国

15、传统“阳刚之美”的内涵,也确立了中国审美文化史上的新视觉形式。潘天寿作品中的“奇美”,虽源于八大山人、石涛等前贤大师,却没有他们的悲情愤懑,而是充满了“思接旷古而入于恒久”的高华古意和“至大、至刚、至中、至正”的浩然之气。古意,是对时间的纵深度与秩序性的表现,或言对宇宙感和历史感的传达。浩然之气,则是由创作主体存、养、充、扩而直通于天地之间的凛然生命力。两者涵映生辉,与“壮美”共同玉成了人格符号的价值取向。画品源于人品,技艺进于大“道”。潘天寿还从似断非断,似续非续,似曲非曲,似直非直的指画线条和斑驳烂漫、凝重浓郁的指画墨色中,窥见指画生拙的审美品格与自己朴崛的人生情调之间的深层对应。当艺术选

16、择经由人生态度的萃沥,自然可以从中得到深刻的哲性感悟。因此,潘天寿钟情于笔情指趣的相互参证,显然是其“运笔为常,运指为变”观点的外化,助他切身体会“常中求变以悟常,变中求常以悟变”的辩证关系,进而将中国传统指画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透过一幅幅雄肆苍古的指画作品,我们看到画家“使墨如使指,使指如使意”,在身体直接面对纸墨并与之扑搏的过程中意参造化,左右逢源,通过积、泼、冲、破,点、涂、勾、勒,把本真自我最大限度地融化于无蔽的世界,更加直观地用生命去体悟大“道”的深湛节奏。潘天寿的一生,凭悲悯之心参悟世相,借理性目光洞彻人间,恃非凡天赋铸就艺魂。面对来自西方、来自现代的冲击,他坚持发乎内心的真诚选择

17、,坚信民族艺术的普遍意义,以对传统精华的自觉自给,对造化生活的拳拳之心,身体力行,守经达权,在集大成的基础上摧陷廓清,创造出极富生命意志的心灵图式,用匹配时代的陈述方式完成了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化。如今,当我们再次面对他那些极具创造性和启示性的作品,必将重见澄澈的内心世界,又闻深沉的文化心语,复感刚健的人生意识,再品高蹈的人格理想,使生命退场之后的精神力量穿越时空暌隔,在新的历史语境中为我们回归精神家园指明方向!(选自2017年5月7日人民日报,有删节)相关链接:“潘天寿一生的奋斗,正与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美术的起伏冲击同时,他认为中外美术的混交,可以促进美术的灿烂发展,但他自己的创作却毕生坚持从传

18、统自身求出新,不伸手向外来因素借鉴。”(选自人民网评)潘先生始终置身于社会上的因循守旧和学院的西化倾向的双向涡流之中,感受中国画学传承与出新的重任。一方面,他研究历史后得出了对于外来文化结合的肯定;另一方面,他对中西混交的态度又逐步趋向审慎。他在对域外绘画流入中土分期考察之后指出:“原来东方绘画之基础,在哲理;西方绘画之基础,在科学;根本处相反之方向,而各有其极则。”进而尖锐地指出:“若徒眩中西折中以为新奇;或西方之倾向东方,东方之倾向西方,以为荣幸;均足以损害两方之特点与艺术之本意。”在那样一个时代,处在艺专的氛围中,这种识见无疑是振聋发聩的。(选自许江立最高峰 唱大江东)(1) 下列理解和

19、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潘天寿的艺术风格被称为“基于楷书的静态造型美学”,这体现了他对“书画同源”之古训的理解与实践。B . 晚清以来,儒家美学成为中国画所追求的一种重要审美品格,潘天寿的创作正应和了这样的文脉走向。C . 与八大山人、石涛等前贤大师不同,潘天寿的作品充满了宇宙感、历史感及通于天地之间的凛然生命力。D . 潘天寿并不否认中西文化结合的意义,但他在创作中仍恪守中国画传统,对中西混交的态度逐步趋向审慎。(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潘天寿从未把绘画当作遣兴之举,他的作品也远远超出玩赏范畴,笔下的花鸟草虫皆体现其爱国情绪,悲

20、悯情怀,发挥着“救赎”功能。B . 潘天寿作品中的高华古意与浩然正气涵映生辉,构成了其作品“壮美”的审美内涵,玉成了其人格符号的价值取向。C . 指画的审美品格符合潘天寿的人生情调,这使他选择笔画指画相互参证,深谙其间的辩证关系,意参造化,左右逢源。D . 面对来自西方和现代的冲击,潘天寿在集大成的基础上摧陷廓清,以极具创造性和启示性的作品完成了古典向现代的转化。E . 东方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基础存在本质不同,中西融合会损害两方之特点与艺术之本意,因此潘天寿反对社会上的西化倾向。(3) 在文化冲突的涡流中,潘天寿毕生坚持从传统自身求出新。请结合材料,谈谈他的艺术创作是如何在继承中创新的? 三、

21、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9. (16分) (2017高三上浦东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梅谱序(明)王思任天下有必传之心,无必传之人,何?心可以入万世,而人必不肯出百年。试摆列一世之人摘看一世之心,卑者逐无涯,高者命不朽。至百年之外,其人与心,俱血俱土也。有荧然一点如火之传薪者,无几也。山阴刘雪湖,少时见王元章画梅而悦之,至忘寝食。学之成,遂负笈买履,走名山幽壑,不知老之将至,始焉以元章画,继焉以梅画,迄于今从心所欲。腕脱神飞,墨停三日,而淋漓之气不止,曾有严某泛舟,展视其图、值花蝶翩来,依依数里许。又曾画倪中丞之壁,越半载,蜂食共华殆尽。化则还天,诚能动物,一之至也。雪湖尝告人

22、曰:“画梅以韵格胜”夫韵在声后,格在局先。善歌善弈者可知而不可解,即可解而又不可知。雪湖直以梅知之,而以画解之,此共心之独至,千而下有必传者也。著梅谱凡四刻,俱为好事者携去。性既孤高,而家贫不能再刻,无以应问奇者。予偶还里中,访雪湖山房,出旧稿示余,余为刻之于姑孰官邸。人共谓雪湖得梅之趣,而吾独谓鸯湖得梅之苦。人徒欲传雪湖之画,而吾独欲传雪湖之心,倘从此有如其歌弈之悟以至心而心传焉是梅谱乃导师也(选自刘雪湖梅谱,有删节)【注】王元章:即元代著名画家王冕。(1) 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 焉B . 与C . 也D . 矣(2) 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 对第段划线短语“歌

23、弈之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善歌善弈者可知而不可解。B . 善歌善弈者可解而不可知。C . 雪湖以梅知之,以画解之。D . 韵在声后,格在局先。(4) 下列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们普遍认为刘雪湖悟出了梅的志趣。B . 人们普遍认为刘雪湖获得了画梅乐趣。C . 作者认为刘雪湖悟出了梅的孤寒本色。D . 作者认为刘雪湖从画梅中体悟到甘苦。(5) 概括这篇序言的行文思路。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10. (8分) (2017高一下宁夏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草书屏风【唐】韩偓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

24、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注】怀素,唐代书法家,曾师事张旭、颜真卿等著名书法大师,以狂草著名。(1) 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首句表达出诗人看到怀素草书屏风之后惊喜的感情,以询问句陡起,好像在问屏风主人“您从哪里得到怀素的草书屏风啊”。B . “踪”,踪迹。用“踪”说明他平素就对怀素的去过哪里极为留心和熟悉,所以知道怀素来过屏风的主人家里。C . “尘色染”有两层意思,一是墨迹流传已久,古色古香,显得十分珍贵;二是字幅浸染尘色,有些斑驳,爱惜中流露出惋惜之意。D . 从“墨痕浓”三字中,仍然满含着诗人的惊喜爱惜之情。这里一个“浓”字,生动

25、地描述出怀素草书中那种笔酣墨饱、痛快淋漓的特色。E . 主人家所在之处的环境显得奔放古朴,这正与草书屏风的风格相映衬,书法之美与环境之美相彰显,更让诗人欣喜不已。(2) 结合全诗,说说最后一联的含义是什么?试简要分析。五、 默写 (共1题;共6分)11. (6分) (2019遵义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_,_”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的衣着来表现自己的美德。 (2) 登高中的“_,_”两句情景交融,意境阔达,写尽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3) 岳阳楼记中的“_,_”是对“古仁人”超越客观环境和个人荣辱崇高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 六、 语言表

26、达 (共2题;共15分)12. (5分) (2019高三上莱州月考) 请根据下列新闻报道内容,拟定新闻标题与导语。标题在15字内,导语在65字内。 美国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当天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说:“祝贺中国嫦娥四号团队实现在月球背面的成功着陆,这是人类的第一次,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祝贺!”在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相关新闻下,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第一时间对嫦娥四号成功落月表示祝贺。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对新华社记者说,嫦娥四号成功落月是中国取得的一项重大航天探索成就,确保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技术非常复杂,此前任何国家都未能

27、使其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这一成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轰动效应”。(背景链接: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13. (10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年前,国家推出了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网易对此进行了相关调查,下表是其中一项调查内容及结果。阅读该表,完成问题。 在家电下乡活动中,哪些问题最受关注(票数:3561)选项比例票数价格33.5%1177品牌2.02%72质量43.81%1560服务7.5%267补贴数额20.38%726能耗3.31%118(1) 根据

28、上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2) 为了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请你给政府部门提一条建议。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 (2019高三上深圳期末) 以“心头那盏不灭的灯”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7-1、7-2、7-3、8-1、8-2、8-3、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9-1、9-2、9-3、9-4、9-5、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10-1、10-2、五、 默写 (共1题;共6分)11-1、11-2、11-3、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5分)12-1、13-1、13-2、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