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培训中医学讲座[优选内容]

上传人:8** 文档编号:131427117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4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科医师培训中医学讲座[优选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全科医师培训中医学讲座[优选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全科医师培训中医学讲座[优选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全科医师培训中医学讲座[优选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科医师培训中医学讲座[优选内容](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讲 怎样认识中医学的历史 1.战国秦汉 黄帝内经2.东汉 神农本草经3.东汉末年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4.晋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5.唐 苏敬 等新修本草6.宋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1.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以火热立论,力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用药多用寒凉,所以被称为“寒凉派”。其火热理论对温病学说的形成给以深刻影响。2.张从正:字子和,传河间之学,力倡“攻邪论”,主张“邪去则正安”,临证善于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称之为“攻下派”。他还十分重视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的致病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黄帝内经关于心身医学、社会医学的思想。3.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提出了内伤脾胃

2、,百病由生的学术观点,创脾胃论,治病重在调理脾胃,升举清阳,被称之为补土派。4.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力主相火论,其学术思想的根本观点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被称之为养阴派。明清时期1.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2.明 吴有可瘟疫论3.清 叶天士温热病篇-卫气营血4.清 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1.确立了三大方针2.建立了高等中医院校3.对中医积极进行整理、挖掘、提高4.大搞了中草药运动5.积极开展了中医理论的研究6.立法进行保护中医学理论的系统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一)整体观念 1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宫、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

3、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联,上下沟通,密切联系,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并且通过精、气、神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区别三个概念:证、病、症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恒动观念个体诊疗观点 第一节 阴阳学说阴阳的基本概念 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及现象的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对立统一 2 相互依存 3 消长平衡 4 相互转化阴阳学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阴阳偏胜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2)阴阳偏衰 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 4用于疾病的诊断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5用

4、于说明药性 6用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 热证-热者寒之,寒证-寒者热之 阳虚内寒证-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虚内热证-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取象比类-五行系统二、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 五行之间相互联系及其协调平衡-相生、相克 五行之间相互联系协调平衡破坏-相乘、相侮 相生、相克-正常规律 1相生 促进、助长、资生 木火土金水木(我生、生我-母子关系)2相克 相互制约、克制、抑制 木土水火金木土 (所胜、所不胜)五行制化 化:相生;制:相克 “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3相乘 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

5、度,使事物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协调关系。相乘现象可分两个方面:其一,五行中任何一行本身不足-受克:土虚木乘 其二,五行中任何一行本身过度亢盛-过克:木乘土4相侮 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任何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去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相侮现象也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当木过度亢盛时,金原是克木的。但由于木过度亢盛,则金不仅不能去克木,反而被木所克制,使金受损,这叫木反侮金。其二,当木过度衰弱时,金原克木,木又克土。但由于木过度衰弱,则不仅金来乘木,而且土亦乘木之衰而反侮之。习惯上把土反侮木称之为土塞木郁。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

6、相互关系 1划分人体结构系统 木-肝 火-心 土-脾 金-肺 水-肾 2说明脏腑生理功能 3说明脏腑相互关系 相生相克互相资生、互相制约,共同维持机体功能的发挥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 1 发病 春-风-外感病 夏-火热-中暑 长夏-暑湿-暑湿病 秋-燥-燥证 冬-寒-寒证2 传变 相生相克顺序 肝病-脾病-木乘土-相乘过克 肝病-心病-母病及子-相生 肝病-肺病-母侮金-相克(三)说明药性归经(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有诸内必形诸外”1.确定脏腑病变部位:从本脏所主之色、昧、脉来诊断本脏之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呈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2.推断脏腑相兼病变:从他脏所主之色来推测五脏病的传变。脾虚的病人:面当黄色,若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火亢盛的病人,当赤色,若见黑色,为水来克火。3.推断病变的预后:从脉与色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1控制疾病的传变 “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2制定治疗原则与方法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培土生金、壮水制火、资水涵木1 认识事物的两种不同方法2 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均以脏腑经络等为客观依据,用自然现象的变化来分析、研究、归纳、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的辨证与治疗。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世界的方法论谢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