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9917989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试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作者:黄昏流泪文章来源:天涯部落点击数:2551更新时间:2010-3-29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终身学习观念的挖掘,并对终身学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的意义作一番初步的探讨,为终身学习观念找到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从而确证终身学习是中华民族在文化领域里的集体无意识,并作为中华民族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成为中华民族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必需。 关键词: 终身学习观念 意义 集体无意识 必需一、导语人类文明的传承形式极为多样,但不脱三个范畴,一是以实物的形式保留下来,二是以知识的传扬泽被后人,三是观念的传承,也可称之为精神的传承,或者称之为

2、集体无意识1。实物传承和知识传扬可统之为显性传承,观念传承却是一种隐藏在实物和知识背后的隐性传承。而恰恰是这种隐性传承,具有比显性传承更为根深蒂固和顽强的生命力,也正因为这样,“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2没有让人们颠倒是非,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没有断绝儒家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没有使中国的文化万马齐谙唯儒家文化马首是瞻,明清文字狱也阻止不了文学文化盛开出艳丽的奇葩汤显祖、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戴震、龚自珍等一大批文化巨子纷纷争取个体独立的话语权。因此可以说,是这种我们称之为隐性传承的观念和精神在支撑着中华文明的赓续,并使之成为中华文明最深厚的一部分,显示出持久的生命力。终身学习的观念

3、在我国古代文明中也十分突出,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传承动力,这种赓续几千年的学习精神,其观念之深固,其形式之多样,其爆发的创造力之巨大,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散发出令世界惊叹的耀眼光辉。二、终身学习的定义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到世纪末,学习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生存的报告,预言说未来社会“最终将走向学习式社会”。但终身学习的概念是由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的,并于1994年11月在意大利举行了“首届世纪终身学习会议”,提出了终身学习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

4、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与此同时,各国各地区也开始重视终身学习起来。美国于1976制定了终身学习法;欧盟将1996年定为欧洲终身学习年,并于2000年10月发布了终身学习备忘录;日本于1988年将“社会教育局”改为“终身学习局”,并发表白皮书日本文教政策:终身学习最新发展,1990年颁布了终身学习振兴法;韩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就将终身教育写进了宪法,1996年又将社会教育法改名为终身学习法;中国台湾也在20

5、02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法终身学习,以前所未有的地位,被各国和地区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陈宜安教授首先注意到生命个体在终身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和时间上的要求,她认为:终身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主体,强调个人学习活动在一生中自主地、多方面地、持续地或经常性地进行。具体来说,它突出强调的是以下几点:一、强调主体转换,体现个体的生命需求和发展需要;二、强调学习者的个体学习权利,重视学习者个体的参与意识;三、强调对学习内容、过程和方法的自主选择,注重自我设计和自我完善。3国内社区教育权威专家厉以贤教授的观点更进一步。他认为:终身学习是个体在一生中持续发展其知识、技巧和态度的过程,以实现个人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

6、的各种学习需求的满足4。这个定义不仅注重个人主体性和时序性在终身学习中的重要性,更将终身学习的学习内容范畴明确地表述出来,那就是终身学习不仅仅学习知识、还有技巧和态度。人们通过终身学习,不仅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提升技能技巧,而这一切的目的是要改变人生态度,从而获得幸福而圆满的人生。个体在终身学习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当这种良好的个人习惯被不同的个体不断地继承、学习和传扬,进而作为一种进步精神被统治者大力宣传,形成多个个体和统治阶级的合力主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就形成了“重迭加倍重迭加倍”不断递乘的效应,并最终成为一种广受上自朝廷下至布衣百姓认可并弘扬的精神和理念。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

7、习观念终身学习的概念肇自西方,但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来已久。为什么存在这么久,中国却并没有提出终身学习理论?这与中华民族重实践轻理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这正如古代中国文学的灿烂和文学理论的贫乏(除刘勰的文心雕龙等少数文论著作,其余皆为即兴点评之论),结果是像段誉一样,虽然自己拥有了绝世武功“六脉神剑”却不自知。要使终身学习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并成为当代人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必需,就必须发掘其深厚的传统土壤,重新唤醒国人在终身学习理念中的集体无意识。在中国古代,学习十分重要。“学而优则仕”5,“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6只有学问优等之人,方能步上仕途,从被统

8、治阶级升格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利器,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就连并非以“学而优”而是世袭帝位的宋真宗赵恒也写劝学诗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这种“学也,禄中其中矣”为求取仕途功名的功利性学习观念,是历代学子的学习原动力,虽然也囊括了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但更多的为了平步青云而穷经皓首的学子们却难以享受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朝为田野郎,暮登天子堂”、“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苦尽甘来后的意气风发,只

9、落得年年春色独怀羞,强向东归懒举头。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唐罗邺)十年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唐温宪)落第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唐赵嘏)更可悲者,如范进、孔已己,终被科举制度弑害!这正如余秋雨所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所遇到的最大悖论,产生在包围着它的社会心态中。本来是为了显示公平,给全社会尽可能多的人递送鼓励性诱惑,结果九州大地全都成了科举赛场,一切有可能识字读书的青年男子把人生的成败荣辱全都抵押在里边,科举考试的内涵大大超重。”7但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不乏具有积极性导向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典范。启

10、蒙教材弟子规开篇就引论语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增广贤文里也谆谆教诲:“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1、孔子: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儒学创始人孔子,便是终身学习的典范。被称为“圣人之好学,且死不休”8的孔子在论语开篇便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孔子看来,学习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必须时时温习它,才能做到“温故而知新”,才能做他人之师。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1、。”(论语阳货)他把是否好学看成是实现各种美德的基础和存在各种弊病的根源,人生哪怕已经有了“仁、知、信、直、勇、刚”六大美德,可如果“不好学”,那么也往往会流于“六蔽”。尽管孔子平生言行谦虚谨慎,对自己评价向来很低调,惟独对自己好学这点,孔子十分自信,并引以自豪,所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孔子一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篇)看来孔子是将勤奋学习、终身学习当作人生的一大乐事。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但被孔子评价为好学之人,只有颜回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

12、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论语子罕)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可见孔子不仅身体力行地进行终身学习,还将这种学习精神传给其弟子。而要做到终身学习,是何其之难,因此孔子给予颜回至高无上的褒奖,并深深哀叹这个好学不已的学生英年早逝。“学而优则仕”是孔子从自身学习致仕的经历中总结的劝学之语,后人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却忘了孔子要人们谨记终身学习的谆谆告诫:“仕而优则学”。孔子认为,为求生而学习是好的,当初自己也是因为要生存才努力学习的,但同时别忘了要有更高的目标和志向,当解决了生存问题的时候

13、,就要想到如何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要做好官,还要不停地学习,“仕而优则学”。只有学习实践学习实践,才能提升致仕能力,做到优仕。由此可见,孔子的终身学习理念是十分清晰和坚定的,孔子以“韦编三绝”的学习经历践行着终身学习理念。孔子因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故能以博学著称,时称“圣人”,众弟子对其敬服不已:颜回谓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罕);子贡谓之如日月“无得而逾焉”(子张)司马迁为孔子定论为:“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9王充也充满深情地赞道:“圣人之好学也,且死不休。念在经书,不以临死之故,弃忘道艺,其为

14、百世之圣,师法祖修,盖不虚矣。”102、师旷: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师旷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晋悼、平年间。生而无目的师旷注定一辈子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可他以超人的毅力和不倦的学习精神,成为当时著名的大音乐家、杰出政治活动家和博古通今的学者,以“师旷之聪”、“师旷多闻”闻名于后世,并被演化成音乐之神、顺风耳的原型、及瞎子算命的祖师等。据淮南子汜论训说:“譬犹师旷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无尺寸之度,而靡不中音”。周书记载他不仅擅琴,也会鼓瑟。师旷还通晓南北方的民歌和乐器调律,左传记载:“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楚必无功!”据说这位身残志坚并成就斐然的先贤弹琴时

15、,马儿会停止吃草,仰起头侧耳倾听;觅食的鸟儿会停止飞翔,翘首迷醉,丢失口中的食物。师旷的音乐成就是否如韶乐般圣洁,有无钟子期和俞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般响遏行云,我们已不得而知。但师旷论学的声音穿越千古的时空,传到我们的耳边仍如雷贯耳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1师旷以极为生动形象的比喻形容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所获,来鼓励已“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晋平公,问道:“老年好学,就如点着蜡烛一样明亮

16、,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师旷在各方面的成就便是他这种终身学习理念的一个很好的例证,他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向世人证实了终身学习能够给人带来超出凡人的智慧。3、荀子:学,不可以已荀子作为战国末期孔子之后的伟大思想家,对儒家传统道德的发扬起了不可小视的作用。荀子首篇便是劝学,劝学首言“学,不可以已”,明确地告诉人们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接着便用一系列的喻证来陈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他这样苦口婆心的目的在于“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是要让人们学习儒家的经典,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儒家的思想和道德,并在对自己自

17、查、反省的过程中尽量达到“无过”的圣人境界。荀子认为“食以愈饥,学以愈愚”,通过学习接受前人知识,可以增长才干。学习就象人登上高处,见多识广;而知识渊博的人就如“登高而招”的人一样,很远的人都能看得见他 ,也像顺风呼喊一样,使听的人清楚明白。君子之所以有学识、有修养,就在于能借助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修养自己的品德,使自己不犯或少犯错误。“善假于物”正是君子较常人高明的地方。荀子不但告诉人们不可以停止学习,还明确地告诉人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种对学习的重视正是继承了孔子的“思而不学则惘”的终身学习精神。4、历代终身学习思想劝学,似乎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一项义务,亚圣孟子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比喻学习时而勤奋,时而懈怠,没有恒心,是学不好的。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就是告诉人们学习是一辈的事,人生是有限的,而学问却如浩瀚的大海,千万不能以为知道了天下所有的知识。春秋战国之所以会出现“百家争鸣”

19、的文化高峰,我以为不仅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有关,更直接的原因还是在于这是一个先秦文化总结和各种文化创造力集中爆发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一大批文化中坚人物,在风云骤变的战乱时代纷纷著书立说,陈述自己的政治和哲学见解,以服务不同的诸侯。纵观先秦的文化巨子,其政见和哲学主张往往截然相反,观点针锋相对,但在继承和学习先人文化和智慧的方面,都饥不择食、不遗余力,正因为如此,才能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大繁荣时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虽然秦汉时期先后曾发生过“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文化上的灾难,但先人热爱学习的优良传统并没有被阻断,西汉时期仍然出现了一大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20、12的文史经学集大成者,如史学家司马迁、经学家匡衡、刘向、文学家、哲学家、天文历法家和语言学家扬雄据西京杂记载:“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匡衡出身于农家,家境贫穷,但他自幼好学,不为家贫所误。匡衡年少时,经常给人家当短工而不取报酬,只是以借主人的书看作为交换条件。他的邻居比较富裕,为了学习,匡衡便将墙壁掏个洞,“偷”来邻居家的灯光读书,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凿壁偷光”的故事。这种让人敬佩的学习精神使匡衡被时人称为“经明不凡,当世少双”。长安令杨兴与乐陵侯史高更称他“才智有余,经学绝伦”,如果能“贡之朝廷,必为国器”。扬雄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典型例子:“雄少而好

21、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13在终身学习上,扬雄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铸人”的思想或曰:“人可铸与?”曰:“孔子铸颜渊矣。”14扬雄认为最高的学问不是铸金而是铸人,而这个铸人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自生至死,贯彻始终,片刻不息,须臾不停。这就是明确的终身学习思想。扬雄还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了“耕读”思想,他说:“古人耕且养,三年不师自德。”他倡导学者应该半工半读去治学,不要一开始就把自己放置到象牙塔中去做“上流人”,这样,当事人自己不但无法真学问,即使搞出了什么理论产

22、品,也会耽误社会和他人。“耕读”的学习思想是很了不起的,耕读不仅是劳动锻炼,还蕴涵着当事人观察和体验动植物及天地的生长消进系统关系以悟大道的深刻含义。扬雄的耕读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耕读”思想的典型践行者:“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5就这样,诸葛亮可以足不出户,尽知天下大势。不仅如此,他还将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作为最大的遗产留给后代,在诫子书中,诸葛亮说“夫学页静也,才页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告诉后代学习是需要持之以恒的,也只有努力学习,才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才干。陶渊明也继承了这种耕读思想,早早辞去彭泽

23、县令,归园田居过上闲适的隐逸生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16读书之余,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17陶渊明还写了许多劝学诗勉励人们勤奋学习,如: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耕读思想被广泛接受,是在实行科举制度以后的隋唐。隋文帝杨坚登基后下过这样一道诏书:建国重道,莫先于学,尊主庇民,莫先于礼古人之学,且耕且养。今者民丁非役之日,农亩时候之馀,若敦以学业,劝以经礼,自可家慕大道,人希至德。岂止知礼节,识廉耻,父慈子孝,兄恭弟顺者乎?始自京师,爰及州郡,宜祗朕意,劝学行礼。18由统治阶级倡导,耕读思想得以很好地继承下来,加上科举取

24、士制度让许多布衣百姓有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故“自是天下州县皆置博士习礼焉。”19科举制度对终身学习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本人将另撰专文进行分析。但需强调的一点是:自科举制度诞生至消亡,终身学习观念被不断地强化,最后物极必反,导致人们为中举而学习、为中举而痴狂,因此这种功利性的终身学习并不值得提倡。但无可否认,在客观上,科举制度和功利性终身学习对选拔真才实学的士子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承,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唐宋的终身学习榜样蔚为大观,王勃、陈子昂、李白、杜甫、王维、韩愈、白居易、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朱熹这些诗词大家自不必说,全唐诗2200多位作者,全宋词10

25、0多名词家无不是好读书者。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20“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所以能够“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自小好学,七岁便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门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21二十岁后自谓“群书万卷常暗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于是漫游各地,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凌云壮志可见一斑,虽然老年杜甫穷愁潦倒,却仍将学习当作生活的必须,一旦有喜讯传来,还天真得“漫卷诗书喜欲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读写道:“三更灯火五更明,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导人们在有限的人生内要抓紧时间学习,不让光阴白白流逝。

26、唐代文豪韩愈说:“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22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因此他“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一生好学,勤奋不辍:“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23认为读书应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杂说送张琥)“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苏轼柳氏二甥求笔迹)终于成为宋代文学中的翘楚。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他却独自苦

27、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24陆游从小到老好学不衰:“圣师虽远有遗经,万世尤存旧典型,白首自怜心未死,夜窗风雪一灯青。”(冬夜读书示子女聿)此诗是他在75岁时所作,诗人晚年的生活十分清苦,但他锲而不舍,即便如此,他还常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刻苦好学的终身学习精神由此可见一斑。宋朝诗人叶梦得避暑录话:“西邻已富犹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白酒酿来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道出了知识是人类生活中的精神支柱,缺其不

28、可,同时也赞颂了古人文人爱书惜书的人生品格。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在正觉寺示弟儒祖诗中写道:“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清代诗人袁枚,一生好书,他自称:“袁子好味,好色,好葺屋,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25在这么多的嗜好中,他觉得书是自己最喜爱的。他说:“色宜少年食宜饥,友宜同志,游宜晴明,宫室花石古玩宜初购,过是欲少味矣。书之为物,少壮、老病、饥寒、风雨、无勿宜也,而其事又无尽,故胜也。”其它的嗜好,都有其局限性与时间性,但书却可以不受这些限制与他长相伴随,而且书中的天地与境界又是无限的,完全可以供他一辈子受用不尽。与众多嗜好相比,书有这幺多优越性,他当然要情有

29、独钟了。明清小品文盛行,许多流传久远的小品著作都有一些脍炙人口、语意清新的状写读书之乐的佳句。如明代陈继儒撰的小窗幽记: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为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心无机事,案有好书,饱食晏眠,时清体健,此是上界真人。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惟书不问贵贱贫富多少,观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清朝张潮所著的幽梦影: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也。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读书最乐

30、。若读史书,则喜少怒多,究之怒处亦乐处也。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好饮者不以寒暑改量,喜读书者不以忙闲作辍。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前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中国古代有关勤奋好学、终身学习的代表人物、感人事迹和名言多不胜数,这些勤奋学习的事例历来为人们称道,如车胤“萤入疏囊”、孙康“雪映窗纱”、匡衡“凿壁偷学”、孙敬、苏秦“悬梁刺股”、祖逖“闻鸡起舞”由此可见,勤奋学习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通过努力的终身学习实践,获得渊博的知识、完美的道德

31、,成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礼仪之邦。四、中国古代终身学习的意义翻开浩瀚的典籍,我们不难发现,劝学之语同样十分丰富,自论语里孔子劝学起,劝学之语俯拾皆是。尸子、荀子、吕氏春秋、大戴礼记、新书、皆有劝学篇,法言与论语一开篇就用学而谈学习一样,开篇便是学行,潜夫论有赞学,抱朴子外篇有勖学,颜氏家训有勉学,刘子有崇学,徐干中论有治学论语和法言为什么一开篇便谈学习呢?因为先贤们都认为学习的意义重大:“夫学者,所以仁其性命之本,本立而道生,是故冠乎众篇之首也。”(扬雄:法言义疏李轨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总的来说,终身学习具有意义几个方面的意义:1、去蔽疏神逹思,治情理性孔子说

3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人生来是蒙昧的,对世界和天地大道一无所知,完全处于混沌、蒙蔽状态之中,而要去除这种蒙昧,就要靠学习知识和技能,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才干。贾谊新书修政语上说:“汤曰:学圣王之道者,譬其如日;静思而独居,譬其若火。夫人舍学圣王之道,而静居独思,譬其若去日之明于庭,而就火之光于室也。然可以小见,而不可以大知。是故明君而君子,贵尚学道,而贱下独思也。”潜夫论赞学说:“夫是故道之于心也,犹火之于人目也。中阱深室,幽黑无见,及设盛烛,则百物彰矣。此则火之耀也,非目之光也,而目假之,则为己明矣。天地之道,神明之为,不可见也。学问圣典,心思道术,则皆来睹矣。此

33、则道之材也,非心之明也,而人假之,则为己知矣。”大戴礼记劝学说:“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因此徐干在中论里总结道:“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治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人的终身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去除蒙昧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凡学者,能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见其终始,反于虚无,可谓达矣。”(淮南子泰族训),这样,孔子所说的“愚、荡、贼、绞、乱、狂”等“六蔽”才得以最后被去除,而成为一个理性通达之人。2、斯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4、,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而“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孔子很明确地告诉人们,要成为君子,就必须做到文质彬彬,而要成为文质彬彬者,就要培养斯文,那么如何培养斯文呢?就是要敏而好学并且不耻下问。常爽六经略注序将培养斯文的方法说得更清楚:“然则仁义者,人之性也;经典者,身之文也,所以陶铸神情,启悟耳目。未有不由学而能成其器,不由习而能利其业。”经典就是身之文,要培养斯文,就不能不多读经典。因为夫文也者,道之器、实之华也。六经之所陈者,皆实行之著,无非道之所寓矣。故无文则不足以昭示来世,而圣蕴莫之睹。尚书、政也;易、神也;诗、性情也;春秋、法也;礼、教也;圣人之蕴,

35、不于斯可睹乎?是故学于六经而能行之则为实,反而能言之则为华,斯于圣蕴几矣。是文也者、道也,非徒言也,此仲尼之慕于文王者也。263、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在上述对话中,孟子通过四个“知”来达到养其浩然之气。而这四个“知”又是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而获得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真知,才能用真知去除“蔽、陷、离、穷”,从而养成浩然之气。曹丕说“文以气为主”,27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28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独有偶,苏轼在和

36、董传留别中也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学问深厚、知识渊博的人,气质自然会高雅光彩。黄庭坚则认为,“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29这已将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了养颜的高度。清代诗人萧抡甚至说:“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对读书养气之用总结道:“读书不独变气质,且能养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因此,要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才能成大写之人。4、闻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可见其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朱熹注云:“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孔子还说:“

37、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荀子法行)强烈的求知求识、寻道寻理欲,支撑着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那么如何明白事物当然之理呢?韩愈说:“好古之文者,好古之道也。夫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是故文也者,明道之器也。”也就是说还是要通过“文”来明道。事实上,“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要勤奋不辍地向古人学习,向经典学习,向智者学习,向生活学习,就可达到“闻道”的目的。5、立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可见自古“立言”便成为士大夫的崇高追求,为何将“立言”作为人

38、生追求?曹丕典论道出了真谛: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如何才能立言呢?司马迁认为自己是通读三坟五典,“究天人之际,观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杜甫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揭示了读书和写作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只有读破万卷书,下笔才能有如神助,倚马可待。6、成德人须学问以成德孟子告诉我们:“人皆可为尧舜”30这让人们多了一份向善的希望和信心,但如何才能成为像尧舜一样道德高尚的圣人呢?毛传云:“治骨曰切,象曰磋,道其学而成也。”31郭璞注曰:“骨象须切磋

39、而为器,人须学问以成德。”儒家经典名篇大学也开宗明义就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句话的意思很明确,即:学习的目的,首先要明白做人的美德,亲近民众,回归生活,努力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因此徐干在中论治学里明确指出:“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7、济天下达则兼济天下古代读书人虽然大多为了登上仕途享受荣华富贵而读书的,但也有不少是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努力学习的。在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2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相互结合补充,几千年中影响始终不衰

40、。要“达则兼济天下”,在一个历代皆崇尚“以文治国”环境里,读书学习是不二捷径。因此,多少学子甘心忍耐十年寒窗,在学海里孜孜以求,以求一朝高中,实现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8、享乐好读书,不求甚解张潮说:“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33历朝以来,的确有无数书痴,演绎了一段段废寝忘食的读书佳话。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学习的至高境界就是享乐,孔子的一生,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终身学习的一生。陶渊明的读书之乐,在于“不求甚解”和“每有会意,”,这时,他会快乐得“欣然忘食”,连饭也忘了吃了。张岱记载:

41、“苏子美豪放好饮,在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酒为率。读到汉书张良传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足多也。”34读书读的豪气爽快,读书倒成了其次的了,趣味则更浓。因为看重读书,也因为爱书,读书人便在心中加重了书的分量。对书郑重其事,宋吴骞刻藏书印记云:“寒可无衣,饥可无食,至于书不可一日失。”宋代诗人尤袤说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致以当裘,孤寂读致以当友朋,幽忧而读致以当金石琴瑟也。”却也浪漫诗意,深得读书人的风致。至于李谧杜门却扫,绝迹下帷,弃产营书,每叹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35这就有点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概,是粪土万户侯的极致。李清照和丈夫的读书之乐更具文人雅士的风致:余兴偶强记

42、,每饭罢,坐归来堂,烹一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因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收书既成,于是几案罗列,枕籍会意,心谋目往神授,其乐在声色犬马之上。朱熹写了一首四时读书乐来形容读书之乐: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弄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代著名书画大家赵孟頫一看来了兴致,立刻将这首诗演绎成四首四时读书乐春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

43、窗前草不除。夏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谂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秋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明代诗人于谦也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于谦:观书陈继儒的小窗幽记说读书之乐在于:“好读书非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是以

44、孜孜搜讨,欲罢不能,岂为声名劳七尺也?”可见读书有时候,对热爱学习的人来说,的确是一种享乐!五、学习成为古代人生活之必需当学习的功利性目的(入仕)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观念,统治阶级将科举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学习便成为无数寒窗学子的人生头等大事,如此一来,古代读书人对学习十分自觉和重视。头悬梁、锥刺股固然有些苦读过分,但勤奋博学是读书人的本分,也是读书人应遵循的正统。范仲淹夜读书帐中,帐顶如墨,乃灯焰之迹;司马光以圆木为枕,少睡则枕转而觉;倪宽带经而锄,力倦即起咏读;这些早已传为美谈,被后人视为读书人之楷模。从抱着功利性目的读书到好书乐书,这其中包含了读书人多少的思想挣扎、无奈乃至思想异变。但

45、无论如何,这种嬗变最后成功了,读书最终成为了古代人生活的一种必需,无书可读、不能读书最终成为读书人的痛苦。就像袁枚在随园诗话叙述的:“余少贫不能买书,然好之颇切。每过书肆,垂涎翻阅;若价贵不能得,夜辄形诸梦寐。曾作诗曰:塾远愁过市,家贫梦买书。”买不起书连做梦的时候都会梦到,读来令人心酸。六、结 语综上所述,热爱读书、终身学习的观念自古有之,并内化为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正因为先贤的勤奋好学,才创造并赓续了生生不息、奇葩璀璨的中华文明。我辈读书人,盍能少之?注释:1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创立的心理学理论,其指的是“形成神话主题象征的一种人类思想的遗传倾向,这些象

46、征是变化多端的但没有失去他们基本的模型。”2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上3陈宜安:终身教育论着选读“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论含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4厉以贤学习社会终身学习社区学院,参见2006终身学习与社区学院建设研讨会论文集(深圳宝安)。5论语子张6宋汪洙:神童诗7余秋雨:十万进士8、10东汉王充:论衡卷第十三9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11卢文晖辑注:古小说辑佚师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12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13东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第五十七上14西汉杨雄:法言学行15蜀诸葛亮:出师表16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17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8东晋陶渊明:陌上尘19唐魏征:隋书20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21唐杜甫:壮游22唐韩愈:读书诗23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24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25清袁枚:小仓山房文诗文集所好轩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点校本。26明王廷相:慎言27魏曹丕:典论论文28唐韩愈:答李翊书29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30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下31郑玄笺、孔颖达注:毛诗正义32礼记大学33清张潮:幽梦影34明张岱:夜航船35唐李延寿:北史李孝伯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