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27818490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0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Acceptance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sJTJ 03294 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1994年12月1日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1994 北京关于发布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通知交公路发 1994 536号 现批准发布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编号为JTJ03294),自1994年12月1日起实行。 1983年我部发布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同时废止

2、。该规范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希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一九九四年六月七日目 录1 总则2 术语、符号、代号 21 术语 22 符号及代号3 基层4 材料 41 一般规定 42 道路石油沥青 43 乳化石油沥青 44 液体石油沥青 45 煤沥青 46 粗集料 47 细集料 48 填料5 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51 一般规定 52 材料规格和用量 53 施工机械 54 施工准备 55 施工方法6 沥青贯入式路面 61 一般规定 62 材料规格和用量 63 施工机械 64 施工准备 65 施

3、工方法7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 71 一般规定 7. 2 施工准备 7. 3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74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75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76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77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7. 8 接缝 79 开放交通及其他8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 81 一般规定 82 施工准备 83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84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的路面施工9 透层、粘层与封层 91 透层 92 粘层 93 封层10 其他工程 101 一般规定 102 行人道路 10. 3 重型车停车场、公共汽车站 104 水泥混凝土桥面的沥青铺装 105 路缘石 11 施工质量

4、管理与检查验收 111 一般规定 112 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 113 铺筑试验路段 114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 115 交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116 工程施工总结附录A 沥青路面施工气候分区附录B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B. 1 一般规定 B2 材料准备 B3 矿料配合比计算 B4 马歇尔试验 B5 水稳定性检验 B6 高温稳定性检验 B7 钢渣活性检验附录C 路用材料质量要求 Cl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C2 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C3 道路用乳化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C4 道路用液体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C. 5 道路用煤沥青技术要求 C6 沥青面层

5、用粗集料规格(方孔筛) C7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规格(圆孔筛) C8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C9 沥青面层用天然砂规格 C10 沥青面层用石屑规格 C11 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C12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附录D 路用材料规格和用量 D1 沥青表面处治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 D2 沥青表面处治材料规格和用量(圆孔筛) D3 沥青贯入式面层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 D4 沥青贯入式面层材料规格和用量(圆孔筛) D5 表面加铺拌和层时贯入层部分的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 D6 表面加铺拌和层时贯入层部分的材料规格和用量(圆孔筛) D7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范围(方孔筛

6、) D8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范围(圆孔筛) D9 沥青路面透层及粘层材料的规格和用量 D10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范围附录E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标准 E1 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检查的内容与要求 E2 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控制标准 E3 施工过程中沥青面层外形尺寸的质量控制标准 E4 公路沥青面层工程交工检查与验收质量标准() E5 公路沥青面层工程交工检查与验收质量标准(二) E6 行人道路沥青面层工程质量标准 E7 桥面沥青铺装工程质量标准 E8 路线石工程质量标准附录F 沥青面层压实度计算及标准密度的确定方法附录G 施工质量动态管理的方法附录H 本规范用

7、词说明附加说明1 总 则101 为贯彻“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使铺筑的沥青路面坚实、平整、稳定、耐久,有良好的抗滑性能,特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各个等级的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沥青路面工程。103 本规范规定了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沥青贯入式路面、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及透层、粘层、封层等的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的方法、标准。对沥青类基层、联结层、整平层也可按本规范相应的规定执行。104 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有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105 沥青面层不得在雨天施工,当施工中遇雨时,应停止施工。雨季施工时必须切实做好路面排水。106 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施工安

8、全,施工人员应有良好的劳动保护。沥青拌和厂应具备防火设施,配制液体石油沥青的车间严禁烟火。使用煤沥青的施工人员应防止吸入煤沥青蒸气或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使身体受到损害。107 沥青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特殊地区、特殊工程、特殊材料的沥青路面工程,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2 术语、符号、代号21 术 语211 石油沥青:由石油经蒸馏、吹氧、调和等工艺加工得到,主要为可溶于二硫化碳的碳氢化合物的半固体粘稠状物质。212 道路石油沥青:符合沥青路面使用技术要求的石油沥青。213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供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重交通量道路使用,并符合“

9、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道路石油沥青,简称重交通道路沥青。214 煤沥青:由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再经蒸馏加工制成的沥青。215 混合沥青:不同标号的石油沥青按一定比例互相掺配,或以煤沥青与石油沥青互相掺配而制得的沥青。216 乳化沥青:石油沥青(或煤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按乳化沥青的使用方法分为喷洒型(用P表示)及拌和型(用B表示)乳化沥青两大类。217 阳离子乳化沥青:用阳离子乳化剂制得的带正电荷(以C表示)的乳化沥青。218 阴离子乳化沥青:用阴离子乳化剂制得的带负电荷(以A表示)的乳化沥青。219 液体石油沥青:用汽油、煤油、

10、柴油等溶剂将石油沥青稀释而成的沥青产品,也称轻制沥青或稀释沥青。21. 10 改性沥青: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2111 抗剥离剂:为提高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增强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而向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的表面活化剂或石灰、水泥等填料。212 沥青含量: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比例,以百分数表示,也称沥青用量。2113 油石比: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质量与矿料质量的比例,以百分数表示。2114 矿料: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的总称。的碎

11、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矿渣等集料。2. 116 破碎砾石:由砾石经碎石机破碎加工而成的具有一个以上破碎面的石料。217 酸性石料:石料化学成分中以硅、铝等亲水性矿物为主,与沥青粘结性能差,用于沥青混合料时易受水的影响而造成沥青膜剥离的石料的统称,如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岩、砂岩、片麻岩。角闪岩等。2118 细集料:天然形成或经加工(轧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小于236mm的天然砂、机制砂及石屑等集料。2119 天然砂:是岩石经风化搬运而成的粒径小于2.36mm的颗粒部分,如河砂、海砂、山砂。21. 20 机制砂:是由碎石及砾石经反复破碎加工至粒径小于2.36mm的部分,亦称人工砂。2121 石屑

12、:是指采石场加工碎石时通过4.75mm的筛下部分。2122 填料: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填充作用的粒径小于0.075mm的矿物质粉末。2123 沥青面层:由沥青材料、矿料及其它外掺剂按要求比例混合、铺筑而成的单层或多层式结构层。三层铺筑的沥青面层自上而下称为上面层(也称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也称底面层)。2124 整平层:铺筑在旧路面上主要起调整高程、横坡和平整度等整平作用的层次。2125 透层: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2、126 粘层:为加强在路面的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

13、料薄层。2127 封层: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浸入面层或基层而铺筑的沥青混合料薄层。铺筑在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面层下面的称为下封层。2128 稀浆封层:是用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乳化沥青、外加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2129 磨耗层: 为改善行车条件,防止行车对面层的磨损,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而在沥青面层顶部用坚硬的细集料和结合料铺筑的薄结构层。2130 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或拌和方法施工的厚度不大于3cm的一种薄层面层。2131 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路面:分层浇洒沥青、撒布

14、集料、碾压成型的沥青表面处治路面。2132 单层式表面处治路面:浇洒一次沥青,撒布一次集料铺筑而成的厚度为11.5cm(乳化沥青表面处治为0.5cm)的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路面。2133 双层式表面处治路面:浇洒两次沥青,撒布两次集料铺筑而成的厚度为1.52.5cm(乳化沥青表面处治为1cm)的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路面。2134 三层式表面处治路面:浇洒三次沥青,撒布三次集料铺筑而成的厚度为2.5cm3cm(乳化沥青表面处治厚度为3cm)的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路面。2135 沥青贯入式路面:在初步压实的碎石(或破碎砾石)上,分层浇洒沥青、撒布嵌缝料,或再在上部铺筑热拌沥青混合料封层,经压实而成的沥青

15、面层。2136 沥青混合料:由矿料与沥青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2137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组成的符合规定级配的矿料,与沥青拌和而制成的符合技术标准的沥青混合料(以AC表示,采用圆孔筛时用LH表示),简称为沥青混凝土。2138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各种粒径的颗粒级配连续、相互嵌挤密实的矿料与沥青拌和而成,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小于10的沥青混合料。剩余空隙率36(行人道路为26)的为型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剩余空隙率410的为型半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2139 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少量填料(或不加填料)与沥青拌和而成,压实后剩余空隙

16、率在10以上的半开式沥青混合料,也称为沥青碎石混合料(以AM表示,采用圆孔筛时用LS表示)。2140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主要由粗集料组成,细集料较少,矿料相互拨开,压实后空隙率大于15的开式沥青混合料。2141 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中缺少一个或若干个档次而形成的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2142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采用乳化沥青与矿料在常温状态下拌和而成,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在10以上的常温沥青混合料。2143 砂粒式沥青混合料:最大集料粒径等于或小于4.75mm(圆孔筛5mm)的沥青混合料,也称为沥青石屑或沥青砂。2144 细粒式沥青混合料:最大集料粒径为9.5mm或13.2mm

17、(圆孔筛10mm或15mm)的沥青混合料。2145 中粒式沥青混合料:最大集料粒径为16mm或19mm(圆孔筛20mm或25mm)的沥青混合料。2146 粗粒式沥青混合料:最大集料粒径为26.5mm或31.5mm(圆孔筛 3040mm)的沥青混合料。2147 特粗式沥青碎石混合料:最大集料粒径等于或大于303 旧沥青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面层时,应根据旧路质量,确定对原有路面进行处理、整平或补强,并遵循下列原则: 3031 符合设计强度,基本无损坏的旧沥青路面经整平后可作基层使用。 3032 旧路面已有明显损坏的,应调查损坏原因。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的,进行全部或部分处理,铲除壅包、车辙及龟裂严重

18、的结构层,填补坑槽并整平后,再加铺沥青面层。损坏严重、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按有关规范重新设计,不得直接作基层使用。 3033 旧沥青路面的整平方法应按图3O3的正确做法按高程控制铺筑,分层整平的一层最大厚度不宜超过10cm。304 半刚性基层铺筑后应及时进行养生及保护,浇洒透层油或铺筑下封层,并尽快铺筑沥青面层,防止因暴晒出现开裂。的混合沥青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1或表C.2的要求。423 沥青贮运站及沥青混合料拌和厂必须将不同来源、不同标号的沥青分开存放,不得混杂。沥青使用期间,沥青在罐或贮油池中贮存的温度不宜低于130,并不得高于180。在冬季停止施工期间,沥青可在低温状态下存放。沥

19、青应避免长时间存放。经较长时间存放的沥青在使用前应抽样检验,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同一工程使用不同沥青时,应明确记录各种沥青所使用的路段及部位。424 道路石油沥青在贮运、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应有良好的防水措施,并应避免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汽进入沥青罐(池)中。43 乳化石油沥青“道路用乳化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规定。432 乳化沥青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常温沥青混合料路面,以及透层、粘层与封层。433 乳化沥青的类型应根据使用目的、矿料种类、气候条件选用。对酸性石料,或当石料处于潮湿状态或在低温下施工时,宜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对碱性石料(石料处于干燥状态)或与水泥、石灰、粉煤灰共同使用时

20、,宜采用阴离子乳化沥青。434 乳化沥青可利用胶体磨或匀油机等乳化机械在沥青拌和厂现场制备,乳化剂用量(按有效含量计)宜为沥青质量的O.30.8。制备现场乳化沥青的温度应通过试验确定,乳化剂水溶液的温度宜为4O7O,石油沥青宜加热至120160,乳化沥青制成后应及时使用,存放期以不离析、不冻结、不破乳为度。经较长时间存放的乳化沥青在使用前应抽样检验,质量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44 液体石油沥青441 液体石油沥青适用于透层、粘层及拌制常温沥青混合料。根据使用目的与场所,可选用快凝、中凝、慢凝的液体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规定,使用前应由试验确定掺配比例。45 煤 沥 青451 道路

21、用煤沥青适用于透层、粘层,也可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的公路铺筑沥青面层,但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表面层不宜采用煤沥青。根据用途的不同,煤沥青的标号可按表422选用。“道路用煤沥青技术要求”的规定。45. 3 煤沥青使用期间在贮油池或沥青罐中贮存的温度宜为7O90,并应避免长期贮存。经较长时间存放的煤沥青在使用前应抽样检验,质量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46 粗 集 料461 用于沥青面层的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矿渣等。粗集料应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规格”的规定选用。当生产的粗集料不符合规格,但确认与其他材料配合后的级配合乎各类沥青面层的矿料使用要求时,可以使用。“

22、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的规定。464 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用于道路沥青面层的碎石不宜采用颚式破碎机加工。465 路面抗滑表层粗集料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性好的碎石或破碎砾石,不得使用筛选砾石、矿渣及软质集料。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表面层及各类公路抗滑表层的粗集料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8中关于石料磨光值的要求,但允许掺加粗集料比例总量不超过40的普通集料作为中等或较小粒径的粗集料。466 用于轧制破碎的砾石必须采用粒径大于50mm的颗粒,破碎砾石中4.75mm(圆孔筛5mm)及其以上颗粒的破碎面积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8的要求。467 筛选砾石仅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

23、公路的沥青表面处治或拌和法施工的沥青面层的下面层,不得用于贯入式路面及拌和法施工的沥青面层的中、上面层。468 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可采用钢渣作为粗集料。钢渣应在破碎后有6个月以上的存放期,其质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8的要求,并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方法对钢渣活性进行检验,检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必须经配合比设计确定。469 经检验属于酸性岩石的石料,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宜使用针入度较小的沥青。为保证与沥青的粘附性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8的要求,应采用下列抗剥离措施: 4691 用干燥的磨细消石灰或生石灰粉、水泥作为填料的一部分,其用量宜为矿料总量的12。 4692

24、在沥青中掺加抗剥离剂。 4. 693 将粗集料用石灰浆处理后使用。47 细 集 料“沥青面层用天然砂规格”“沥青面层用石屑规格”的要求。47. 2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其质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11的要求。473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宜采用优质的天然砂或机制砂,在缺砂地区,也可使用石屑,但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及抗滑表层的石屑用量不宜超过天然砂及机制砂的用量。474 细集料应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与沥青粘结性能很差的天然砂及用花岗岩、石英岩等酸性石料破碎的机制砂或石屑不宜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面层。必须使用时,应采用本规范469条规

25、定的抗剥离措施。48 填 料481 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要求干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12的技术要求。当采用水泥、石灰、粉煤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2。482 粉煤灰作为填料使用时,烧失量应小于12,塑性指数应小于4,其余质量要求与矿粉相同。粉煤灰的用量不宜超过填料总量的50,并应经试验确认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力,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能满足要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宜采用粉煤灰作填料。483 拌和机采用干法除尘的粉尘可作为矿粉的一部分回收使用。湿法除尘的粉尘回收使用

26、时应经干燥粉碎处理,且不得含有杂质。回收粉尘的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50,掺有粉尘的填料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 4,其余质量要求应与矿粉相同。5 沥青表面处治路面51 一般规定511 沥青表面处治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各级公路施工便道以及在旧沥青面层上加铺罩面层或磨耗层。512 沥青表面处治路面可采用拌和法或层铺法施工,厚度不宜大于3cm。513 拌和法沥青表面处治路面可采用热拌热铺或冷拌冷铺法施工。热拌热铺的施工按本规范第7章规定的施工工艺执行,冷拌冷铺的施工按本规范第8章规定的施工工艺执行。514 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路面宜采用沥青洒布车及集料撒布机联合作业。51. 5 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应确

27、保各工序紧密衔接,每个作业段长度应根据压路机数量、沥青、洒布设备及集料撒布机能力等确定,当天施工的路段必须在当天完成。516 沥青表面处治宜选择在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并在雨季前及日最高温度低于15到来以前半个月结束,使表面处治层通过开放交通压实,成型稳定。52 材料规格和用量52. 1 沥青表面处治采用的集料最大粒径应与处治层的厚度相等,其规格和用量应按本规范附录D表D.1或D.2选用,当采用乳化沥青时,为减少乳液流失,可在主层集料中掺加20以上的较小粒径的集料。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后,应在路侧另备S12(510mm)碎石或S14(35mm)石屑、粗砂或小砾石(23)m31000m 2作为初期养

28、护用料。522 沥青表面处治可采用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或乳化沥青。 5221 当采用道路石油沥青时,沥青用量应按本规范附录D表D.1或表D.2选定,沥青标号按本规范表422选用。 5222 当采用煤沥青时,应将附录D表D.1或表D.2中的沥青用量相应增加1520沥青标号按本规范表422选用。 5223 当采用乳化沥青时,乳液用量应按其中的沥青含量折算,本规范附录D表D.1或表D.2所列乳液用量适用于沥青含量为60的乳化沥青。乳化沥青的类型及标号按本规范附录C表C.3选用。 522. 4 沥青表面处治各层用量应根据施工气温、沥青标号、基层等情况,在规定范围内选用。在寒冷地区,施工气温较低,沥青针

29、入度较小,基层空隙较大时,沥青用量宜采用高限。523 在旧沥青路面、清扫干净的碎(砾)石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块石路面上铺筑沥青表面处治时,可在第一层沥青用量中增加 1020,不再另洒透层油。 53 施 工 机 械53. 1 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应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沥青,洒布时应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喷洒量。沥青洒布车在整个洒布宽度内必须喷洒均匀。532 小规模施工沥青表面处治可采用机动或手摇的手工沥青洒布机洒布沥青,乳化沥青也可用齿轮泵或气压式洒布机洒布,但不宜采用柱塞式洒布机。手工喷洒必须由具有熟练喷洒技术的工人操作,均匀洒布。533 沥青表面处治压路机的吨位应以能使集料嵌挤紧密又不致使石料有较多压

30、碎为度,宜采用68t及810t的压路机进行碾压。乳化沥青表面处治宜采用较轻的压实机械进行碾压。 54 施 工 准 备541 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应在安装路缘石以后进行,基层必须清扫干净。542 施工前应检查沥青洒布车的油泵系统、输油管道、油量表、 5511 在透层沥青充分渗透,或在已作透层或封层并已开放交通的基层清扫后,即可按要求速度浇洒第一层沥青。浇洒沥青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沥青的浇洒温度根据施工气温及沥青标号选择,石油沥青的洒布温度宜为130170,煤沥青的洒布温度宜为80120。乳化沥青在常温下洒布,当气温偏低,破乳及成型过慢时,可将乳液加温后洒布,但乳液温度不得超过60。 (2)当发现

31、浇洒沥青后有空白、缺边时,应立即用人工补洒,有积聚时应予刮除。 (3)沥青浇洒的长度应与集料撒布机能力相配合,应避免沥青浇洒后等待较长时间才撤布集料。 (4)应保证前后两车喷洒的接茬搭接良好。在每段接茬处,可用铁板或建筑纸等横铺在本段起洒点前及终点后,长度为11.5m。如需分数幅浇洒时,纵向搭接宽度宜为1015cm。浇洒第二、三层沥青的搭接缝应错开。 (5)除阳离子乳化沥青外,不得在潮湿的集料或基层(或旧路)上浇洒沥青。 5512 浇洒主层沥青后(不必等全段洒完)应立即用集料撒布机或人工撒布第一层次集料。撒布集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使用乳化沥青时,集料撒布必须在乳液破乳之前完成。 (2)

32、撒料后应及时扫匀,达到全面覆盖一层、厚度一致、集料不重叠、也不露出沥青的要求。当局部有缺料时,应采用人工方法适当找补,局部积料过多时,应将多余集料扫出。 (3)两幅搭接处,第一幅浇洒沥青应暂留1015cm宽度不撒石料,待第二幅浇洒沥青后一起撒布集料。 5513 撒布一段集料后(不必等全段铺完),立即用68t钢筒双轮压路机碾压,碾压时每次轮迹重叠约30cm,从路边逐渐移至路中心,然后再从另一边开始移向路中心,以此作为1遍,宜碾压34遍。碾压速度开始不宜超过2kmh,以后适当增加。 5514 第二、三层的施工方法和要求应与第一层相同,但可采用810t压路机。当使用乳化沥青时,第二层撒布S12(51

33、0mm)碎石作嵌缝料后尚应增加一层封层料,其规格为S14(35mm),用量为(3.55.5)m31000m2。552 双层式或单层式沥青表面处治浇洒沥青及撒布集料的次数分别为一次或两次,其施工程序和要求按三层式沥青表面处治进行。553 除乳化沥青表面处治应待破乳后水分蒸发并基本成型后方可通车外,沥青表面处治在碾压结束后即可开放交通。在通车初期应设专人指挥交通或设置障碍物控制行车,使路面全部宽度均匀压实。在路面完全成型前应限制行车速度不超过20kmh,严禁畜力车及铁轮车行驶。554 沥青表面处治应进行初期养护。当发现有泛油时,应在泛油处补撒与最后一层石料规格相同的嵌缝料并扫匀,过多的浮动集料应扫

34、出路面外,并不得搓动已经粘着在位的集料,如有其它破坏现象,也应及时进行修补。555 对道路人工构造物及各种管井盖座、侧平石、路缘石等外露部分以及人行道面等,洒油时应加遮盖、防止污染。6 沥青贯入式路面61 一 般 规 定611 沥青贯入式路面适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公路。沥青贯入层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联结层。612 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厚度宜为48cm,但乳化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厚度不宜超过5cm。当贯入层上部加铺拌和的沥青混合料面层时,总厚度宜为610cm,其中拌和层的厚度宜为24cm。613 沥青贯入式路面的最上层应撤布封层料或加铺拌和层。乳化沥青贯入式路面铺筑在半刚性基层上时,应铺筑下封层。沥

35、青贯入层作为联结层使用时,可不撒表面封层料。614 沥青贯入式路面宜选择在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并宜在雨季前及日最高温度低于15到来以前半个月结束,使贯入式结构层通过开放交通碾压成型。62 材料规格和用量621 沥青贯入式路面的集料应选择有棱角、嵌挤性好的坚硬石料,其规格和用量应根据贯入层厚度按本规范附录D表D.3(或表D.4)、表D5(或表D.6)选用。当使用破碎砾石时,其破碎面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8的要求。沥青贯入层主层集料中大于粒径范围中值的数量不得少于50。细粒料含量偏多时,嵌缝料用量宜采用低限。表面不加铺拌和层的贯入式路面,在施工结束后。每1000m2应另备23m3与最后一层嵌缝料

36、规格相同的石屑或粗砂等,以供初期养护使用。6. 22 沥青贯入层的主层集料最大粒径宜与贯入层厚度相同。当采用乳化沥青时,主层集料最大粒径可采用厚度的0.80.85倍。数量宜按压实系数1.251.30计算。623 沥青贯入式路面的结合料可采用粘稠石油沥青、煤沥青或乳化沥青,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6231 当采用石油沥青时,沥青用量应按本规范附录D表D.3(或表D.4)、表D.5(或表D.6)选定,沥青标号按本规范表422选用。 62. 32 当采用煤沥青时,应将沥青用量相应增加1520,沥青标号按本规范表422选用。 6233 当采用乳化沥青时,乳液用量应按其中的沥青含量折算。本规范附录D表D.3

37、(或表D.4)、表D.5(或表D.6)所列乳液用量适用于沥青含量为60的乳化沥青,乳化沥青的标号按本规范附录C表C.3选用。624 贯入式各层分次用量应根据施工气温及沥青标号等在规定范围内选用,在寒冷地带或当施工季节气温较低、沥青针入度较小时,沥青用量宜用高限。在低温潮湿气候下用乳化沥青贯入时,应按乳液总用量不变的原则进行调整,上层较正常情况适当增加,下层较正常情况适当减少。63 施 工 机 械631 沥青贯入式路面的主层集料可采用碎石摊铺机或人工摊铺。嵌缝料宜采用集料撒布机撒布。632 沥青洒布车应符合本规范531条的要求。633 沥青贯入式路面施工的压路机应符合本规范533条的要求,其主层

38、集料宜用钢筒式压路机碾压。 64 施 工 准 备641 沥青贯入式路面施工前,基层必须清扫干净。当有路缘石时,应在安装路缘石以后施工。6. 42 乳化沥青贯入式路面必须浇洒透层或粘层沥青。沥青贯入式路面厚度小于或等于5cm时,也应浇洒透层或粘层沥青。65 施 工 方 法651 沥青贯入式路面的施工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6511 撒布主层集料。撒布时应避免颗粒大小不均,并应检查松铺厚度。撒布后严禁车辆在铺好的集料层上通行。 6512 主层集料撒布后应采用68t的钢筒式压路机进行初压,碾压速度宜为2kmh。碾压应自路边缘逐渐移向路中心,每次轮迹重叠约30cm,接着应从另一侧以同样方法压至路中心,以此

39、为碾压一遍。然后检验路拱和纵向坡度,当不符合要求时,应调整找平再压,至集料无显著推移为止。然后再用1012t压路机进行碾压,每次轮迹重叠12左右,宜碾压46遍,直至主层集料嵌挤稳定,无显著轮迹为止。 6513 主层集料碾压完毕后,应立即浇洒第一层沥青。浇洒方法应按本规范5511进行。沥青的浇洒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及气温情况选择。当采用乳化沥青贯入时,为防止乳液下漏过多,可在主层集料碾压稳定后,先撒布一部分上一层嵌缝料,再浇洒主层沥青。乳化沥青在常温下洒布,当气温偏低需要加快破乳速度时,可将乳液加温后洒布,但乳液温度不得超过60。 6. 51. 4 主层沥青浇洒后,应立即均匀撒布第一层嵌缝料,嵌缝

40、料撒布后应立即扫匀,不足处应找补。当使用乳化沥青时,石料撒布必须在乳液破乳前完成。 6515 嵌缝料扫匀后应立即用812t钢筒式压路机进行碾压,轮迹重叠12左右,宜碾压46遍,直至稳定为止。碾压时随压随扫,使嵌缝料均匀嵌入。因气温过高使碾压过程中发生较大推移现象时,应立即停止碾压,待气温稍低时再继续碾压。6516 浇洒第二层沥青,撒布第二层嵌缝料,然后碾压,再浇洒第三层沥青。 6517 撒布封层料。施工要求应与撒布嵌缝料相同。 6518 最后碾压,宜采用68t压路机碾压24遍,然后开放交通。652 沥青贯入式路面开放交通后的交通控制、初期养护等,应符合本规范553条554条的规定。653 沥青

41、贯入式路面表面不撒布封层料,加铺沥青混合料拌和层时,应紧跟贯入层施工,使上下成为一整体。贯入部分采用乳化沥青时,应待其破乳、水分蒸发且成型稳定后方可铺筑拌和层。当拌和层与贯入部分不能连续施工,又要在短期内通行施工车辆时,贯入层部分的第二遍嵌缝料应增加用量 23m31000m2。在摊铺铺拌和层沥青混合料前,应清除贯入层表面的杂物、尘土以及浮动石料,再补充碾压一遍,并应浇洒粘层沥青。遵照下列步骤进行: 7361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附录D表D.7或表D.8规定的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

42、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7362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对间歇式拌和机,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O.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7363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应作为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至少应包括O075mm、2

43、36mm、4.75mm(圆孔筛0.074mm、2.5mm、5mm)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737 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生产过程中,如遇进场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738 二级及二级以下其他等级公路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可按本规范732条737条的步骤进行。当材料与同类道路相同时,可直接引用成功的经验。74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741 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场、站)采用拌和机械拌制。拌和厂的设置除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

44、、消防、安全等规定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7411 拌和厂应设置在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良好的地方。 7412 沥青应分品种分标号密闭储存。各种矿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矿粉等填料不得受潮。集料宜设置防雨顶棚。 7413 拌和厂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7414 拌和厂应配备试验室,并配置足够的仪器设备。 7415 拌和厂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742 热拌沥青混合料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机拌制。各类拌和机均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连续式拌和机应具备根据材料含水量变化调整矿料上料比例、上料速度、沥青用量的装置。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宜采用间歇式拌

45、和机拌和。当工程材料从多处供料、来源或质量不稳定时,不得采用连续式拌和机。743 具有自记设备的间歇式拌和机拌和过程中应逐盘打印沥青及与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744 沥青材料应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符合表724的要求。当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已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时,混合料不得使用,已铺筑的沥青路面应予铲除,混合料的废弃温度按表7. 24注执行。745 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O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S),连续式拌和机的拌和时间由上料速度及

46、拌和温度调节。746 间歇式拌和机热矿料二次筛分用的振动筛筛孔应根据矿料级配要求选用,其安装角度应根据材料的可筛分性、振动能力等由试验确定。747 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748 拌好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不立即铺筑时,可放入成品储料仓储存。贮料仓无保温设备时,允许的储料时间应以符合摊铺温度要求为准,有保温设备的储料仓储料时间亦不宜超过72h。749 出厂的沥青混合料应逐车用地磅称重,并按现行试验方法测量运料车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签发一式三份的运料单,一份存拌和厂,一份交摊铺现场,一份交司机。75 热拌沥青混合料

47、的运输751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应清扫干净。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板和底板可涂一薄层油水(柴油与水的比例可为1:3)混合液,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752 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753 运料车应用篷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夏季运输时间短于05h时,也可不加覆盖。754 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宜少于5辆。7 5 5 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

48、0 3O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756 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应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和质量。不符合本规范表724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湿的混合料不得铺筑在道路上。76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761 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确认下层的质量。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规定洒布透层、粘层、铺筑下封层时,不得铺筑沥青面层。762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摊铺。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进行联合摊铺,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510cm左右宽度的摊铺重叠。相邻两台摊铺机宜相距为 1030m,且不得造成前面摊铺的混合料冷却。当

49、混合料供应能满足不间断摊铺时,也可采用全宽度摊铺机一幅摊铺。763 摊铺机在开始受料前应在料斗内涂刷少量防止粘料用的柴油。764 用于铺筑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7641 具有自动或半自动方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的装置。 7642 具有足够容量的受料斗,在运料车换车时能连续摊铺,并有足够的功率推动运料车。 7643 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或振动夯等初步压实装置。 7644 摊铺机宽度可以调整。765 摊铺机自动找平时,中、下面层宜采用一侧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表面层直采用摊铺层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雪撬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经摊铺机初步压实的摊铺层应符合平整度、横坡的

50、规定要求。766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符合本规范表724的要求,并应根据沥青标号、粘度、气温、摊铺层厚度选用。767 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10、其他等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5时,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必须摊铺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7671 提高混合料拌和温度,使其符合表724的低温摊铺温度要求。 D压实成型后沥青混合料的密度,t m3; Q拌和机产量, th; W摊铺宽度,m; T摊铺层压实成型后的平均厚度, cm; C效率系数。根据材料供应、运输能力等配套情况 确定,宜为0608。7610 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应用人工反复修整。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用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

51、 76101 横断面不符合要求。 76102 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 76103 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 76104 表面明显不平整。 76105 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 76106 摊铺机后有明显的拖痕。7611 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应在现场主管人员指导下进行。缺陷较严重时,应予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当属机械原因引起严重缺陷时,应立即停止摊铺。人工修补时,工人不宜站在热混合料层面上操作。7612 在路面狭窄部分、平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或加宽部分,以及小规模工程可用人工摊铺。人工摊铺沥青混合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76121 半幅施工时,路中一侧宜事先设置挡板。 76122锹 沥青混合料宜卸在

52、铁板上,摊铺时应扣锹摊铺,不得扬锹远甩。 76123 边摊铺边用刮板整平,刮平时应轻重一致,往返刮23次达到平整即可,不得反复撒料反复刮平引起粗集料离析。 76124 撒料用的铁锹等工具宜加热使用,也可以沽轻柴油或油水混合液,以防粘结混合料。但不得过于频繁,影响混合料质量。 76125 摊铺不得中途停顿。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应紧接碾 7754 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图775)。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776 复压应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 7761 复压宜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也可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遍数

53、应经试压确定,不宜少于46遍,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显著轮迹。 7762 当采用轮胎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宜小于15t。碾压厚层沥青混合料,总质量不宜小于22t。轮胎充气压力不小于0.5MPa,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 7763 当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宜不小于12t,相邻碾压带应重叠后轮12宽度。 7764 当采用振动压路机时,振动频率宜为3550H Z,振幅宜为0308mm,并根据混合料种类、温度和层厚选用。层厚较厚时选用较大的频率和振幅,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020cm。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以避免混合料形成鼓包。777 终压应紧

54、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两遍,并无轮迹。路面压实成型的终了温度应符合本规范表724的要求。778 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应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779 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沾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少量水或加洗衣粉的水,严禁洒柴油。轮胎压路机可不洒水,或在连续碾压一般时间轮胎已发热后停止向轮胎洒水。7710 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

55、时应关闭振动。7711 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当相邻摊铺层已经成型,同时又有纵缝时,可先用钢筒式压路机沿纵缝碾压一遍,其碾压宽度为15 20cm,然后再沿横缝作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7. 9 开放交通及其他791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792 沥青路面雨季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7921 注意气象预报,加强工地现场与沥青拌和厂联系,缩短施工长度,各项工序紧密

56、衔接。 7922 运料汽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及路肩的排水措施。 7923 当遇雨或下层潮湿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应全部清除,更换新料。8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81 一 般 规 定811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的沥青面层、二级公路的罩面层施工以及各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联结层或整平层。812 采用的乳化沥青的类型及规格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 3的要求。813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的沥青面层宜采用双层式:下层采用粗粒式沥青碎石混合料,上层采用中粒式或细粒式沥青碎石混合料。单层式只宜在少雨干燥地区或半刚性基层上使用。在多雨潮湿地区必

57、须做上封层或下封层。82 施 工 准 备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的施工准备应符合本规范721、7. 2. 2、 723条的要求。83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831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可采用本规范附录D表D7或表D8的矿料级配,并根据已有道路的成功经验经试拌确定配合比。832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的乳液用量应根据当地实践经验以及交通量、气候、石料情况、沥青标号、施工机械等条件确定,也可按热拌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沥青用量折算,实际的沥青用量宜较同规格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减少 15 20。 84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的路面施工841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宜采用拌和厂机械拌和。在条件限制时也可在现场

58、用人工拌制。842 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时,在与乳液拌和前需用水湿润集料,使集料总含水量达到5左右,天气炎热宜多加,低温潮湿可少加。当集料湿润后仍不能与乳液拌和均匀时,应改用破乳速度更慢的乳液,或用13浓度的氯化钙水溶液代替水预先润湿集料表面。843 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保证乳液与集料拌和均匀。适宜的拌和时间应根据施工现场使用的集料级配情况、乳液裂解速度。拌和机械性能、施工时的气候等具体条件通过试拌确定,机械拌和不宜超过30S(自矿料中加进乳液的时间算起);人工拌和不宜超过60S。844 混合料应具有充分的施工和易性,混合料的拌和、运输和摊铺应在乳液破乳前结束。已拌好的混合料应立即运至现场进行摊铺。拌和与摊铺过程中已破乳的混合料,应予废弃。845 袋装的乳化沥青应密封良好,存放期不得超过乳液的破乳时间,乳化沥青混合料拌和时应加入适量的稳定剂。84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