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7381056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7.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京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北京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基础部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惦记(din) 媛女(yun) 霎时(sh) 放诞(dn)B忖度(cn) 跳蚤(zo) 释鳏(gun) 粜米(tio)C讪笑(xin) 炮烙(po )惴惴(zhu) 牲醴(l)D纨袴(wn) 岑寂(cn) 傩送(nu) 茶峒(d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辟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B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由皇帝下令编纂的一部字典,共收了四万七千多个汉字。C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幅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D赛船过后,城中的戌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节日

2、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体态、容貌)B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举止轻佻)C可是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利害(与众不同)D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方便)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 )A在这部新作品里,他对几个人物的描摹和刻画真是有声有色,细致入微,使读者产生了具体、真切的印象和感受。B清明前后,公园里樱花、郁金香、海棠等相继进入盛花期,秀色可餐,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踏青赏花。C强化推行“问责制”以后,各政府部门分工更加细致明确,

3、所有人各行其是,各尽其责,大大提高了政府办公效率。D现在很多学生不会学习,有些学生一头钻进了题海中,而放弃了对课本的钻研,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B这场比赛是宜宾队和内江队争夺冠亚军,肯定十分精彩。C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D许多相声迷十分推崇郭德纲,因为不仅他基本功扎实,而且有一题甘愿为底层百姓表演的热心。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A鲁迅,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4、,散文集朝花夕拾,祝福选自呐喊。B“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它得名宋朝的朱熹。C曹雪芹,名霑 ,清代小说家,雪芹是他的号。D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明末文学家,崇祯初年,他组织“复社”,他的文集叫七录斋集。7、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江南某地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我惊讶地看到了淡竹。 这并不表示逆来顺受,他会和积雪抗争,不许荒原侵占领地,他告诉所有的竹要坚守道理,独善其身兼爱天下。他能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他也能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他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的颜色-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他很入世,生可

5、以防风、成阴,死可以做篾变成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桌椅等。A B C D二、文章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梁思成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感慨: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的确,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首先发现,和世界那么多号称国际化大都市相比,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于是,人配衣服马配鞍一般,我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外观,于是便越来越倾心倾力地盖房子。城市建设仅仅沦为梁思成先生批评的住人的房子,恰恰淹没了人本身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主体性位置。 楼房可以是城市最为直接醒目的外观,重视它,也没什么错。但城市的本质从来都是人精神的外化。有多少不同的精神风貌

6、,就会有多少不同的城市景观,并不只是豪华的外观所能够呈现的。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正是对这种美的理想追求,使得城市成为了人的精神的载体,并得以艺术性的外化和升华。在现代化的行进途中,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体现,首先需要面对在城市建设中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而多建设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如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苏州贝聿铭新设计的博物馆等。 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另一方面体现,还应该在于城市管理的大气,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对于下一代的关怀方面。毋庸讳言,我们许多城市的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和公共天地,并没有真正充分地为公众服务,不少公园的门票一涨再涨

7、,博物馆更是绝少对儿童免费开放。城市之所以不能够完全听凭经济的管理,还需要文化的领引,就在于文化更有益于世道人心以及对下一代心灵的滋润。城市管理中所体现的公共关怀丰富细致,是一座城市精神与文化品质的提升与彰显。 城市精神与文化,最终要落实在人的身上,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品质与风貌。人与城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说到底,重视城市精神的建设,其实关系着城市建设的最终归宿。(文汇报9.20)9、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梁先生所说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就是指城市建设缺少艺

8、术性。B城市的本质从来不都是人精神的外化,因为人的喜好有相同和相似的地方。C作者建议城市管理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多一些公共关怀,尤其是要给下一代多一些心灵的滋润。D越重视城市精神建设,城市就越有风格品位和艺术性。10、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城市精神”的具体体现: (2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6分)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

9、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

10、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11开头的五组对偶句对黛玉作了精彩细致的描写,从中写出了黛玉的什么特点?(2分)12宝玉给黛玉取字“颦颦”,并说“岂不两妙”,这“两妙”指什么?(2分)13宝玉“摔玉”这一举动有什么含义?(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3分)清塘荷韵 季羡林楼前有清塘数亩。记

11、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

12、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

13、,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

14、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

15、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

16、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连日来,天气

17、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为我的“季荷”祝福。(选自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同名篇目,有删节)14“清塘荷韵”美在何处?请从荷的风姿、神韵(精神)、意趣(给人的一种感受)三个角度加以分析。(3分)15如果把文中的第、第自然段删除,行不行,为什么?(4分)“16分析划线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分)17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朱自清笔下的荷是抚慰心灵的舞者,那么季老笔下的荷应该是什么呢?请

18、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由。(4分)三、古诗文阅读(27分)(一)阅读选段,完成15题 (16分)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抉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到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竞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

19、,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问,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昊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

20、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8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为巡船所物色盘查 B殆例送死几乎 C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显露 D视五人之死 看19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而境界危恶 而为之记, B真州逐之城门外 视五人之死C间以诗记所遭 以小舟涉鲸波出D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1、不能容于远近20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2分) A道海安、如皋 B草行露宿C亦以明死生之大D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21下列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段作者痛定思痛,扣住一个“死”字,概括九死一生的经历,表现出“生”的不易和作者万死不辞的心情。B段简明地交待了诗稿形成的经过和写这篇序的目的。C段末句“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这里说的“志”即作者“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耿耿忠心。D作者把五人同周公并列,意在表明五人同周公一样品格高尚,令人敬仰。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5分)(1)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3分)

22、 (2)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2分)23、断句 (3分)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二)古诗阅读(5分)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住宅以西。24、诗中选用了 、 等意象,营造了 的意境。(2分)25、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诗中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怀?(3分)(三)名句默写(任选三句) (6分)26、(1)大阉之乱, ,

23、,有几人欤?(2)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3)微风过处, , 。(4)采莲南塘秋, 。低头弄莲子, (5) ,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四、语言运用(4分)27.请指出下面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3分)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成名后,在媒体面前很低调,他一再向记者强调:“别太关注我,我可没办法应对媒体!”对于自己的走红与火爆,钱文忠有着比一般人更清醒的认识-瓜子炒了以后可能是比较香的,但是别忘了,也有很多瓜子是会被炒焦的。28、在浩如瀚海的“对联一族”中,有一种“无情对”此种对联,上下联可谓风牛马不相及,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但细读起来,则又字字相对,十分工整

24、、巧妙。品赏这类对联,最能使人领略汉字的无穷妙趣。如:上联:回信;下联:汉书(“回”对“汉”民族名相对,“信”对“书”,上联为常用词,下联为古籍。请同学任选一联作对。(1分)(1)上联:庭前花始放 下联: (2)上联:色难 下联: 四、作文(30分)西方有句格言: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不是吗?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的歧视的眼光;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对以上材料有什么感受,请以此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700字答案1、C2、B 提示:A句中“幽辟

25、”的“劈”应写作“僻”;C句中“幅”的应写作“副”;D句中“戌军长官”的“戌”应写作“戍” 。3、B 提示:B项中的“风流”在句中是“风韵”的意思。4、B 提示:秀色可餐,一是指妇人姿色美丽诱人,二是形容自然景色优美秀丽。A项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这里应用“绘声绘色”。C项,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对的去做。与句意不符。D项,本末倒置:比喻把事情的轻重主次颠倒了。这里应用“舍本逐末”。5、A6、A7、B12、与黛玉的名字有联系。与黛玉“眉尖若蹙”的神态有联系。13、宝玉“摔玉”的原因是众人没有,只有他有。宝玉的这一举动,一方面照应了前文王夫人所说的“疯疯傻傻”,表现了宝玉的叛逆性格;

26、一方面也表现了宝玉渴求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思想。14、风姿:荷是秀雅的,它迎风弄姿,睥睨一切;神韵:荷是顽强的,它活埋四年,不曾言弃;意趣:荷是宁静的,它优美淡然,洒脱飘逸。15、不好内容上:从最初投放种子写起,写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期待,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荷花的期盼;虽然沉静了三年,但只要生命不止,一定会有生命勃发的时机,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顽强的生命力;结构上:为下文写荷叶满塘的狂喜和对荷坚忍不拔精神的赞美作铺垫。16、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关心以及盼望的焦急17、是张扬生命的强者。荷花的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让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美丽和顽强,莲子暗暗地积蓄着力量,破壳而出,“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

27、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正是生命强者的真实写照。是彻悟生命的智者(2分)。一般来说,生命的凋零总是给人凄凉、萧条之感,作者笔下荷花的凋落却是一幅生动细腻、柔和宁静的美丽画面:月下荷塘,流水脉脉,微风不经意时吹落了一叶荷瓣,倒影上浮,花瓣飘荡。这瓣荷花,曾饱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曾深感了生命的快乐。离去时如此宁静安详,如此飘逸洒脱,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荷花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2分)。18、 D19、 C20、 D21、 B段写出了九死一生仍不忘写诗成集的目的,而不是仅仅写这篇序的目的。22、(1)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坏事层叠交错涌现,

28、实在不是世间的人所能忍受的。(2)凡四面八方的人士经过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这真是百代难得的际遇23、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文天祥说:“只是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24、露、寒月、石泉、山鸟、疏竹。营造了幽静、凄清、寂寞的环境。25、以动衬静(反衬),用泉和鸟的声响来衬托环境的幽静。抒发了诗人谪居僻远之地(环境凄清),被贬后孤独愁苦,无人理解的情怀。26、(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 (2)素不闻诗书之训 激昂大义(3)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4)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5)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27、答案:言外之意:当下媒体的炒作对于一个人的成名起着至关量要的作用,但过火的新闻炒作,往往会使一些明星成为“流星”,昙花一现,随风而逝(2分)28、阁下李先生 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