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文之美国小学生作文题目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24705924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美国作文之美国小学生作文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美国作文之美国小学生作文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美国作文之美国小学生作文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美国作文之美国小学生作文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作文之美国小学生作文题目(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美国小学生作文题目【篇一:美国小学生的作文题和作文】 美国小学生的作文题和作文 附儿子的作文 美国小学生5年级作文题择选: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了一块飞毯(飞毯是小朋友故事书“阿拉丁”里会飞的魔毯) 提示:写作前,想想你会去哪儿,会看到什么,你会做些什么。写下一种你发现飞毯后的想象故事。 一次想象的旅行 提示:写作前,设想一种你向往的地方,想想你会在那儿干什么。 动物都跑出来的动物园郊游 提示:写作前,想象你的郊游会发生什么事,写一种动物园动物都逃出来的故事。 如果我是风暴里的小雨滴 提示:写作前,想象你作为雨滴的一天旅行,写下你的历险记。 我看完这些题目的感受就是:“哇,多故意思的题目!”看了就

2、跃跃欲试地想写!比起我们小时候的难忘的一件事,我的朋友,春游的一天之类的作文题目好玩,在教育思路上和我们当时在中国上小学时有着天壤之别。 发现这些在州教育网上的作文题是源于儿子的一篇满分作文。这天,儿子兴高采烈地回来报告,她的作文得了六分,是满分,教师在班上念了,还能送去州里当范文等等。我乍一快乐之下又满心狐疑,细细问了她写得什么题目,都写了些什么。听完后,仍是将信将疑。儿子有夸张她的成就的历史,不想容易打击她的荣誉感,但赞扬她的几句多少有些言不由衷。 好在几天后就是我和儿子教师约的家长会,重要的一项就是证明儿子的话。别说,儿子说的基本属实,尽管还是有夸张之处(或是她一快乐没理解教师说的细节她

3、这篇是练习作文,州里正式考的得了满分大概才干送去当范文)。我规定看看这篇文章,她的班主任找出来念给我和在座的数学教师听,一边念,一边仍忍不住地笑,夸她实在是写得很有趣。故事环环相扣,用的比方贴切生动,结尾出乎意料。我在讶异之中,几乎不相信这是儿子写的! 其实,我等这一天已经等了近年。 从儿子一年级开始,我就规定她写周记,到目前也有近五年了,几乎是没有间断过。从满篇错字、歪歪扭扭的几句话到目前能较通顺地记下一件事,有进步,但不抱负。重要是写的都是流水账,平铺直叙,散淡无奇。 为此,我还给她买了教孩子写作的书,解释时间、地点、人物的重要;拿她喜欢的故事作范例解说怎么注意细节的描写,用文字的论述让人

4、有身临其境之感。我不是在这边长大的,英文是我的第二语言,不是我的强项,相信将来孩子会比我强。但写作的基本要点是同样的,吸引人的故事无论用何种语言都是由同样的要素构成的。我自己小学时作文有了忽然的长进就是从多读书,模仿好描写开始的。儿子练了这样久,读书不少,怎么顿悟的一刻迟迟不来?! 仅有一次她拿回家的作文我觉得写得挺故意思,想象力十足,自己看得津津有味,还拿去给同事看,大大表扬了她一下。谁知过几天问她教师有无给她高分,儿子不是很在乎地说教师只给了她二分,说她写得不好。我惊讶之余,不觉得然,告诉儿子不要泄气,每个人的原则不同样,妈妈很喜欢这一篇。 目前想来,我对儿子的指引有着我自己成长的痕迹,没

5、有考虑到孩子的经历和心理特点,有失误之处。教我六年语文的中学班主任在看了我的博客后曾经评论说,由于我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博客比我中学时的周记写的生动有趣。是啊,在孩子这个年龄,她对生活的感受简朴,她对人情世故基本不知,她的心理很单纯,只是让她记下生活的事情,她自然写得淡而无味。但是,孩子没有被生活琐事干扰过的心灵却有块不受约束、任其驰骋的田野,如果让她写想象中的故事,那真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畅快! 有了这个启发,上周的周记,我就让儿子用了一次想象的旅行这个标题,她写了星际旅行,在火星上的历险,想象中又有现实生活的影响,在规避另某些邪恶外星人的洗劫时,她来到了土星上的难民营。大概是新闻里常常可以

6、听到的难民营给了她很深的印象。而我,则有些对儿子刮目相看了。 x x x x x x x x 附:儿子满分的作文(她写错的时态、字我没有改,保持原汁原味) 没有标题,下边是写作场景(时间限制是35分钟): 昨天,我陷入巨大的危机。当时,我非常胆怯,但是还是保持了镇定,这点,让我熬过这不测之灾。 我爸妈把我留在家照顾我的小弟弟。她们走时,我弟弟还在睡觉,她睡得很香,像个冬眠的小熊。我看到还没人去取信,就蹑手蹑脚地轻得像个小老鼠同样溜出家门。我想尽量不要吵醒我的小弟弟。在我踮着脚尖走出门后,门“吱呀”响了一下然后就是“砰”的一声响,门关上了!我家的门是那种老式的,关上的同步也就锁上了。 我傻站在那

7、儿,不知如何是好。当时就想“爸妈回来一定会把我给杀了。”我想撞开窗户,但我撞上去时感觉像是用羽毛去打断钛合金。我试着爬墙但愿可以着开着的窗户,爬了一半摔了下来,摔到一片矮树丛里,感觉被成千上万个尖利的针扎到了身上。我发誓那会儿要是有人看到我一定会说:“今天我看见一种绿色的刺猬!”不久,我黔驴技穷了。我已经试过撑杆跳,成果是我重重地撞到墙上,只听到一声闷响;我给警察打过电话,但是她们正忙着抓恐怖分子;我去了我邻居家,可是她们出门度假去了。精疲力竭地,我坐在块石头上,垂头丧气。最后,我慢慢地站起来,像一种腿有毛病还没有拐杖的家伙。我再次试着开门,门是开着的!综上所述,我主线就没关上门。我像一头看见

8、一只一瘸一拐的鹿的狼,快乐地大叫起来。 我就这样走出了危情险境。【篇二:美国小学生作文:一篇让中国式教育震撼的文章】 美国小学生作文:一篇让中国式教育震撼的文章 10岁的孩子被送进了美国学校,上英文课,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写论文,题目居然大得冲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上历史课,教师让孩子扮演总统顾问,给国家决策当高参;在中学的物理课上,作业居然是一种市政研究项目都市照明系统的布局;而道德教育,居然是从让孩子们爱惜小动物开始。 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没有统一的考试,没有对学生的三六九等的分类排位。这就是呈目前一种中国记者眼前的美国教育。面对与中国教育截然不同的西洋景,种种的疑虑、困惑接踵而至,美国教育究竟

9、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这究竟是教育学者的危言耸听,还是对人与教育之间客观规律的深刻结识? 我们中国人与否认真反省过我们的教育?我们中国的教育有缺陷吗?如果有,在哪里?我们这样一种正在全面筹划自己将来前程的民族,应当如何审视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的教育环境? 美国小学给10岁的儿子留的作业是写一篇论文,题目吓我一跳:中国的昨天和今天。学习二战史,美国教师居然让10岁的孩子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档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种种躲闪不开的冲突与思考,我由此遭遇美国教育。 当我牵着10岁的儿子登上中国东方航空公司飞往美国洛杉矶的班

10、机时,心中就布满了疑惑:我不懂得在孩子这样小的年龄就把她带到美国去,是不是一种失策?一位朋友的劝告还响在耳边:至少应当让孩子在中国接受完基本教育再到美国,由于中国的基本教育是最完整、最系统的。多少专家也觉得,美国的高等教育很杰出,而基本教育绝对不如中国夯实。 直到我把儿子送进了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内心的忧虑终于得到证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在学校至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开眼的是儿子主线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女教师弗丝女士看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6年级此前,她的数学是不用

11、再学了!面对她那双布满笑意的蓝眼睛,我就像挨了一闷棍。一时间,真是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毕生中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每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我的心就觉得沉甸甸的。在中国,她从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她换了三个书包,一种比一种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长。而在美国,书包里没了承当,孩子精神上就更松快了,这能叫上学吗?一种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她美国学校给她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她笑着送给了我一种字正腔圆的答案: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同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的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

12、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但是,事已至此,总不能再把她送回国去呀?也只有听天由命了。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她一次借这样多书干什么,她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计算机,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作业?我忍不住凑过去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是一种小学生的作业?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便是博士,敢去做吗?于是严声厉色地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教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窗写一篇简介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规定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阐明自己的见

13、解。 我一时语噎:真不懂得让一种10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种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成果?偌大一种中国,它的地理和文化,它的历史和现状,一种10岁的孩子能说得清么?我只觉得一种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弄这些大而无当的东西,后来恐怕是连吃饭的本领也没有了。过了几天,儿子完毕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扬,也没评判,由于我自己有点发懵,一是我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照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使用的写作论文的方式,那时,我30岁。 不久,儿子的另一种作业又

14、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尚有边际可循,那这次真可谓是不着边际了。 儿子猛不丁地冒出一句:饺子是文化吗? 饺子?文化?我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为了不误后裔,我只得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真是没少下功夫,我们总算完毕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的折腾,儿子又是几种晚上坐在计算机前煞有介事地做文章。我看她那用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种小学生,如何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拟定的概念呢?但愿我这个虎头虎脑、历来就对吃爱好无穷的儿子,别只是在饺子、包子上大作文章。 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不久就把文章做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10页,又是

15、自己设计的封面,文章背面又列着那一本一本的参照书。她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朴就是人发明出来让人享有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她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孩子把教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教师的批语:我布置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她们作业的成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但愿孩子们进入的境界。 没有评价,既未说对,也没说不对。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儿子说,教师没为我们骄傲,但是她为我们震惊。 是不是?儿子反问我。 我无言以对。心中始终疑疑惑惑:弗丝教师但愿她们进入什么境界? 儿子6年级快结束的时候,教师留给她们的作业是一串有关二次大战的问题。你觉得谁对这

16、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觉得纳粹德国失败的因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档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与否觉得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种措施去结束战争?你觉得今天避免战争的最佳措施是什么? 如果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我肯定会抱怨:这哪是作业,这分明是竞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而此时,我开始对美国的小学教育方式有了某些理解。教师正是在是通过这些设问,向孩子们传播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引导孩子们学习高屋建瓴地思考重大问题的措施。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原则答案,它的答案,有些也许需要孩子们用毕生去寻索。 看着12岁的儿子为完毕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

17、想起当年我学二战史的情景:按照年代、事件死记硬背,书中的结论,有些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否则,怎么通过考试去奔光明前程呢?此时我在想,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发明。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可以纯熟地在图书馆运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她所需要的多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有一天我们俩为狮子和豹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她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简介这两种动物的录像带,拉着我一边看,一边讨论。孩子面对她不懂的东西,已经懂得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审视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

18、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她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她们要让孩子懂得,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她们学习的课堂;她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她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如何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措施;她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提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鼓励孩子们所有的发明欲望和尝试。 有一次,我问儿子的教师弗丝女士: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背记某些重要的东西呢?我上小学时,可没少背课文,没少背教科书的要点。 弗丝教师笑着说:对人的发明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

19、背更重要,一种是她要懂得到哪里去寻找她所需要的比她可以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种是她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发明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种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种人变得聪颖,这就是我的观点。 我不禁想起我的一种好朋友和我的一次谈话。她学的是天文学,从走进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学位整整5年,始终以优秀的成绩享有系里提供的优厚的奖学金。她曾对我说:我很奇怪,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那么富有发明性。我想,她感受的也许正是两种不同的基本教育体系所导致的人之间的差别。中国人太习惯于在

20、一种划定的框子里去施展拳脚了,一旦失去了常规的参照,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感到的也许往往并不是自由,而是惶恐和茫然。 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在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步,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与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变化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发明力的现代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如何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文明? 但是,我不久发现,那篇小文章之因此有点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是由于它恰恰触动了我们中国人心中最为沉重的事情。 文章刊登

21、后的几种月,我当年就读的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举办40周年校庆,我的一种小学同窗把她的女儿带来了,小姑娘眼睛里分明带着种种不情愿的神色,大概是被妈妈逼迫而来。我的这位同窗这些年来让这个女儿折腾得苦不堪言,小姑娘就是喜欢英语,对别的课程没有爱好。立即要中考了,当妈的急得茶饭无心,每天都与女儿较劲:你光是英语好,别的科目不好,不也是考不上好学校? 大概是作妈妈的情急之下唠叨太过,弄得母女关系十分紧张。我安慰我的同窗,让她换个思维方式,给孩子某些自由。我说到了我的儿子,说到了美国的小学教育。 这个小姑娘在一旁听着,忽然睁大眼睛,惊异地看着我,问道:叔叔,你是不是写了一篇文章,说你的儿子在美国上小学的事

22、情? 我说:写美国小学的文章可不少,你看的是哪一篇? 小姑娘说:文章有一段是这样写的: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她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她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她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如何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措施;她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提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鼓励孩子们所有的发明欲望和尝试。是不是这篇文章? 我很吃惊,一种小姑娘怎么把这样长的一段话都背下来了?我告诉她,这篇文章是我写的。 小姑娘有些雀跃地说:叔叔

23、,你懂得吗?我把这段话用刀子刻在我的桌子上了。我是在读者上看到这篇文章的,看了诸多遍,都快给背下来了。我想,我要是在美国的学校上学就好了! 一种孩子,居然用小刀把描述美国教育的一段话刻在桌子上,这是为什么?她究竟被什么所打动? 与孩子聊起来,方才懂得,她们的课业太沉重了,以致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或者想做的事。学校对她们的管理也太严格了,甚至不让女孩子留长头发,进校门有人专门检查。这个小姑娘无法想像,世界上居然有不用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的地方!有鼓励孩子们给总统决策提意见的地方!孩子太渴望在学习中可以自主、可以轻松、可以快乐了,她们太渴望呼吸自由的空气,太向往课堂外那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了!

24、后来,我的小侄子的经历,也给我上了一课。 那年7月,小侄子从小学毕业,正赶上中国开始倡导素质教育,小学生升中学一律取消考试,就近分派。 按照地理位置,我的小侄子也许被分到她们住处附近的一种臭沟学校,这是全家都难以容忍的。于是,一家人动用各方关系,历经周折,才找到京城一所有名的寄宿中学,交了3万元赞助费,把小侄子送了进去。 大人们终于释然,似乎这3万元买来了小侄子的前程。我问我弟弟,这年头不是都开始素质教育了吗?你们还花这种钱,费这种精力干什么? 我弟弟一脸苦涩地说:什么素质教育啊,孩子高中毕业还不是要考大学?考大学还不是要看分数?你不给孩子找个好中学,不是耽误她一辈子?我无言以对。 小侄子进了

25、新中学,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原本聪颖活泼的孩子,每个周末回家,都像霜打了的茄子秧似的,没精打采。到了星期天晚上送她回学校时,常常哭丧着一张小脸。以至于后来竟要父母做说服工作,就像当年送她上幼儿园同样。有几次孩子还掉下眼泪来。 问她为什么?她说:我受不了这个学校,纯正是个集中营。把学校说成集中营?这太过度了!于是大人们开始教育孩子。 但小侄子倒振振有词地控诉起学校:晚自习从6点半到9点,做完作业只许看教科书,其他所有的书都不让看。小侄子撅着嘴说:教科书有什么可看的?前面的内容全懂得,背面的内容都不懂。每周只有两节体育课,连玩的时间都没有!控诉完,小侄子还大放厥词:不让我们玩,就是剥夺小朋友的人权

26、! 大人怕这孩子童言无忌惹恼了学校,于是教育她说:你懂什么是人权?让你上这样好的学校,你还觉得剥夺了你的人权!你没看电视上那些非洲孩子,饭都吃不饱。你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就欠把你送到那儿去过几天! 没想到,这一下小侄子倒来词儿了:我还想去非洲呢,我还不懂得非洲什么样儿呢!电视上的非洲我都看不到!学校也不让看电视,连广播都不让听!有一种同窗带了一种小收音机,被发现后当场就没收了。 小侄子愤愤地说:目前倒好,我不仅不懂得世界大事,就连国家大事也不懂得。和傻子同样,还当共产主义接班人呢。 我对她说:你这个年龄不把精力所有放在学习上还想做什么?我们年轻时候正赶上文革,上山下乡,中国的书只能看毛选,外国的

27、书只能读马列。想学文化知识还不行呢,你们目前多幸福。 没想到小侄子一脸老成地叹息道:你们那个时候才幸福呢,不用考试,不用受我们这样的罪。 我有些吃惊:我们的教育怎么把今天的孩子弄得如此不知好歹,居然向往起文革那样的文化荒漠? 有一次小侄子还说出了更为极端的话:你们再让我上这个学,我就会死!这让全家人都吃了一惊。我心中产生的疑问也更加深重了:中国教育何至于如此残酷,居然让天真烂漫的孩子会想到了死? 同窗的女儿与我的小侄子的事情,使我开始思考我们今天的教育。我发现,中国的基本教育越来越走向一种极端,分数被抬到一种越来越高的地位,孩子们被越来越紧的紧箍咒勒得喘但是气来,她们每天被拴在桌前十几种小时,

28、原本天真烂漫的童年陷入过度沉重的学习苦役之中。要说小侄子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她们拥有的天地太狭小了,她们离课堂外那个精彩的世界也太遥远了。 我们为什么只把学生的视野、思维甚至行为的准则限制在如此狭小的教科书、课堂和校园之中? 我真是紧张,在这样的禁锢之下,让孩子们为了几门课程的考分而耗尽她们能量无限的生命,其成果恐怕不止是让孩子失去学习的爱好,甚至不只是让孩子们生出敌视教育的心态,更可怕的是导致了孩子们狭隘的眼界和心胸。一种孩子比身边的同窗高出几分都会受到奖励,以至于她们可以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这些为今天的考题活着的孩子在人类明天的文明进程中会居于什么位置?【篇三:美国小学的作文题】 美国小学的

29、作文题 为兑现承诺,我立马与女儿聊起了这事。没想到,女儿居然也一头雾水,说只有一种“writersnotebook”(写者散记),里面写了些东西,尚有一种“researchproject”(研究报告),可以算是个大作文,但那不是一次写完的,而是用了整个第三学段(一年共四个学段)的所有写作课才最后完毕。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等着女儿把这些“实物”带回来,好有个感性结识。但孩子对这事没怎么上心,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一种星期过去了,总算让我看到了“庐山真面目”。 看完后又与女儿聊,根据这些“实物”及女儿的简介,总结如下: 一、美国小学给孩子们布置的“作文”,比较偏重“研究性”的成果报告。 美国

30、小学生撰写“研究报告”事,在我此前的博文里有过不止一次的简介。有博友跟评说:这样的内容和篇幅,已经相称于国内大学生的论文。这种评价也许有些夸张,但是话说回来,这种“研究报告”至少比国内小学生每周一篇的“大作文”可真是要“大”了某些。它不仅波及内容比较深、广,并且耗时长、磨工大,非一日、一周、甚至一月可以完毕,常常要拖上好几种月,才干完毕一种“大作”,我有博文称这是“慢工出好文”。 做这样的研究课题时,孩子们要通过选题、立意、研究、找资料、架构、草稿、二稿、三稿、?、定稿等一系列“工序”,最后还要向人们展示(present)自己的成果。 通过这样一通“折腾”,已远不是“写作”那么简朴,孩子们通过

31、自觉的“探寻”、“研究”,获得了许多课本里临时还没波及、也许永远也不会波及的知识,很有成就感。 拿这次的“研究报告”为例,选题范畴很广,仅种类就有:famouspeople(出名人物),sports(体育运动),history(历史事件),places(名胜名景),nature(自然生态),humans(人体构造),animals(动物生灵),invention(发明发明),other(其他)。每个种类下尚有小范畴,可供学生参照和选择。 选题参照:以粗黑线分出大类区域,每个区域的中间,画着红框的是类别名称,红框的四周是可选小项。 据女儿自己说,她是通过了好几次“缩小范畴”,最后才决定研究“pyramids”(金字塔)。 在她研究报告的“卷宗”里,有许多资料,貌似从英特网上“挖”来的。她自己写出的研究报告,还都是用电脑打印的,版本至少有四稿,每稿都保存着,可见日趋成熟的痕迹,内容越来越完善。而所有这一切过程,都是在学校完毕的,教师会有适度指引,学校提供电脑等硬件,只有上网查资料占用了家庭资源,但也是她自己独立完毕,家长没帮上任何忙。 封面: 有关资料中的一种:研究报告的第一稿(只有一页,眉毛胡子全在一起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