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食品行业物流供应链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24121548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当前食品行业物流供应链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前食品行业物流供应链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前食品行业物流供应链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当前食品行业物流供应链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食品行业物流供应链的问题及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当前食品行业物流供应链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现状,就我国目前食品供应链的整体运行质量和水平, 对食品供应链运营中产生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有针性的提出来对食品供应链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食品供应链 问题 防范措施一直以来,我国食品安全就不容乐观,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近年来的重大 食品安全事故,波及范围广,损失严重,极大地打击了消费者对国内产品的信心。 食品供应链是由农业、食品加工业、批发零售业和物流配送业等相关企业构成的 食品生产与供应的网络系统,属于典型的功能性产品供应链。不同于其他行业, 食品出现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和不良影响往往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甚至可能使供 应链崩溃,这

2、就要求企业从选择原材料,到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 量把关,对易变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冷藏储存和运输。食品供应链相 对较长,覆盖种植、养殖、屠宰、生产和流通以及餐饮管理等环节,这些环节在 食品供应链中环环相扣,互相影响,使得保障食品安全不仅仅是某个企业的事情, 而是必须从供应链整体角度考虑。一、我国食品供应链运营的现状近年来,我国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奶类等的生产发展很快,年均增 长率分别达约11%、25%、8%、12%、24%和7.8%;其运输特点是运量增长较 快,主要以新鲜状态进行运输。水产品产量与养殖面积增长较快,水产品生产结 构与品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淡水产品比例

3、增加较大,海水产品已由以鱼类为 主转变为以其它类(虾、贝类等)为主;淡水产品尽管仍以鱼类蟹、为主,但其 比例有所下降。但是我国农产品产后又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 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目前,我 国蔬菜类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只有5%,肉类15%,水产品是23%。而在欧美日 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入冷链流通在95%以上。我国的冷藏运输,长期以来以铁路冷藏运输为主。目前,铁路部门有加冰冷 藏车3500余辆人,机械冷藏车1800余辆,这些车辆担负着我国近20%的易腐 食品的运输任务。公路冷藏运输发燕尾服也较快,目前约有15000

4、辆冷藏保温汽 车,其中机械冷藏汽车占15%左右,主要担负着大城市内、靠城市的生产基地 到市场的运输任务,以短途运输为主。水上冷藏运输能力较小,现有各种类型的 冷藏运输船近200艘,总容量为10万吨左右,多为内河或沿海的短途运输。公 路运输生鲜货物以其方便,快捷,灵活,门到门,风险小,货源组织容易等特点, 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20%增加到了 80%以上。铁路 运输鲜活货物的运量从1992的近1700万吨骤减到2003年的494万吨。二、我国食品物流供应链出现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行业一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市场把握不准、计划 频繁调整、生产要么过剩要么不足、批号老化、

5、全国范围工厂间调货、客户要货 批量减少、渠道渗透及产品铺货率不够高、产品推广不理想、责任难以划分、横 向协调较难,配送陷入被动操作等。加上食品物流链本身具有的链条长,运转起 来难度大,管理起来难度大,并且对人员设备的清洁卫生等都有特殊要求。而食 品行业的物流更是个小生产、大流通的物流,创造的利润价值低,更是造成食品 物流供应链的问题层出不穷。1、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我国大部分鲜活产品物流主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没有形成 连贯成型的冷链物流。我国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700多万立方米,很多冷库只限 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而当生产淡季和原料资源不足时,冷库往往处于闲置 耗能状态。目

6、前我国保温汽车车辆较少,约有3万辆,而美国拥有20多万辆, 日本拥有12万辆左右,并且易腐物品装车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 作,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 证的情况下运销。非冷藏状态下的散装鲜活产品物流,在运输、分销和零售的多 次装卸搬运中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机会,降低了产品的新鲜度,降低了产品质量。2、生鲜食品物流设施落后,配送成本高我国冷链物流的现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 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造成大量损耗,物流费用高,易出现安全隐患。用户较 少的地方设施不足,无法保证冷链物流的全程温度控制,商品质量难以保障。3、市

7、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损耗太高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 影响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 很高。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冷冻(速冻)食品包装缺少必要的保温性能,在常温下包 装内物品温升得快,对冷冻(速冻)食品的品质影响很大。埃森哲资讯公布的数据 表明,我国在食品运输过程中腐烂变质的损失不低于750亿美元,常温运输中水 果蔬菜损失达20%-30%,粮油15%、蛋类15%、肉干耗3%。4、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由于中国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从农业的初级产品来 看,虽然产销量巨大,但在初级农

8、产品和易腐食品供应链上,既缺乏食品冷链的 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 发展中存在严重的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缺乏连贯性,常常发生中断,影响了 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5、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一是位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 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 用防腐剂、保鲜剂。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 村市场、城乡结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 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城乡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三

9、、造成食品供应链出现诸多问题的因素分析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欠账,积重难返,目前全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尚未形成,专门用于食品运输的公路、铁路、航空 及水上常年性运输通道更是无从谈起。还有不少地方的交通运输布局长期不合 理,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致使食品供应链物流阻塞时有发生,甚至 使食品供应链频繁出现断链现象。2、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设施严重不足我国目前的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且发展滞后,无法形 成真正意义上的冷冻冷藏食品供应链。现实中所谓的食品供应链,充其量不过是 一般商品供应链的简单延伸而已,根本无法适应食品

10、安全呼声日高及食品贸易国 际化的要求。3、食品冷藏运输专用车辆投运率极其低下目前我国易腐保鲜食品的装卸搬运,装船卸船,装车卸车,都是在露天作业, 不是按照ISO9001: 2000质量标准或安全食品供应链标准ISO22000: 2005等国 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也无法达到HACCP的食 品安全危害控制要求。此外,在我国现有的公路食品运输总量中,易腐保鲜食品 的冷藏运输率大约只有20%左右,其余80%左右的果蔬、禽蛋、肉食、水产品 大多是用普通箱式货车运输,甚至直接用普通卡车运输。4、食品供应链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尚未形成信息化水平较低,尤其是能反映物流现代化水平的物

11、流信息技术和装备设 施,如 RFID、GPS、EDI、CRM、ECR、JMI、CPFR、SCOR 技术,以及农产 品食品保鲜技术、低温制冷技术、冷链设计技术、智能化仓储和配送技术与装备 等在食品物流供应链中的应用普及程度比较低,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供应链 的总体运作水平和运作效率,延缓了我国食品供应链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和速度。 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水平低,食品供应链上的信息阻塞,不够透明和畅通,供应 链各环节时常脱钩,造成食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增加了食品的安全风险。四、食品物流供应链问题应对措施1、改进和完善食品供应链的运作机制基于我国食品行业面临的新环境,要解决与食品物流密切相关的食品多

12、样快 捷化要求、食品安全控制、食品规模效益等问题,就要求引进先进的物流供应链 管理思想,将生产链的上下源头有机结合起来,使供应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形 成新兴的“双赢”关系。供应链管理是对产品从原材料生产、物资采购、产成品 制造到商品批发分销、零售的所有企业协同过程的管理,它不同于企业内部管理, 更不同于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一个企业的战略层面的取向,更多的是战略 决策与协同标准的管理。针对食品行业的特定性,渠道订单管理。2、推动物流外包,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作为物流的先进模式,独立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 和现代化物流发展的方向。第三方物流已占物流市场的相当比例:日本为80

13、%、 美国为57%、德国为23%、法国为27%、英国为34%;而我国仅为18%,而且 绝大多数都是在华外资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数据表明,大陆的外资企业90% 将物流业务外包,占整个大陆物流外包市场的70%。说明大陆本土企业急需转变 观念,因为“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不仅无法降低成本,而且也无法提升 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3、大力推广应用冷链技术,完善和优化冷链的运作和管理系统,不断提高 冷链运输和配送在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输中的比例尤其要在食品供应链系统的运输和配送环节,增加冷藏冷冻运输工具和车辆 的投放和使用。与此同时,加快港口冷藏设备、专用冷藏冷冻仓库等仓储设施的 建设,为实现食品低温运输,

14、减少损失,形成销售共同质量标准,需研究、大 力开发和制造适用于果蔬、畜肉、水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各种冷却机与设备。通过 建立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 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置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 少食品的损耗,防止食品的变质和污染。择优推广装配式冷库。在引进整座预制 装配式冷库的实践中,我国的制冷设备制造企业,自引进的生产设备陆续投产以 后,就逐步替代了国外的同类产品。据主要生产企业历年产量估计分析,截止 1995年已累计生产建设大中小型装配库约800座,室内装配式冷库约2.5万套 (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是巨大的。所以在我国有

15、针对地推广予制装配式冷库 的生产和建设无疑是正确的高效益的。4、大力发展以冷冻食品和生鲜食品物流为主的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实现 食品生产、加工流通、装卸搬运、保管储藏、运输配送和消费过程的安全化、绿 色化这就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辟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 性食品运输通道,并按照区域分工、优势互补和经济合理和的原则将其联结起来, 发挥各类运输工具的优势,消除不必要、不合理的关卡和收费,在全国范围内构 建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绿色运输网络和联动运输系统;二是在有条件的地 方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的食品生产、储藏、流通加工、物流生产配送基地,以规 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

16、染,如餐饮服务业对食品的集中加工、 配送中心对生鲜蔬菜的辅助加工等。与此同时,注意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过 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实行集中处理,以减少分散生产和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 废弃物污染;三是促进食品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 装,使食品供应链全程都尽可能采用可重复使用单元式包装,在食品包装物上印 制的广告与使用说明也应尽量做到规范并合乎有关规定和要求,并尽可能做到科 学合理的回收处理食品包装材料,直至实现循环使用各种包装材料的目标。5、通过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增加内陆地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以优化全国 路网布局,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路网

17、布局合理、交通设施完善、交通功能 强大、交通方式多样互补、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和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 在建设资金的筹措和投入上,可以考虑采用国家扶持、地方自筹、民间集资、中 外合资以及BOT等多种筹资形式,通过实施优惠政策,调动各方建设交通基础 设施的积极性。并使运输绿色化,开辟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食品运输 通道,并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将其联结起来,在全国范围内构建高效率、无污染、 低成本的绿色运输网络和联运系统。6、加速对我国食品冷藏链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协调食品冷藏链为一个 跨行业、多部门有机结合的整体必须协调好从加工、贮藏、运输到销售各个冷藏作业管理。当前,国内食 品冷藏链

18、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对冷藏链发展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认识不足 的员工甚至管理人员,要维持食品冷藏链的正常发展,适应国际冷藏链市场竞争 的需要,必须重视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目前大部分的物流企业,由于资 金紧张及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忽视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影响了企业整体管理 水平和流通服务质量的提高。7、政府机构适当介入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不在于管制,而在于规范和疏导。在我国地域分 割与行业分割已经严重阻碍了物流业的健康成长,服务商若要提供全国范围的物 流服务,就必须取得按省份的和运输方式的多个运营许可证。这种做法极大地阻 碍了物流市场的整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物流提供商的市场份额超过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