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 三年级上册》教案说课稿 3页7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123497558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7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 三年级上册》教案说课稿 3页7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 三年级上册》教案说课稿 3页7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 三年级上册》教案说课稿 3页7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 三年级上册》教案说课稿 3页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 三年级上册》教案说课稿 3页7(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数学 说课模板一4小学数学 说课模板二6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8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9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10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121 测量141 测量 教案141 测量:毫米的认识 说课稿231 测量 :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271 测量 :千米的认识 说课稿301 测量 :千米的认识 说课稿二331 测量 :长度的测量 说课稿361 测量 :吨的认识 说课稿39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41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41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二51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两位数连续进位加说课64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2、 说课二65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68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的说课稿70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加减法的验算 说课733 四边形743 四边形 教案743 四边形 :四边形 说课稿813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说课843 四边形 :周长的认识 说课稿853 四边形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873 四边形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二893 四边形 : 长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914 有余数的除法944 有余数的除法 教案944 有余数的除法 教案二1004 有余数的除法 说课稿1064 有余数的除法 说课稿二1074 有余

3、数的除法 说课稿三1084 有余数的除法 说课稿四1114 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 说课稿1134 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 说课二1185 时、分、秒1205 时、分、秒 教案1205 时、分、秒 教案二1245 时、分、秒:秒的认识说课稿1285 时、分、秒 : 时、分的认识 说课1325 时、分、秒 : 时间的计算 说课稿1355 时、分、秒 说课稿1385 时、分、秒 说课稿二1426 多位数乘一位数1446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1446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二1546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说课1726 多位数乘一位数 : 口算乘法说课稿二1746 多位数

4、乘一位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说课1796 多位数乘一位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说课1816 多位数乘一位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说课1836 多位数乘一位数 :连续进位乘法 说课稿1876 多位数乘一位数 :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说课1896 多位数乘一位数 :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说课稿1956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 说课稿1967 分数的初步认识1997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1997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二2037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 说课稿205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几分之几 说课稿2077 分数的初步认识 :

5、几分之几 说课稿211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大小比较 说课2137 分数的初步认识 : 分数的简单计算 说课216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简单计算 说课二2178 可能性2188 可能性 教案2188 可能性 教案二2248 可能性 :第一课时 说课稿2278 可能性: 第一课时 说课二2288 可能性 说课稿一2308 可能性 说课稿二2328.可能性 说课稿 四2338.可能性 说课稿 四2358.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说课稿2378.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说课稿e二2409 数学广角2439 数学广角 教案2439 数学广角 教案二2489 数学广角 教案三2519 数学广角 :简

6、单的组合 说课2559 数学广角 :简单的排列 说课稿2579 数学广角 :简单的排列组合 说课2589 数学广角 : “搭配中的学问”说课2619 数学广角 :搭配的学问 说课、教学纪实2629 数学广角 :找规律 说课2679 数学广角 说课稿2709 数学广角 说课稿二273掷一掷274掷一掷 教案274掷一掷 教案二276掷一掷 课堂实录276掷一掷 : 观察物体 说课279掷一掷:猜拳游戏中的学问说课稿282掷一掷:掷骰子揭秘说课稿285掷一掷 说课稿一288掷一掷 说课稿二290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294教师资格面试知识(大全)296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296说课的程序296关于对

7、认定教师资格人员基本素质面试和试讲进行考察等有关问题的说明298试讲十要点300教师面试自我介绍范文300教师应聘面试注意事项301教师招聘面试题集锦(班主任篇)302特岗教师招聘面试面试题及答案303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表305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307教育教学技能测试评分表3081 测量 1 测量 教案第 一 课 时认识长度单位 毫米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

8、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学过程一、引言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估 计 实际测量 数 学 书 的 长 数 学 书 的 宽 数 学 书 的 厚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 宽、厚。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9、四、揭示课题:板出:毫米的认识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 米,你发现了什么?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出:1厘米=10毫米七、巩固发展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八、全课小结。第 二 课 时 分 米 的 认 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

10、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过程: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生: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2、全班交流。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板出:1分米=10厘米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

11、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三、认识几分米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四、用分米量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五、巩固发展1、练习一的第三题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 )(3)小明高14分米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3、填空:5分米=( )厘米=( )毫米 30毫米=( )分米40毫米=( )厘米=( )分米 2米=( )厘米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5、指导

12、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六、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 三 课 时千 米 的 认 识教学内容: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教学过程:一、认识千米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二

13、、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师: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生:想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练习二第二题(2)补充题(略)四、全课总结:第 四 课 时千 米 的 认 识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四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

14、度概念。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教学过程一、复习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2、填空:1千米= ( )米 1米=( )厘米1米= ( )分米 1分米=( )毫米二、学生实践( 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3、汇报:(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4、体验1000米有多远。带学生校

15、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第 五 课 时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内容: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出示情景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

16、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 3米、5000米、 5米、3000米。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

17、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三、全课总结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第 六 课 时吨 的 认 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至第13的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教学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教

18、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猜一猜物体 的质量(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2、讲故事师: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3、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师:(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6。(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3)汇报;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

19、质量单位。(2)1吨=1000千克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2、汇报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三、巩固、运用新知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四、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第 七 课 时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内容:教材第一十四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

20、、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1、复习长度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2、复习质量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

21、质量知识。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三、全课总结:1 测量:毫米的认识 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

22、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2)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1)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2)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2)使学生体会

23、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难点是: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二、说教法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1、谈话引入法2、现有知识与实际需要矛盾冲突法3、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三、说学法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1、操作实践法2、联想类比法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24、。)1、电教媒体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 卡等。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五、教学程序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这一阶段里,我按照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实践活动、引起冲突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一流程开展活动。2、谈话引入,复习旧知我抓住这一节课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这个契机,围绕“学生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准备这样设计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啦!你知道你现在有多高吗?请大家估一估,这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

25、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并提问:刚才我们测量的数据中,有几个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给大家说说这些长度单位吗?通过估测学生身高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知长度单位有关知识的回顾和对经验的总结,架好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3、实践活动,引起冲突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刚才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这个同学的身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长高了没有,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测量能知道我们到底要穿多少号的衣服,更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让我们知道房子呀、树木哇都有多高,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周围的事物,也能使我们更好的做事情。等等我由学生

26、身高测量这一个体事件扩展开来,引导学生放眼周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举例,使学生对测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测量应用的广泛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到掌握测量方法的必要性。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填写记录单。最后,我发给每小组一把特制的没有毫米刻度的纸尺,要求学生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测量。学生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测量的结果。纸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学生精确测量非常困难。我有意制造这个矛盾,是为了使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现实需要发生矛盾冲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准确的量出物体的长度还必须寻找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从而产生要

27、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这就为下面新知识的探索设置了有利的悬念。3、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时我很自然的提出问题:同学们,要想精确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讨论内一下。学生经过一翻思考会提出这样的设想:我们能不能把1厘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有的学生也可能会直接说出可以用毫米做单位。这时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你从哪儿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认为厘米作单位太大了,要创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刚才有同学说用毫米作单位,他说对了。毫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从而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探究体验,形成知识(在这个阶段,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版块)版

28、块1、认识毫米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这一阶段,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直尺,然后配合学生的汇报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是一个放大的直尺)通过动画,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对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行正确的导向,提高课堂效率,突出了“1厘米等于10毫米”这个教学重点。版块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我准备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1)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2)我借助1分硬币、 卡等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1毫米。(3)让学生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4)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大约1毫米。(5)用手势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6)

29、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一般用毫米做单位。(7)完成p3做一做,让学生体验测量的过程。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借助实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深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不仅提高了估测的能力,而且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思想。版块3、小结我由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第三阶段:实践应用,拓展深化首先,我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5面练习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然后,让学生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接着,要求学生估一估课本中的纸多少页的厚度是1毫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

30、法验证一下。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意图,是想通过估计、测量、验证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毫米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毫米长度观念的形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其中量数学书的厚度解决了学生先前遇到的问题,也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最后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做”数学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课的引入,注重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总的设计思路为:以学生身高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起认知冲突;

31、然后让学生用眼观察直尺、结合课件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最后,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知识。当然这是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实际上教学流程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变化。1 测量 :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对于毫米学生虽然没有正式学过,但他们每人的学生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可以说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分米的认识与毫米的认识在编排上类似,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 1毫米、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而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又是本课的难点

32、。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毫米和分米的感性认识。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二、说教法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三年级学生又习惯于形象思维,而毫米和分米都可以用形象思维来

33、记忆理解,所以教学是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三、说学法在分组实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讨论;在认识毫米和分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四、说教具、学具:直尺、光盘、硬币、大头针、曲别针、彩带等。五、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是谁?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有多少默默无闻、刻苦钻研的科学家,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在研制过程中不能有一点点的失误。你认为在研制过程

34、中要做些什么工作呢?学生可能答:飞机的性能,驾驶员的技术,准确的测量等。师:首先得经过精确的测量,丝毫误差都可能导致失败。那么我们前面学习测量物体时经常用什么做单位呢?同学们说的真好,为了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礼物。(出示课件)有争议的题目让学生先观察,并说出为什么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光盘的厚度?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一个光盘的厚度用米或厘米作单位都不合适,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认识“毫米”。()调查研究后,汇报交流。师:关于毫米的知识,你都知道什么?看着你的直尺说给同组同学听听。(合作学习,老师巡视。)学生汇报:(电

35、脑演示)生可能答: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儿,每一个小格儿的长度是1毫米长,所以1厘米=10毫米。()亲身体验1毫米到底有多长?师:这是一枚一分硬币,你先估计一下,它的厚度是多少?实际测测,看估计的对不对?师:除了一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以外,还能举出长度是毫米的物体吗?师:到底1毫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实际测量:考考你的眼力:你估计一下这本数学书有多厚?实际测一测,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的方法、电脑演示几种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任选你喜欢的物品,测出它的长度。(小组操作、互评、反馈)、认识分米。()引入分米:下面我们做个智力小游戏。师:这是两根彩带,只用尺子测出其中一根

36、的长度,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另一根的长度。请最有智慧,最先完成的小组到前边来给大家演示。师:10厘米、10厘米地测,这个方法真好,这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说是多长?有谁知道?(板书:分米)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二个长度单位:分米。电脑演示一分米的实际长度并观察与厘米之间的关系。(板书:1分米=10厘米)()体验1分米的长度:师:1分米有多长呢?伸出你的两指,比一比多长是1分米?(这一拃的长度就是1分米)()渗透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用直尺量出1米长的绳子,每一分米作一个记号,问: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 )分米。(10分米就是1米。)(三)阶段小结,突出重点: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

37、:毫米和分米。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物品的长度时,有时就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时要求特别精确地话,还可以用毫米做单位,那么这个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每个小组的同学研究一下。(四)巩固反馈,学以致用:(课件出示)1、读出下面图形的长度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3、量一量下面图开的边长(看课本)4、估算一些物体的长度结论: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 测量 :千米的认识 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千米的认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本学期测量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在前面“毫米、分米的认识”和二年级上学期“米的认识”的基

38、础上继续认识的长度单位。通过说一说、量一量、走一走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建立起数感、感知、体验“千米”的距离。为以后进一步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学生分析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米的认识”,在三年级的第一单元中学习了“毫米、分米的认识”,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一些长度的单位,形成了一定的数感,学生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节课将和教师参与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千米”,掌握一定的度量技能,形成合作意识,并具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乐于动手操作、思维活跃,应充分给他们动手测量和表达的空间和时间。三、设计理念1、在实际生活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千米的认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39、。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发展度量观念和创新意识。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各小组在测量、体验千米的活动中来体现。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估一估学校与家之间的距离,做到学以致用。四、教学要求(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知道1千米=1000米。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二)教学重点能感知千米(公里)的长度,能进行单位换算。(三)教具、学具准备皮尺5把,记录的纸若干张,记号笔若干,图一张。五、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

40、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我们都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让学生用手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并让学生说一说现实生活中的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注:通过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用手表示某些长度,并估计出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大约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使其达到温故而知新,并运用知识迁移为学习千米做好铺垫的目的,同时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二)设置情境,出示问题教师:我们在测量物体时,比较精确的长度用毫米作单位,课桌的长和宽用厘米作单位,教室和黑板的长和宽用米作单位,那么汽车、飞机、火车所行的路程用什么作单位呢

41、?请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作小结后出示准备好的教具、图画中里程碑上标有的60千米、200千米。让学生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见过里程碑。教师小结:通过图画,我们可以发现汽车所行的路程是用千米作单位。(板书:千米)在计量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千米的认识”。(注:创设开放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信息,使学生对千米有了初步的感知。)(三)感受1千米的长度1、教师:1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100米,跑10圈是1000米。1000米就可用较大的单位来表示,就是千米。让学生说出千米和米的关系:板书1千米

42、=1000米。2、1千米的路程到底有多远?教师与学生拿起皮尺到操场上度量出100米或200米的距离,让学生走上几圈,亲身体验一下一千米的长度,并让他们记下走完1公里所用的时间。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测量出长度,分工明确的做好各项工作。教师随机指导。(在给学生设置障碍的同时,引领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学生亲身体验了对千米的认识,强化了数感。)3、估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从学校前面的车路到小水潭的距离是1千米。小组讨论:在你的周围,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就是1千米。4、解决问题。把每小时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接起来(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1题)。学习

43、千米和米的单位之间的换算:1、学习例5:3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先出示:1千米= 米 2千米= 米先让学生说出横线上应该填上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教师总结算法。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例5。(注:教师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教师恰当的肯定与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出示卡片(口答)7000米=( )千米 5千米=( )米( )米=8千米 9000米=( )千米(四)看书质疑(注:在现代教育中,发现问题往往要比解决问题困难,也更为重要。在学生自主质疑的过程中,让他们用数学的眼光收集信息,自己去发现问题,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究的空间。)(五

44、)巩固练习1、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 )作单位。2、在( )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铅笔长18( ) 爸爸的身高为175( )汽车每小时行75( ) 一根旗杆长7( )3、请你把已学过的长度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注:以形式多样的巩固练习,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六)总结。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注:在新课程理念提倡的教学过程重视创设学习情境和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中自己体会、自己发现这节课的收获,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1 测量 :千米的认识 说课稿二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

45、课的内容是千米的认识,我准备从以下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首先是教材简析一、教材简析千米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长度的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属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教材设计了多个生活化的活动,增强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说学生 在正确理解了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我认真分析了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基本技能方面三年级上期的孩子都具备了最初步的感知长度的生活经验,初步养成了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千米的空间观念的建立要靠学生想象、推理来完成,而现阶段学生的推理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千米的观念的建立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在空间与图形中明

46、确提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直观经验。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体会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000米=1千米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这四个目标,其中第1、2点目标是针对知识与技能领域提出的,第3点是针对解决问题提出的,第4点则是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三维目标有机整合、融会贯通,使学生协调发展。四、说

47、教学重难点找准重难点是上好课的前提,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在活动中体验千米的含义,正确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五、课前准备为了能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我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沿着学校操场跑5周,记下所用的时间;第二组学生沿着学校操场走5周,记下自己所走的步数和时间。六、教法与学法根据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本课教学采取“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灵活地组织教学环节,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交流中学习。我拟订了以下教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复习引入、情景激趣、引导发现、学用结合。学法:观察、想象、验证、类比推理。

48、七、说教学流程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一);激趣引入(二)初步感知;(三)体验感受;(四)巩固应用。(一) 激趣引入创设生活中的情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亲和力,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学习的愿望。所以刚开课我就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阳光明媚的三月,老师去了成都,一路上还录了象,你们想看看吗?在学生热情洋溢时,播放录象:(课件:汽车在告诉路上行使)看了录象让他们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学生说到

49、路牌时(课件:特写一个路牌200km)老师追问:在这个路牌上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两个新的字母km,接着让学生说说它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能说出km表示千米,教师给予肯定,并引出课题,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来,老师可以直接介绍:这是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关于千米的知识你想了解些什么呢?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解决同学们关注的问题,并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二) 初步感知(教学例1)接下来对千米进行初步的感知,教学例1,在这里我设计了4个层次:具体感知加深理解抽象概念课堂活动具体感知这一环节我注意遵循了学生认识事物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注重把学生新知识的学习

50、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于是我首先让学生比划以前我们认识过的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通过比画1米,知道如果我们把手臂伸直可能有1米多一些。在次基础上请8个小朋友伸直手臂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就是10米。让学生观察10米的具体长度,感觉到10米比较长。 如果8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100米。大约就是我们年级两个班的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让学生根据10米想象100米的长度,学生很容易的发现100米比10米长得多。100米都这么长,那1000米需要80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 800个小朋友相当于我们学校一、二、三、四年级的学生全部站成一排,那个队伍会是一个什么样呀?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会由

51、衷的体会到1000米好长啊!这里把抽象的数字800转化成形象的、熟悉的事物,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建立1000米的概念。这个环节的处理要充分运用老师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从直观的10米,过度到比较长的100米,最后感知1000米的长度。2、加深理解为了加深理解,我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教学楼作为参照物,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千米的含义,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告诉学生我们的教学楼大约长50米,1000米就相当于把20幢这样的教学楼连成一排,让学生结合实物想象1000米的确很长。通过80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20幢教学楼连在一起这

52、两个活动有效的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体验了千米的含义,建立千米的空间观念。3、抽象概念 刚才的这些长度如果我们仍然用米尺1米、1米的去量很不方便, 这就需要有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它就是千米,所以长度单位千米是用来测量比较长的距离。千米也叫公里,1000米等于1千米,同时进行板书。4、课堂活动在认识了千米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千米作单位,同学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的积累进行交流,老师也要收集素材并展示给大家看(课件展示一些用千米做单位的)。这个练习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千米有更深的认识,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三)体验感受 (教学例2) 课标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

53、线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节内容的例2需要让学生到操场跑或走1千米,让学生实际感受1000米的长度。课前我到学校体育组了解到:二年级的孩子如果走1千米大约要20几分钟,如果跑1千米大约要10分钟。如果将这一环节安排在课堂上去体验,会花去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势必会影响其它环节的教学,所以我把这一活动在课前进行了处理。教学时只是让学生反馈活动结果与收获。操场一周是200米,5周就刚好是1千米。例1是让学生想象1千米的长度,例2则给了学生一个具体的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汇报自己跑1千米用了大约10分钟,这一个体验很重要:它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跑完1千米用的时间较长,还能让

54、学生知道自己跑10分钟的路程大约就是1千米。交流了所用的时间后再让学生谈谈身体的反应,从感觉很累、腿软等现象中感受1千米太长了。第二组同学汇报自己走完1千米大约要用20分钟,从所用的时间特长、步数特多、不易数清这些亲身体验,一方面感受1千米的长度,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走20分钟的路程大约就是1千米。通过这些体验活动,不仅让学生从生理方面感受1千米很长,而且还从用时的多少上再次加深学生对1千米的实际长度的认识,并掌握了估测1千米长度的方法,更好的突破了本课学生学习的难点。(四)巩固应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我设计了让学生在生活中确

55、定1000米长度的活动。小朋友每天在学校上学,对学校周围一定很熟悉,根据自己对千米的认识,以及走1千米、跑1千米的时间来估计一下:从学校大门出发,走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有的小朋友正确建立了千米的概念,有的还不够准确,老师也去测量了一下,(课件展示:学校到各个方向的1千米图)从学校大门出发,经车站到区门诊、到龙凤桥南桥头、到天奇花园;经和平路口到中山路小学、到体育场、到锦绣江山都是1千米。把这些正确的1千米的实际长度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放学时,结合回家的路线去走一走,再次感受1千米的长度和所需的时间。以上各个环节,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一个又一个活动情

56、景中认识了1千米,建构了千米的长度观念。八、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1000米=1千米(公里)1000m = 1km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明扼要,体现了本节知识的重点。回顾整堂课的设计,我把教学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上就是我对千米的认识的说课,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1 测量 :长度的测量 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观察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科学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是重要的测量工具,所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

57、会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十分重要,它是学生真正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步。同时长度测量时需要的认真、细致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按实际测量进行事实记录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是以后从事任何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教材中还渗透了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让人豁然开朗,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本节长度的测量是本章的中心节,长度的测量作为其他测量的基础,又起领后面测量工具的使用的学习。长度测量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也是学习科学探究的活生生的例子。二、学情分析弄清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已具备的知识、技能基础,具有的心理、思维特点和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便于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探究活动,“对症下药”地展开教学,激发学生

58、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学过简单的长度测量,实际生活中也可能尝试过对一些物体长度的测量。但细致和严密的长度测量可能不会有很多人经历过。在此以前学生的观察也基本都是定性观察。2、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好奇性强,但急进冒动,遇事常丢三拉四,但喜欢表现自己。3、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简单的抽象思维也往往需要具体事例的支撑且容易产生片面性。4、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及易犯错误:学生先认识刻度尺,反过来去认识测量的实质有一定难度;由于日常生活的粗略性和简略性,使学生虽有一定的使用刻度尺经验,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觉察不到的自己测量错误,漏写单位和丢失估读数值也是学生初学测量常犯的错误。

59、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主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2)熟悉刻度尺的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结果;(3)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4)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物体的长度。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参与式的体验学习,初步了解探究的过程;(2)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和交流、收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使用刻度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2)通过测量实践激发学习科学的热情。四、教学重点、难点确定:1、重点: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并进行换算。2、难点:测量实质的理解,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五、设计意图及指导思想突出科学课程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善于表达、体现教育的全面性、个性化。教学重视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