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阻滞诊疗中的误诊漏诊并发症PPT课件

收藏

编号:11771488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22MB    格式:PPTX    上传时间:2022-07-09
30
积分
关 键 词:
阻滞 诊疗 中的 误诊 并发症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针刀阻滞诊疗中的注意事项及建议,陈关富,易出现的误诊漏诊,1、带状疱疹早期的疼痛-腰背痛、腰腿痛2、(椎管内硬膜外)神经鞘膜瘤-腰椎间盘突出症 肋间神经痛3、颅内占位病变(血肿、肿瘤)引起的头痛眩晕-颈源性眩晕4、心瓣膜粘液瘤引起的猝倒-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良5、颈段脊柱结核-颈痛失稳6、,筋膜感染-足跟骨感染-跟骨出血- 臀部 腹膜后间隙脏器损伤 - 脊髓 胸膜腔,针刀治疗的并发症,脑脊液漏致低颅压脊髓高位麻痹,阻滞治疗并发症,按解剖区一、颅脑:颅内占位 肿瘤 血肿二、颈段:三、胸部:四、腰段:五、四肢: 1、上肢 2、下肢 根部六、心理疾病:,颈源性头痛眩晕与颅内病变,大脑脱髓鞘病变,硬膜外血肿,颈源性头痛眩晕与 鼻源性鼻副窦炎,脊髓型颈椎病与颈段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的MRI表现T1WI、T2WI,神经鞘瘤的MRI表现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黄韧带松解颈段椎管内血肿至高位截瘫松解小关节囊针刀误伤脊髓至脊髓休克松解小关节刺伤脊神经根袖至同侧上肢异常痛麻,颈部针刀手术并发症,针刀治疗菱形肌损伤导致气胸,讨论 引起针刺损伤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腧穴(或进针刀点)危险性、操作原因和患者原因三个方面。,应注意几点:患者以俯卧位为 佳,双上肢放于体侧,胸部垫薄垫,有利于摸清肋骨。.针刀治疗点均在肋骨面上,可用左手的食中指分别压在进针点肋骨的上下间隙,在两指之间垂直于体表进针。.握持针刀时将中指紧贴在距刀刃1.52毫米处护住针,体。以防病人突然改变体位致针刀滑移刺入过深。刀刃破皮后缓缓进针,未触及骨面不作剥离。.遇肥胖病人,可用牙科5号穿刺针抽吸0.5%利多卡因2ml,探寻注射肋骨面,做到进针前心中有数。,2018/6/22,18,脊髓神经鞘瘤误诊分析,2018/6/22,19,神经鞘瘤多发于腰段脊髓,其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十分相似,当罹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规范的针刀治疗后疼痛症状不缓解,或疼痛更剧烈,或出现肢体瘫痪时,应警惕神经鞘瘤,宜及时作MRI检查,以免误诊。,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针刀术后出血 1、 腹膜后血肿 观察与处理 2、臀部松解后下肢出血 观察与处理 3、 腰部松解后腹膜后散在出血 观察与处理,针刀术后异常疼痛是信号;肿胀与疼痛部位可能远离扎针点;脉搏增快是失血敏感指标;急诊超声检查急查血色素,并追踪。,1、冰敷扎针部位与相关筋膜间隙体表部1-2 小时,连续2天;2、立即注射止血药物,连续2-3日;3、及时给予镇痛注射,臀部扎针至局部出血,臀部扎针至出血沿臀腿筋膜间隙扩散,盘黄间隙阻滞并发脑脊液漏-低颅压征2例,1、明确与穿刺如蛛网膜下下腔者,平车推送如病房,去枕平卧6小时; 2、低颅压综合症表现特点是:侧卧位腰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在0.59 kPa(60mmH2O)以下,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3、诊断低颅压综合症可靠依据: 3.1 随体位变化的头痛:即坐立时头痛加剧平卧时减轻;头痛常局限于枕颈部常伴有恶心呕吐和眩晕等症状。 3.2. 直立时位心搏徐缓(每分钟较平时心率减慢10次以上)。 3.3 在正常呼吸下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低于0.59kPa(60mmH2O),腰穿后症状加重。 3.4. 临床上排除因小脑扁桃体疝阻塞、枕骨大孔或椎管阻塞导致腰穿时脑脊液压力减低。 3.5. 除颈抵抗外神经系统及眼底常无异常。 3.6 有腰穿、脑外伤手术感染、中毒、失水、低血压脊膜膨出伴脑脊液漏等原因造成颅内低压,则诊为症状性颅内低压;无原因则为原发性颅内低压。,低颅压综合症的治疗:1、一旦确诊,应使病人去枕平卧,对于较重的病人床尾抬高1030;2、适当增加液体入量,必要时行鞘内注射生理盐水;3、本病的预后较好,确诊后及时治疗均能痊愈。,硬膜外阻滞误入蛛网膜下腔至全脊髓麻醉,麻醉科专家组织成功抢救治疗。,针刀手术室的常规配置的气管插管、辅助呼吸装置;急救药品。,关于硬膜外(盘黄间隙)的建议与要求:,1、“3号阻滞液”中 0.25%利多卡因 20毫升(含利多卡因50毫克)必须精确抽取;2、9 号腰椎穿刺针穿刺到位后,观察30秒,无脑脊液溢出,试推注3毫升,摘除注射器观察30秒,再次确认无脑脊液溢出后,接上注射器,续推至15毫升(利多卡因总量35毫克-如全部进入蛛网膜下腔,避免全脊髓麻醉的临界量)。3、剩余5毫升可做同侧椎间外孔阻滞,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术后3月不愈,处理: 抗感染, 非麻醉状态下手术清理术。 取除坏死游离组织送病理检查,报告:“腱鞘组织坏死”。,建议:1、操作规范轻巧2、忌用激素阻滞配方,针刀配合阻滞治疗跟骨骨刺导致跟骨慢性炎症,病例: 王某某,男,55岁。因患跟痛症2年,曾在省内多家医院治疗不愈,以“跟骨骨刺”于2005年2月29日、3月12日、4月4日在某医院共接受针刀治疗。,图1 第一次治疗前,图2 第二次 治疗前,图3 第三次治疗前,图4 第三次治疗后,经三次治疗后,患者因跟痛、肿胀反反复复,并出现窦道,曾先后多次组织院内、院外专家会诊,一致的意见是:炎症。经过抗炎、理疗后于2005年7月10日转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7月末基本治愈出院。,图5 省医住院前(7月4日),图6 省医出院后(8月10日),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一、门诊接诊 思路要宽 话不可说满 二、住院管理 重视基础疾病 留观与观察 三、针刀操作 无菌技术 稳准轻少 深部贴骨四、阻滞选择与技术 量力而为 五、合理选用阻滞液配方六、注意患者可能患有“心理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针刀阻滞诊疗中的误诊漏诊并发症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11771488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