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监控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16223886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1.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运动训练监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运动训练监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运动训练监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运动训练监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训练监控(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运动训练监控的方法(一)动物运动实验:跑台、游泳、爬杆(二)人体运动实验:实时训练、比赛、实验室(功率自行车、跑台、台阶)三、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常用指标及方法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主要包括对训练负荷的监控和对训练方法的临控,而对训练负荷的监控又分为对负荷强度的监控和对负荷强度的监控。训练负荷强度和训练负荷量对有机体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表3常用训练监控的生理生化指标名称监控且的功能来源i心率;一次/组动作的运动强度;阶段性训统效果可作为最大摄氧量强度以下强度训练的简易定量指标,对最大摄氧量强度以上的训练只能底性分析;属T辅助件指标_心脏功能血乳酸1一次/组动作的运:动强度精确定量分析运

2、动强度;运动后血乳酸清除率可反映阶段性有氧耐力训练的效果_糖酵解的终产物r血氨次/组动作的运动强度主要用于评定极限或亚极限强度无氧运动中也-CP系统供能情况大强度运动中AMP的降解血清CK1一堂训练课或一个训练H的训练负荷强度及肌肉的恢夏情况通过测定运动员对一堂课/一个训练日训练负荷强度的肌肉反应来反映该堂课/训练H训练负荷强度;测盅次H恢复值可评定肌肉的恢复情况,连续测定恢复期值口J以监测一个小周期训练负荷强度的变化大强度运动造成骨骼肌细胞或心肌细胞受损、凋亡,由肌细胞中渗透到血液血红蛋白一堂练课或个圳练日的训练负荷强度或量既能够反映训练负荷强度也可以反映训练负荷量度,主要根据训练课所着重的

3、训练目的,方法并结合训练成绩来评价;连续测定恢复期值可以监控一个小周期训练负荷的变化造血机能血清睾酮玲训练周期训练负布反映,个圳练小/大周期训练负荷,尤其以评价大周期训练负荷为主由垂体-性腺轴调控,由性B粉:尿蛋白1一堂训练诔或个训练日的训练负荷强度或量既能够反映训练负荷强度也可以史映训练负荷量度,主要根据训练课所着重的训练目的、方法,并结合训练成绩来评此测定次日恢复值可评定机体的恢复情况,连续测定恢复期值可以监控一T小周期义II练负荷的变化肾力雷滤过率升高,肾小管回重吸收率下降及分妈加续表名称监湘的切能来源倾素堂训练课或-个训练口的训练负荷量反映耐力训练负荷量;测定次Q恢夏值可评定机体的恢复

4、情况,连续测定恢复期值M以监控-个小周期训练负础的变化蛋白质和氮基酸枷最终代谢产物尿酮体-堂训练课或个训练日的训练负荷1量1反映耐方训练负荷也属于辅助性指标脂肪酸分解代激中间产物掉功率”训练周期无氧训獭果评价一个周期无氧训练方法和倒荷安排的合理性甬效性无氧伽Wj最大摄氧量1一个训练周期有氧评价-个周期有氧训练方法和负荷训练效果I安排的合理性甫效性有氧代谢能力无氧阈w个训练周期弁氧1评价-个周期有氧训练方法和负荷训练效果安排的合理性布效性有氧向无氧代谢转变能力注: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指标和方法请参阅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冯连世傅河有人发现训练后以70%左右的强度进行放松性活动,可达到加速清除

5、乳酸和加快恢复的最好效果。第一章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一、运动训练的本质1、运动负荷的本质运动负荷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有机体施加的训练刺激。应激性:生物体对任何内外刺激发生应答性反应。运动负荷的本质:刺激反应r适应运动负荷越大,刺激强度则越大,所引起起的机体反应也相应越大,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也越明显。2、运动训练对机体的影响结构与机能的破坏-重建过程训练机能变化方面,肝糖原和肌糖原耗竭以及相关酶的消耗及酶活性的下降,身体工作能力明显下降;(超量恢复)训练结构变化方面,肌纤维的微细结构会发生程度不等的损伤,受力骨骼的微细结构发生某些变化.(骨骼肌重建)3、运动训练的本质功能重建。生理结构、功能不断

6、破坏、重建。长期训练,就是不断地、反复地刺激,不断地适应的过程。一旦机体完全适应了,必须增加负荷。通过循环过程,运动强度不断上升,运动能力不断上升。进行不适宜的刺激时,也会发生功能重建、适应。连续大强度训练,机体不到足够恢复,能量恢复水平是逐渐下降的。见前图、机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特征1、耐受阶段概念:人体在进行运动或锻炼时,身体机能总是表现出对运动负荷的一定承受能力,称为耐受性。影响因素: 身体机能在训练后的恢复情况。恢复越充分,耐受阶段相应越长。 训练课的强度与密度。运动强度越大,密度越大,耐受时间相应越短,反之亦然。 训练过程中的恢复程度。2、疲劳阶段疲劳程度越大,恢复时间越长,补偿现象越

7、明显。影响因素: 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恢复越充分,完成同等负荷,疲劳出现得相对较晚,程度也相对较轻。反之亦然。 训练课的强度与密度;负荷强度越大,密度越大,疲劳出现得越早,疲劳程度越深。反之亦然。 训练课的负荷总量以及负荷类型等。负荷总量一般与疲劳程度呈正比例,复杂活动负荷较之简单活动负荷疲劳程度一般相对较深。3、超量恢复影响超量恢复的因素:疲劳越深,恢复时间越长,超量恢复越慢;频度越短,疲劳越快;疲劳越深,超量恢复越慢,保持时间越长,消退越慢。4、恢复阶段恢复至少和训练同等重要。运动训练后如果得不到足够的恢复,就根本不可能产生训练效果。运动员在训练后的恢复速率,决定着整个训练计划的执行。连续

8、训练后,恢复不足会造出过度训练与过度疲劳。三、运动训练中的原则超负荷原则又称过负荷原则,是指运动员对某一负荷刺激基本适应后,必须适时适量地增大负荷,使之超过原有负荷,运动能力才能继续增长,这个超过原有负荷的负荷就是“超负荷”。要理解超负荷原则,必须把握每节课的设计,包括负荷强度、运动量和运动方式,精心设计。每个小周期(一周)的安排思路,这个小周期各级负荷的变化,是大中小还是大小大小大小。减荷时间的安排;对增加负荷适用状态的评价;对运动训练效果的评定,改进的训练安排。怎样超负荷:增加负荷强度;增加练习次数增加练习密度;增加运动总量运动训练的成功反映在运动成绩的提高,要提高运动能力的话:训练负荷要

9、适宜,必须产生预期的疲劳程度。训练课后,须有足够的时间消除疲劳,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运动能力的改善不仅取决于运动训练的安排,还取决于恢复是否适宜。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达到训练效果最佳化。周期性原则是指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系统持续地、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原则。运动员得到最佳发展有两含义:挖掘运动员最大潜能;重大比赛时表现出最佳状态。用于评价训练负荷强度的指标大多是在大强度训练中变化显著的指你,目前主要有心率、血乳酸、血清CK血红蛋白(某些项目)、尿蛋白等。表5用尿蛋白,血清CK和血红蛋白监撞训埼员荷强度指标监控方法血清CK测定一走强眠1练后20勿讪或次R晨

10、的血渭区血清(X水平越高,表示运动强度越大歆日晨血清CK水/卜降的幅度猷,表明肌肉快复良好,训编虫度括也机体适应后相同负荷训练后拘血渭CK升高幅度减少尿蛋白运动后15皿左右敢中段尿测定,尿蛋白浓度趣高表术近动强度越大或吼能琶次日晨岫测定,明降或明忤表明恢复艮好,训练强度适女应注意个体差异.宜系统观察,适应后相同负荷状陈后升高幅度减少帷I蛋白运动前W飙值,运珈H练旨次日做指血测定恢复值,与基础值加比F降幅度越大表朗运用强与量越大,运动训辨小周期!,连续测迨恢食值可以监控小周期中训综负荷强度和量度变化。诂应后相同训练负荷U练后牌幅度减少或并高评价有氧代谢能力的指标一、概述1. (一)需氧量和摄氧量

11、需氧量:是指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的氧量。需氧量通常以每分钟为单位计算。成年人安静时需氧量大约250ml-min-1。运动强度和单位时间的需氧量成正比,运动持续时间与总需氧量成正比。2. 吸氧量:在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泡气扩散入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吸氧量(摄氧量)=耗氧量只有通过运动才能真实评价有氧耐力卑经典方法是最大摄氧量测试优点:精确,“金标准”缺点:不安全、测试烦琐或没有必要手亚极量测试优点:相对容易实施,比较安全缺点:有一定误差最大摄氧量的概念及正常值?概念: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

12、摄取的氧量个体乳酸阈的测定法(1)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做逐级递增功率的定量负荷运动,起始负荷为50w,每3min递增负荷50w,一般递增不超过6级;(2)分别测定安静,各级负荷后即刻(3、6、9、12、15、18min)和恢复期第2,5,8,10,15min的乳酸浓度;(3)在坐标纸上画出乳酸动力学变化曲线,最后1级负荷后即刻的血乳酸定位A点,由A做水平线与恢复期曲线相交与B点,再有B点向负荷曲线做一条切线,切于C点,c点所对应的纵坐标为个体乳酸阈强度。?心率无氧阈测定法?(1)受试者佩戴好遥测心率表,蹬功率自行车做准备活动1-2min;共分5级别,男子起始负荷为100w,?(2)实验开始后,

13、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做逐级递增功率的定量负荷运动,立子起始负荷为50w,每级负荷运动时间为3min;?(3)蹬车过程中连续记录每级的功率,心率指标;?(4)当运动负荷达到一定程度后,出现以下情况即为心率无氧阈的判定标准:i)心率与运动负荷呈非直线增力口;ii)心率维持一,二负荷不变或呈非线性增加;iii)运动负荷增加心率却下降?通气无氧阈测定法?(1)让受试者带上呼吸面罩,先以相当于最大摄氧量50%勺运动强度,做准备活动5-10min;?(2)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每2-3min增加负荷50-100W.?(3)使用气体代谢分析仪测定运动中气体代谢指标,包括通气量,摄氧量,二氧化

14、碳排出量和呼吸商。?(4)当运动负荷达到一定程度后,出现以下情况即为通气无氧阈的判定标准:i)肺通气量VE,VCO2E直线增加的拐点;ii)VE/VO2突然增大,VE/VCO2不下降;iii)呼吸商出现突然增高的拐点。?呼吸商(respiratoryquotient简称RQ,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体积之比或摩尔数之比,即指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和吸收的O2的分子比。?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Cm(H2O)n当其完全氧化分解时,氧只用于与碳形成二氧化碳,也就是说每释放m摩尔CO2需吸收m摩尔O2故呼吸商为1。?血乳酸指标?糖的无氧酵解(glycolysis)?概念:无氧,葡萄

15、糖(糖原)乳酸(lactate)?反应部位:细胞液(cytoplasm不需氧的产能过程(底物水平磷酸化)1G2ATP,1Gn(。糖原3ATP利用血乳酸值来评定运动员训练水平和选材速度耐力性运动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成绩好,同时血乳酸最大浓度值也高;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在完成相同亚极量运动负荷时,优秀运动员血乳酸值相对较低。表io用血尿素,血红蚩白,尿酮体,尿蚩白却血清暴IB监控训练量训练量中定用恢复状此评定训练量血尿素在训练课结束后Emin内采血测定:比次日晨取血测定,一般能降到&0运动前增加值超过3muJ/L时说明运nml/L以卜表明恢复良好,训练量适动量过尤增加量为2mini/L左右

16、说明鱼没有明显下降或仍高于8洒十运动量菇”增加值只有1nmJ/L左右L表明训练晕过大说明运姗很小蛋口在训练课次H晨采血测定,卜降越多表调整3大后能够基本恢复至训练前水,f去明恢复注好,训练帛岳宜尿桐体在训练课结束后15min内取中段尿测!噩次日晨都会转为阴性,故恢复情定x浓缨尿蛋白在耐力训练课后15rniri内取中段尿测定,浓度越高说明训练量越大明训练母裁大此对评价训练量没有有效指导意义次日晨取尿测定,能明显卜降或转为阴性表明恢复训练量适隹没有明显卜降表明训练量过大第六章一堂训练课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及原则思考题:请设计一个急性无氧运动实验,进行运动强度的监控评定。 实验目的:运用多项生化指标对

17、急性无氧运动的强度进行综合评定。实验对象与运动方案:将大学生教学班分为若干组,每组5-6人,每组随机抽取2-3人为受试者,其余同学承担测试工作。受试者进行准备活动后,可进行3种运动:一组在田径场进行10s的计时全力跑;一组进行400m全力跑;一组进行快速的5层楼上下楼梯运动。 指标选择与取样:可选血乳酸、尿蛋白。分别于安静、运动后3-5分钟取血;安静和运动后15-20min取尿,待用。同时测安静时、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1min心率。指标测定实验结果表一急性无氧运动强度的评定结果心率血乳酸序运动T姓名运动七号后刖口即刻运动方案尿蛋白110s的计时全力跑231400m全力跑231快速的5层楼上下o楼梯23结果分析分析3种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后各指标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而了解果的总体趋势和个体差异。提示:10s的计时全力跑,快速的5层楼上下楼梯运动均以磷酸原为主要供能系统的无氧运动,后,运动后受试者的血乳酸浓度会出现大幅度的增加。400m全力跑后,尿蛋白的变化也较上下楼运动后明显。注意事项本实验评定一次无氧运动的强度,因此要特别注意取样时间的控制。3种不同运动方式的运动强度。分析时应注意测试结因此受试者在完成运动10s的计时全力跑、快速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