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1-5课复习提纲MicrosoftWord文档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2329684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思想品德1-5课复习提纲MicrosoftWord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1-5课复习提纲MicrosoftWord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1-5课复习提纲MicrosoftWord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思想品德1-5课复习提纲MicrosoftWord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思想品德1-5课复习提纲MicrosoftWord文档(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第一课1、什么是家庭?(P5,1)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家的最主要特点是: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P5,1)3、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婚姻关系);、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血缘关系);、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收养关系);、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婚姻继养)。(P5,2)4、家庭结构的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和联合家庭。现在一般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P5,3)5、为什么说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P6)答:、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

2、无法改变、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不可改变、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6、我们与家庭的关系:、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使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P8,1)7、学会感受爱、奉献爱,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P9)8、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P10,1)9、家庭对我们的重要意义/家庭的功能:(P10,2)家是人们的、情感栖息地 、物质生活后盾 、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 、天然学校 、今后发展的大本营。10、我们为

3、什么要孝敬父母?(P13-14)答:、父母赋予我们生命、父母为我们付出很多,应该得到爱的回报、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11、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P14-17)答:、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要求、孝敬父母表现在各个方面: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对父母的孝敬

4、,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孝敬父母的长辈。第二课1、 我们与父母产生代沟、发生矛盾冲突的原因(P20-21)答:、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也不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差异。、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2、 逆反心理的含义: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有时产生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P21,3)3、 逆反心理的表现:、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

5、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P21,3)4、 辩证看待逆反心理:(P21,4)答:(1)、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因为我们的父母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有时滞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也难免有误区。我们反抗父母即与父母平等交往:A、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B、走出家教的误区,C、也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2)、与父母发生冲突,如果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或者由对某事的分歧迁移对父母本人的恶感,甚至采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都是错误的,会造成极大的危害。5、逆反心理的危害:惩罚了自己,伤害

6、了父母(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P22,2)6、如何看待与父母的矛盾:(P23)答:、在家中,父母与我们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对此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7、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积极的做法?(P24)答:、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 、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8、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就是辨明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9、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是:(P25)答:、彼此了解是前提 、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 、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10、与父母沟通的技巧是:答:(1

7、)、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2)、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3)、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 、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 、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11、与父母交往的艺术是:(P26-27)答:、赞赏父母 、认真聆听、帮助父母 、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要宽容第三课1、 闭锁心理的危害:(P31,1)答:、如果封闭自己,只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树轮”萎缩 、使自己陷入孤立2、 怎样使自己朋友更多一些? (P31)答:、积极交往, 开放自我,、努力让自己具备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培养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3、朋友的作用/重要性:(

8、P32)答:、朋友和友谊是人生的永恒话题、朋友带给我们温暖,给我们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带给我们信心4、交友的原则明智而谨慎地把握(P33-35)答:、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多赢.、人无完人,人各不同.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就会交到更多有趣的朋友,获得更为持久的友谊.、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我们要广交朋友、乐交诤友、善交益友、不交损友慎交朋友,莫轻交、滥交朋友。5、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意义:(P36-37)

9、答:、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6、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原则:(P38)答:、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 、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只要我们真诚待人,坦然大方地与异性同学交往,就一定能获得异性同学的尊重和友情。7、正视男女同学交往中的情感问题:(P39,1)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8、如何处理男女同学间的情感

10、问题:(P39-40)答:、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过早地成熟,会过早地凋谢、当我们在情感的门前徘徊时,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反思、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9、与异性相处时,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P41页)答:、外界的保护:社会的法律、道德,学校的纪律、守则,社会的良好习俗,健康的文化环境。、最好的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我们的自律。第四课1、师生交往的重要意义(P43,1)答:、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发展。、在与老师的交往当中,尊敬老师,是我们应有的道德品质、善于和老师

11、沟通,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2、教师工作的特点教书育人(P44)答:、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老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情感才能唤醒情感。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我爱我师的原因/老师的作用(P45)老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答:、在我们失败的时候,老师鼓起我们前进的风帆、当我们成功的时候,老师和我们分享成就和喜悦、在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老师耐心细致地拨正我们前进的航向、在我们因取得一点成绩而骄傲的时候,老师是我们的清醒剂4、我

12、们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P46)答:我们应该建立爱生尊师、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到知师、信师、爱师、敬师,这样我们就能与老师心相印、情相容,就能快乐地学习,更快地进步。5、传统的师生关系与新型的师生关系。(P48页)传统的师生关系老师是权威,学生是遵从者隔阂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6、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P48,2)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7、建立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师生交往的技巧、方法) P50-5

13、3答:、主动沟通 前提。、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角色互换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原谅老师的错误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注意师生交往的礼仪:A、礼貌待师 B、注意场合 C、勿失分寸第五课1、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是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当然,同样的节日由于受到当地传统风俗的影响,呈现出本民族的特色。(P57)2、语言存在差别,不分优劣;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P59,1)3、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全球化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的单一,世界的发展更应趋向于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

14、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注意:全球化不等于标准化) P59,24、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P62,2)5、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答:(1)、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习俗。(P56,1)(2)、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的其中节日和语言是两个重要表现。(P57,1)(3)、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P58,1)6、正确认识文化的多样发展答:(1)、文化存在差异,但不分优劣,各有

15、千秋。每种民族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P59,1)(2)、全球化使世界发展趋于文化多样性,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的单一,世界的发展更趋向于文化多样性。(P59,2)(3)、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P59,2) 7、正确对待文化差异答:(1)、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P59,3)(2)、面对文化差异,有两种不同的态度(P60,1)A、排斥(错误) B、沟通(正确)(3)、我们主张各国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多样性,共同繁荣进步。8、为什么要继承弘扬中华民

16、族的文化?答:(1)、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P62,2)(2)、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P63,2)(3)、在世界各种古老的文化中,只有文化不曾中断而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一个自我更新、不断发展而又兼容并蓄的体系(P63,2)(4)、所以要继承、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P64,2)9、对待本国文化的正确做法(怎样正确对待本民族(本国、本地)的文化?)答:(1)、保护本国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P62,1)(2)、中国文化自我更新、兼容并蓄,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P63,

17、2)(3)、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我们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千万不能迷失自己,不能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而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P63,2)(4)、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P64,2)10、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做法(怎样对待外来文化?)答:(1)、对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我们要尊重珍惜和保护。(P62,1、2)(2)、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P63,1)(3)、要以开放的胸怀,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P61,2)11、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正确态度?(P64,1)答:A、我们应该尽量消除误解,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B、不采取防卫心态,多关注他人的经验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C、寻找能联结双方的相似点;D、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E、探索有效的沟通技巧;F、在交往时,不卑不亢,以礼相待12、怎样做文化友好往来的使者?答:(1)、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P61,2)(2)、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P64,2)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