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1808064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赣州是江西“南大门”,又称赣南,辖 18 个县(市、 区),3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个综合保税区、 1个国 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面积 3.94 万平方公里, 人口 960 万,分别占全省的 1/4 和 1/5 。赣州是红色故都。 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 主体和核心区域、人民共和国摇篮、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形成 地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中央革命根据地在此创建,中 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此奠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 在此首次预演,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我市于都 等地出发,艰苦卓绝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在此浴血坚 持,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

2、邓小平、陈云等老一 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此留下光辉足迹。党中央、国务院高 度重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示,“原中 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要抓好,这具有政治意义”。赣州是江南宋城。 秦始置县, 唐代成为 “五岭之要冲” 、 “粤闽之咽喉”,宋定名赣州,是宋代 36 个大城市之一。 至今仍遗存有宋代古城墙、古瓷窑和古学府,地下排水系统 “福寿沟”至今仍在使用,赣州被誉为“宋城博物馆”。张 九龄、苏东坡、文天祥等文人墨客,以及周敦颐、程颢、程 颐、王阳明等著名理学大师,都曾在赣州留下政功墨迹。赣州是客家摇篮。 这里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 发祥地、 中转站和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赣州人口中95

3、%以上为客家人。这里有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上千座客家围屋, 还有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石城灯会等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1994 年赣州被国务院命名为 “国家历史文 化名城” 。以客家人为主体的赣南人民积极进取, 淳朴务实, 勤劳善良,热情好客,亲商安商氛围浓厚,社会治安良好, 赣州被评为“中国最佳投资城市”,连续五届蝉联“全国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 ,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 “长 安杯”。赣州是生态家园。 这里是江西母亲河赣江和香港饮用水 源东江的源头。森林覆盖率达 76.2%,是全国十八大重点林 区和全国十大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有国家级森林公 园 9 个、省级森

4、林公园 22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个,省 级自然保护区 6 个,享有“生态王国”、“绿色宝库”之美 誉。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 率保持 100%。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进入全国前 20 强,荣膺 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全省首届生态宜居城市。赣州是稀土王国、世界钨都和世界橙乡。 黑钨和离子型 中重稀土储量均居全国第一,是中国钨业发祥地、中国南方 离子型稀土主产区。 赣州稀土富含的铽、 镝、 铕、钇等元素, 是发展高新科技和国防航空工业的重要元素。赣州是世界种 植面积最大,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第一的脐橙主产区。赣 南脐橙以 657.84 亿元的品牌价值蝉联全国初

5、级农产品类地 理标志产品价值榜榜首, 并荣获“ 2015 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 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正 确领导下,赣州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省委“发展升级、小康提 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抢抓赣南苏区振兴 发展机遇,持续推进若干意见贯彻落实,全力以赴稳增 长促发展, 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各项事业加快发展。 2015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973.87 亿元,增长 9.6%,总量 增速均居全省第二;财政总收入 353.32 亿元,增长 7.5%,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45.51 亿元,增长 9%;一般公共预 算支出 614.97

6、 亿元,增长 14.7%,总量保持全省第一;固定 资产投资 1892.21 亿元,增长 17.6%,增速连续四年全省第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05.21 亿元,增长 8.6%;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001 元,增长 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7786 元,增长 12.1%,增速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十二五” 时期,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高于全国、 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五个翻番:即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 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总额五 个指标实现翻番, 分别是 2010 年的 2.8 倍、3.1 倍、2.6 倍、 2.4 倍、2.6 倍;七个突破: 即人均生

7、产总值突破 3000 美元, 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突破 300 亿元和 200 亿 元台阶,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 3000 亿元,外贸 出口总额突破 30 亿美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 3000 亿元和 2000 亿元。主要指标人均水平与全国全省的差 距进一步缩小,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支撑条件明显 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民生福祉大幅提升,为“十 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打造交通方面,赣州地处东经 113 54 至116 38,北纬24 29,至27 09,据赣、闽、粤、湘之 要冲,它东接福建省的三明市和龙岩市, 南临广东省梅州市、 韶关市和惠阳市,西

8、靠湖南省彬州市,北连本省吉安市和抚 州市,是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与内地的过渡地带,属“四 省通衢”要地。赣州市已制定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加快构建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与周边城市和沿海港口城市的高效 连接,把赣州建成中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赣 龙铁路扩能改造,建设昌吉赣铁路客运专线,规划研究赣州 至深圳铁路客运专线和赣州至韶关铁路复线,打通赣州至珠 三角、粤东沿海、厦漳泉地区的快速铁路通道,加快赣井铁 路前期工作,加强赣州至湖南、广东、福建等周边省份铁路 运输通道的规划研究,提升赣州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和作 用。改造扩建赣州黄金机场,研究建设航空口岸。适时将赣 州黄金机场列为两岸空中直

9、航航点。加快赣江航道建设,结合梯级开发实现赣州吉安峡江三级通航,加快建设赣州 港。在推进经济发展中 ,赣州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主要经 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2015 年,全市实现地 区生产总值 1973.87 亿元,增长 9.6%,总量、增速均居全省 第二;财政总收入 353.32 亿元,增长 7.5%,其中一般公共 预算收入 245.51 亿元,增长 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614.97 亿元,增长 14.7%,总量保持全省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 1892.21 亿元,增长 17.6%,增速连续四年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 705.21 亿元,增长 8.6%;城镇居民人均可

10、支配收入 25001 元,增长 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786 元,增 长 12.1%,增速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十二五 ” 时期, GDP 年均增长 1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25.3%,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 22.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2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年均增长 1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2.5%。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总额实现五年翻番。今年以来, 全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 好势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24

11、.45 亿元,增长 9.4%, 增速全省第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48.8 亿元,增长 9.1%; 固定资产投资 903.42 亿元,增长 17.1%,增速全省第二;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9.57 亿元, 增长 11.2%;限额以上消费 品零售额 135.32 亿元,增长 6.7%;财政总收入 199.63 亿元, 增长 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42.1 亿元,增长 10.3%; 实际利用外资 8.47 亿元,增长 10.03%;进出口总额 146.64 亿元,增长 13.8%,其中出口总额 119.97 亿元, 增长 14.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530 元,增长

12、 8.5%;农村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 3210 元,增长 10.4%,增速全省第一。在发展特色产业上, 赣州打好主攻工业攻坚战,大力实 施主攻工业三年推进计划,加快新能源汽车科技城、中国稀 金谷、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城、青峰药谷、南康现代家居城等 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重点打造稀土、钨新材料及应用、新能 源汽车及配套、电子信息、铜铝有色金属、以家具为主的现 代轻纺等千亿主导产业。中国南方稀土集团公司组建运营。 稀土钨、家具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主营业务收 入过 300 亿元的产业集群 6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 务收入超 400 亿元,占工业比重达 13%。打好现代农业攻坚 战,大力发展

13、脐橙、油茶、蔬菜三大优势农业产业,着力建 设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特色农产品、有 机食品加工与生产基地。赣南脐橙以区域品牌价值 657.84 亿元名列全国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榜首,并荣获 “2015 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赣南 油茶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好现代服务业攻坚战, 努力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健康养老中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 2010 年提高 4.2 个百分点。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 连续多年增幅超过 30%。赣州列入粤赣皖苏四省物流大通道 节点城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连续三年增长翻番。在改变城

14、乡面貌里, 赣州打好新型城镇化攻坚战,在全 市形成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瑞金、龙南次中心城市和周边 卫星城市为依托,以县城和特色中心镇为节点的城镇布局。 南康撤市设区,蓉江新区建设加快推进,赣州中心城区面积 扩大至 141 平方公里、人口达 141 万。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 达 45.51%, “十二五 ”年均提高 1.59 个百分点。大力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 22 个省百强中心镇、 17 个市级示范镇和一 批新农村建设点面貌一新。 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 交通、 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加速改善。 新增铁路运营里程 178 公里,总里程达 555 公里,高铁建设和动车运营实现零的突 破。新增高

15、速公路通车里程 473公里,总里程达 1116 公里, 实现县县通高速。 220 千伏输变电站实现县县覆盖,所有县 城实现 110 千伏双电源供电,全市最大供电能力提升至 340 万千瓦,五年翻了一番。4G网络覆盖所有城区、乡镇和 80%以上行政村。在深化改革创新中, 赣州突出创新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着力推进各项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市 本级行政审批项目缩减 79.6%,平均办结时限缩短近 58.7%; 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清理取消。将“三单一网”建设提 升为 “六单一网” ,市县两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 责任清单, 市本级行政事业收费、前置审批事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 项、便民

16、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对面公布,江西政务服务网市县 分厅上线。 商事制度改革 “三证合一、 一照一码” 全面实施, 市场主体不断涌现, 2015 年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市场主体 258 户。全面开展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出 台实施了 90 条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进展顺 利,颁发全国第一本林权类不动产权证和全省第一本房屋不 动产权证,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金融改革创新取得突破,设立 300 亿元的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产业投资基金,建立银行抽贷定期报告等四项制度,大力推 广财园信贷通等 5 个“信贷通”。国有企

17、业改革有序推进, 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 22 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全市已建成各级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科技产业园 等 78 个。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达 55%。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央企入赣”、“民企入赣”、 “赣商回归、赣人兴赣”等系列招商活动成果丰硕;龙南、 瑞金经开区和赣州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园区,全省首个综合 保税区封关运行,获批全国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地,赣州 进境木材检验检疫监管区和定南公路口岸作业区建成运营, 赣州成为江西乃至全国拥有国家级平台最多的设区市之一。在保护生态优势上, 赣州推进绿色发展, 国家森林城市、 低碳试点城市、新能源示范城

18、市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深入推进。 积极推动主体功能区规划、 城乡规划、 土地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 “ 多规合一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总面 积 1.6 万平方公里。 PM2.5 监测、矿山复绿、水土流失治理、 重金属污染防治、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县县 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单位 GDP 能耗五年累计下降 16.3%,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优势得到巩固,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进入全国前 20 强, 成为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在发展文化旅游中, 赣州在海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旅游 品牌有 4 个: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生态赣州。 拥有5

19、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5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23 家,国家森林公园 9 个。逐步形成以瑞金为核心的红 色旅游产业集群、以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江南宋城旅游产 业集群、以龙南赣县为核心的客家风情旅游产业集群、以 安远寻乌定南和上犹崇义大余为核心的生态旅游 产业集群、以兴国三僚章贡区马祖岩赣县杨仙岭为核心 的堪舆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赣州旅游格 局。赣州精品旅游线路有 15 条:生态旅游线、红色旅游线、 江西红色文化旅游金牌线路、赣州市内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赣州城区一日游、特种旅游线路、农业观光旅游线、客家旅 游线、工业旅游线、水上观光旅游线、体育保健旅游线、专 项旅游线、风

20、水玄学旅游线、宗教文化考察线、客家民居考 察游。在提升民生福祉中, 赣州坚持共享发展,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 民生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连续四年超过55%。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 69.5 万户,近 300 万农民告别透风漏 雨的危旧土坯房,红军和烈士遗属遗孀及后代全部住上新 房。解决 296.71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造农村 公路 1.37 万公里,所有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油)路。完成 农村电网低电压治理 53.99 万户,解决了 7.6 万户山区群众 用电问题和 18.65 万户农民看电视难问题。加大城市棚户区 改造力度, “ 十二五 ”全市完成改造 6.19 万户。建设保障 性住房 18.96 万套,实现人均住房面积 15 平方米以下困难 家庭应保尽保。新(改、扩)建校舍面积 401 万平方米,消 除校舍危房 211 万平方米,改造中小学校 2218 所,建成乡 镇及城区公办幼儿园 322 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 费享受营养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接近翻番。赣州始终牢固树立五大新发展理念,坚持解放思想、内 外兼修、北上南下,保持定力打好主攻工业、精准扶贫、新 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六大 攻坚战”,全面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正踏步与全国同步 迈向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