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人类的老师1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8772450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语文下册 人类的老师1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人类的老师1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人类的老师1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 人类的老师1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 人类的老师1教案 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下册 人类的老师1教案 苏教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3.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重点段,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具体介绍的方法。设计思路及方法: 这篇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系总分总结构,第三、四、五自然段系课文的重点。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及课后练习第5题的提示,教学本文,可按如下思路展开:1.揭示课题,推知内容; 2.抓住重点,导读引悟,重点段结构相似,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第三自然段,其余两段让学生用同

2、样的方法读悟便会学得轻松、顺利、快乐、高效;3.展示资料,充分交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4.总结本课,鼓励创造。教具准备: 小黑板、幻灯片、 鸡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2.揭题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生读:7、人类的老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了解。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这篇课文中所说的人类的“老师”指的是谁呢?二、精读指导。1.大家的回答都不够完整,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好这个问题吗?打开书本从课文中找一找,看在哪些段落中。(1)学生快速读课文后指名回答。(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板书:种种生物(2)出示第七自然段,指名读。(

3、3)这句话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指名交流。(从“种种生物”知道了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吗?指名读,齐读。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这一点?(4)(第二自然段)出示:为什么呢?(何止一种)鼓励。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好?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鼓励。2.为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呢?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第一自然段)(1)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笔在书上划出原因。(2)指名交流。(用“因为所以”的句式)(3)齐读第一自然段。3.课文还介绍

4、了哪些人类的“老师”?请同学们快速读读第三六自然段,找一找并用笔划出来。(1)学生快速读、划。(2)指名交流。(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鲸、鸡蛋、袋鼠、贝壳) (3)这些实例中,哪些是详细介绍,那些是简单例举?4.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在飞行设计方面遇到什么问题?怎样学习的?学习的结果怎样?出示蜻蜓照片,感悟句子,指导朗读“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学生交流:A研究鸟类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研究蜻蜓的翅膀,解决了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2)选择选用下面两个句式中的一句

5、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吗?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科学家从得到启示,发明了。人们研究模仿,制造出。(3)小结:飞机从发明、改进、创优,几乎都是从自然界中相关生物的相应特点得到启示的。看来这些小小飞行家确实都是人类的“老师”。 (学生回答) 5.再读四五自然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节细读,同桌合作,按照上一节的学习方法学习1)同桌学习交流。2)相机出示段落,教师适时引导交流a鲸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放在水中阻力是最小的,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出示鲸的图片,练习说话以上小节的句式说话。小结。人们为什么会去研究鲸的呢?(发现头是尖尖的轮船速度比不过头

6、是圆圆的大头鲸)发现了问题并善于思考研究,这样才能有收获。b捏鸡蛋试验,总结原因发现鸡蛋捏不碎,研究后发现是因为它那薄薄的外壳能把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就根据这种“薄壳结构”设计出轻便省料而又坚固的建筑物。出示句子,改写句子。图片出示“薄壳结构”建筑图,教师进行讲解。你还知道哪些建筑物采用了“薄壳结构”?指名说。下面我们拿好书一起把第五自然段来读一读,记住人类从蛋壳中获得的启发,进行建筑设计的例子。(板书:建筑设计) 6.课文三五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几位人类的“老师”,为什么还要加上第六自然段呢?第六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指名读。(说明人类的“老师”很多,从“”也可以看出来)7除了书

7、上介绍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课前让大家搜集了有关的资料,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同桌自由交流,指名交流。师评价鼓励。8. 是啊!自然界的生物让我们受到了启发,并有了很多发明创造,真不愧是人类的好“老师”!让我们再一起赞赏我们的好老师,读课文第七自然段。三、总结。学习了课文,大家有什么感想呢?指名交流。师总结:我想,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以自然界的生物为师,相信在走近自然的同时,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启示,产生更多发明创造!四、布置作业。 1.说说你在生物身上的奇特发现。 2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板书: 7、人类的“老师” 受到启发,发明

8、制造种 鸟 飞机 详 蜻蜓 防颤 种 苍蝇、蚊子、蜜蜂 优良性能 鲸 提速轮船 生 鸡蛋 轻便、省料建筑 例 袋鼠 越野汽车 简 物 贝壳 坦克 例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人类的老师4教案 苏教版 教学目标:1.学会5个会认字: 蝙 蝠 祸 鲸 键,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以及课文是用哪些事例来说明生物是人类的“老师”的。3.了解一些关于仿生学的知识,从中受到启发,树立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向。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弄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以及课文是用哪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生物是人类的“老师”的。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关于仿生学的

9、知识,从中受到启发,树立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向。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过程: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三组图片,让学生观察,从图片中你能看出什么学问吗?人类模仿鸟儿飞翔的原理制造了飞机,根据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发明了雷达,仿照鲸的外形改进了船体的设计,提高了轮船的航行速度。像这种人类通过在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而分明或改良工具的科学活动我们称它为“仿生学”。师:请大家看语文书,读学习链接。我们也可以称这些生物为我们人类的“老师”。 2.板书课题(1)齐读课题,观察课题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课题中有个双引号。说说双引号在此的作用。课题中的老师加了双引号,表明所指

10、的并不是某一种人,而是在某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事物,那么在本课中指的又是什么了?(师板书:自然界的生物)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用“”线划出本课的生词,拼一拼,读一读。遇到不理解的词句请在旁边做上记号。2.幻灯出示本课生词:蝙蝠 惨祸 关键 鲸 轻便 跳跃 轻而易举 之所以是因为3.指名学生读生词。4.老师指导容易读错的字词。三、再读课文,弄清文章的叙述顺序1.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按这种顺序写的课文我们一般把它分成几部分?3.指名学生说说各部分写了什么?四、小组合作,细读课文1.幻灯出示:同桌合作,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1)想一

11、想,人类的老师都有谁?(2)文章用了哪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它们是人类的“老师”?(请用波浪号在文中划出具体的语句。)(3)把你最喜欢的句子与同桌分享。2.指名学生反馈 (1)人类的老师有:(师板书)鸟儿,蜻蜓,鲸,鸡蛋壳,袋鼠,贝壳(2)人类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研究鲸的体形改进了船体的设计,提高了船的航行速度;从鸡蛋壳的“薄壳结构”得到启示设计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屋顶;模仿袋鼠制造了越野汽车;模仿贝壳制造了外壳坚固的坦克。(3)师生共同评价反馈情况(4)指名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五、拓展延伸1.师: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仅仅只有这些生物吗?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从第五自然段的省略号)2.指名学生回答。3.你还知道自然界哪些生物是人类的“老师”呢?4.指名学生说说自己课外搜集到的资料。5.根据大家搜集的资料,用“人类模仿模仿”写一小段话。六、总结,情感的升华师: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还有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去发现。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七、作业:把你本课的好词佳句写到“采集本”上。八、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人类的“老师” 鸟儿 ,蜻蜓 飞机 鲸 轮船 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自然界的生物 鸡蛋壳 屋顶 袋鼠 越野汽车 贝壳 坦克总 分 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