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土教育重庆市南坪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8771456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闰土教育重庆市南坪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闰土教育重庆市南坪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闰土教育重庆市南坪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闰土教育重庆市南坪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闰土教育重庆市南坪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庆市南坪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答题栏中,每题2分,共20分)1化学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世界,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B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C地壳的结构和运动规律D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2下列一年四季中出现的生活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B夏天饭菜变酸C秋天丹桂飘香D冬天白雪皑皑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

2、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生成白色固体5在学校运动会上,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的白烟主要是( )A二氧化硫B五氧化二磷C水蒸气D二氧化碳6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 )A二氧化硫B总悬浮颗粒物C二氧化氮D二氧化碳7下列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到导管口气泡刚冒出就开始收集B反应不需要加热C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8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

3、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4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小于6毫升B等于6毫升C大于6毫升D无法确定9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图是( )ABCD10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B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C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D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1为了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灯泡里放有极少量的红磷做脱氧剂,其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12我国在汶川和玉树大地震中,调用了大量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

4、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_(写出一点即可)13如图,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夹取铁丝的仪器叫_;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_;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_,生成了一种黑色的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1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放在右盘,左盘放15克砝码,游码移到0.3克处天平平衡则他称取了_克药品15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的有关实验(1)甲同学将所学气体制取的知识整理如下,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写出图1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选用

5、的制取装置为_(填字母,下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其化学反应类型为_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文字表达式为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2)根据所学知识及所给信息回答问题:氨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选用_装置收集氨气(填写字母)(3)图2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收集气体的装置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 (填“a”或“b”,下同)处导管通入若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从_ 处导管进入医

6、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里装半瓶水,将_端接氧气钢瓶16利川市盛产马铃薯(俗称洋芋),马铃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多种营养物质,还含有少量生物活性物质小铃和小薯在为H2O2分解寻找催化剂的探究过程中,惊奇地发现把新鲜马铃薯放入H2O2中,洋芋表面产生了气泡,这是什么气体?在反应中马铃薯起了什么作用?小铃认为该气体是马铃薯中的有机物与H2O2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而小薯认为该气体是马铃薯中的酶使H2O2发生分解反应而产生的氧气,马铃薯中的酶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她们按照各自的假设作了如下设计:(1)小铃的设计:用集气瓶收集气体,检验方法是

7、_;推测洋芋的质量会_(填“增大”、“减少”、“不变”)(2)小署的设计:用集气瓶收集气体,检验方法是_;推测洋芋的质量会_(填“增大”、“减少”、“不变”)(3)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但小马认为还不能判断马铃薯中的酶就是催化剂,还需要设置对照实验,证明酶加快了_,以及反应后酶的_没有改变17同学们上高中后将要学习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叫做物质的量,其单位叫摩尔,符号为mol,即6.021023个微粒为1mol如有6.021023个氢分子就成为1mol氢气书本上告诉我们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那么1mol水大约有_滴(取整数)三、计算题(本题2分)18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3g/L,空

8、气的密度是1.29g/L,根据所学知识试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百分号前保留整数)重庆市南坪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答题栏中,每题2分,共20分)1化学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世界,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B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C地壳的结构和运动规律D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解答

9、:解:A、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B、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C、地壳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属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D、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2下列一年四季中出现的生活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B夏天饭菜变酸C秋天丹桂飘香D冬天白雪皑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

10、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春天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饭菜变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丹桂飘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白雪皑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性简

11、答题分析:A、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B、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解答:解:A、图中取用液体时的操作正确,故A正确;B、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量取液体时,俯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仰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操作正确,故B正确;C、点燃酒精灯时,用

12、火柴点燃,操作正确,故C正确;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会造成药品的污染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注意开窗了胶头滴管、量筒、酒精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掌握取用液体的方法及注意事项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生成白色固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

13、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磷在氧气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5在学校运动会上,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的白烟主要是( )A二氧化硫B五氧化

14、二磷C水蒸气D二氧化碳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发令枪的子弹中含有红磷,红磷在空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解答: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五氧化二磷(从物质性质上,白烟是固体,其余是气体)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是否放热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6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 )A二氧化硫B总悬浮颗粒物C二氧化氮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可吸

15、入颗粒物即总悬浮颗粒物(TSP)解答:解:目前计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但没有列入空气质量检测范围,不是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空气质量日报的检测项目有空气污染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要记住三种有害气体7下列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到导管口气泡刚冒出就开始收集B反应不需要加热C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本题考查氧气

16、的实验室制法,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装置解答:解:A中等到导管口气泡刚冒出就开始收集,装置中的空气混在氧气中,收集气体不纯,故A错误B中该实验是固体加热装置,需要加热,故B错误C中制取气体的实验第一步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C正确D中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故D错误故选C点评:对于气体制取实验,从原理、装置、步骤、注意事项、收集几个方面来掌握8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4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小于6毫升B等于6毫升C大于6毫升D无法确定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

17、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4mL,俯视读数偏大,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14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6mL故选C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大,实际则偏小,仰视读数小,实际则偏大9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18、,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图是( )ABC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纯净物的定义和组成特点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所以A错误;B、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所以B错误;C、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C正确;D、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所以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从微观上分析物质是由几种分子构成的,如果由多种分子构成就属于混合物,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10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

19、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B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C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D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回答,利用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来解释AB选项;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由此可说明C项;用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变化来解释D项解答:解: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不停地运动,花的香气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正确B、酒精挥发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造成分子间间隔变大,正确C、食物腐败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正确D、

20、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分子本身大小不变,此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物质受热时,构成物质的分子能力增大,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隔变大,体积就好膨胀,但分子本身大小不发生改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1为了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灯泡里放有极少量的红磷做脱氧剂,其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解:根据红磷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别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解答:解: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故答案为:4P+5O22P

21、2O5;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概念,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化合反应点评: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12我国在汶川和玉树大地震中,调用了大量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写出一点即可)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

22、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是因为人体气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搜救犬闻到人体气味故答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如图,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夹取铁丝的仪器叫坩埚钳;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瓶底;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一种黑色的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氧气

23、、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和燃烧时的注意事项考虑本题,如果错误操作会造成集气瓶炸裂解答:解:夹取铁丝的仪器叫坩埚钳;在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点燃铁丝;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瓶底;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一种黑色的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是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坩埚钳;引燃铁丝;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瓶底;火星四射;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及注意事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

24、药品放在右盘,左盘放15克砝码,游码移到0.3克处天平平衡则他称取了14.7克药品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原理判断,天平实际上是一个等臂杠杆,在天平平衡后,天平左边的质量等于右边的质量解答:解:天平实际上是一个等臂杠杆,在天平平衡后,天平左边的质量等于右边的质量,左边主要指左盘中物质的质量,右边主要包括砝码和游码的质量,但是当药品与砝码放倒位置后,则成了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质量,所以当左盘共放15克砝码,游码拨到0.3克时天平平衡,称量物的实际质量=15克0.3克=14.7克故答案为:14.7点评:天平是重要的实验仪器之一,是考查重点和热点

25、,理解天平的原理,了解使用的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15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的有关实验(1)甲同学将所学气体制取的知识整理如下,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写出图1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集气瓶,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为A(填字母,下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其化学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2)根据所学知识及所给信息回答问题:氨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6、,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选用D装置收集氨气(填写字母)(3)图2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收集气体的装置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b (填“a”或“b”,下同)处导管通入若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从a 处导管进入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里装半瓶水,将a端接氧气钢瓶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

27、仪器名称,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高锰酸钾受热的反应特点属一变多的类型,应属于分解反应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型制气,装置应该选择B,因其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2)氨气是两种固体加热制取装置为A,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排水法收集氧气,应从短管进气,长管便于排水;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集气瓶还可用于医疗,通过观察导管口气泡的速度可知氧气的输出速度解答:解:(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仪器名称,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高锰酸钾受热的反应特点属一变多的类型,应属分解反应故答案为:集气瓶;A;高

28、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型制气,装置应该选择B,因其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水+氧气;B;氧气不易溶于水(2)氨气是两种固体加热制取装置为A,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A;D(4)由于氧气比水的密度小所以收集的气体在水的上部,利用氧气的压力将水排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从长管进气,将空气挤压到集气瓶底部排出;氧气由于不易溶于水,所以氧气从a管进入在水中的氧气会以气泡的形式逸出,可通过观察导管口气泡的速度判断氧气的输出速度;故答案为:b;a;a点评:实验室制气的两种常用装置第

29、一种装置: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时需加热,简称“固固加热型”第二种装置: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反应时不需加热,简称“固液不加热型”过滤是分离液体与固体的常用方法16利川市盛产马铃薯(俗称洋芋),马铃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多种营养物质,还含有少量生物活性物质小铃和小薯在为H2O2分解寻找催化剂的探究过程中,惊奇地发现把新鲜马铃薯放入H2O2中,洋芋表面产生了气泡,这是什么气体?在反应中马铃薯起了什么作用?小铃认为该气体是马铃薯中的有机物与H2O2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而小薯认为该气体是马铃薯中的酶使H2O2发生分解反应而产生的氧气,马铃薯中的酶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她们按照各自的假设作了如下设计:(1)小铃的设

30、计:用集气瓶收集气体,检验方法是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然后观察现象,如石灰水变浑,则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推测洋芋的质量会减少(填“增大”、“减少”、“不变”)(2)小署的设计:用集气瓶收集气体,检验方法是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小木条复燃,证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推测洋芋的质量会不变(填“增大”、“减少”、“不变”)(3)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但小马认为还不能判断马铃薯中的酶就是催化剂,还需要设置对照实验,证明酶加快了H2O2反应产生O2的速率,以及反应后酶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二

31、氧化碳的性质和洋芋中的有机物做反应物回答(2)根据氧气的性质催化剂的特性回答(3)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分析回答解答:解:(1)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故检验方法为: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然后观察现象,如石灰水变浑,则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在反应中如洋芋中的有机物参加了反应,其质量会因反应消耗而减小(2)由于氧气有助燃性,检验方法为: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小木条复燃,证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马铃薯中的酶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则洋芋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3)由

32、催化剂的定义可知,要证明马铃薯中的酶就是催化剂,需加验证马铃薯中的酶快了H2O2反应产生O2的速率,以及反应后酶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答案为:(1)A;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然后观察现象,如石灰水变浑,则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减少;(2)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小木条复燃,证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不变(3)H2O2反应产生O2的速率;质量和化学性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气体收集方法的选择依据、催化剂的定义,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气体收集方法的选择依据,理解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17同学们上高中后将要学习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叫

33、做物质的量,其单位叫摩尔,符号为mol,即6.021023个微粒为1mol如有6.021023个氢分子就成为1mol氢气书本上告诉我们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那么1mol水大约有360滴(取整数)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题意,1mol的任何物质所含有的该物质的微粒数是6.021023个,据此结合1滴水中的水分子数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1mol水中有6.021023个水分子,1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则1mol水中含有:6.021023(1.671021)360滴故填:360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1mol

34、的任何物质所含有的该物质的微粒数是6.021023个、1滴水中的水分子个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计算题(本题2分)18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3g/L,空气的密度是1.29g/L,根据所学知识试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百分号前保留整数)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有关的计算要准确解答:解:假设空气的体积为100L,那么氧气的体积是21L,空气的质量=1.29g/L100L=129g,氧气的质量=1.43g/L21L=30.03g;因此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23%;答: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23%;故答案为:23%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有关的计算,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