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关注的五个问题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08660576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关注的五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关注的五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关注的五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关注的五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关注的五个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关注的五个问题最近一阶段,连续参加多所学校课程建设的论证会。与其说是论证会,还不如说是研讨会或者说是座谈会。但每次会议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所以,利用周末时间,来进行简单的梳理,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回应。教育,就是一种服务,是一种对人的高尚服务。所以,谈到学校,服务是其属性之一。既然,教育是服务,作为学校而言,其在办学过程中要始终在思考与实践这三个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怎样培养人?三是为培养这些人能提供哪些支持和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尽管国家有一个基本的框定,但在实践操作中,每所学校都在寻求属于自己的表达、自己的句子,这就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在诠释培养目标的同时,同时要尽可

2、能描述与这个目标相匹配的形象特质。这就犹如,厂家在推销产品时所做的广告:清晰自然,形象直观。这样,学校的培养目标就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当学校的培养目标描绘出来之后,我们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将描绘出来的将之实现,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这就是学校课程建设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在这两个问题是脱节的,就是通常所说的“两张皮”,这是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我们力求避免的。学校的课程改革,历来都是综合性的改革和协同性的改革。倘若,仅仅就课程改革而改革,这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之所以是综合性和协同性,就必须将课程、教学、评价这三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课程是核心、教学是重点、评

3、价是关键。离开了教学和评价的课程,它只不过是冰冷知识的堆积而已;离开了课程和评价的教学,它就像罐头车中的人一样,不知道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离开了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本篇博文着重探讨的是学校课程建设问题,对教学和评价问题,这在以后的博文中将会涉及。之所以说明这个问题,就是想表达做这项工作必须要和其他工作以及后续工作相关联,因为它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有人曾经比较过中国和西方的学校简介发现,在中国学校的简介中,办学历史、知名校友、办学质量、学校荣誉等等这些是不可或缺的,似乎少了这些,简介就不再完整。但在西方学校介绍重点不是学校的教学模式,也不是学校拥有多少名师高徒,而是主要

4、介绍丰富的课程以及社团。所以,有人评价一所学校好不好,关键看两点,一是卓越严谨的课堂教学,二是充分全面的课外活动。现实中的学校太关注了课堂教学,而忽视了课外活动。需要说明的是,课外活动、学生社团大多数都与具体的课程相联系的。课外活动是课程的延伸与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所学校的实力,是由这所学校课程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的。所以,在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做好课堂内与外的平衡工作。学生所经历的事件,从广义的角度来看,都可以称得上是课程。当然,也不能将课程泛化,一件事情、一种项目、一个活动,等等,若要从课程的角度来认识的话,就必须建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组织、课

5、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等基础上,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课程。事实上,学生在校要经历许许多多个事件,理论意义上讲,这些事件都有可能成为课程,因此,学校就拥有了不计其数的课程。当这么多课程在学校产生时,学校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这些课程进行分类,这就犹如学校图书馆新进了一大批图书一样。对于分类这件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两门课程。还可能有多种分类方法,更何况是学校有这么多课程呢?但无论哪一种分类方法,一要能够自圆其说,二要能够反映学校传统,三要能够体现特色优势。当寻找到自己的分类系统的时候,学校接下来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将属于同类的这些课程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序列,但要讨论这样以下事情:它们与学校的

6、培养目标适切性如何?还有没有更好的课程相适切?这些课程服务的对象是什么?这些课程的如何修习?是规定课程还是选修课程?课时比例怎样确定?等等。通过类似这样的讨论,就基本上形成了学校课程结构简图。所以,在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关注课程分与合的统整工作。在参加论证的这些学校课程方案中,都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这就是在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还增设了若干门学校课程。事实上,学生在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即使是有限的时间,也不能完全用来学习课程。因为,学生他们还有自己的闲暇时间、发呆时间,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拥有多少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是衡量一所学校民主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同学段,课程

7、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单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并存;高中阶段,以单科课程为主。正因为如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段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以及课程的特点。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增加学校课程的数量,而不考虑学生实际承受的能力,但也不能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而一味地减少课程开设的数量。那么,这个时候如何平衡课程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呢?我就想到,顾客与超市之间的关系。只有当超市提供的商品达到一定的规模时,顾客才有选择商品的可能,才有根据需求选择个性化的商品,但同时超市也不是商品提供得越多越好,因为这涉及到资源的利用问题、超市的成本问题。学校提供的课程与

8、学生的选择亦是如此。因此,根据培养目标,学校应该设置哪些课程是必选的,因为这是体现了学校的意志和要求;哪些课程是自选的,因为这是反映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所以,在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做好课程选择定与动的设置工作。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设置似乎要尽可能涵盖所有方面,要尽可能开设更多的课程,要尽可能让每一位师生参与其中。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问一句:对于课程改革,有没有让更多的师生认同?师生有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学校有没有足够的课程资源?学校是否形成了课程研发、教学管理、评价改革的体制和机制?事实上,历来学校的改革,都不应该是轰轰烈烈的,都不应该是全面

9、推进的,都不应该是没有准备好就匆促上阵的。所以,在做好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后,要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规划,分期推进、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分层展开。只有立足于当下最重要、最紧急事情的解决,是我们课程建设的关键策略。这样的操作,有如下几点好处:一是积累了一些经验,二是培养了一支团队,三是形成了一种机制,四是孕育了一种文化。这个时候,也许有人会问:什么是当下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呢?也就是说,从哪里选择突破?我认为,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定会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这个梳理包括从专家的视角、行政的视角、师生的视角、家长的视角以及教育发展的趋势等方面对学校课程进行诊断,拟出学校课程建设最需要解决的10个问题,然

10、后将之排序。在选择突破的时候,是选择最难解决的呢?还是选择最易操作的呢?教育只能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做起。在完全不可改变的地方,哪怕再强势的教育也很难发挥功效;在容易改变的地方,哪怕是在弱势的教育也可以产生影响。我们经常付出了很多,但收获却很少,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很难改变的地方停留太久,却忽略了容易改变的地方。所以,在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第四个问题,就是做好课程推进先与后的计划安排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校长们普遍认为,学校课程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当我们询问道,为什么将这个项目、活动、节日变成课程?校长们回答道,通过课程的形式,使之规范化、合理化和科学化,同时,学校的课程数量也

11、就能达到一定的程度。接下来,我们继续问道,这样课程与学校已经开设的有着怎样的区别?有着怎样的独特的育人功能?有着怎样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是不是学校课程开设多了,校长和教师的课程意识就强呢?这到未必。因为课程意识是一个专业名词。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自身在课程决策、开发与发展中所处地位、作用与责任的自觉。课程意识包括课程专业意识、课程批判意识和课程资源意识。课程专业意识,不仅表现于能熟练掌握所执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课程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而且要对该课程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和价值、学生及其心理特征、教育环境等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课程批判意识,表现在能批判性地理解、接受国家、地方和校

12、本课程,能自觉对学校和自己的课程实践及能力进行反思,积极探索改进的途径。课程资源意识,表现在能创造地利用教材,并利用与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所以,在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学校的培养目标,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关注较少或不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这样的课程要少之又少。因为,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也正因为如此,作为学校而言,在能力培养上要关注到21世纪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之上,教师在核心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核心学科包括阅读、外语、美术、数学、经济、科学、地理、历史、政府和公民素养。核心学科的教学需遵循以下原则: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增加学科知识

13、的深度;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融入跨学科主题。21世纪技能包括:一是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二是数字化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ICT(信息、通讯与技术)素养)。三是生活与职业技能(灵活性和适应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生产能力与绩效能力;领导力与责任感)。因此,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想清楚核心学科是哪些?21世纪技能如何培养?能否形成一个技能序列,尽可能体现学段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育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倘若能够实现,这样的学校课程一定是最有生命力的,一定是学生最喜欢的,一定是教师们最认同的。所以,在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第五个问题,就是关注课程质量高与低的研发问题。学校课程建设,是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我深以为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