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探讨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8268530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村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村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农村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探讨(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村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探讨摘 要:在对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的必要性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的主要内容。同时,针对灌区渠首泵站结构布置进行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灌区设计 1、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的必要性 电力提灌是当前农村灌区进行大面积引水灌溉的工程,在灌溉系统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各个区域的不同地形特点,灌溉需求以及作物生长需求情况对电力提灌的泵渠体系进行一体化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农村的电力提灌设施发挥最大的效益。由于传统的电力提灌设计过程中,泵站与渠道的设计是分开进行的,泵站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渠道的引水需求;渠道设计过

2、程中没有考虑到泵站的供水能力,容易造成提灌供水不足或者灌区引水效率不能充分发挥的问题。因此,综合考虑泵站的供水能力以及渠道的引水需要,对泵渠进行一体化设计。 2、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主要的技术设备构成 主要包括泵站的技术设备、PE输水管道。在主输水管道中,主要是指与提灌泵站出水口相连接的干渠、支渠,而不包括陡渠、衬渠以及毛渠等。 2.2 设计基本原则 一体化设计古城中将泵站输出的具有动能与势能的水,通过密封的PE输水管道将水输送到引水目的地,同时尽量减少岩土输水损失量,实现对远距离以及不同高程的地点进行供水。 2.3 主要的设计技术内容 设计根据:*省小型泵站设计规程

3、、小型泵站施工规程、农业灌溉渠系设计水册。 设计内容:从传统的提灌站出水方式逐步扩大至从渠系的末端出水,沿途进行分水控制,并进行定点的供水。 建设内容:对泵站进行建设,沟渠开挖、PE输水管埋设、分水口设置、确定最高程供水点以及最远供水点,形成全系统的规划及建设。 材料选择:因为提灌站的建设已经逐步形成了规范化的建设标准和体系,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PE管以及响应的连接部件等,诸如不同压力、不同管径的钢管、连接附件等。同时,还要充分考虑PE管的结构特性,最终确定需要铺设管道的方式以及PE管道的压力等级。 技术难点:设计过程中主要涉及到泵站的动力设备布置、最高程地点以及技术工况等。同时,水泵的选择以及

4、输水PE管道的长度的配置等需要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3、电力提灌“泵渠一体化设计”中的灌区渠首泵站结构布置 泵区首泵的结构布置是一体化设计工作的重点内容,是为了实现泵站与渠道体系合理配置的关键内容。 3.1 主厂房的配置和设计 主厂房中安装了包括6台混流泵以及三台轴流泵900HD-9,同时布置成为U字型,采用了沿前池方向布置三台和侧向布置三台的方式进行整体布置。其中,在厂房的两侧同时还设置了前池翼墙。其中,泵房采用了湿室型泵房,其包括吸水室、水泵层以及电气的设备层等部分。为了保证泵站工作效率,其主厂房的下部设置为矩形沉井结构,该厂房的净宽是7.8 m,高为9 m。 U字型厂房中的两个转角处形成了一个相对空旷的场地作为安装间,其采用了混凝土型基础,地面的高程为78.5 m,主要用于设备的检修、维护以及设备的安装通道。 3.2沉井的设计 整个沉井的封底一共包括三层。其中,底层使用了0.5 m的厚块石作为压渗层;第二层使用了厚度为2m的素混凝土封底,主要用于井外的浮撑。在将井内部的水抽干之后,在第三层中浇注了厚度为1 m的钢筋混凝土。第二部分沉井的高度则控制在73.6-77.00m左右,采用了现场浇注的方式。 3.3 渡槽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