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新馆

上传人:h****M 文档编号:107936069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新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新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新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新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新馆(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贝之园 -贝聿铭新作苏州博物馆新馆(缩写本 )贝之园-贝聿铭新作苏州博物馆新馆(缩写本 )方振宁 /撰文摄影苏州有那么多园林,园连园,可说是“园林之城 ”。可是到了现代,苏州没有一座新园。而刚刚在 10月竣工,由美国华裔建筑家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就是现代苏州唯一的新园。贝聿铭把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视作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挑战。这件对传统中国文化进行转译的建筑作品,表达他对故乡的乡愁。他即接续了苏州园林和文化的神韵,又圆了这位“苏州之子 ”跨世纪的梦想。那就是

2、贝聿铭终于实现要在他的出生地苏州,留下满意的作品。这就是在此把这座新馆称为 “贝之园 ”的缘由。11月初的某日周六,我来到晚秋的苏州,这是相隔20年的再见。而这次是寻贝老的心作,它让我感觉身在画图中。阅读贝聿铭的建筑,最好把这座建筑的关键词作为文章的入口。留白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历史保护街区的忠王府的西侧,北接拙政园, 占地面积约 10750平方米。从街上看去, 建筑群体的高度和与它连接的忠王府的高度相同,只是在造型和色彩上有微妙的差别。由于贝聿铭的设计大量“留白 ”,因此从远处看上去,建筑非常明亮。那些勾勒白墙的粗细不等的框架和屋顶, 都统一在深灰色中, 只是和周围那种接近黑色的苏州传统民居色

3、彩略有不同,这种在色彩上的定调,决定了新建筑和环境的基本关系,即是协调还是冲突。布局新馆建筑群由三大块构成。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图书馆、教育设施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入口位于中轴线南端,进入主入口之后便到了主入口庭园,再进入大堂,沿中轴线向北就是主庭院,主庭园水中有“凉亭 ”,还有一条水上小路横跨西东于池上。通过西廊可到西部的博物馆主展区;而通过东廊就进入东部的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 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 中、西三路布局,显然是意识到和新馆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印衬的设计。在大堂可以眺望隔池的巨大影壁,壁前的假山石不是苏州园林中那种代表性的多孔假山石

4、,而是摹仿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远山而排列。尺度博物馆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都没有超出周边古建筑的最高点。贝聿在设计展厅的尺度是为藏品量身定做,他观察到苏州博物馆的藏品很丰富,虽然比较精致但器形不大, 这样在设计时就不能不考虑文物的尺寸。然而展厅之所以被设计成许多几十平方米大小为一个单元的小房间, 也是考虑到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有限, 但要能够让观者的视线集中,让文物和展示空间形成有机的关系,所以采取了这种书斋欣赏的尺度。结构在新馆建筑的构造上大量使用玻璃, 和采用开放式钢结构, 是对中国传统建筑那种压抑的

5、“大屋顶 ”设计是一大革新, 贝聿铭虽然没有全部采用平屋顶这种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类型的套路,但是那些出来的 “顶 ”,实际上是为了采取顶光,让强烈的阳光折射到展厅中,既有利于观众观赏展品,又有利于保护文物。此外,中央展厅顶部是以米字形钢结构构成,完全没有任何支撑,然而嵌在结构中的石材,每块重达三四百公斤。它在风格上和整体建筑当然非常协调,但是这不仅是出于美学考虑,而是结构的原因, 通过精密计算之后, 只有这样的几何形体变化才能进行力的转换, 在这样一个既定空间中承重负荷。让贝聿铭来设计, 他都会关心到最细致的部分,包括采用对文物没有损害的无热光纤来做照明,这次的室内设计部分, 包括陈列展览设计都

6、由贝聿铭本人亲自审定, 以保证内外风格和所有功能的谐调统一。色彩我们印象中的江南水乡建筑和庭园的色彩, 就是黑白灰三色成调。 因此贝聿铭选用颜色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 协调白墙, 整体色调仍然沿用传统的粉墙黛瓦, 但是由于设计的格局大大革新, 所以就成为诠释传统建筑的一种实验。 在和忠王府古建筑群接壤的地方,我看到在色彩上的微妙差别。忠王府为白墙黑瓦,而新馆为白墙灰瓦。如果说,新馆中有显眼的色彩跳出来,那就是竹林的自然色。光光,在贝聿铭的建筑设计中占有相当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他为法国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柏林的历史博物馆新馆,还是日本的美秀美术馆,让自然光进入室内是所有这些博物馆建

7、筑的精髓。 你会发现那些无论是斜射到墙上的光,还是投射到地面上强烈的光,其光的投射范围形状都非常的锐,那是由于先有贝聿铭造型设计的锐,这就是光和形的关系。链接现代主义风格的新馆链接紧靠它的忠王府古建筑是最大的挑战。新馆和忠王府只留一路之隔,但是两建筑的高低几乎完全相同, 建筑在黑和灰两种色彩上一致, 然而新馆可以说是建筑传统风格的提炼版。此外,在 “紫藤园 ”里西南方与东北方各植一棵紫藤。 贝聿铭特别要求从文徵明当年手植的紫藤上, 修剪枝蔓在园中进行嫁接, 以此来延续苏州文化的血脉, 也是他试图用一种视觉化的方式,将现代情感链接传统文人之心。现代艺术进入博物馆是贝聿铭的力推, 这个展出空间并不

8、大, 但是选择了半个世纪以来, 三位国际上著名现代艺术家赵无极、 蔡国强和徐冰的作品, 从而显示现代艺术是传统艺术的延续。材料石材, 是新馆建设中使用最多的材料,耗用了将近 80立方米的石材。 苏州传统屋顶铺的都是小青瓦,但是贝聿铭认为,小青瓦容易破碎漏雨,而且要经常更换,为了找到合适的感觉,设计者用水在这些石材上一遍又一遍地浇淋,最终选取了产于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地带的“中国黑 ”花岗石。据说这种石材,晴天是灰色的,下雨后就变成黑色,太阳日照之后又变成了深灰色。窗窗是中国庭院和园林中的 “眼 ”,苏州园林的窗有多重功能。采光只是一个方面,其实它还是借景时的裁剪风景的取景框,然而它又是流动空间的通

9、道,窗上各种仿真图案的花格,又让人产生各种联想,有着诗一样的意境。我们可以把新馆中的窗规成几个类型:正方形、六角形、三角形、花瓣形、长方形。观者通过这些窗截取到室外的风景,以增加体验的层次。池池,在庭园中是空间意义上的“留白 ”,也是整个新馆的 “空心 ”之处,因为 “池 ”,只可以观,而不可以入。 我们参观博物馆, 好像是围绕这个池的巡礼,不是吗?在平面上图可以看到这个池, 占据了整个建筑群中几乎四分之一的面积,所以我说这是一座庭园, 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建筑。园中园“紫藤园 ”是园中园。这个正方形之园,最有特征的是园中一颗大紫藤,紫藤攀上藤架,它不是通常的竹架,而是由64个正方形构成的一

10、个大正方形金属框架。通透的架上平均安有64个小灯,可以想像, 当夜幕降临时, 这些小灯就像天上的繁星包围着紫藤, 然而这是一颗有着文人文徵明的 “血缘 ”的紫藤。超级积木纵观贝聿铭后半生的设计,最小单元大都以几何形为基础开始繁衍,正方形是造型的模数。无论是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 还是现在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都是沿着正方形网格演变和划分更多的块面。 一个正方形拉一条对角线, 可以随便切出两个三角形, 这就是贝聿铭设计的秘密。 尽管变化无穷, 都是随着这样的模数演变, 因而这种模数可以控制更大的局面。 我们看到的新馆, 实际上是一些抽象符号和形体的组合, 它犹如一个超级积木形,而

11、游者就像在魔方中穿行。规模苏州博物馆新馆2003 年11月奠基开工,经过四年的设计和施工,于2006年 10月 6日中秋日开馆,这是贝聿铭亲自选定的日期,意思为大团圆。总投资 3 39亿元人民币,包括新馆建筑和忠王府古建筑群, 总建筑面积达 265万平方米, 其中新馆建筑面积占 1万余平方米。共有大小展厅 32间,文物展示面积 3600平方米,展品大约为 1160件 (组 )。回首要找到观察新馆的最佳角度,我以为就是回首。这需要走出中央大堂,来到与它完全相反的一面, 这样就可以看到水天一色,建筑实和虚的对比的美妙。在建筑和池水形成万般静谧的风景中,打破水面的寂静是那些漂浮着的小小的睡莲。等到落

12、日时分, 如同等待秀之开场,夕阳把那些朝西的扇墙涂上暖色,从西朝东可以看到借用忠王府建筑一扇巨大的西壁,隔池相望, 此时,就像置身在宏村。 这好像是跨区域地借景。归途中,我都一直构想文章之题目,起初,我想起李立翁晚年那句让我铭记的诗 “全家移入画图中 ”,而后思绪中跳出 “贝之园 ”,而实际上,它是我把心中的 “贝园 ”。缩写本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r den pers?nlichen f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des fins commerciale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