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分析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07731215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分析 【摘要】本论文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阐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先进制造技术发展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000862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是传统制造技术在不断吸收机械、材料、电子、信息、能源和现代化管理等领域的成果上产生的,它被综合应用于产品的生产、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它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而来的,保留了过去制造

2、技术中的有效要素,是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结合而产生的完整的技术群,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70年代):柔性制造单元(CAD/CAM),它是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 第二阶段(20世纪7080年代):柔性制造系统(FMS),它是以柔性制造单元加上自动或半自动物流输送组合而成的,但特点仍然是分布式生产过程。 第三阶段(20世纪8090年代):集成阶段(CIMS),是以信息、工艺、物流、计算机集成控制为特点的。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智能集成制造系统阶段,是以设计智能化、单元加工过程智能化和系统整体管理智能化为特征的。 一、先进

3、制造技术的特点 目前,每一个国家都处于全球化市场中,先进制造技术的竞争是面向全球的。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对该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市场的竞争力发挥着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先进制造技术的目标是要提高产品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以及竞争能力,同时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它不局限于制造工艺,而是覆盖了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加工和装配、销售、维修、服务,以及回收再生的全过程,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1)成形和加工技术日趋精密化。 (2)企业装备将以制造工艺、设备和工厂的柔性与可重构性作为显著特点。 (3)虚拟制造技术和网络制造技术将被广泛应用。 (4)机电产品和先进制造技术将把智能化

4、、数字化作为发展方向。 (5)以提高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为目标的制造技术将超速发展。 (6)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21世纪的企业面临着要在管理方面进行创新的新课题。 (8)现代设计技术将成为21世纪制造业的重要特征。(现代技术的内涵即为:绿色产品设计技术、优良性能设计基础技术、竞争优势创建技术、全寿命周期设计技术。) 二、当前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的个性化与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精密化、绿色化、智能化、信息化、虚拟化将成为未来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化 近几年,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不断融合

5、,使得数字化成为制造业日益发展的趋势。数字化制造技术具有较多的优点,如使市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得到满足;能够对市场作出快速的响应,使生产成本得以降低;能够提高产品精度和可靠性;等等。数字化产品既方便、直观,又便于通过计算机控制产品,对信息进行处理和传递。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业应用系统越来越离不开Internet技术,Internet技术是实现各种制造系统自动化的基础,是其重要的支撑平台。基于Web技术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数据交换转换系统等成为产品的主流。据专家预测,在未来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将是基于网络制造的分布式网络化生产系统。因此,先进制造技术将把以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为核心,以数

6、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化制造技术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二)智能化 智能化就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包括产品设计、制造、发货、支持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如生产设备的智能化,人与制造系统的融合及人在其中智能的充分发挥等。智能化能够使制造系统的自动化和柔性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生产系统的适应与判断能力更加完善。 (三)精密化 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技术以及发展新一代制造装备成为了加工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1.超精密加工技术 目前已进入纳米级加工时代,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分别达到了0.025m和00045m。超精切削厚度由目前的红外波段向可见光波段甚至更短波段近;超精加工机床向多功

7、能模块化方向发展;超精加工材料由金属扩大到非金属。 2.超高速切削 目前,铝合金超高速切削的切削速度已超过1 600m/min,铸铁、超耐热镍合金、钛合金的速度分别为1 500m/min、300m/min和200m/min。超高速切削的发展已转移到一些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上。 3.新一代制造装备的发展 市场竞争和新的产品、技术和材料的发展对新型加工设备的研究与开发起着推动作用,如“并联桁架式结构数控机床”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采用六个轴长短的变化,以实现刀具相对于工件的加工位姿的变化,是对传统机床结构方案的突破。 (四)绿色化 由于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日益严格,21世

8、纪的制造业要以绿色制造为重要特征。与此相适应的,绿色制造技术的发展也将是快速的。主要表现为: 1.绿色产品设计技术,既能够保证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环保和对人类健康无危害,又能保证低能耗和高资源利用率。 2.绿色制造技术,使整个制造的过程对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小,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最少,资源利用效率最高。 3.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再制造,它主要包括以设计产品和处理材料为主的生产系统工厂和以处理循环产品生命周期结束时的材料为主的恢复系统工厂。如汽车等产品的拆卸、回收技术和生态工厂的循环式制造技术。 (五)虚拟化 在制造业中,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越来越

9、被广泛地应用,它主要包括两部分,即虚拟企业和虚拟制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是在产品真正制出之前,先在虚拟制造环境中生成软产品原型进行试验,并且预测和评价其性能和可制造性。 三、未来先进制造技术发展中的关键技术 (一)虚拟制造VM(virtual manufacturing) VM技术的发展是以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技术为基础的。VM技术是在虚拟条件下模拟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营销的全过程,并预测和评价有关技术数据和性能指标,从而使产品开发周期得以缩短,使制造过程得以优化。VM技术是工程设计的一次革命性的进步,它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如快速设计与快速原型、面向装

10、配或制造的设计、产品维护、产品设计进入市场的并行处理和人员培训等领域。 (二)智能制造IM(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智能制造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是通过自动化技术、制造技术、系统工程和人工智能等学科互相交织和渗透形成的一门技术。智能设计、智能装配、智能加工、智能控制、智能工艺规划、智能调度与管理、智能测量与诊断等都属于智能制造技术的范畴。对于制造系统集成自动化和柔性自动化来说智能制造是其新发展,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传感与检测是智能制造的重点。 (三)纳米制造 20世纪出现了一种高新技术,即纳米技术。它的加工精度或尺寸为0.1nm100nm。

11、而纳米制造是纳米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而产生的,精密加工、超精加工、微细加工和超微细加工都属于纳米制造。常用的制造技术有聚焦离子束工艺等。 (四)绿色制造GM(green manufacturing) 绿色制造是一种现代制造模式,它综合考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其目的是使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包括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做到对资源利用率最高,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并优化协调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绿色制造受到了全球制造业的关注,因为未来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绿色制造,绿色制造已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内容,也是各国支持和优先发展的研究项目。 四、结论 我国将先进制造技术列入“

12、九五”科技规划和15年科技发展规划中。21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随之而来的日益加剧的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实际上是以先进制造技术为竞争核心的。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我国不仅要迎接挑战,而且要抓住机遇,要不断地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发展先进制造技术,要在技术、机制、管理以及人才等方面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实现跻身世界制造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隆太等.先进制造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张平亮等.先进制造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冯宪章.先进制造技术基础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收稿日期】2010年8月21日 【作者简介】崔长清(1979):男,吉林白城人,白城师范学院机电系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