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 杠杆2教案 青岛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6920924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年级科学下册 杠杆2教案 青岛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 杠杆2教案 青岛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 杠杆2教案 青岛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下册 杠杆2教案 青岛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下册 杠杆2教案 青岛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五年级科学下册 杠杆2教案 青岛版教学目标1善于观察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学会记录、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2.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3.认识杠杆各部分名称,会使用杠杆做有关杠杆的探究实验;能将杂乱的实验数据进行归类,认识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费力,什么情况下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按照省力、费力的标准会分类。【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杠杆平衡的认识案例背景分析:活动准备首先由父子俩玩跷跷板的情境图引入,然后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准备的是木棒6根、镊子6个、

2、夹子6个、订书机6个、剪刀6个、羊角锤6个、钳子6个、干果钳6个、起子6个、托盘天平1个、杠杆尺6个、钩码若干、课件。本课的探究活动,分两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初步认识杠杆的作用,展示杠杆的三点示意图。第二个环节是设计实验,研究杠杆的作用。自由活动中给出了杠杆在生活中应用的多幅图片,让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活动中先展示了一幅图片龙虾网与鱼尾巴,激励学生将杠杆与艺术设计有机结合;接着让学生找一找人体中的杠杆,侧重科技与人文。实际上课过程中,为了引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我用阿基米德曾说过的一句话:“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讲述阿基米德为国王创造了一套

3、机械系统,国王用这套系统顺利让大船入海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简单机械的进一步探究。教学过程描述:一、创设情境,引入探究教师设问:现在我端坐在凳子上,谁能把我连凳子给挪动到一边?(学生跃跃欲试)这样咱班谁的力气最大?好你上来试试。(大力士上台来试,结果不行。)谁的力气最小?(一个文弱的女生举手)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这个要求。(全班学生均露出怀疑的表情。)看来大家都不相信,这样,你也来试试。(教师让女生上台,提供给女生一根木棍,并小声地告诉她方法,结果一下子就把教师连凳子给撬了起来。)同学们看,结果怎样?看来女生的力气要比男生大啊!(学生纷纷表示不服气,并说这位女生借助了工具。)对呀,并不是女生的力气比

4、男生大,而是她借助了工具。在这里,这根木棍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杠杆。(板书课题)【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选择班内力量悬殊的两位学生来完成这项比赛。另外教师要故作神秘的悄悄地告诉女生杠杆的使用方法,增强悬念。同时教师要注意安全。】二、探究定向(一)提问:你想研究杠杆的一些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1、我想研究杠杆怎样才能省力?2、我想知道杠杆为什么会那么神奇,力气大的男同学不能搬动老师,而力气小的女同学却能搬动老师)【这里学生提的问题可能很多,有些特别简单的可以让学生集体解答,有些与本课教学内容悬殊太大的可以让学生课后自行研究解决。】(二)小结:同学们提的问题

5、很有价值,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三、探究杠杆的特点(一)初步感知1师生对话:同学们,你能不能利用身边的一些学习用品来做一个杠杆游戏?引导学生在直尺下垫一块橡皮,在直尺的一端压上几本厚书,然后用手在直尺的另一端用力向下压,让学生体验一下有什么感受。移动橡皮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多做几次。2提问:在做的过程中,感觉有什么不同?还有其他的发现吗?(学生汇报)3总结:杠杆有时省力,有时费力。这与杠杆上的三个点有关系,请看屏幕。(屏幕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在杠杆上有三个看不见的点,起支撑作用的那点叫做支点,使杠杆转动的那点叫做力点,阻碍杠杆转动的那点叫做重点。在每一个杠杆上都有着三个点,只

6、是位置不同罢了。【杠杆的三点看不见、摸不着,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件,动态展示,化抽象为直观。】(二)实验探究1设疑激趣: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费力呢,与这三点到底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研究一下。首先请大家看一下实验器材。2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尺:每个小组中有这样一个实验装置,它也是一个杠杆,名叫杠杆尺。请注意,它的左右两边各有4 个距离相等的小孔,都编了号码。(教师把 4个钩码挂在左边第2个孔上,然后用手压住右边让其平衡。)请问,谁能指出这个杠杆的三点?为什么?但是我究竟用了多少力看不出来。同学们说可以怎么办?(可以用钩码来代替我所用的力)你们认为我在右边要挂几个

7、钩码?(生答4个)我用2个就可以了。(在右边第4个孔上挂上2个钩码)平衡了!这里是省力还是费力?3引导探究:现在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探究到底什么时候省力,什么时候费力吧。看哪个小组最先发现秘密,并填写记录表。4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要注重巡视指导:一是杠杆尺一边只能挂一串。二是小组内完成一种挂法后,由组长负责记录。】记录表如下:放钩码的个数(重物)支点放钩码的个数(拉力)第4格第3格第2格第1格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5、集体交流,总结规律。四、杠杆的应用1师生对话:日常的生活中处处有杠杆,你还见过哪些杠杆?2引导探究: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杠杆(天平、剪刀、起子、夹子、钳子、镊子、杠称、

8、羊角锤、干果钳等等。这些都是根据实际需要变了形的杠杆),找出支点、力点、重点,然后按是否省力分类。3小组讨论交流。4汇报总结。五、拓展延伸谈话:在生活中人们为了省力、方便,发明创造了很多机械,杠杆只是其中的一种。课件显示:大家都知道阿基米德曾说过一句大话:“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大家看现在还是不是大话(生不是),从道理上讲地能撬起地球来,但从现实中他不能实现,为什么?(找不到支点,也没有足够长的杠杆)阿基米德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有一次,国王让工匠造了一个大船,却没有足够大的力量把这艘大船推到海里。阿基米德创造了一套杠杆系统,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难题。除了杠杆之外,我们下面将要学习的斜

9、面,滑轮等简单机械,使用它们也能省力。请有兴趣的同学们课下可以先进行研究。【通过阿基米德的名言和事迹,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励学生不断攀登科学高峰。】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2教案 教科版一、教材简析及学情分析: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8课。本单元重在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最终认识到地球在逆时针自转和公转,自转产生昼夜现象,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产生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是单元最后一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地球运动的已有知识基础上,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对极昼极夜现象进行解释:极昼极夜

10、现象与地球自转、公转和地轴倾斜有关。通过近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地球的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探究的方法(主要是模拟实验、画示意图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主要是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去探究。学生对于极昼极夜的有一定的认识,但是非常粗浅、片面的,也许也感觉到了它与地球公转、自转、倾斜有关,但很难把三者综合考虑去分析。因此,本课要强调综合运用知识,全面分析。另外,在本课最后一部分是本单元科学概念的综合回顾,教师可以做为一个练习让学生当堂回顾,帮助学生掌握并利用一些未解之谜让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知道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2.

11、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科学词汇:地球公转、自转、地轴倾斜角(二)过程与方法:能用模拟实验、模型、示意图等方法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科学方法:模拟实验(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能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核心价值观:合作探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教学难点: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地球仪,光源,极昼极夜现象的图片等教 学 流 程复习日夜产生的原因极昼极夜现象的认识解释极昼极夜现象模拟实验验证汇报,再解释极昼极夜现象小结单元小结活 动 过 程基 础 设 计个性设计复习昼

12、夜形成的原因:前几节课,我们了解到我们宁波不但有昼夜变化,还有四季变化,现在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我们这里为什么会形成昼夜现象?学生上台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的认识:不过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了这些相片(出示南极的极昼相片并介绍),这是我国考察队员在南极的午夜时分拍到的,你观察一下,那里的午夜与我们宁波有什么不同?在南极,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同时有时长达几个月时间都不能看到太阳,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极昼和极夜。(出示有关极昼和极夜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1.我们知道由于地球的自转可以形成昼夜交替现象,那为何南极还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呢?你觉得会有哪些原因

13、造成的?学生猜测,汇报:教师板书:2.模拟实验来验证我们的解释:你认为哪一种最有可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模拟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你的结果。(学生小组活动)3.汇报你的解释,展示小组验证的过程。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解释和验证进行讨论,并对于问题进行质疑。4.小结:刚才很多小组通过自己的模拟实验验证了自己小组的解释: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轴的倾斜有一定的关系。现在老师还做了一个比较形象的工具来帮助大家:出示阻挡板再一次演示、验证。如果这个倾斜角没有会怎么样?再大一点又会怎么样呢?看来这个角度不能随便改动,科学家通过精确的测量后,得出这个倾斜角是:23度。正是有了这个23度的倾斜角,

14、让地球上不但有了昼夜变化,还出现了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四、单元小结这几星期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一份练习,看看你还记得吗?(学生完成汇报)对于地球运动还有很多现象,如果有兴趣你还可以课外去找找,我们一起再进一步研究。板书设计极昼和极夜极昼极夜的解释地球自转昼夜变化地球倾斜23度 生成预见1.学生对于极昼和极夜的认识会比较丰富,因此认识这个现象不难,问题是:可能有什么原因造成的?在猜测时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很少,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再分散提问,具体如下:其他地方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也是就说太阳被地球自己挡住了,背对太阳一面就是晚上了。你能在地球上找到南极吗?(给学生地球仪)那为什么这里会出现极昼(就在于是太阳一直不落)?是不是这里的太阳不会被地球自己挡住呢?怎样的情况下,这里(手指南极)地球不会被自己挡住光呢?你试一试,找一找。这样一来这个难点很好的被突破。课外活动收集有关地球之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