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6920758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4.3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7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摘要传统的物流管理是通过手工方式开展的,数据建立在纸面单据和手工报表上,信息获取滞后,物流过程的准确性和执行性都很差,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库存积压严重影响经营效益。针对生产管理的效率和规性问题,迫切需要在生产物流管理中实施信息化系统,创造更好的效益。本论文对生产物流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进展研究。在对电机企业充分调研的根底上,分析其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运用建模的方式进展了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体系架构设计、功能结构设计、网络拓扑设计、非功能性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并通过多种测试方法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展测试,系统测试效果良好,最后组织了系统的上线实施工作。信

2、息化系统的实施应用,使物流活动对企业管理需求作出快速响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根据信息技术特点,对供给链管理、生产管理、企业部的物流管理进展了重新的思考、调整和优化,部门部和部门之间的工作更加规、协调、有序,工作绩效考核机制有效的开展,全面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而且这种模式和经历在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间应用和传播,将对我国制造业改善环境,提升水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制造大国有着深远的意义。关键词:生产物流信息化快速响应企业应用77 / 78AbstractTh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carried out

3、 by manual methods, all the data based on paper documents and manual reports, access to information lag, accuracy and execution of logistics processes are very poor, resulting in inefficient production, inventory backlog, seriously affecting operating efficiency. For efficiency and standardability o

4、f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the urgent need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s in produc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and sharing of production logistics information,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coordinate, standardize production order to create better

5、efficiency.This paper researched on the mode of produc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nterprise produc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Based on full investigation of the motor enterprises, analyzed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 de

6、signed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system by model, including 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functional design , network topology design, non-functional design and database design . The system functionality and performance testing is going well, on-line system implementation is organized by writer at last.

7、As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is running in the produc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the response of logistics activities to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is very quickly,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greatly improved. Moreov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lementing the product

8、ion logistics information, can supply re-thinking,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s for chain management, production management, logistics management, can enable the work within the department and between departments be more standardized, coordinated , and orderly.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job perfo

9、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can enhanc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level. The application and diffusion of modes and experiences between small and medium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s benefit to improve th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nvironment, enhance the level and is significant to become a manuf

10、acturing country in the true sense.Keywords: production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quickly response application in business目 录第一章 绪论5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51.2国外研究现状61.3本文研究目标和研究容与方法77781.4本文创新点81.5本文组织结构9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介绍112.1 B/S的开发模式112.2 UML技术122.3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122.4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132.5 本章小结14第三章 物

11、流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153.1 系统概述153.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151516171819203.3系统业务流程分析2222232425263.4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273.5本章小结28第四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294.1设计原那么294.2系统设计方法创新294.3系统体系架构设计304.4系统功能结构设计323233343434354.5系统的网络拓扑设计354.7系统非功能性设计364.8系统数据库设计374.8.1概念设计384.8.2逻辑结构设计394.8.2数据字典设计414.9本章总结44第五章 遗传算法优化在物流管理的应用研究455.1遗传算法概念4545465.1.3

12、遗传算法的算法描述475.2物流管理中车辆调度问题4848495.3针对物流配送车最优路径问题的遗传算法优化4949505.4本章小结52第六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施536.1实施概述536.2实施计划和用户培训5353546.3实施环境556.4数据准备556.5系统并行与切换556.6实施效果评估565.7本章小结63第七章 系统测试647.1测试概述6464657.2测试目的657.3测试工具与测试环境6565667.4测试流程667.5功能测试用例677.6系统性能测试707.7测试结果分析737.8本章小结74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758.1 总结758.2 展望76参考文献77致 80

13、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开展的需要,企业销售定位由纯粹的出口导向向出口、销并重的方向开展,由通用型产品向高端客户定制化产品的方向开展。这一企业新的战略定位,对营销系统和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产品和效劳的专业性、准时化是客户评估合作、持续满意、开展成长期战略伙伴的重要因素。而企业当前由于物流管理旧落后,还以纸质单据和手工报表进展物流管理显然与市场和客户的要求严重脱节,产生了很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企业转型开展,科学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产能、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生产效率的问题,很迫切的需要在生产物流管理中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

14、,将传统手工式的生产物流管理方式改变为以数据流驱动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实现企业生产物流信息的集成、共享和管控,实现多业务部门的高效协作。真正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产业规模的扩大,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中国经济高速开展的浪河中,有众多中小型、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企业。他们的生存之本在于制造出质优价廉的产品,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但在经济形势渐趋严峻的当下,仅仅依赖低廉的劳动力本钱作为竞争要件,不在技术研发、生产效率、市场营销、品牌塑造等方面进展科学化管理,企业开展势必失去活力而流于平庸。这其中,产业制造是根底性、核心性环节。技术研发成果依赖于产业制造转化成销售和市场份额,并塑造品牌

15、声誉,取得企业利润。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在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中实施信息化,实现生产的规、精细、高效的管控。研究生产与其相关环节,如销售、仓储、配送、运输等部门间的数据信息,并对数据信息进展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共享,来指导生产活动,提高生产效率和规程度,同时也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提供战略决策的分析支持。这一课题不仅在生产物流企业应用,类似的中小型物流企业,都可借鉴应用。为这类企业提供了更加务实和富有针对性的生产物流信息化管理模式和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整体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产值的提高,增强全球竞争力,振兴民族工业。1.2国外研究现状企业的生产管理已由传统的部门间纸质文件的传递,管理人员现场

16、安排开展到信息化的系统性管理。这一变化,外部源于市场竞争的日趋剧烈、客户需求更加的复杂多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开展大规模信息数据采集、存储与处理成为可能,而且信息技术的普与也使其应用本钱大幅降低。随着经济形势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兴旺国家企业的物流模式在不断改良。现在,国物流行业企业所配备的专属系统,含的功能数量较少,而且彼此之间的沟通较少,在信息处理方面的能力或者潜力欠缺。具体来说,大致拥有的诸如仓储等功能对口模块,往往互不联系,在融汇切合方面存在困难,严重制约其具体运行绩效。现在,国在开发相关系统的时候,一般没有推动对口的调研环节,不了解企业组织的具体需要,局部企业基于本钱方面的

17、考虑选择使用过时的资源,制约了整个系统功用的充分落实,在系统有完善必要的时候也无法推动落实,被迫以更大的本钱消耗推动系统的彻底更换。现在,在用的很多系统中没有针对宏观方面的行业分析的模块设置,在加工数据方面存在缺陷,很难帮助企业对特定时段的行业开展情况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很难推动企业形成持续开展能力。尽管现在软件开发行业普遍青睐物流行业企业方面的需求,甚至两者之间开场有企业主体启动专门合作,而且有了一定的成效。不过,在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来看,相对于国际前沿的水准,都落后很多,亟待在学习、借鉴和创新中提升。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企业要了解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物流管理模式和成功企业实施经历。

18、同时也要立足外乡,根据实际需求,考虑周边环境与产业状态,有策略的进展生产物流管理模式的调整和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虽然,现阶段信息化管理水平薄弱,阻碍了企业更高层次的开展,需要面对各种复杂和具体的问题,但通过务实的积累,生产物流模式的调整和信息化实施一定能够成为有效指导企业开展的武器。本课题中,以一家电机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生产系统设计、实施应用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将对这一类企业的生产物流信息化建立和企业长远开展有现实的应用价值。1.3本文研究目标和研究容与方法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建立一套生产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流程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管理。解决如下问题:1、调整和优化生产物流管理模式

19、,提高生产效率、能对客户小批量、多品种订货的需要快速响应,提高客户满意度,扩大产能;2、以信息化方式实现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和共享,替代原有纸质单据和手工报表的生产管理方式,并规生产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3、稳定的供给链和生产管控,生产节奏紧凑、匀畅,人工生产效率充分发挥,降低物料和在制品库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结合该生产企业现有的物流管理现状,提出建立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对物流管理进展需求分析,阐述各业务模块的功能,并本着易扩展、易维护、跨平台等特性,对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进展设计和实施。主要研究容包括:1、物流管理核心业务流程梳理针对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和特点提出问题,由问

20、题引出物流管理的需求。2、物流管理的需求分析根据物流管理业务流程的梳理,对系统的功能需求与非功能需求进展分析。3、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在对物流管理系统的需求细致分析的根底上,结合企业管理模式,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运行经历确定本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考虑系统的平安性、可扩展性、易用性、可靠性。4、物流管理系统的实现 依据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对系统模块进展设计,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管理模块、生产作业管理模块、产品管理模块、供给链管理模块、仓储管理模块的功能实现。5、物流管理系统的测试按照实施计划,对系统进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测试通过后进展试运行,检验物流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和合理性。1、调查法:了解

21、企业的战略规划,管理体系,组织结构,管理流程,重点对现有的物流管理模式进展调查,提出目前企业生产流程中存在的影响生产效率和产能扩大的问题,挖掘造成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也调研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环境与现状。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进展资料的归纳,分析与诠释,并与企业领导对诊断报告容协商、修正,提出系统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也将方案细化。2、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书籍,广泛收集国外生产物流研究的理论性文件,进展整理、分析,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根底。3、例证研究法:集合企业情况,研究学习国外类似的物流管理实施信息化的案例和经历,对系统改良,进展优化设计。本课题的写作,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企业物流管理的特点

22、,分析现状,找出差距,设计并实施物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以高效生产、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1.4本文创新点在现代物流中,物流信息技术是构成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信息系统以提高现代物流效劳效率的保障。在现代企业物流信息系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信息的采集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物流信息跟踪技术以与运筹学畴的路径优化技术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运用。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讯线路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

23、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资源。对于物流业来说,要完成大量的物流业务就必须有一个通畅的信息流的网络作为支撑。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在企业部计算机网络建立和改造中的普与应用,使互联网正成为物流的信息根底结构。物流管理中的一项根本的工作就是数据的采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基于单品管理的进销调存业务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键盘输入的问题使人力本钱和过失的几率很高而且无法满足业务的实际需求。数据采集应摆脱人工收集的种种弊端,走向自动化的收集,这就与自动识别严密相关。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在计算机通信根底的“资源共享。本设计具有如下创新之处:(1)实现资源共享。是指所有网的用户均能享受网上计

24、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或局部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等。(2)进展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将地理上分散的生产单位或业务部门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联网,把分散在各地的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资料适时集中,综合处理。(3)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与可用性。在单机使用的情况下,计算机或某一部件一旦有故障引起停机,当计算机联成网络后,各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互为后备,另外,当网中某一计算机的负担过重时,可将新的作业转至网络中另一较空闲的计算机去处理,从而均衡各计算机的负担。4)能够进展分布处理。对于综合性的大型问题采用适宜的算法,将任务分散到不同的计算机进展分处理。利用网络技术还可以将许多小型机或微型机联成具有高性

25、能的计算机系统,使它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1.5本文组织结构本论文分为六章,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外物流信息化管理的现状,论文的研究容和方法以与论文的组织结构。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主要介绍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和特点,指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梳理优化业务流程,阐述物流管理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第三章系统设计。介绍系统的设计原那么,系统的体系架构设计、系统的功能性、非功能性结构设计,系统网络拓扑设计和数据库的设计。第四章系统的实现。依据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对系统模块进展实现,主要包括订单管理模块、仓储管理模块、配送管理模块、运输管理模块的功能实现。第五章系统测试。介绍

26、系统测试的种类和方法,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展测试,并分析测试结果。第六章总结与展望,对论文工作进展总结,并对接下来的工作容进展展望。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介绍了解相关情况是进展深入分析的重要前提,对于当物流管理以与面临的问题,系统设计过程中涉与到的关键技术如Java技术等都应该有充分清醒地认识。只有在充分认识这些技术的根底上才能够实现科学设计,对此必须要引起重视,要从实际出发来对其进展科学分析。在系统设计之前首先就是要做好准备工作。只有在做好准备工作的根底上才能够实现科学设计。对此必须要进展深入科学地分析。2.1 B/S的开发模式B/S浏览器/效劳器属于一个新兴的网络框架模式,当然,对于当前互联

27、网浏览网页来说,WEB浏览器是最常见的一个运用软件。此方式能够简单系统的研发流程,增强维护与运行效率,仅需要在客户机中装配一个浏览器软件就行了,比方微软著名的浏览器IEInternet Explorer,效劳器安装好数据库软件,比方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浏览器能够利用Web Server和信息库实现数据交流和互动。B/S模式最典型的特征是客户端的安装与维护变得极其简单,为需要下载与安装所需的浏览器软件,即可动态性地实现智能化的信息库访问,并开展交流与互动,以此确保此系统的拓展性能不断增强。B/S开发模式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是维护与升级路径极其简单

28、,利用B/S模式的软件和利用C/S模式的软件比照来看,前者更具有明显的便捷性。B/S模式的系统仅可以进展管理与安装,全部客户端均利用浏览器来访问对于的信息库,可实现零安装、零维护的目的。全部运作仅需要利用效劳器就可以实现,假假设是异地运行的话,那么就将效劳器与专网对接即可实现其操作,确保远程维护、资源共享的实现。第二,效劳器运作系统的选择存在显著的多样性,无论是通过哪类操作体系,即可进展效劳器配置,均能够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顾客都可以利用浏览器进展信息库访问,不会受到任何干扰,以此这可以让比方Linux运作系统等非windows运作系统高速开展,不过,Linux运作系统不单单是免费的,

29、同时,与此系统减弱的其他信息库管理软件也是零本钱,这种选择在如今的互联网上是非常盛行的。例如顾客每日浏览腾讯新闻,唯有进展浏览器安装即可,并没有必要知道腾讯的效劳器需要下载哪一类运作系统,当前一些也确实不需要利用windows运作系统,不过对于很多客户端计算机自身而言,其安装的运作系统主要还是windows,这对于B/S的框架模式是没有任何影响的。2.2 UML技术UML是面向对象开发中一种通用的图形化建模语言,由世界著名的面向对象专家 Grady Bloch、 James Rumba ugh 和 Invar Jacobson 合作设计。它具有良定义、容易表达、易于使用和功能强大的特点。在分析

30、业务处理流程和建立系统模型方面具有强大的能力,是一种用于利用图表的方式对所加工的产品进展可视化描述的工具,提供了方便不同使用者之间有效地共享和交流设计成果的机制。UML作为一种标准的建模语,包括从软件分析、设计一直到程序编写等,逐渐在现代软件工程环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承当分析与设计的功能。UML建模具体是指以模型元素为根底塑造整个系统的模型。模型元素涉与到包括类、类和类之间的关系、类的实例相互配合实现系统的动态行为等等。UML通常使用关系涉与到依赖、关联以与一般化。依赖关系作为一种使用关系,假设是特定失误发生改变会映射到使用事物所涉与到的事物;关联用于准确描述两个类之间的联系,由两元关系与多元

31、关系所构成。两元关系是描述一对一的关系;多元关系是映射一对多或者一对一的关系;一般化主要是描述继承关系,利用派生类能够延续基类的特征和能力,同时可对容与涵进展更新与添加,构成新层次的诞生。静态建模机制与动态建模机制共同构成UML建模。静态建模机制涉与到例图、类图、对象图、包、构件图和实施图。2.3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属于一个有效的信息库平台,它整合的商业化和智能化的模型(BI)工具可以明确公司层面的信息管理。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信息库引擎能够帮助框架型模型与关系型模型增强一个高效、

32、稳定的储存性能,让我们能够组建与管理用来业务的有效性与全面性的信息运用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信息库引擎属于公司信息管理处置策略的主要容。此外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结合了分析、报表、集成和通知功能。这让公司能够组建和整合高效完善的BI处置策略,让团队利用Dashboard、移动工具、记分卡与Web services把信息运用铺设至业务的整个环节中。与 Microsoft Visual Studio、Microsoft Office System 以与新的开发工具包包括 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me

33、nt Studio的严密集成使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与众不同。不管是研发者、信息库管理者、数据运用员或是决策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均能够明确完善的处置策略,以此利用相关信息得到更有效的权益。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也存在明显的可拓展性与稳定性等优势。其可运用性包括利用对日记输入、备份方案与问题扭转群集等,以此能够让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的可运用性能增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的向上伸缩性:重点是利用平衡多运行器(SMP) 系统来实现。其中Enterp

34、rise Edition最多可以将32 位处理器和 64 GB RAM同时利用。往外拓展包括把各类信息库与信息负载配置至其他效劳器里。Microsoft .NET Enterprise Server对数据的管理以与分析的中枢是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其中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是完成加速的一个工具7。2.4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讯线路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资源。对于物流业来说

35、,要完成大量的物流业务就必须有一个通畅的信息流的网络作为支撑。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在企业部计算机网络建立和改造中的普与应用使互联网正成为广阔物流企业的信息根底结构。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在计算机通信根底的“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实现资源共享。是指所有网的用户均能享受网上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或局部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等。(2)进展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将地理上分散的生产单位或业务部门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联网,把分散在各地的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资料适时集中,综合处理。(3)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与可用性。在单机使用的情况下,计算机或某一部件一旦有故障引起

36、停机,当计算机联成网络后,各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互为后备,另外,当网中某一计算机的负担过重时,可将新的作业转至网络中另一较空闲的计算机去处理,从而均衡各计算机的负担。4)能够进展分布处理。对于综合性的大型问题采用适宜的算法,将任务分散到不同的计算机进展分处理。利用网络技术还可以将许多小型机或微型机联成具有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使它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2.5 本章小结本章论述了在物流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系统地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的选择,为后续的章节提供了技术的支持。第三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3.1 系统概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是现代化物流管理的趋势,根据分析系统应具备在功能上能够满足企业业务的需

37、要,同时在技术上到达可扩展性、跨平台性、平安性等要求,在系统功能上应到达以下几方面的要求:(l)方便性,从设计上需要保证所有业务在操作上的方便性,能够尽可能多地支持各个行业、电子商务运营商、普通客户等的需要。(2)实时性,能满足其业务实时响应的需求,系统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反响给客户合理的信息。(3)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在功能上必须能够实行渐进式扩大,要考虑未来企业业务开展的需要。(4)兼容性,由于本系统面对的客户群、业务种类非常多,因此需要能和同业的配送系统、电子商务系统、银行支付系统、财务软件等各种类型的系统进展数据交换。(5)实用性,信息系统开发的周期长、投入大,在功能设计上将充分考虑实用性,

38、降低开发复杂功能的技术风险,保证在功能上既充分满足需要,又不浪费珍贵的资源。3.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建立生产物流管理系统,使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产能的问题,是非常重要也是迫切的。鉴于以上各业务流程的梳理和实际需求,将生产物流管理分为5个管理单元,分别是生产计划管理、生产作业管理、产品管理、供给管理、仓储管理。需求分析主要责任部门是生产部和营销中心。营销中心对销售订单、订单评审、生产派发单和产品发货进展管理,生产部对生产计划、物料分解清单、时间排程计划与其时间反响进展管理。 营销中心对外与客户进展洽谈,承接销售订单,或进展销售预测,经审批通过后也等同于销售订单。营销中心的勤人员负责订

39、单的文件处理,进展订单管理。订单管理包括录入订单信息包括客户信息,产品名称、型号、技术要求,订货数量、单价、总价,合同所约定的交货时间、结算方式、运输方式、质保周期等信息。而且如有订单变更,那么需对原有订单信息进展修改。生产部对生产进度实行日监管,当发现实际时间预计晚于计划时间时,要与时调整生产作业工作,来补救时间排程计划的执行。生产计划管理用例图如图3.1所示。图3.1 生产计划管理用例图需求分析生产作业管理是对各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对进度时间和各物料、半成品匹配性的管控。作业管理贯穿生产的整个过程,从技术准备、物料领用到部件按工艺在不同工序加工生产,直至产品装配完成,进入仓库。客户最关心的是

40、产品发货时间,因此要紧紧围绕产出时间,以生产部的时间排程计划执行,生产部要随时了解、监控执行状态。各车间调度员要按照时间排程计划严格执行物料领用,半成品生产、入库,成品装配、入库的时间节点。在填报生产领用单、半成品入库单、半成品领用单、成品入库单时要明确实际执行时间。时间排程计划导入这些实际时间与计划时间比对,当出现时间不符合时,生产部要对各车间的生产工作迅速协调,采取调整措施,如加班、局部生产外包等。当长期出现实际时间与计划时间不符的问题,生产部可以挖掘深层次的生产瓶颈问题,提出建立缓冲物料库存,添置设备或改良工装,添置人员或产品外包等长效解决方案,以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产能的目的。作业管

41、理用例图如图3.2所示。图3.2 生产作业管理用例图需求分析产品管理是生产物流信息化系统的数据根底,产品管理主要是技术部技术员对销售订单进展技术评审和对产品数据库进展管理。当客户提出订货需求时,营销中心业务员要将需求与技术部沟通,如是非标准化的新产品,技术部要进展技术评审,对公司是否有技术和制造能力承接该订单提出明确意见,如可以承接订单,营销中心再与客户进展谈判,确定销售订单。 技术部要对产品数据库进展管理,数据库包括了产品BOM清单、工艺文件和客户定制产品的生产考前须知。当客户提出新产品要求,销售订单确定后,技术部要与时添加新产品的BOM清单和生产考前须知,新产品信息进入产品数据库,是满足客

42、户要求,开展生产工作的技术根底数据。当销售订单或技术要求发生变更时,技术部也要根据变更情况将该产品数据库进展临时或永久变更。当客户重复订货时,技术部对技术要求不再进展重复评审。产品管理用例图如图3.3所示。图3.3产品管理用例图需求分析生产物流的供给管理是供给商管理的战术性工作。采购部根据生产计划和时间排程计划指令对供给链进展管理,向生产部门,按时间计划保证物料的输送。具体工作包括采购计划管理、供给商目录管理、采购订单管理、入库清单管理。供给管理的目标是在计划管控下确保物料准时、保量、匹配的供给,使生产计划得以匀畅、有效执行,满足客户交货时间的要求。供给管理评价的主要指标是:可靠性、快速响应、

43、柔性化、本钱节约。采购部根据物料分解清单、时间排程计划和物料库存报表编制采购计划包括采购物料名称、型号、物料属性、数量、进厂时间等。采购计划确定后,需要将计划分类,不同种类物料选择适合的供给商。供给商是需要评审的,当供给商是成熟的,已进入企业供给商目录,那么可直接下达采购订单,采购订单需要注明供给商信息,采购物料名称、型号、数量、单价、总价、进厂时间,合同中约定的结算、运输、质保等信息。图3.4 供给管理用例图需求分析仓储管理是对成品和物料进展仓储管理,仓储部管理员负责成品和物料入库、出库、库存报表数据的统计管理。成品和物料的库存报表是由成品入库单、成品发货清单、物料入库清单、生产领用单填报后

44、自动生成的。仓库管理员要根据这些进出库单据进展物料和成品的收放工作。还需要对库存的物料和成品定期盘点,核对实物与账目中的库存数量是否相符,检查库存状态,并将库存状态填报进库存报表中,以便其他权限的部门或管理层能与时、准确的了解库存信息。在物料库房中,要按照区域、标识管理的方式,清晰存储位置,便于物料的收发和盘点。出库时,要按照先进先出的原那么。仓储管理用例图如图3.5所示。图3.5 仓储管理用例图需求分析生产物流管理的根底信息主要包括部门管理、角色与权限管理、审批流程管理、系统管理。根底信息管理用例图如图3.6所示。图 2.6 根底信息管理用例图1、部门管理:根据企业的组织架构建立部门,部门管

45、理中包括部门名称、部门编码、部门负责人、部门类别。2、角色与权限管理:结合企业的管理流程定义不同的角色,给每个角色授权,角色包括营销中心勤、生产部计划员、采购部业务员、仓储部管理员、车间调度员等。角色与权限需求表如表2.1所示。表2.1角色与权限需求表序号角色分类权限具体容1营销中心勤销售订单管理订单数据的录入、修改、变更生产派发单管理派发单数据录入、修改、变更成品库存报表查询查询成品库存报表发货清单管理发货清单的录入、修改、变更2营销中心负责人审批权限审批订单、派发单、发货清单3技术部技术员产品数据库管理BOM清单录入、修改、变更工艺文件的录入、修改、变更生产考前须知的录入、修改、变更技术评

46、审销售订单的技术评审供给商的技术评审4技术部负责人审批权限BOM清单、工艺文件、生产考前须知的审批,对销售订单、供给商技术评审的审批5采购部业务员供给商目录管理合格供给商信息录入、修改、变更采购计划管理采购计划的录入、修改、变更采购订单管理采购订单的录入、修改、变更物料入库填报物料入库清单的录入、修改、变更物料库存查询查询物料库存报表6采购部负责人审批权限合格供给商审批采购计划、采购订单和物料入库的审批序号角色分类权限具体容7生产部计划员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的录入、修改、变更物料分解清单管理物料分解清单的录入、修改、变更时间排程计划管理时间排程计划的录入、修改、变更查询报表查询物料库存报表、成

47、品库存报表、物料入库清单、半成品入库单、半成品领用单、成品入库单8生产部负责人审批权限生产计划、时间排程计划审批9仓储部管理员库存报表管理物料、成品库存的实物盘点和库存状态的录入、修改、变更库存收放管理物料和成品入库、出库和存储管理10仓储部负责人审批权限物料、成品库存报表的修改审批、库存状态审核3、审批流程管理:根据不同的审批类型设置审批流程,首先需要设定审批类型,然后根据审批类型设定审批流程和权限。4、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登录、用户口令管理、系统管理员权限、系统退出、数据复原和数据备份等。3.3系统业务流程分析围绕生产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要以实际业务单元和管理流程为根底。企业实施MRP的生产

48、物流管理模式,生产计划管理是核心的业务环节,而在整个生产物流管理中,还包括了产品管理、供给管理、仓储管理和生产作业管理。每一个管理单元都以一个或相关的几个部门或车间为主体,这样划分能够清晰业务职责,明确管理围,对于企业部门和业务协作有序开展非常有利。分析 之前销售订单是生产计划编制的唯一依据,现在为了缩短制造周期,满足长期合作客户的需要,营销中心可以根据客户合作的稳定程度,进展常规产品的市场预测。营销中心将没有成品库存的客户订单或经审批的销售预测转化为生产派发单。原有制度中,生产部每个月汇总生产派发单,编制月度生产计划,为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缩短管理周期,新流程要求生产部以旬度为单位,汇总生产

49、派发单,编制旬生产计划。旬生产计划经由产品数据库包括BOM清单、工艺文件和生产考前须知分解,成为物料分解清单。生产部计划员要根据工艺文件和生产考前须知,生产派发单中注明的交货时间,结合生产能力、设备能力,以倒排的方式编写时间排程计划。计划管理业务流程如图3.7所示。图3.7生产计划管理业务流程图分析生产作业管理是根据标准产品工艺文件、客户定制产品生产考前须知,执行产品生产的过程。生产车间按照生产计划、时间排程计划向仓储部领用物料,上道车间生产半成品,半成品经过检验合格后,进入各自车间的半成品周转库。装配车间也按照生产计划、时间排程计划领用半成品和外协、外购物料,装配成品。生产过程要严格执行工艺

50、文件和生产考前须知的要求操作,质量部进展检验。生产时间要严格执行时间排程计划,生产部计划员对物料进厂时间、物料领用时间、半成品入库时间,半成品领用时间、成品入库时间进展监管,当发现实际生产时间与排程计划时间有差异时,生产部和各车间要查找原因,迅速调整,调整方式包括调整计划、设置平安库存、加班加点,添置设备,添置人工或生产外包等。作业管理业务流程如图3.8所示。图 2.8生产作业管理业务流程图分析产品管理是生产物流管理的根底。首先,技术部要将不同系列常规产品的BOM清单、工艺文件录入到产品数据库。当客户订购常规产品时,营销中心与客户可直接确定销售订单。当客户提出个性化的产品技术需求时,技术部要参

51、与技术谈判并进展技术评审,如能够满足客户要求,可由营销中心与客户签订销售订单,技术部那么需要新增新产品的BOM清单和生产考前须知,进入产品数据库。产品管理业务流程如图3.9所示。图3.10产品管理业务流程图分析供给管理以采购部为中心。生产部通过生产计划管理将生产计划分解为物料分解清单,并编制时间排程计划。采购部根据物料库存情况,确定采购计划。采购计划按采购物料的品种进展分类,同类产品生成采购订单。当供给商为经过评审的合格供给商,已进入公司合格供给商目录时,采购部录入供给商编码、长期合作的商务条件,排程计划中要求的物料进厂时间,即可直接向供给商发出采购订单。物料到货后,由采购部业务员填写物料入库

52、清单,经质量部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可正式进入仓储部的物料仓库。供给管理业务流程如图3.10所示。图3.10 供给管理业务流程图分析仓储管理是仓储部对物料和成品的入库、出库、库存保管、库存盘点等管理工作。仓储部需要按区域分类码放、标识各项物料和成品。仓储部根据采购部开具的物料入库清单,经过质量部检验合格后,办理物料的入库。在生产车间开具生产领用单时,办理物料的出库和配送。仓储部根据装配车间开具的成品入库清单,在质量部检测合格后,办理成品入库。在营销中心开具的发货清单后,办理成品出库和货物运输。仓储管理业务流程如图3.11所示。图3.11 仓储管理业务流程图3.4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系统的非功能需求主

53、要包括数据需求、平安性需求、可靠性需求、可扩展性需求、易用性需求、兼容性需求以与性能需求。1、完整性需求:该系统能完成各项单据录入、修改和变更,单据之间能够收集数据相互导入,数据可以汇总统计和分析。2、平安性需求:系统需保证系统设备平安和系统运行平安。系统设备平安是指系统设备不受到物理破坏,如遭遇地震、火灾等,在系统部署时,需充分考虑效劳器等设备的稳定和平安运行。系统运行平安是指系统与数据的完整、和可用。系统采用先进、可靠的平安加密机制,实现国际先进的CACertificate Authority认证与数字签名技术,有效的保证系统平安。系统能够提供完善的权限管理机制,将用户分为多个角色,每个角

54、色设定特定的功能使用围。3、可靠性需求:当效劳器上的数据因各种原因发生破坏时,系统需有可信赖的备份恢复系统,系统的备份在另外的设备上进展,该设备与系统效劳器在物理上隔绝,这个系统备份数据只有系统管理员可以访问,其他的使用者无法访问。4、可扩展性需求:为满足系统在应用实施过程中用户不断增长的对系统性能和功能的需求,系统需要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对于系统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增长:数据管理的增长、终端用户的增长和功能类型的增长。数据管理的增长主要指: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量的不断积累,数据管理的复杂程度也随之提高。终端用户的增长指:随着企业的开展,业务的开拓和系统的普与应用,登陆使用的系统用户会越来越多

55、,系统的性能必须得到保证。功能类型的增长指:随着业务的开展,业务对系统要求的深化,需要系统增加新的功能。5、易用性:系统需具有易用性,要求系统界面简洁明了、功能易用、容易理解和学习。系统的各个界面图标均定义准确,让用户一看即知该图标代表的含义或具有的功能。用户可以很便捷的找到要使用的功能,该功能可以提供快捷点支持,通过帮助文件可以快速领会功能的具体操作。从而可以更快、更准确的应用系统进展操作,快速完成各类任务。3.5本章小结通过对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功能与管理流程进展分析,尤其对生产物流管理的现状、特点和需求进展梳理、分析,调整、优化了企业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流程的细节,确定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

56、性需求。企业迫切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替代传统的生产物流管理体系,推进其实现向现代高效制造企业方向开展。第四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4.1设计原那么物流管理系统在设计时要贯彻“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驱动、重点突破的原那么。在总体规划上,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控水平,作为生产物流系统建立的首要目标。生产物流系统的设计原那么以业务流程为导向、同时兼顾集成性、模块化和可重用性、开放和可拓展性、标准化、分层、平安性和易用性原那么。 1、业务流程导向原那么:系统必须满足当前业务流程信息化的需要。其体系架构的根底是业务体系架构,可对业务体系架构进展有效支持,并支持系统未来扩展的需要。 2、集成性原那么

57、:系统中假设存在孤立信息以与不统一的数据,将会影响部门之间顺畅的信息交互和效劳访问,系统需实现管理的一致性与日常业务的集成。 3、模块化和可重用性原那么:应用系统的设计建立在整体可重用性设计的根底上,采用面向效劳技术,可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系统的可重用性和模块化。 4、开放和可扩展性原那么:应用系统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系统与其功能模块的横向与纵向扩展,便于配置与实现,以便满足系统未来可能存在的访问客户增多,性能和功能需求增多的情况,防止造成系统瓶颈。 5、分层原那么:为支持系统跨业务的需求,应保证系统功能的相对独立,同时在业务需求变动时,应减小系统变动,提高系统适应性,为保证实现上述功能,系统应采用

58、多层次的应用架构设计,将业务功能和应用功能相别离,即系统设计遵循分层原那么。 6、标准化原那么:系统在设计时最大程度地利用标准组件与接口,同时,可以不断完善组件与标准接口,并对其进展扩大,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开发本钱,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维护本钱,缩短开发应用周期,提高系统开发质量等。4.2系统设计方法创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与计算机处理技术、系统理论、组织结构、管理功能、管理认识、认识规律与工程化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主要有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四种。1生命周期法又称为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根本思想是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

59、工程化的方法,按照用户至上的原那么,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系统进展分析与设计。2原型法它的根本思想是由用户与系统分析人员合作,在短期根据用户的要求首先建立一个能反映用户主要需求的原型,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改良,逐步完善最终建立符合用户要求的新系统。3面向对象的方法Object Oriented,OO它是以面向对象思想为指导进展系统开发一类方法的总称,开发一般经历三个阶段:面向对象的分析OOA、面向对象的设计OOD和面向对象的实现编程。4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Computer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CASECASE 方法是系统开发工具与方法的结合,它的目标是为了实

60、现一种比拟完善的技术,为系统开发人员提供一组优化的、集成的且能大量节省人力的系统开发工具,它着眼于系统分析和设计以与程序实现和维护等各个环节的自动化,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CASE 方法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是在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方法中的任何一种系统开发方法之中,如果在对象调查后,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每一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应关系的话,那么就可以借助专门研制的软件工具来实现一个个系统开发的过程。CASE 方法采用的软件有:查询语言如 SQL、报表生成器、决策支持系统生成器、应用软件包等。4.3系统体系架构设计物流管理系统采用C/S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营销中心、技术部、采购部、生产部、仓

61、储部、质量部、各车间作为系统的客户端,主要负责填报和处理与本部门各种业务相关的数据信息,完成自己权限的工作,实现报表显示与打印等功能,而生产计划、物料分解清单、采购计划、库存信息等计算功能那么在效劳器端实现。本系统采用J2EE开发平台,可以利用通用语言运行时在效劳器后端为用户提供建立强大的企业级Web应用效劳的编程架构。同时实现了程序代码和网页容别离。还可以利用J2EE平台架构的诸多优越性能,如类型平安、强大的网络扩展性。通过提供统一的开发平台,J2EE降低了开发费用和复杂性,同时提供现有的集成应用程序更强有力的支持,增强了平安机制,提高了性能。根据对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的需求分析,提出符合企业情

62、况的生产物流系统管理的设计方案。该系统总体架构设计主要分为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这种架构确保了责任的明确划分,使系统更加易于维护和扩展。系统体系架构图如图5.1所示。图 5.1系统体系架构图表现层位于最外层,用于显示数据和承受用户输入的数据。各相关部门作为客户端,主要用生产物流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进展交互,其友好的用户界面形式完成客户端视图显示和数据验证等工作,并负责对输入的数据验证其完整性、有效性,并以指定格式保存。业务逻辑层处于表现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通过数据访问层的数据操作对象访问业务数据,向表现层提供数据支持。业务逻辑层从管理的角度实现对管理对象(各项业务)的逻辑封装4.4系统

63、功能结构设计通过对生产物流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将生产物流管理系统分为五大业务子系统和根底信息管理子系统。结合信息系统平台的功能强大、简单易用、权限可制定、平安机制等特征,设计出生产物流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图。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4.2所示。图 4.2系统功能结构图计划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营销中心和生产部对销售订单转化为生产计划进展管理,同时将生产计划分解,作为其他部门开展相关生产业务工作的计划指令。当生产计划完成后,营销中心可以对成品发货进展管理。主要包括的子功能是销售订单管理、生产派发单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物料分解清单管理、时间排程计划管理和生产完成后的成品发货管理等。生产计划管理子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4.3所示。图4.3 生产计划管理子系统功能结构图 作业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各生产车间按照时间排程计划开展各项生产作业工作。主要包括的子功能是生产领用管理、半成品入库管理、半成品领用管理、成品入库管理。生产作业管理子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4.4所示。图 4.4 生产作业管理子系统功能结构图 产品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技术部对产品数据库进展管理,包括填报BOM清单,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