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瓦斯防治复习题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06432493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矿井瓦斯防治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矿井瓦斯防治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矿井瓦斯防治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矿井瓦斯防治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瓦斯防治复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瓦斯防治考试范围:整本书。考试重点:煤与瓦斯突出,建议熟读群共享里的课件,老师 电话里提到的有突出的预测、防治措施、突出的阶段,什么是石门突出,什么是突出煤层。题型:。名词解释5个;填空题40分,注意每一章都有考点;判断题 10分;多项选择10 分;简答题 5个,15分;论述题10分。以上内容是问罗老师得来的。个人总结仅供参考:1、煤与瓦斯突出:是煤层中存储的瓦斯能和应力能的失稳释放,表现为在极短的时间内向生产空间抛出大量煤岩和瓦斯2、突出煤层: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的煤层、经鉴定有突出危险性的煤层或按突出 煤层管理的煤层。3、突出矿井:在矿井的开拓、生产范围内有突出煤层的矿井4、矿井瓦斯

2、地质图:是以矿井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采掘工程平画图作为地理底图,系统收集、整理建矿以来采、掘工程揭露和测试的全部瓦斯资料和地质资料。5、保护层:为消除邻近煤层的突出危险而先开采的煤层或岩层称为保护层;位于突出危险 煤层上方的保护层称为上保护层,位于下方的称为下保护层。近距离保护层 h50 m6、石门揭煤突出: 是指石门自煤层底(顶)板在爆破揭开和穿过煤层过程中,由于岩柱的突然破碎,煤体应力状态和瓦斯赋存状态突然改变,富含瓦斯的煤层在地应力和瓦斯压力作用下,快速向巷道空间抛出大量煤岩,并伴有大量瓦斯涌出。石门突出类型:爆破揭穿煤层、自行冲破岩柱、过煤门的突出、延期突出7、瓦斯爆炸:是甲烷和空气混合

3、后,在一定的条件下遇高温热源发生的剧烈的连锁反应.并伴有高温高压的现象,在瓦斯爆过程中,火焰从火源占据的空间不断地传播到爆炸性混合气体 所在的整个空间。8、爆炸下限:能使火焰锋面传播到爆炸性混合气体占据的全部容积的瓦斯的最低浓度。冲击波:火焰锋面后的爆炸产物具有很高的温度,由于热量集中而使爆源气体产生高温和高压并急剧膨胀而形成冲击波。9、火焰锋面:火焰锋面是瓦斯爆炸时沿巷遣运动的化学反应带和烧热的气体总称。10、煤层瓦斯含量:矿井在大气条件下, 单位质量煤体中所含有的瓦斯气体体积量,是煤内游离和吸附两种状态瓦斯量的总和。11、煤层瓦斯压力:是指瓦斯赋存于煤层中所呈现的气体压力,即气体作用于孔隙

4、壁的压力。12、残余瓦斯含量:当煤体受到采动等影响因素的影响或瓦斯抽采后,煤层中剩余的瓦斯含量。13、煤体孔隙率:是指煤中孔隙体积与煤总体积之比的百分数。14、 “O”形圈:采空区顶板四周形成的一个由裂隙组成的连续瓦斯储运通道。15、反向风门:是防止突出时瓦斯逆流进入风道而安设的风门。1、规程规定: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75% ;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0% 、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 1.5%。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瓦斯浓度不能大于 0.5%,二氧化碳不超过0.5%。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巷中瓦

5、斯或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75%。采区回风巷和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能大于10%,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0.0024%硫化氢浓度:0.00066%氮氧化物:0.00025%5.二氧化硫:0.0005%6.氢气:0.5%7.氨气:0.004%3、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4、我国提出的治理瓦斯的十二字方针是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5、瓦斯治理工作体系:通风可靠、抽采达标 、监控有效、管理到位 。6、瓦斯在煤层中的赋存状态有游离状态和 吸附状态 。7、煤层瓦斯沿垂向分为两个带:瓦斯风化带、甲烷带。8、井

6、下钻孔封孔技术有:黄泥(黏土)封孔法 、水泥砂浆封孔法、胶圈封孔器法、星圈一压力粘液封孔法、胶囊一压力粘液封孔法。9、矿井瓦斯涌出形式可分为普通涌出和 特殊涌出。10、目前我国测定瓦斯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法 、间接法。11、煤层瓦斯流动状态按流场几何形状分为:单向流动 、径向流动 、球向流动 。12、现有的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有两类:矿山统计法、分源预测法。13、煤矿瓦斯抽采方法以煤层开采时间为依据分为:采前抽采 、采中抽采 、采后抽采。14、瓦斯抽采方法从空间上来分 :井下瓦斯抽采、地面钻井瓦斯抽采。15、瓦斯抽采方法从抽采对象上来分:本煤层抽采、邻近层抽采 、采空区抽采 。16、瓦斯抽采

7、方法从方式上来分:钻孔抽采 、巷道抽采、埋管抽采。17、高瓦斯煤层在开采前的抽采指标为可解析瓦斯含量 。18、地面钻井施工过程: 钻井、取芯、测井、固井 、完井。19、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可分为区域性防突措施 和 局部防突措施。20、钻孔预抽是国内外目前抽放开采层瓦斯的主要方式。钻孔抽采的基本方式有穿层钻孔和顺层钻孔 两类。21、穿层钻孔抽采瓦斯方法主要有底板岩巷大面积穿层钻孔预抽法、底板岩巷穿层钻孔煤巷条带预抽法 。22、防突规定:钻孔控制回采巷道外侧范围:倾斜、急倾斜煤层上帮 20 m ,下帮10m:23、其他为上下各 15m。24、采场围岩应力分布沿走向划分为4个区:原始应力区、支撑应

8、力区、卸压区、应力逐渐恢复区。25、采空区三带:垮落带 、断裂带 、弯曲带。26、规程:利用瓦斯时瓦斯浓度不得低于30% 。27、煤与瓦斯突出突出危害:摧毁井巷设施、破坏通风系统、瓦斯逆流人员窣息、 煤流埋人、瓦斯爆炸。28、煤与瓦斯突出过程:准备阶段、激发阶段、妗展阶段、终I卜阶段29、在突出过程中,地应力、瓦斯压力 是发动与发突出的动力,煤结构及力学性质 是阻30、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有:声响预北、瓦斯预北、煤体结构预可、矿压显现预北 、其强预兆。31、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综合指标法、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钻屑指标法、复合 指标法、R值指标法。3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局部措施分为:基本措施

9、、增强措施、保障措施33、石门(斜井)揭煤工作面的防突措施包括预抽瓦斯、排放钻孔、水力冲孔、金属骨架、煤体固化或其他经试验证明有效的措施。34、采掘工作面作业和石闸(含立井、斜井)作业场所必须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避难所、反向风门、防突挡栏、远距离爆破及压风自救 5个方面。35、瓦斯爆炸根据爆炸传播速度可分为以下三类:爆燃、爆炸、爆轰。36、防止瓦斯爆炸范围扩大的技术措施:撒布岩粉法、被动式隔爆技术、自动隔爆技术。37、瓦斯爆炸时产生的 3个致命因素:火焰锋面,冲击波,井巷大气成分的变化。1、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特征 : 突出的煤向外抛出距离较远,具有分选现象 抛出的煤堆积

10、角小于煤的自然安息角;抛出的煤破碎程度较高,含有大量碎煤和一定数量手捻无粒感的煤粉;有明显的动力效应,破坏支架,推倒矿车,损坏和抛出安装在巷道内的设施; 有大量的瓦斯涌出,瓦斯涌出量远远超过突出煤的瓦斯含量,有时会使风流逆转 突出孔洞呈口小腔大的梨形、舌形、倒瓶形、分岔形以及其他形状。2、煤矿瓦斯等级的划分: .低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且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m3/t; 高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 40m3/t;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3、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内容: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区域措

11、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4、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内容:5、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什么? 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 足够能量的点火源,通常为 炸的感应期;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工作面防突措施、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一般为5%15%。 混合气体中的氧浓度不低于12%。 有595 C,最低点燃能量为 0.28mJ ,且火源存在时间大于瓦斯爆6、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局部措施有:超前钻孔、边掘边抽、松动爆破、水力挤出、水力割缝、前探支架、煤层注水。7、突出发生的条件:煤层和围岩具有较高的地应力和瓦斯压力,并且在近工作面地带煤层的应力状态发生突然变化,从而使得潜能有可能突然释放。8、突出矿井的判定规则:矿井实际发生的瓦斯动力、抛出煤炭的吨煤瓦斯涌出量、煤层突 出危险性指标9、煤矿瓦斯爆炸原因分析:瓦斯积聚、引爆火源的存在、开采技术条件差、安全装备配置不足、思想麻痹、管理松懈及违章作业10、风电瓦斯闭锁装置是为了防止掘进工作面因局部通风机停风而造成瓦斯积聚,同时当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时能做到及时停电,预防瓦斯爆炸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