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解题技巧和公式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4321607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角函数解题技巧和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角函数解题技巧和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角函数解题技巧和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三角函数解题技巧和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函数解题技巧和公式(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浅论关于三角函数的几种解题技巧 本人在十多年的职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面对三角函数内容的相关教学时,积累了一些解题方面的处理技巧以及心得、体会。下面尝试进行探讨一下:一、关于的关系的推广应用:1、由于故知道,必可推出,例如:例1 已知。分析:由于 其中,已知,只要求出即可,此题是典型的知sin-cos,求sincos的题型。 解:故:2、关于tg+ctg与sincos,sincos的关系应用:由于tg+ctg= 故:tg+ctg,sincos三者中知其一可推出其余式子的值。例2 若sin+cos=m2,且tg+ctg=n,则m2 n的关系为( )。Am2=n Bm2= C D分析:观察sin

2、+cos与sincos的关系:sincos=而:故:,选B。例3 已知:tg+ctg=4,则sin2的值为( )。 A B C D分析:tg+ctg= 故:。 答案选A。例4 已知:tg+ctg=2,求分析:由上面例子已知,只要能化出含sincos或sincos的式子,则即可根据已知tg+ctg进行计算。由于tg+ctg=,此题只要将化成含sincos的式子即可:解:=+2 sin2cos2-2 sin2cos2 =(sin2+cos2)- 2 sin2cos2 =1-2 (sincos)2 =1- =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由于,sincos及tg+ctg三者之间可以互化,知其一

3、则必可知其余二。这种性质适合于隐含此三项式子的三角式的计算。但有一点要注意的;如果通过已知sincos,求含的式子,必须讨论其象限才能得出其结果的正、负号。这是由于()2=12sincos,要进行开方运算才能求出二、关于“托底”方法的应用:在三角函数的化简计算或证明题中,往往需要把式子添加分母,这常用在需把含tg(或ctg)与含sin(或cos)的式子的互化中,本文把这种添配分母的方法叫做“托底”法。方法如下:例5 已知:tg=3,求的值。分析:由于,带有分母cos,因此,可把原式分子、分母各项除以cos,“造出”tg,即托出底:cos;解:由于tg=3故,原式=例6已知:ctg= -3,求s

4、incos-cos2=?分析:由于,故必将式子化成含有的形式,而此题与例4有所不同,式子本身没有分母,为了使原式先出现分母,利用公式:及托底法托出其分母,然后再分子、分母分别除以sin,造出ctg:解:例7 (95年全国成人高考理、工科数学试卷)设,求:的值分析:此题是典型已知含正弦函数的等式求含正切、余切的式子,故要用“托底法”,由于,故,在等式两边同除以,托出分母为底,得:解:由已知等式两边同除以得:“托底”适用于通过同角的含正弦及余弦的式子与含正切、余切的式子的互化的计算。由于,即正切、余切与正弦、余弦间是比值关系,故它们间的互化需“托底”,通过保持式子数值不变的情况下添加分母的方法,使

5、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达到根据已知求值的目的。而添加分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利用,把作为分母,并不改变原式的值,另一种是通过等式两边同时除以正弦或余弦又或者它们的积,产生分母。三、关于形如:的式子,在解决三角函数的极值问题时的应用:可以从公式中得到启示:式子与上述公式有点相似,如果把a,b部分变成含sinA,cosA的式子,则形如的式子都可以变成含的式子,由于-11,所以,可考虑用其进行求极值问题的处理,但要注意一点:不能直接把a当成sinA,b当成cosA,如式子:中,不能设sinA=3,cosA=4,考虑:-1sinA1,-1cosA1,可以如下处理式子: 由于。故可设:,则,即:无论取

6、何值,-1sin(Ax)1,即:下面观察此式在解决实际极值问题时的应用:例1(98年全国成人高考数学考试卷)求:函数的最大值为(A ) A B C D分析:,再想办法把变成含的式子:于是:由于这里:设:无论A-2x取何值,都有-1sin(A-2x)1,故的最大值为,即答案选A。例2 (96年全国成人高考理工科数学试卷)在ABC中,已知:AB=2,BC=1,CA=,分别在边AB、BC、CA上任取点D、E、F,使DEF为正三角形,记FEC=,问:sin取何值时,EFD的边长最短?并求此最短边长。分析:首先,由于,可知ABC为Rt,其中AB为斜边,所对角C为直角,又由于,则B=90A=60,由于本题

7、要计算DEF的最短边长,故必要设正DEF的边长为,且要列出有关为未知数的方程,对进行求解。观察BDE,已知:B=60,DE=,再想办法找出另两个量,即可根据正弦定理列出等式,从而产生关于的方程。在图中,由于EC=cos,则BE=BC-EC=1-cos。而B+BDE+1=180+DEF+1=180BDE=B=60,DEF=60在BDE中,根据正弦定理:在这里,要使有最小值,必须分母:有最大值,观察:设:,则故:的最大值为。即:的最小值为:而取最大值为1时,即:时,DEF的边长最短,最短边长为。从以上例子可知,形如适合于计算三角形函数的极值问题。计算极值时与式子的加、减是无关,与的最值有关;其中最

8、大值为,最小值为。在计算三角函数的极值应用题时,只要找出形如的关系式,即能根据题意,求出相关的极值。三角函数知识点解题方法总结一、见“给角求值”问题,运用“新兴”诱导公式一步到位转换到区间(-90,90)的公式.1.sin(k+)=(-1)ksin(kZ);2. cos(k+)=(-1)kcos(kZ);3. tan(k+)=(-1)ktan(kZ);4. cot(k+)=(-1)kcot(kZ).二、见“sincos”问题,运用三角“八卦图”1.sin+cos0(或0(或|cos|的终边在、的区域内;4.|sin|“化弦为一”:已知tan,求sin与cos的齐次式,有些整式情形还可以视其分母

9、为1,转化为sin2+cos2.六、见“正弦值或角的平方差”形式,启用“平方差”公式:1.sin(+)sin(-)= sin2-sin2;2. cos(+)cos(-)= cos2-sin2.七、见“sincos与sincos”问题,起用平方法则:(sincos)2=12sincos=1sin2,故1.若sin+cos=t,(且t22),则2sincos=t2-1=sin2;2.若sin-cos=t,(且t22),则2sincos=1-t2=sin2.八、见“tan+tan与tantan”问题,启用变形公式:tan+tan=tan(+)(1-tantan).思考:tan-tan=?九、见三角函

10、数“对称”问题,启用图象特征代数关系:(A0)1.函数y=Asin(wx+)和函数y=Acos(wx+)的图象,关于过最值点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分别成轴对称;2.函数y=Asin(wx+)和函数y=Acos(wx+)的图象,关于其中间零点分别成中心对称;3.同样,利用图象也可以得到函数y=Atan(wx+)和函数y=Acot(wx+)的对称性质。十、见“求最值、值域”问题,启用有界性,或者辅助角公式:1.|sinx|1,|cosx|1;2.(asinx+bcosx)2=(a2+b2)sin2(x+)(a2+b2);3.asinx+bcosx=c有解的充要条件是a2+b2c2.十一、见“高次”,用

11、降幂,见“复角”,用转化.1.cos2x=1-2sin2x=2cos2x-1.2.2x=(x+y)+(x-y);2y=(x+y)-(x-y);x-w=(x+y)-(y+w)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

12、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 -1=1-2(sina)2 sin2A=2sinA*cosA半角公式sin2(/2)=(1-cos)/2 cos2(/2)=(1+cos)/2 tan2(/2)=(1-cos)/(1+cos)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 2cosAcosB=cos(A+B)+cos(A-B) -2sinAsinB=c

13、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积化和差公式 sin(a)sin(b)=-1/2*cos(a+b)-cos(a-b) cos(a)cos(b)=1/2*cos(a+b)+cos(a-b) sin(a)cos(b)=1/2*sin(a+b)+sin(a-b)万能公式 sin(a)= (2tan(a/2)/(1+tan2(a/2) cos(a)= (1-tan2(a/2)/(1+tan2(a/2) tan(a)= (2tan(a/2)/(1-tan2(a/2)倒数关系: 商的关系: 平方关系: tan cot1 sin csc1 cos sec1 sin/costansec/csc cos/sincotcsc/sec sin2cos21 1tan2sec2 1cot2csc2. .wor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