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3480147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110 大小:4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资源描述:

《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1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前言5第1部分总体定位分析7一、项目背景分析7(一)规划范围7(二)背景分析7二、区域背景分析8(一)东西层面: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9(二)南北层面: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带的融合点9(三)区域层面:构筑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轴心11(四)省域层面:引领江苏沿海开发和苏北崛起的龙头12(五)市域层面:*市未来拓展的主要载体13三、开发条件分析14(一)地块地理条件14(二)区位交通条件15(三)城镇基础条件15(四)产业基础条件16(五)*港区规划16(六)重大项目引进16(七)开发条件评述17四、区域战略分析18(一)区域层次18(二)时间维度19(三)开发理念20(四)核心策略21(

2、五)空间策略22第2部分产业发展定位23一、产业假设分析23(一)依托区位条件做好国际通道23(二)依托区域经济做好协同错位23(三)依托港口资源做大临港经济24二、产业定位分析26(一)产业定位原则26(二)产业筛选分析27三、产业体系组合28(一)产业体系组合内涵28(二)产业体系关系分析29四、主导产业规划31(一)港口物流业32(二)金属冶炼及加工业37(三)化工产业42(四)清洁能源产业49(五)装备制造业54第3部分总体战略定位59一、战略定位原则59(一)承接上位规划、打造区域增长极59(二)争取政策支持、兼顾市场操作性59(三)呼应周边地区、推动区域大循环59(四)遵循生态理念

3、、打造绿色工业区60二、战略定位提出60(一)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基地61(二)东西合作发展示范区61(三)循环经济示范区62(四)江苏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63三、战略定位内涵64(一)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基地64(二)东西合作发展示范区65(三)循环经济示范区67四、战略定位实现68(一)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基地69(二)东西合作发展示范区69(三)循环经济示范区71第4部分区域空间布局73一、空间布局原则73(一)基于地块条件和交通体系进行总体布局73(二)结合产业特性和循环经济进行工业布局73(三)结合区位条件和服务对象进行物流布局73(四)基于资源条件和工业做生活配套区布局74(五)结合资源条件和文

4、化脉络进行生态布局74二、功能分区建议74(一)空间总体布局74(二)功能分区建议75三、分区发展建议77(一)临港物流产业集群77(二)钢铁产业集群80(三)石化产业集群82(四)IGCC多联产工业园85(五)北部综合物流园区86(六)北部综合产业园88(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1(八)西部生活居住区93(九)南部生态涵养带95(十)北部滨海文化休闲带97规划编制人员99*开发建设指挥部99上海东滩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99前言适逢江苏沿海综合开发、沿海铁路建设、东陇海线产业带规划等多种时代发展机遇,*市提出“城市东进、拥抱大海”城市发展战略,构建“一体两翼、一心三极”滨海大城市框架,打造真正

5、意义的东方大港。江苏省政府下决心先行开挖30万吨航道工程,以此带动港口和临港产业发展,“一体两翼”南翼的*片区(*港区及临港工业区)的开发建设提上紧迫的议事日程。为使*片区的建设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在已有的多项专业规划(南翼分区规划、交通集疏运规划、水利防洪规划、*港总体规划)的基础之上,*市*开发建设指挥部委托上海东滩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进行*片区战略发展规划研究,以产业规划为核心,包括战略定位和概念规划,并拟根据战略规划成果,指导修编*片区总体规划方案。遵循“科学性、操作性和前瞻性”的策划原则,项目组通过资料整理、实地考察、内外部专家访谈,相继展开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深刻理解

6、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解读区域层面相关规划对*片区的影响,揭示机遇,错位竞争;二是对基地条件的周边区位、地质、景观和文化进行挖掘和评估,明确优劣势;三是对钢铁、石化、物流、清洁能源产业进行专题研究,以支持产业规划编制;四是从概念、空间、产业和功能等视角,广泛研究国内外类似临港工业区案例,获得借鉴和启发。本次规划的成果分为基础报告和结论报告两部分,本报告为结论报告,在表述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 总体定位分析。基于对相关的项目背景、区域背景、开发条件的系统解构,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两个层面,整理总结*片区开发所应遵循的开发理念、核心策略和空间策略等。第2部分 产业发展定位。承接总体定位分析

7、的结论,从区位、区域和港口三方面探讨可能的产业方向,通过产业筛选分析明确产业发展大类、确立产业体系组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主导产业的发展论证和详细定位。第3部分 总体战略定位。在产业发展定位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片区的战略定位原则,拔高*片区开发的战略意义,对*片区的战略定位内涵和实现形式进行全面系统阐述。第4部分 区域空间布局。基于战略定位和概念规划,进行空间层面演绎,提出区域功能分区建议,并对不同分区的范围、功能定位、空间形态等给出总体建议,尤其是较为详细地策划一些重点项目,供决策和招商参考。*片区发展战略规划项目组2009.05第1部分 总体定位分析总体定位分析主要分四部分展开,一是项目

8、背景分析,二是区域背景分析,三是开发条件分析,四是区域战略分析。区域战略分析是在内外部条件分析基础上,整理总结*片区开发所应遵循的核心理念和战略方向。一、项目背景分析(一)规划范围*片区规划总面积约29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大至由三部分构成:北起烧香河,西至烧香支河,南至善后河、埒子河口中心线(含*湿地),东至海堤路,面积约194平方公里;方洋港至埒子河口13公里岸线,规划建设的双堤环抱式港湾面积约74平方公里,其中填海形成陆域面积约45平方公里;中云台国际物流园约22平方公里规划区域。图11.1:*片区范围示意图(二)背景分析*的发展引起了中央和江苏省的高度重视,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9、南翼规划区是*“一体两翼”产业布局中的核心区域之一,有望成为未来江苏省最主要的产业基地之一。项目组认为,*市委市政府设立*开发建设指挥部,开发*片区的决策意义深远。1、组合港口成就“东方大港”梦想“一体两翼”组合港建设新战略,打破了拘泥于现有狭小地区发展产业的旧思维,确立了建设港口群、发展组合港的思路,提出了以现有港区为主体,跳出现有港池,向两翼拓展,形成由海湾内的*区、南翼的*和灌河港区、北翼的赣榆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一体两翼”的组合港新的发展战略,形成三区联动的空间功能框架,既增加了*港区的运作空间,又扩展了*城市发展的战略空间,成就*“东方大港”的梦想。2、上位规划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期

10、由国家发改委制订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以及中科院、国家开发银行和江苏省政府开展的江苏省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对*的开发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将*的发展定位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希望通过*的快速发展,在上海和青岛之间崛起一座特大型海港中心城市,从而更好地服务苏北、沿东陇海线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新一轮的发展规划为*以及作为未来临港产业主战场的*片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3、新城规划铸就港城未来重要一极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勾画出“城市东进、拥抱大海”建设一个国际性滨海城市的宏伟蓝图,构建了“一体两翼,一心三极”的城市空间结构,在突出中心城区重要地位的同时,指出在未来*新城打造中,*片区所在的南

11、翼新城应作为*“一心三极”大都市区的重要一极,承载着整个*市未来临港产业主战场的重任,将逐渐发展成为大型临港产业新城,带动整个南翼地区的发展。二、区域发展分析*位于我国沿海产业带与陇海兰新产业带的交汇处。2007年1月,温总理在*考察时指出:*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区位独特,小而言之可以带动江苏苏北发展,大而言之可以带动中西部地区区域发展。作为*未来主要港区之一以及临港产业的主战场,*片区的开发,应从*北接渤海湾、南连长三角、东携日韩东南亚、西托陇海兰新经济带以及中亚、带动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去获得发展的动力。(一)东西层面: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从国际层面来看,*是亚欧经济联系与东北亚

12、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节点,能通过港口和大陆桥,整合国内国外两种资源,连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图12.1:新亚欧大陆桥示意图*位于陇海兰新铁路与我国海岸线交汇的T型结点上,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陆桥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的东大门,是连接环太平洋地区和亚欧大陆最快捷的运输通道;同时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还是同时距日韩两国最近的港口,是泛太平洋地区特别是日韩西进亚欧大陆的首选登陆点。*片区的开发应积极挖掘新亚欧大陆桥的经济社会价值:1、从国际层面可作为东西方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从国际东西方经济联系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全球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越发明显,新亚欧大陆桥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扮

13、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成为促进亚欧大陆经济联系的重要桥梁。*片区可依托新欧亚大陆桥沟通东西,借鉴青岛、大连的做法,面向日韩市场,吸收日韩产业转移;同时积极争取作为东欧机械设备、中亚能源、矿产输出和轻工、日用消费品进口的战略通道。2、从国内层面可作为东西部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从国内东西部经济联系来看,除了基本的物流通道之外,可推动要素资源和产业资源在东、中西部的优化配置。中西部内陆对外界原材料依赖度高的钢铁、石化产业,出于成本控制、环保压力有向沿海港口区域搬迁的内在动力;而*片区可大力发展钢铁、石化等基础产品产业,通过新亚欧大陆桥方便地运输到中西部,带动内陆加工产业的发展。(二)南北层面:环渤海经济圈

14、与长三角经济带的融合点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了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带和珠三角经济带三个最重要的经济带,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三极。图12.2: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带示意图*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带交汇地区,由于距离长三角经济带核心城市上海和山东半岛中心城市青岛较远,*以往一直未被纳入这两个区域规划中,处于两不靠的尴尬地位。在新的长三角区域规划中,苏北整体纳入长三角的规划版图,同时黄岛-日照-*-盐城铁路已列入山东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意味着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带的联系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也必将为*片区的开发带来多重的战略意义。图12.3:沿海铁路及*一日交通圈示意图

15、1、两大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战略机会从南北向产业结构的调整来看,在东北亚经济趋向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更加紧密,近年来长三角经济区产业北移和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南移趋势日益明显。*片区的开发可以依托沿海铁路的建设,重点发挥“洼地效应”,吸收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带的产业转移,打造加工产业配套基地,向两大经济区提供大宗货物和基础产品。2、我国南北向城市功能完善带来的战略机会从南北向城市功能的完善来看,未来沿海铁路、沿海城际线的建设,将极大缩短东部沿海地区城市间的距离,沿海城际线各个站点形成的城市彼此间形成串珠状城市带。届时,、北京都将进入*一日交通圈范围,这将对*的

16、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带来巨大的动力。*片区紧邻沿海铁路客货站,可以依托站点形成一个上规模的工业新城。3、我国东部沿海港口群发展带来的战略机会从我国东部沿海港口发展来看,国内港口增长的重心正在发生切换,正经历由珠三角长三角北部沿海地区的港口发展轨迹。以*港为首的江苏沿海港口建设加速,在未来沿海大通道的串联下,将成为有效支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北翼港口群。在*港区的开发建设中,应加强与*主港区的互动,加强与长三角港口群特别是上海港的业务联系。(三)区域层面:构筑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轴心淮海经济区区域规划已提上日程,虽然与长三角、环渤海等成熟经济区相比差距较大,但区域内主要城市利用各自优势条件和统一市

17、场进行产业协同,合作发展的潜力非常大。从未来淮海经济区的发展来看,*片区应借助区港联动优势,积极促进淮海经济区内部的互动合作。图12.4:淮海经济区示意图目前,淮海经济区中以徐州经济实力最强,且为该区域的陆路交通枢纽,在淮海经济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有东陇海干线通道支撑,*成为徐州的战略出海口,在全球经济向沿海地区转移的进程中,徐州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的港口支持。徐州与*具有不同的资源与产业优势,徐州为陆路交通枢纽,具有较好的大型机械工业基础;*以港口为依托,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业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对比大连、济南的城市演进过程,*与徐州之间加强产业互动合作,可以共同推动东陇海产业带的发展。*与徐州有

18、望形成区域双中心城市,以苏北、鲁南、皖北、豫东为主要腹地,形成淮海经济区的主要经济发展轴。*片区作为*发展临港产业、实现区港联动的主要载体,在推动连徐经济增长轴的发展中可以发挥重要的战略作用。(四)省域层面:引领江苏沿海开发和苏北崛起的龙头由于历史、区位、政策等因素影响,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严重滞后,苏南、苏北两重天的局面长期存在,引起了国家及江苏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推动苏北崛起缩小南北差距刻不容缓。在江苏省规划的“四沿”产业带布局中,东陇海产业带和沿海经济带开发,其主旨就在于推动江苏落后地区的快速发展。*地处东陇海产业带与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处,区位优势及综合条件使其被国家和江苏省摆上了带动苏北崛起振

19、兴、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重要位置。图12.5:*在江苏省的区位示意图1、*片区成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载体2008年,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推进的江苏沿海地区开发规划,使江苏沿海地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南通为支撑的江苏沿海经济带,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投资热点地区。*港是江苏沿海难得的优良海港,是江苏省的海上门户。*片区应充分挖掘深水大港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江苏沿海产业布局,主动承接江苏沿江重化工产业的转移,争取成为江苏沿海经济带的发展龙头。2、*片区成为带动苏北崛起的重要引擎区域经济由沿海向内陆梯度转移的规律表明,苏北振兴的关键和出路在于向海发展、向东靠拢。*港是苏北的徐、淮、盐、宿、连

20、五市的战略出海口,2007年苏北五市95%的进出口货物都利用*港进出,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占到*港的近5成,由此可见*港对推动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价值。正在崛起的*临港工业区,将进一步为苏北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拓宽空间,临港工业将成为振兴苏北的强劲动力引擎。(五)市域层面:*市未来拓展的主要载体*经历了港城分离、区港分离的发展历程,港城关系尚处在初级阶段,港口对*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的未来发展,需要通过临港产业区与港口的“区港联动”以及主港与*港的“港港互动”做大做强临港产业的文章,力挺*中心城市拓展。图12.6:*城市规划结构示意图1、*片区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随着*片区的规划建设,

21、*片区将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构成*经济发展的两个核心载体。两者区位上相邻,在产业发展上既要错位、也要协同。*开发区有一定产业基础,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型装备制造等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为主,是提升*产业层次的主战场,对*片区开发可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片区土地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是*发展钢铁冶金、炼化一体化等临港产业的主战场,是区域经济上规模的核心动力引擎,对*开发区产业优化将形成重要支撑作用。2、*片区是*城市拓展的主要载体之一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勾画出“城市东进、拥抱大海”的宏伟蓝图,构建“一体两翼、一心三极”的城市空间结构。*片区是*“一体两翼”中南翼片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

22、“一心三极”之南翼新城所在地,将形成一个以临港产业为特色的产业新城。同时要考虑到*片区脱胎于连云区,在地理上临近*东部中心城区,因此*片区在发展初期乃至中期都应积极借助东部中心城区(连云区)的城市服务功能。3、*片区是*港口拓展的主要载体之一根据最新编制的*港总体规划,按照“一体延伸,两翼拓展”和建设组合港的发展思路,将*市170余公里海岸线和40余公里灌河岸线进行统筹规划建成五大港区。现有的主体港区以集装箱和大宗物资中转运输为重点,发展成为核心枢纽港区,*等南北两翼港区以临港产业起步,着眼于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利用开发的岸线资源和后方土地资源,发展临港产业和为承接*区大宗散货功能

23、转移预留发展空间。三、开发条件分析开发条件分析重点从*片区的地块条件、区位交通、城镇基础、产业基础、港区规划、重大项目等条件入手,分析*片区未来开发中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从中寻找区域开发的依托与路径选择。(一)地块地理条件*片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且多是工矿性质用地,盐田和水面占整个基地面积85左右,建设不占农用地指标,可以满足各类临港重工业的大面积用地需求;由于为滩涂地质条件,土地开发和项目建筑的成本较高。*片区距*中心城区较远,环境容量大,地面水系众多,拥有良好的生态湿地资源。(二)区位交通条件1、公路*港区后方规划提升204国道*段的道路等级,建设242、226等省道,新建横向*至新坝、

24、*至连徐高速、*至242省道以沟通连徐高速、宁连高速、连盐高速等外围高速公路网。远期开辟*港区东西向疏港高速公路,合理设置高速道路出口,形成*港区对外高速疏港通道。近期南翼港区公路建设重点将港区内道路与外围公路网有效衔接,形成纵横交错的港区后方集疏运系统。2、铁路规划中的沿海铁路贯穿*境内,沟通*与岚山、盐城等地。南翼*港区依托后方沿海铁路优势,根据临港工业开发情况和沿海铁路建设情况,适时将铁路引入港区,形成港区能源运输通道,加强港区集疏运能力,同时,港区后方的客运站为未来*新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3、内河运输*片区水网较为发达,北部烧香河正在规划建设三级内河航道;整治善后河为三级航道,沟通港区

25、与盐河。通过灌河和盐河沟通淮河、京杭运河、长江干流等水运主通道,形成通江达海的水陆联运体系。(三)城镇基础条件*片区有原连云区板桥镇和*镇两个城镇,2006年市政府将板桥镇和*镇合并设立板桥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237平方公里,人口1.6万,下辖两个居委会、四个村委会。总体来看,*片区城镇规模较小,布局较为分散,现有人口数量较少主要为盐场盐民及海水养殖农户,未来临港大型产业发展所需产业工人难以满足。(四)产业基础条件*片区大部分土地尚未得到开发,只有先期开发的北部板桥工业园有一些已建及在建项目。目前板桥工业园区现有投产企业4家,在建及拟开工项目22个,涉及铁合金、盐化工、生物化工、机械制造、资源

26、加工等产业类型,大型项目有3000吨多晶硅、200万吨镍铁合金等。(五)*港区规划*港区是*港重要组成部分,预计2011年将建成10万吨级航道,到2014年视发展情况逐步疏浚到30万吨级航道,将发展成为为腹地经济发展和后方临港工业服务的综合性港区,为临港冶金、石化、装备制造等大型重化工业服务;充分发挥河海联运优势,成为带动苏北地区及周边部分省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依托。将以干散货、液体散货和散杂货运输为主,并预留远期发展集装箱运输的功能。(六)重大项目引进根据*市方面提供的前期资料显示,*片区已经在谈的有钢铁、石化、清洁能源等三个重大项目。1、 钢铁产业基地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27、明确提出“加快调整钢铁产业空间布局,促进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重组,引导沿江及内陆地区,特别是城市钢铁企业向*转移,重点发展满足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所需的钢铁产品。”*片区在建的3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航道对钢铁企业吸引力巨大,南钢与*市2008年2月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后,编制完成了年产1000万吨钢的方案和年产400万吨钢的预可研报告,并通过了国内多位顶级钢铁产业专家的评审咨询,专家建议*钢铁基地一期按1000万吨级规划,远期发展到2000万吨级。江苏沙钢、华西钢铁等也有意未来将新增产能聚集于此,届时*片区将成为江苏重要钢铁产业基地。2、石化产业基地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28、,依托沿海深水港口,结合周边市场需求,适时在江苏沿海地区规划布局石化项目,注重发展市场需求大的高附加值石化深加工产品。”*市与大型石化产业渊源较深,历史上多次中石油、中国化工集团等擦肩而过失之交臂,没能进入国家相关石化产业专项规划。2008年3月13日,江苏省政府与中石化签订合作发展协议,协议中明确中石化“十一五”期间在*布局石化产业,中石化原油储备及炼化一体化基地,拟建设100万吨乙烯配套1000万吨炼油装置,并生产聚丙烯、EVA树脂、乙二醇醋酸乙烯等下游产品。3、清洁能源创新产业园2008年12月29日,中科院、江苏省政府、*市政府签订共建中国科学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协议。以中国科学院能源动

29、力研究中心为创新骨干,以1200MWeIGCC、联产及二氧化碳减排科技示范工程为产业引领,以能源动力关键材料和装备先进制造为产业配套,将在*片区打造一个清洁能源创新产业园。(七)开发条件评述总体来说,*片区的开发条件优势不少,困难不小。1、*片区的优势条件确认区位优势明显。处于东部港区南翼,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可以沟通东西、连接南北,吸收日韩、长三角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带产业转移,带动苏北经济崛起。港口建设机遇。南翼港口建设不仅可和主港互动协作,30万吨矿石码头与深水航道的建设还将为*片区临港产业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交通条件便利。集港口运输、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海河联运于一体,内外交通都

30、十分便捷,是区域开发中难得的集多种交通条件于一体的片区。工业用地较多。项目区域属大规模待开发片区,用地规模充足且都为非农用地,适合综合性、规模性开发,配套服务钢铁、石化、装备制造业等大型工业生产。生态资源丰富。*片区水网密集,水系较多。*南部的埒子河口至东陬山芦苇荡连绵不绝,是*三大生态湿地之一,良好的生态湿地条件为开发建设提供了环境支撑。2、*片区的劣势条件确认投资巨大,建设周期较长。*片区发展空间巨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建设周期较长,加之当前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使得产业项目招商和建设投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人口稀少,人口导入困难。*片区本地人口只有一万余人,周边的产业和农村人口也很有限,未来

31、要建设成为一座工业新城,必须要寻求新的人口导入来源。远离主城、产业支撑较弱。*片区远离新浦主城,产业基础薄弱,板桥工业园虽已先期起步,但行政隶属关系及产业趋同因素影响下必然存在竞争关系。因此,*片区开发必须寻求自身的、内在的发展动力。 盐田滩涂,基建成本较高。*片区的土地以盐田滩涂为主,盐田土地的含水量大,地质较软,盐田滩涂用地地势较低,土地的抛填成本、基建成本和项目建设成本较高。四、区域战略分析区域战略分析主要是从空间领域和时间轴线两个层次出发,通过纵横两条线的分析,得出*片区开发的指导理念、核心策略以及空间布局。(一)区域层次图14.1:*片区总体区位示意图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全球经济重心向

32、亚洲转移越发明显,东北亚地区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经济呈现出进一步融合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新亚欧大陆桥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成为促进亚欧大陆经济联系的重要桥梁。从区域层次上,*片区的开发定位应尽可能放大和提高,着眼于产业发展及企业招商,定位于国际国内多层次市场。一是深入挖掘新亚欧大陆桥的经济社会价值,成为促进沿新欧亚大陆桥的中亚、东欧与东北亚地区经济联系的重要对接节点;二是在东北亚一体化格局中,加强与日韩经济联系,争取由“边缘地带”到“战略地带”,使*更好地融入到东北亚经济圈中;三是从区域层面谋求“东西互动、协调平衡”发展方略,引领苏北港口建设,打造长三角北翼

33、港口群,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带,促进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带的经济联系,促进徐连互动以带动淮海经济区的整体经济发展;四是作为*两大核心产业载体之一,应与*经济技术开发区错位发展,打造*临港(临海)产业带核心区,辐射带动赣榆港区、燕尾港区临港产业的发展,助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二)时间维度从土地条件看,*片区发展空间巨大,*港区建设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片区开发必须放在一个长远的时间轴线上去看。在时间维度上,*片区的开发,既要积极利用近期的政策机遇,更要坚信产业布局的客观经济规律,坚定地谋划长远蓝图。图14.2:*港区规划建设进度示意图一方面,要结合*港口规划建设进度确立*片区发展节奏。根据

34、*港区规划,2009年开工建设10万吨级航道工程,2011年建成,视实施条件和临港产业发展需要,2014年前逐步疏浚至30万吨级航道。因此*片区的开发应分为近期开发和远期开发,根据不同阶段特点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策略,但近期与远期都应注意发挥主港区作用,强化港港互动和合作。另一方面,要坚信石化、钢铁等重化工产业向沿海布局的客观经济规律。即或在近期的产业振兴规划中,没能列入计划,将来也会有机会,这是临港工业与产业发展规律所在。*片区开发应做好相应的、长期的准备,强化优势条件,通过海河联运、水水联运、专业码头等规划建设,最大程度地降低钢铁、石化等可能入驻产业项目的运营成本,落实重化工业向沿海靠拢的优

35、势,提升对钢铁、石化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三)开发理念*片区在港口、区位和土地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区域开发可以依托的资本,但*片区开发不应局限于自身条件,而是应该在充分挖掘“港口、区位和土地”优势的基础上,推动区域间循环经济、区域内部循环经济以及产业间的循环经济,创建“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图14.3:*片区主要发展腹地示意图一是推动区域间循环。*片区开发应发挥和提升新亚欧大陆桥的作用,建立国际物流中转通道,推动东西部互动、乃至东西方互动,从中捕捉战略机遇。东西方层次上可以通过大陆桥带动日韩、中亚物资交流;东西部层次上推动中西部地区资源、产品向港口靠拢,利用港口优势节省发展成本。二是推动

36、区域内循环。*片区开发应抓住淮海经济区域规划的机遇,借助连徐间的资源、市场、产业互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大型产业项目落地,成为振兴苏北经济、淮海经济区的引擎区域。三是实现产业间循环。*片区的产业布局,应强调产业间的循环经济安排,提升对环境的保护和产业自身的竞争力,例如一种产业的副产品可作为原材料满足另一产业发展需要,这既节省了成本又能够形成产业间的良性互动。(四)核心策略通过沿海港口吞吐能力的比较,可以看出*港在地理位置上并不占优势,在沿海港口群激烈竞争中很难单纯凭借地理位置优势脱颖而出,*片区建设可以借后发优势和组合手段,通过产业发展打造持久竞争力,从而提高*港的核心竞争力。图14.4:我国

37、沿海港口布局示意图*片区的开发,要把握灵活性与坚定性的原则,一方面有利于近期操作性,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持久竞争力的打造,可以选择广域物流服务能力的建设作为突破口,抓住港口经济升级换代的机遇,以此逐渐从日照、盐城等近距离港口竞争中胜出。*片区广域物流服务能力的建设和提升,主要是在技术应用、物流业态、空间规划、政策配置和物流企业五个方面着力。其中,技术应用方面要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先进物流设备技术等,搭建发达的物流信息整合和业务操作平台,提升物流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可控性;物流业态上除一般仓储运输业态之外,要广泛引进专业市场、保税物流、加工物流和逆向物流等多种物流业态;空间规划上要合理地组织港口码头、工

38、业和物流用地布局,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园区有序布局;政策配置上为提高区域物流服务能力推出相应的政策优惠措施;物流企业方面要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物流组织机构,包括国际货代、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企业等。(五)空间策略纵观各国临港产业发展史,港区与城区争地,港区与工业区争地、工业区与城区争地这些情况处处可见,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体制上一般港区、城区和工业区三者分离,隶属不同主体,在后续发展过程中由于规模扩张导致争地现象实属正常。图14.5:*片区港、城、工融合示意图*片区是*城市规划中“一心三极”之一极,距离主城区、开发区和滨海新城区都有一定距离,宜在城区、产业和港区发展上自成体系。*专门成立了

39、*开发建设指挥部统筹*片区的开发、建设工作,将片区的港区、城区和工业区一并纳入统一管理体系。*片区开发一体化管理体制是区域开发和管理体制的一种创新,在这种集中管理模式下港区、城区和工业区相互争地现象将不复存在。空间规划策略,应将这种体制创新的效力发挥到极致,在*开发建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对产业发展、港区建设和城市拓展的深入研究,结合相关科学规划原则,对港区、园区、城区进行合理布局。规划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在港区、园区、城区之间建立高效率的互动,又要建立相应绿色屏障从而实现区域和谐发展。第2部分 产业发展定位产业发展定位即是明确*片区的产业体系和内涵构成,主要是在“产业假设产业筛选体系构建具

40、体论证详细定位”的分析框架下,讨论*片区的产业体系组合、主导产业规划以及产业之间的关系。一、产业假设分析基于总体定位分析的结论,项目组认为,*片区的可能产业方向主要应抓住区位、区域和港口三个关键特征,从发挥区位优势、区域产业协同和临港产业比照三个方面,得出一系列的产业假设方向,作为*片区产业筛选分析的基础。(一)依托区位条件做好国际通道*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是中亚东欧、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对接节点,可在之间的经济往来中挖掘大量的商业机会。其一,日韩产品可由*港进入到淮海经济区、中西部地区,甚至中亚、东欧地区,*片区可发展仓储物流业、专业批发交易业、逆向物流业与流通加工业;其

41、二,中西部资源与产品可由*港出口到日韩等国外地区,*片区可发展仓储物流业与流通加工业;其三,中亚的产品可由*港出口到环太平洋地区,*片区可发展仓储物流业与流通加工业。(二)依托区域经济做好协同错位*分属两大不同的经济区域,即陇海-兰新产业带与淮海经济区。陇海兰新产业带的发展关系到国家东中西平衡发展,淮海经济区的振兴有利于加强中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软肋,因此*片区的开发要站在更高的视野来考虑自身发展,实现区域产业的协同错位。从陇海产业带沿线各城市产业结构分析来看,区域内主要产业集群有交通运输设备、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装备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专业设备制造。从成本高效和缓解环境压力

42、的角度来看,*片区可对中西部地区具环境污染的资源加工型产业进行整合,可以发展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与煤化工等基础性产业;从产业带动和服务角度来看,*片区可以依托沿海的优越区位,可以发展清洁能源设备产业,服务于中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工程。从淮海经济区内各城市产业结构分析来看,区域内主要产业集群有汽车、纺织、新能源、机械制造业、木材加工、化工、建材、冶金、无机非金属材料、输变电设备、食品加工等。从产业协同的角度来看,*片区可以发展汽车零配件产业、合成材料、金属加工、石油化工、盐化工、基础零部件、石化设备、港口物流设备、建材、木材加工以及能源产业。(三)依托港口资源做大临港经济依托港口发展临

43、港经济在国内外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发展模式。临港产业主要由港口直接产业、港口共生产业、港口依存产业与港口关联产业组成。其中,港口直接产业,主要指以港口装卸运输功能为主的装卸主业;港口共生产业,指与港口装卸主业有着紧密联系的海运业、集疏运业、仓储业等;港口依存产业,指凭借港口综合条件而形成的石化、钢铁、电力、有色金属、船舶修造、装备制造、木材加工、农产品加工等;港口关联产业,指与上述三类产业相关的金融、保险、商贸、娱乐等服务业。结合临港产业相关理论,项目组进行了大量的国内外港口区域的产业类型研究。研究的国外港口主要有日本的横滨、荷兰的鹿特丹、比利时的安特卫普、韩国的釜山、美国的巴尔的摩以及德国的汉堡

44、。表2-1.2:国外港口产业类型研究临港产业横滨鹿特丹安特卫普釜山巴尔的摩汉堡物流石油化工金属冶炼 机械汽车船舶制造食品加工 电子木材加工研究的国内港口主要有日照港、青岛港、烟台港、大连港、宁波港、曹妃甸、湛江港以及防城港。表2-1.3:国内港口产业类型研究临港区域临港产业日照港冶金、液体化工、木制品加工、粮油加工、浆纸、能源、造船、制糖等青岛港重工业、石油化工、汽车工业、家电电子、船舶工业烟台港石化、冶金、造船、汽车、电子、工程机械、能源等大连港石化、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电子信息、集装箱制造、港口物流等宁波港石化、钢铁、电力、修造船、精细化工、精密机械、汽车零配件、物流 曹妃甸钢铁、石化、装

45、备制造、港口物流、电力、海水淡化、建材、环保等湛江港石化、钢铁、修造船、机械制造、造纸、粮油加工、国际贸易、仓储物流钢铁、重型机械、能源、修造船、港口运输、物流和精细化工 通过理论与案例研究,结合*片区的具体情况,可选择的产业方向包括港口物流产业、金属冶炼、精细化工、物流设备制造、粮油加工、纸制品产业、食品加工产业、家电电子产业、能源产业、石化产业、汽车产业、船舶业、工程机械、木材及木制品加工业、建材产业、海水淡化、农产品加工等。基于三个层面四个维度的分析,得出*片区的备选产业列表:表2-1.4:*片区备选产业分析分析角度备选产业区位物流通道价值仓储物流业、专业批发交易业、逆向物流业与流通加工

46、业区域中西部地区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煤化工、清洁能源设备产业淮海经济区汽车零配件产业、合成材料、金属加工、石油化工、盐化工、基础零部件、石化设备、港口物流设备、建材、木材加工以及能源产业港口理论与案例港口物流产业、金属冶炼、精细化工、物流设备制造、粮油加工、纸制品产业、食品加工产业、家电电子产业、能源产业、石化产业、汽车产业、船舶业、工程机械、木材及木制品加工业、建材产业、海水淡化、农产品加工通过归纳整理后,*片区可发展的产业有:仓储物流业、专业批发产业、逆向物流业、加工物流产业、钢铁冶炼产业、煤化工、合成材料、电力、汽车及零配件产业、金属加工产业、基础零部件产业、船舶及零配件产

47、业、石化设备产业、港口物流设备产业、有色金属冶金、工程机械产业、清洁能源设备产业、盐化工、石化产业、精细化工、纸制品产业、食品加工产业、家电电子产业、木材及木制品加工业、建材产业、海水淡化产业。二、产业定位分析(一)产业定位原则项目组对于开放性产业假设的筛选,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产业适合性产业适合性是指区域基本条件或核心资源可以支持发展的产业。具体到*片区,可重点考察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依托临港条件可以发展的产业,重点考虑综合利用港口资源所衍生的产业,二是依托土地资源可发展以大进大出为典型特征的产业。2、政策支持性从产业的政策支持性上看,可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符合国家和省域产业规划布局

48、支持的产业;二是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振兴计划的产业。目前可重点考虑2009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的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和物流等十大产业振兴计划。3、市场成长性市场成长性是指未来具有较大市场空间的产业,可重点对以下两类产业给予关注:一是未来的朝阳性产业,如生态经济、健康经济;二是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相关的产业。4、近期操作性近期操作性是指*片区开发现实可能性较高的产业,可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目前在谈大型产业项目涉及的产业;二是北部板桥工业园已入驻的产业项目,相当于*片区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5、产业协同性产业协同性的考察主要立足于中西部

49、与淮海经济区两大区域,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能够对区域内强势产业进行配套,强化主导的产业;二是能够对区域弱势产业进行提升,补足“产业短板”的产业。6、产业关联性产业关联性要求*片区的产业间具有耦合性,可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要发展能形成一种安全的产业体系,保证现实经济增长又追求未来经济发展的产业;二是发展能形成能量与物质的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的产业。7、产业竞争性产业竞争性要求*片区相比类似区域在发展该产业上具有较强竞争性。可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港口、土地、煤炭、水等优势资源地利用,能形成综合优势的产业;二是在*具有产业基础与科研优势的产业。(二)产业筛选分析1、产业评价以产业假设

50、分析所获得可能产业方向为基础,依据产业定位原则或产业分析模型对每一个产业假设方向进行综合评价。表2-2.1:*片区产业筛选分析其中,为1分,代表较好;为0.5分,代表一般;为0分,代表较差。2、产业筛选基于产业定位原则,将备选产业进行评价,可将备选产业分为两类:其一是得分为3分以上(包括3分)的产业,其二是得分为3分以下产业。项目组建议*片区重点发展综合得分为3分以上(包括3分)的产业。分别为:港口物流业:仓储物流业、专业批发产业、逆向物流业、加工物流业;装备制造业:基础零部件产业、汽车及零配件产业、船舶及零配件产业、石化设备产业、港口物流设备产业、工程机械业;金属冶炼及加工业:钢铁冶炼、有色

51、金属冶炼、金属加工产业;化工产业: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合成材料、精细化工、海水淡化产业;清洁能源产业:IGCC多联产产业、清洁能源设备产业。三、产业体系组合(一)产业体系组合内涵依据产业筛选分析的结果,对相应产业门类按主题功能相近性进行归类整理,可以得到*片区的主导产业如下:港口物流业、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清洁能源产业。其中,各个主导产业在*片区产业体系中所扮演的地位和作用如下:图2-3.1:*片区产业体系组合(1)港口物流业对于*片区经济发展来说,属于战略支撑性产业,具有战略先导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依托港口与铁路发展港口物流产业是*片区最现实的选择,可以

52、更大地发挥其国际通道的商业价值,并服务于中西部地区;其二,港口物流业与其它产业有着广泛的联系,在原料采购、产品流通、信息畅通等方面都会有力地支持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化工产业、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2)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对于*片区经济发展来说,属于战略重点产业,是*片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之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具有规模大、资金密集的特点,向下游可延伸和带动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产生较大的能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其二,能与中西部地区与淮海经济区形成产业协同错位,为两大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金属原材料。(3)化工产业对于*片区经济发展来说,属于战略重点产业,是*片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

53、之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化工产业能贡献较大经济规模,提升*在中西部与淮海经济区内的经济地位;其二,发展炼化一体化、煤化工、海洋化工、生物化工,整合江苏沿海化工产业带,可以形成“大化工”的产业集群。(4)清洁能源产业对*片区经济发展来说,属于战略延伸产业,潜力巨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基于清洁能源示范项目,实现设备生产、技术与服务输出,做大产业集群,为*片区贡献经济规模;其二,发展清洁能源产业能提升*片区的整体形象,实现*片区的后发跨越,并与钢铁、石化产业形成循环经济体系。(5)装备制造产业对*片区经济发展来说,属于战略延伸产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涉及领域多,产业关联度高,

54、与钢铁、石化、港口物流等产业都有一定联系;其二,装备制造业打通了金属冶炼及加工业的下游,有助于*片区的区域产业安全。(二)产业体系关系分析*片区产业体系组合,不仅内部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而且还能与江苏沿海、中西部、淮海经济区、日韩及中亚地区建立起紧密联系。1、 *片区产业内部联系图2-3.3:*片区产业内部联系*片区产业体系内部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港口物流产业为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以及清洁能源产业提供物流服务支持,促进临港产业的发展;其二,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化工产业与清洁能源产业三者之间可以形成产业间物质与能源的循环,其中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可以为清洁能源产业提供金属

55、原材料与钢铁高炉气,而清洁能源产业可以为金属冶炼及加工业提供蒸汽、合成气以及电力;化工产业可以为清洁能源产业提供炼油副产品石油焦,而清洁能源产业可以为化工产业提供氢气、蒸汽与电力;其三,金属冶炼及加工业为装备制造业提供金属原材料,而装备制造业为港口物流、化工产业提供相关设备。2、 *片区产业与外部联系图2-3.2:*片区产业外部联系*片区与外部的联系具体表现为与四个区域的产业互动:其一是与中西部及中亚地区产业互动:通过物流服务为中西部及中亚地区产品出口提供物流服务;以中西部及中亚地区的资源为基础发展加工物流产业;发展重化工产业为中西部地区提供钢铁、石化基础产品;发展装备制造业为中西部提供零配件

56、;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对中西部进行清洁能源技术与设备输出。其二是与淮海经济区的产业互动:为淮海经济区内的企业产品出口提供物流服务;发展重化工产业为淮海经济区提供钢铁石化原材料;发展装备制造业为淮海经济区内的机械制造企业提供基础零配件。其三是与江苏沿海区域的联系:发展重化工产业为江苏沿海地区提供钢铁、石化基础产品;发展装备制造业为江苏沿海地区提供基础零配件,如与盐城的汽车产业形成产业互动。其四是与日韩的产业互动:承接日韩的逆向物流产业转移,如二手车组装等,为日韩产品从中西部进口物资,或出口到中亚提供国际物流服务。四、主导产业规划主导产业规划主要从“产业大类分析-产业方向确定-产业细类分析-产业目标制

57、订”四个角度对港口物流业、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化工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与装备制造业进行了分析与论证。产业大类分析,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研判,涉及国家产业布局到产业机会选择,不仅具体论证了产业发展的可能,而且指出了产业发展的大体方向;产业方向确定,基于确定的产业大类进行了产业链的解构与分类,并根据发展条件、发展趋势与产业集群确定产业细类;产业细类分析,以“三层面五角度”的产业发展论证模型对产业细类进行论证,并得出产业详细定位;产业目标制订,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为手段,从近期发展目标与远期发展目标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确定。表2-4.1:产业发展论证模型解决问题论证角度简单说明产业能不能发展市场潜力两种方式

58、(定量与定性)分析三个市场(国际、国内与区域)政策支持具有国家与省级两个层面的产业政策支持区域是否有条件发展条件具备低层次的生产要素,如人才、土地、原材料、交通等区域内产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产业基础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如企业或科研资源,可以打造产业集群产业互动分为区域内与区域外两个层面的产业互动(一)港口物流业1、产业发展分析(1)长三角港口群北翼的*港肩负着拉动中西部与江苏沿海两大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港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港口与区域两个层面上。从港口层面来看,*港是全国五大港口群中长三角港口群北翼重要的枢纽港口。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06)指出五大港口群(环渤海港口群、长三角港口群

59、、东南沿海港口群、珠三角港口群与西南沿海港口群)中的长三角港口群是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港为主。从区域层面来看,*港的发展对中西部崛起与江苏沿海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以*港、大丰港与洋口港建设为重要支撑的沿海开发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三个港口中的*港将成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同时,*港是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肩负着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重任。*片区要充分利用*港在港口与区域两个层面上的重要战略地位,争取国家与省级优惠政策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产业。(2)*片区应发挥港口物流产业战略支撑价值,深挖良好区位带来的各种商业机会*片区港口物流产业的战略支持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可以更大的发挥

60、国际通道的商业价值;其二为能在原料采购、产品流通、信息畅通等方面支撑*片区、淮海经济区以及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片区要充分利用国际通道的商业价值。针对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可发展以国内资源利用为核心的出口加工业;针对国外资源进口,可发展以国外资源利用为核心的进口加工业;针对中亚与日韩的产品与资源中转,可发展资源型中转加工业与产品型中转加工业;针对淮海经济区与中西部产业基础,可发展以出口组装为导向的加工业。*片区港口物流产业要发挥产业服务功能。服务于中西部与淮海经济区企业产品出口,可发展保税仓储物流;服务于中西部与淮海经济区企业生产需要,可发展专业性生产资源批发市场;服务于*片区产业发展,可发展供应链物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服务于物流企业本身,可发展物流产业配套。(3)基于战略支撑价值的分析,*片区要重点发展仓储运输业、加工物流、供应链物流与专业市场*片区港口物流产业发展要以依托于港口的仓储运输业为基础,以具有生产功能的加工物流为重点,以专业市场打造为特色,以供应链物流为辅助,打造一个综合性的港口物流产业体系。*片区发展以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