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L诗词鉴赏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3195647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整理版L诗词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整理版L诗词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整理版L诗词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整理版L诗词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L诗词鉴赏(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L诗词鉴赏10L 2012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度破讷沙(其二)李益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注 破讷沙:沙漠名。鹈泉:泉水名。(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诗。(2分)(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10(1)答案 边塞解析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B。根据“雁”“铁衣”等意象和所写的战事可知,这是一首边塞诗。(2)答案 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

2、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D。诗歌赏析诗题一作“塞北行次度破讷沙”。据说唐代丰州有九十九泉,在西受降城北三百里的鹈泉号称最大。唐宪宗元和初,回鹘曾以骑兵进犯,与镇武节度使驻兵在此交战。诗应是概括了这段历史。诗的前两句写部队凯旋越过破讷沙的情景。从第三句始写“平明日出”可知,这时黎明尚未到来。军队夜行,栖息在沙碛上的雁群,却早已警觉,相呼腾空飞去。“战初归”是正面写“度破讷沙”之事,“雁正飞”则是写其影响所及。首句先写飞雁,未见

3、其形先闻其声,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第三句写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蜒如游龙,战士的盔甲像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这是一幅极有生气的壮观景象。风沙迷漫的大漠上,本来很难见到天清日丽的美景,而此时这样的美景竟出现在战士的眼前。同时,战士的归来也使沙原增色:仿佛整个沙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们的甲胄发出。这里,境与意、客观的美景与主观的情感浑然一体,物我不分。清人吴乔曾在围炉诗话里对这首诗解读说:“七绝乃偏师,非必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这首诗主要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不写战斗而写战归。取

4、材上以偏师取胜,发挥了绝句特长。通篇造境独到,声情激越雄健,颇得盛唐神韵。14L 2012湖北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送邹明府游灵武注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2)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14(1)答案 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

5、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2)“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形象。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主要依据作者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曾宰西畿县”交代朋友的身份县令,同时也照应标题。“三年马不肥”是细节描写,侧面烘托邹县令清正廉洁。“债多凭剑与”运用典故对其生活细节进行描写,写出朋友生活的清贫艰辛,“官满载书归”写出朋友满

6、腹书卷之气。(2)本题考查炼字炼句。诗的五、六两句是写作者想象之景,“边雪藏行径”,作者调动视觉,想象朋友游宦灵武,边塞大雪纷飞,一个“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雪之大,天气之恶劣,又写出了朋友跋涉之途的形单影只的孤独,一个“透”字,作者从触觉的角度,既写出了风之急,天气之寒冷,又写出了朋友跋涉之途的艰辛,字里行间表露出朋友不畏艰险的坚定意志,同时洋溢着作者对朋友远游的关切和思念。结尾两句继续虚写朋友到达灵州时,听到清晨戍军的号角才刚刚吹响,客栈还没有开门迎接旅客,通过细节描写来交代朋友远游的时间。诗歌鉴赏此诗前两联刻画作者友人邹明府的形象。首联说,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

7、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肥膘,更说明他没有贪污腐败,非常清廉。颔联是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这句目的是为了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的民脂民膏,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诗书。这说明了他的志向。后两联是作者的推测与想象。颈联说,如今他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这一路狂风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前程的艰险。大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尾联是说,他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得到报晓的号角声,家里的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没有什么人与之来往,这也是为了说明他深居简出,向往宁静,清远脱俗。102012广东卷

8、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注】 朱樱:樱桃的一种。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10(1)答案 使用对比(映衬)手法。(1分)如上下句之间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的鲜明对比(上句中朱樱的“朱”与青豆的“青”、下句绿草的“绿”与白鹅的“白”的对比),表现出景物色彩的鲜丽。(2分)或

9、:使用渲染手法。(1分)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樱、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2分)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先答出使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回到原诗中进行分析,然后说出表达效果即可。(2)答案 “一晴生意繁”的意思:雨过天晴,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2分)“一晴生意繁”体现在:初夏成熟的樱桃鲜红,豆子青青,绿草茵茵,白鹅成群。雨过天晴,江河水满,船只轻快地行驶;微风吹拂,袖影飘逸动。村庄里门户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呢。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2分。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诗歌结构特征

10、。注意分析诗歌内容的同时,通过分析结构寻找答案。首联点题并总领全诗,是对全诗的凝练的概括。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12L2012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注 修睦:晚唐诗人。(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12答案 (1)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

11、富于变化,别具情致。(答出“思”、“信”两字作用的,给2分;答出使全诗富于变化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要找到第二联有别于一、三联的不同之处,其实要分析的还是其中的两组词“翻思”“肯信”,从中挖掘诗人积极高昂的态度及立意。题干中答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从写落叶的角度看”,即在明确角度的前提下分析所用修辞

12、手法的作用。(2)本题考查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本题实际上是意象分析题。结合松万古长青、凌霜傲雪的特性,对照红叶风雨后铺洒满地的情状,诗人运用象征、对比、反衬的手法,表达自己不入俗流,傲岸的性格追求。对于情感的理解与把握,一般主要从诗歌表现手法、意象特点的角度切入,然后注意诗句所处位置以及在全诗中的地位。三、L2012北京卷 本大题共有4个小题,共3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柳堤明金銮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10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

13、出堤上之“柳”。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手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宋刘子翚海棠花)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燕子辞)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

14、。(明邱濬都城春日)10CDE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还有对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鉴赏。三四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十里笼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条锁故营”则是暗指“细柳营” ,这两句主要目的是渲染“柳堤”之长、“堤柳”之美。五六句也不仅是写雨天景色,“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而且,这四句的手法不是以静衬动,因为其中长堤密柳、飞燕落花、香雨暖风,有静有动,相互映衬,构成柳堤之景,并非单纯的“以静写动, 借静衬动”。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赏析。本题需要选出的是用“嗅觉”表达“触觉”和“视觉”,即运用了“通感”手法的诗句。而选项ABC写的都是真实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11这首

15、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11答案 示例: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出了作者在鹳雀楼上看到的广阔风景:夕阳依靠着青山,渐渐落下去,黄河奔流不息,流入大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作者在楼上,想要看得更远,就要再上一层楼。由此也表现出一个普遍的人生道理:要想让自己有较高的眼光和成就,就不能做井底之蛙,而应努力前行,达到新的高度,所谓“站得高,看

16、得远”。由楼上美好的风景想到如果想要看到更好的景色就要再上一层楼,是观景之实,亦是人生之理;由景及理,形象贴切,令人信服。L2012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 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8答案 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特点,能力层级为D(鉴赏

17、评价)。要在对全诗理解、赏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人物的形象,尤其要准确地赏析出人物的特点。如从“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可看出“心境悠闲”,从“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可看出“陶醉自然”等。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9答案 “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E。“软”字应从感觉方面入手,再赏析它的表达内容;“涌”字是动词,可从修辞上赏析它的描写内容。【诗歌赏析】杨万里(112712

18、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只有少数诗传世。本诗描写了东山雪后阳光朗照的美丽景象。诗题直接言明“最爱”,表达情感取向。诗人写到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在春风中站立,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本诗语

19、言浅俗,但用字讲究。尤其是第四句“软红光里涌银山”,一个“软”字,赋予夕阳光芒以形象的触觉,写出了夕阳的无限美好。而一个“涌”字,更是化静为动,赋予画面以动态之感,增添情趣。6L2012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 玉花:喻雪花。(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6(1)答案 要点:“箬笠”、“蓑衣”勾

20、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分析。题干中的“描写”既是提示,也是限制。因此,答题时应从描写技巧,如动静、视听觉等角度着眼。从诗句的内容看,较为合理的解说应是视、听觉结合,但由于“视、听觉结合”不是一种规范的文学鉴赏术语,因此参考答案并不出现这一术语,而是侧重从内容解说的角度答题。考生作答时,可以出现“视听觉结合”这一说法,但要注意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回答出这一描写的效果,即写出意境的宁静和形象的淡然、专注。(2)答案

21、后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三、L2012江苏卷 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4分)(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9答案 (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

22、情。(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而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3)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解析 (1)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天涯”点出“恨”的落脚点,天涯有什么值得“恨”,显然是思念远在天涯的心上人。(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山月不知”饱含埋怨,“空落眼前花”体现孤独,充满失落,又带着自怜。综合这些信息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这是一个写景的句子,因此应从情景结合的角度分析景物特征,体会通过景物描写所表达的思想

23、感情。赏析时应结合整首词的内容,不能孤立分析。14L2012江西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 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便做:纵使。(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14答案 (1)意象的内涵:杨柳,代表初春季节,暗

24、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表达的情感: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2)同: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比喻手法及艺术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异:愁情及其程度:李词表现的是家国之愁,秦词表现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有所加强。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诗歌赏析这首愁情词由春愁离愁写起,再写失恋之愁和叹老嗟卑之愁,省略或者说是虚化了具体时空背景,仿佛将词人一生所经历之愁都凝聚浓缩在一首词中了,很富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上片前三句写初春的离别,并未出现告别的对象而悲泪滂沱,已寓无限隐情。“犹记”四句转为忆旧,

25、“多情”指恋人,“系归舟”指漂泊重逢的激动。“碧野朱桥”是当日系舟处所,又是今日处境。“当日事”唯存记忆,而眼前是“人不见,水空流”。即谓再度离别,再度“归来”时,已无人“系舟”,只见水流了!几个波折,诉尽赴约而不遇的绝望哀情。换“韶华”句为议论,道破人生真理,此理虽为常理常情,但由词人体味人生后道出则有极哀切的意蕴。这青春不再,年华易衰,才是“恨悠悠”的终极原因,何况春天又一次完结了哩!此悠悠长恨,当然将词人仕途不遇、理想落空的伤感融注其间了。最后,将愁恨之泪化作春江,极尽夸饰之能事,却仍“流不尽,许多愁”!妙在“流不尽”!此喻,在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比喻基础上,又

26、翻出一层新意,乃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此词结构布局极缜密。下片“飞絮落花”印上片“杨柳弄春柔”;“登楼”印“离忧”;“春江都是泪”印“泪难收”;“韶华不为少年留”总提全词命意,浑然天成,意态兼善,神韵悠长。L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8O12012课标全国卷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8答案 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

27、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和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首怀远词,词一开头就直接表明了“千里念行客”,以及下文具体描写思念的细节,这些都表达了对千里之外行人的思念之情。“红叶黄花秋意晚”既是写景又是寓情。红叶黄花是深秋之景,点明离别时间;用这样的景象来渲染离别气愤,借以表达别后的思念之情。9O1“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9答案 关系是: “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 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和评价诗歌思想内

28、容的能力。“就砚旋研墨”是说词人就着“临窗滴”的眼泪研墨,和泪而书。“红笺为无色”前面说到了“和泪而书”,又说道“此情深处”,所以就会潸然泪下,打湿红笺,红色褪去。诗歌赏析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一“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间,给下文留出了铺展的余地。“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一句是主。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过尽”,极写其失望之意,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与。过片词意陡转: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

29、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下片出人意表,另开思路。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故而虽为转折,却也顺理成章了。明知书不得寄,仍是要写,一片痴情,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厚。“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收语写闺人此时作书,纯是自我遣怀,她把自己全部的内心本质力量投进其中,感情也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对此,陈匪石宋词举有一段极为透辟的分析:“渐字极婉转,却激切。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粘合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无论是泪、墨、红笺,都融进闺人的深情之中,物与情已

30、浑然一体。全词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婉转入微,味深意厚,堪称小晏词中别出机杼的异调。 L2012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初见嵩山张耒注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82012辽宁卷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8答案 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答出惊喜和亲切的

31、,给2分;答出以铺垫来表现的,给1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和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词一开头就直接表明自己久困风尘中,幸有青山释怀,自然对五岳之一的嵩山有期盼之情;最后在日暮雨后看到了清瘦嵩山,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嵩山的亲切之感。92012辽宁卷 “数峰清瘦出云来”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6分)9答案 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

32、画面。“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以动写静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清瘦”的精神内涵,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能力。“数峰清瘦出云来”使用了拟人手法,用“清瘦”形容嵩山,仿佛一位清高孤傲之人从云端呈现出来。“出”字,把静态的山动态化了,而且让人们感受到山势高峻。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其实也在自喻,以“清瘦”的嵩山来自喻,嵩山的“清瘦”就是自己的“清瘦”;不是形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清高孤绝,高洁脱俗。 诗歌赏析这是一首写嵩山的诗,写法很别致。诗人所见的对象嵩山直到末

33、句才出现。“数峰清瘦出云来”,是此诗最精彩的一句,但如把这一句提前,让嵩山一开始就露面,诗的意味就会变得索然。诗的前二句不是写嵩山,而是从作者仕途失意写起,“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作者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他的情怀有时能得到短暂的开豁。这样,青山便在未露面之前先给了人一种亲切感,引起人们想见一见的愿望。第三句“日暮北风吹雨去”,为读者拉开一道帷幕,直到第四句,五岳之一的嵩山才从云层中耸现出来。由于有前面的重重笔墨给它做了渲染准备,嵩山的出现便特别引人注目,能够把人的兴味调动和集中起来。并且又因有上面的一番交代,末句点出嵩山,又不至于意随句尽,见其面貌即止,而是要引人想

34、象雨后嵩山的特有韵味和诗人得见嵩山后的一番情怀。 本诗写的对象是嵩山,但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在表现诗人自己。人们在精神上以什么作为慰藉,往往能见出志趣和品格。困顿于仕途,赖以慰藉情怀的是嵩山,诗人的情志也表现出来了。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不光是造语比较新奇,而且在诗人审美意识活动中也反映了他的精神气质与追求。中国士大夫中一些高人雅士,正是常常留给后世以清瘦、清竣的印象。如王维给孟浩然画像,“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就是典型的清瘦。因此,“数峰清瘦出云来”,虽是写嵩山,却又是人与景物融而为一,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这首诗,将嵩山的面貌,以及诗人的精神风貌,同时展现给了读者。12L2012四川卷

3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子规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 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12答案 (1)答案要点:“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3分)(2)答案要点: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规。子规啼声

36、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5分)解析 (1)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诗歌语言的赏析可以从炼字(如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语言风格(如婉约清丽、典雅精工等)、画面描绘、表现手法(如动静、虚实、对比、象征、情景等)等方面作答。“空”形容“贪夫”的神态,他“倦听

37、”却又不得不听,他“倦听”的显然是子规啼叫声,子规是乡思的象征物(寄托物),因此,“空”表达了“贪夫”的思乡怅惘之情。(2)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诗人的情感、观点、态度往往寄托于物,如梅、兰、竹、菊,这“花中四君子”往往是高洁、不屈的象征,月则易引起思乡之情,柳谐音“留”,有挽留之意。此题可挑选“子规”“锦水春残”“楚天月光”之类的物象和景象,也可选用贪夫、远客这样的人物形象。答题模式:意象意象特征在诗句中的含义(所表达或寄托的情感)。14L2012天津卷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

38、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 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14(8分)答案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2)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等。色彩:“碧”与“黄”映衬。情感:喜爱之情。(3)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解析 (1)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均为E级。

39、颔联主要从野菊的生长环境、际遇来表现野菊馨香、高洁。(2)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情感。(3)考查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野菊的形象隐含了诗人不媚俗邀宠,不孤芳自赏,且狂放不羁的情怀。(二)L2012浙江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未展芭蕉(唐)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状态的植物,均以_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21答案 还未展开芳心解析 这道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以及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做题时,考生要注意分析诗歌

40、的意象,领悟诗歌的意境,准确把握作者在诗歌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两首诗分别描写未展芭蕉和未开海棠的形象,诗中都出现了“芳心”一词,这样,题目就可以迎刃而解了。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22答案 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解析 这道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回答本题可以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表现手法可以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等几个方面去分析。

41、第一首侧重于比喻,第二首侧重于衬托、比拟和对比等手法,然后加以整合即可。12L2012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鹧鸪天金王寂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注 亭皋:水边的平地。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2分)12答案 (1)运用比拟写出了山水的变化。“晓云散去山腰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

42、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宿雨来时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狭窄。(2)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已忘机而不再钓鱼,所以说荒废了旧钓矶。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试题要求分析诗句写景的妙处,“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前一句写山,后一句写水。先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看写出了什么特点,有何表达效果。“瘦”“肥”二字用了拟人手法,写得富有情态;“散去”“来时”写出了清早山间云雨变幻的奇妙景象,自然景物的变化逼真地呈现眼前,使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2)本题考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43、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本诗写自己年老,不问世事,消除机心,过着 “沙鸥相对不惊飞”的闲居生活;面对眼前的自然美景,寄情山水,久无机心,再也无心去垂钓了。把握了全诗的主旨,结句表现的思想感情也就容易理解了。14L 2012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注 吴松:即吴淞,江名。(1)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2)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14答案 (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

44、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2)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意境的理解与把握能力。答题思路为:先简练翻译前两句,然后概括意境特点,最后准确指出这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三个要点,缺一不可。(2)本题考查对形象、表达技巧的理解把握能力。正常的答题步骤是:先简单解说一下孤舟的意象,分析这一意象的含义作用,与上下句之间的关系,与题目的关系,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等,如果有手法必须说明。诗歌赏析吴松道中共有两首,这是第二首。吴

45、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这组诗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这一首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天刚破晓,船又起航。前一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今日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诗人不由得又低头思量自己:大雁急急归去,顷刻便能回到南方,可我自己呢?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为了排遣乡思,诗人便留心观看船的四周,发现了两个极有意思的景象,其一是“鸟避征帆却”:自己所乘坐的这艘远行

46、之船,在湖面上一摇一晃地前进着,水鸟们“啾啾”鸣叫着随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其二是“鱼惊荡桨跳”:鱼儿们聚游在船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偶尔声音响了一些,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了开去。看着有趣,不知不觉间,夜已来临,尾联便写夜宿枫桥。枫桥在苏州城阊门外十里枫桥镇,本称“封桥”,因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而得此名。天既已黑尽,诗人便盘算着: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何许)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他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南宋诗人范成大编纂的吴郡志说,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因此,诗人一见到枫桥,便兴致勃勃地嘱咐船家将船系在桥下,决定今夜宿

47、于此处,以一抒幽思。诗人写这首诗,本无一定题旨,他在吴淞道上一路行来,身与境遇,便随兴而发,随感而咏,然而不论写景或怀古,都富有时地色彩。遣词用语,亦不事雕饰,浅近自然,这与他随意挥洒的诗情是颇相合的。1.定林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 定林:寺院名。据建康志记载,定林寺有二。上定林寺在钟山应潮井后,刘宋元嘉十六年(439)建。下定林寺在钟山宝公塔西北,元嘉元年(424)置。有王安石读书处。仍:又。(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5分)答:_(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

48、析。(6分)答:_2 2012河北省普通高考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11分)过融上人兰若綦毋潜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注】 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1)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答:_(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6分)答:_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过南旺守闸刘基客路三千里, 舟行二月余。壮颜随日减, 衰鬓受风疏。蔓草须句国,浮云少昊墟。愁心如汶水, 荡漾绕

49、青徐。【注】 南旺: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南古运河边。守闸:停船等待河上闸门开启。刘基(13111375),元顺帝元统三年中进士,助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业,后弃官还乡。须句:春秋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内。少昊:传说中的古部落首领,曾建都于曲阜。(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4分)_42012邵阳市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早梅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的妙处。答:_5.2012湖南省四市九校联考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府乔吉笙歌梦断蒺藜沙,罗绮香余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恨兴亡怒煞些鸣蛙。铺锦池埋荒甃,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注】 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蒺藜沙:长满蒺藜的沙地。荒甃(zhu):荒凉的断井颓垣。(1)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上突出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答:_(2)全曲要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感情?(4分)答:_- 12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