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整理资料Word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2286166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前心理学整理资料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前心理学整理资料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前心理学整理资料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整理资料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整理资料Word版(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研究对象 意义2年龄特征3注意4感知觉、5记忆6想象7思维8言语9情绪10动作意志11个性12社会性一般规律(13章)反射:巴布金转头张嘴打哈欠 达尔文抓住物体 巴宾斯基脚趾成扇形 莫罗惊跳反射遗传决定论高尔顿(优生学)霍尔(复演说) 盖塞尔(成熟势力说)环境决定论华生 斯金纳 二因素论 吴伟士 施太伦色盲男性5%-8% 自觉行动目的经历4阶段0-1岁1岁前儿童心理特征变化最大15天听视觉明显协调2周运动记忆3个月区分红绿光4个月稳定3-4个月出现笑声0-2岁感知运动阶段 5个月手眼协调5-6个月认生 6,7个月依恋 6个月情绪记忆 6-12个月形象

2、记忆1岁1-3岁个性开始形成言语发生阶段1.5-2岁表象发生想象萌芽 1岁语词记忆15-18个月找藏起的东西 1-1.5岁理解语言迅速发展单词句语言迅速发展1.5-2.3岁积极说话 1.5-2.5电报句 2岁2岁言语思维发生回忆出现 2-4简单口语敏感期语音敏感期 2-3自我意识2岁后完整句 2-7前运算阶段 2-4口吃 2.3-6.7基掌握口语3岁说不集中注意3-5分钟最初性格差异 3岁前幼年健忘 3岁后选择提同性伙伴 3-6岁个性形成兴趣发展稳定心理活动形成系统奠基时期 3-5岁弱视治疗最佳期4岁前智力发展最迅速形象视觉敏感期 4集中记忆10分钟达到成熟智力2分1内部言语发生 4-5接受任

3、务岁词汇量增长活跃期坚持性发展关键期自我控制 5岁5-5.5数概念敏感期 5-7记忆策略转变期 5岁后时间概念情绪系统化社会需要开始5-6抽象思维萌发集中注意10分钟 名词解释题答案1.1心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体现在:(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1.2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3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运用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简答题答案

4、1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G1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1个体心理的发生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3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G1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测验法 调查访问法 问卷法 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答: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1)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根源于本质未变的制约因素:儿童脑的发育是有稳定顺序和阶段的,神经联系的建立是有次序的;人类知识经

5、验的掌握是有一定顺序的,儿童也必须遵循;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3)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的。2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必要性和复杂性。(1) 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必要性:儿童心理发展客观上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理论上,有必要对客观存在的各个发展阶段有清晰的认识,并作明确标志,即儿童心理学上所谓的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实践中,对在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及有关儿童工作

6、者,据划分标准,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和其他有关工作。(2)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复杂性:心理发展阶段明显存在,但划分复杂。儿童心理发展是渐变式的、连续性的,各阶段间无明显界限;儿童心理发展受生理发展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阶段有一定可变性,给掌握科学划分阶段的标准带来困难2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形成的因素有哪些?1)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的形成,与生理发展的加速期有关。2)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的形成,与儿童心理发展本身的状态有关。3)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的形成,与儿童心理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关。论述题答案G1.1论述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主要表现为:儿童心理

7、变化的基本规律 儿童心理变化的原因(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幼儿教师在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之前总为不能完成教育任务而苦恼,甚至认为幼儿故意和自己捣乱而生气,但在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后,变为欣赏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幼儿教师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有条件系统地研究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但有的教师因不懂研究方法而失去机会。学习研究方法后,在教育工作中,可用观察、谈话,甚至实验的方法了解幼儿,使教育工作水平提高。(4)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学习学前心理学可以具体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发生条件,变化、发展原因,外界环境对心理的影响等。1

8、.2论述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实验法。对学前儿童进行实验,就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即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1)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室实验法在研究初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优点:能够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探测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情况,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不足:幼儿在实验室内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态,导致实验结果有局限性,特别是研究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应注意的方面:幼儿心理实验室内的布置,应

9、尽量接近幼儿的日常生活环境,同时要避免无关刺激引起被试幼儿的分心;对幼儿的实验室实验,可通过游戏等幼儿熟悉的活动进行。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要用直接兴趣去激发其努力完成实验任务的动机;实验开始前要有较多的“预热”时间,使被试幼儿熟悉环境和熟悉主试,从怕生、不愿意参加实验,或过度兴奋等不正常心理状态,转入自然状态,对不易进行实验的幼儿,实验者必须掌握一些技巧,诱导其接受实验;对幼儿的实验指导语,要用简明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有时需要具体示范,以帮助幼儿理解任务;实验进行过程应考虑到幼儿的生理状态和情绪背景;实验记录考虑到幼儿表达能力的特点,要准确地记录幼儿的原话,不要用成人语言代替儿童的语言。(2)

10、自然实验法。幼儿园教师常用的是自然实验法。即在儿童的正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使儿童在实验过程中心理状态比较自然,而研究者又可以控制儿童心理产生的条件,既与观察法接近,又是实验方法,兼有二者的优点。自然实验法的缺点是:由于强调在自然的活动条件下进行实验,难免出现各种不易控制的因素。此外,一般来说,自然活动条件不如实验室那样有各种仪器设备,因而对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控制和记录条件不及实验室实验。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4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主要用于

11、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和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差异。1.5作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2.1年龄特征: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2.2儿童年龄特征:儿童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2.3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2.4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2.5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

12、又称为危机期。2.6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2.7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2.8最近发展区: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2.9手眼协调动作: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2.10五指分工: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动作逐渐分开。3.1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3.2定向性注意:由婴儿与生俱来的定向性反射发展而来,主要是由外物的特点引起的,又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随着年龄的

13、增长所占据的地位日益缩小,但不会消失。3.3选择性注意: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G21-6个月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1视听觉迅速发展2开始认生3主动招人4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G6-12个月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3言语开始萌芽4依恋关系发展G1-3岁个月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1学会直立行走2使用工具3言语思维的真正发生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235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答: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1)学前初期(34岁)在幼儿园称小班,特点突出表现在:最初步生活自理。认识依靠行动。情绪作用大。爱模仿。

14、2)学前中期(45岁)心理发展出现较大质变,表现在认识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开始发展,具体表现在:更加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接受任务;开始自己组织游戏。256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1)好问好学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发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4)个性初具雏形 3. 简述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1)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2)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3有意注意的特点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2幼儿的无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4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3.2新生儿注意的特征是什么?1)注意的最初

15、形态定向性注意出现。2)选择性注意的萌芽。3.3 1岁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1)注意的选择性带有规律性的倾向2)注意的选择性的变化发展过程,从注意局部轮廓到较全面的轮廓;从注意形体外周到注意形体的内部成分3)经验在注意活动中开始起作用。3.4 13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什么?1)注意的发展和“客体永久性”认识密不可分;2)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表象的影响;3)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言语的支配;4)注意的时间延长,注意的事物增加。3.5 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什么?1)无意注意占优势 2)有意注意的初步形成2.1.为什么在谈到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谈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是因为:一方面,儿

16、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年龄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而生理成熟受年龄影响;另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年龄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3.1试述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选择性反映并接受更多信息。维持功能,使儿童心理活动对所选择的对象保持一种比较紧张、持续的状态,从而维持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调节功能,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变化,调整行为,为应付外来刺激做相应准备,从而能更好适

17、应周围环境变化。(2)注意与心理过程注意与知觉的发展。凡是注意的对象,往往对该对象的知觉就最完全、清晰、突出;注意是感知的先决条件;注意是研究幼小婴儿感知发展的指标。注意与记忆的发展。注意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注意发展水平低的儿童,记忆发展水平也低。注意与坚持性的发展。注意能加强行动力量和坚持性。幼儿只有在集中注意时,才能坚持某一行动。注意力差的学生,不但智力发展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到纪律、交际,形成道德不良。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注意是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注意的范围、稳定性、分配、转移等品质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学习的效果。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

18、下载按钮下载!3.4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是不自主的、被动的注意。3.5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还需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识支配的、主动的注意。3.6注意的选择:指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选择性的反映,使儿童在一定的时刻选择重要的对象,并做出清晰的反映。3.7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性片断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3.8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3.9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即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注意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同时从事两种以

19、上的活动。4.1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包括视、听、嗅、味、肤、动与平衡觉等。4.2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4.3视觉敏度: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4.4颜色视觉: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4.5弱视:是视觉发育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弱视者视力达不到正常水平,两眼不能同时注意一个目标,无立体感,不能判断自身的空间位置,分不清物体离自己的远近高低,定位不准确,不能完成精细动作。4.6色盲:一般

20、是先天遗传的,男性多,女性少,是颜色视觉异常的表现。大体可分为全色盲、全色弱、红绿色盲、红绿色弱4种。4.7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和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4.8适应现象: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4.1幼儿观察发展的表现有哪些?1)观察的目的性加强;2)观察的持续性延长;3)观察的细致性增加4)观察的概括性提高;5)观察方法的形成。4.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有何表现?(1)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2)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3)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心理活动中占

21、优势;(4)幼儿的记忆、情绪和意志也受感知觉的影响。4.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1)出生后第一年,婴儿认识事物所依靠的是知觉的恒常性;2)1岁后,随着语言的萌芽和发展,知觉的概括水平逐渐提高;(3)1岁多的孩子,常按照某个事物的明显特征来辨认物体;(4)随着孩子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知觉的概括逐渐向思维的概括过渡。4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1)光线照明;(2)户外活动和身体锻炼;(3)坐姿不良。4.听力的保护和培养的方法。(1)避免噪音污染在家庭为幼儿创设安宁环境;在幼儿园教育孩子避免大声喧哗;采用吸音设备;用养花种草等净化环境。(2)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乐音和音乐活动都是幼儿发展听觉的有力

22、手段。(3)通过学习语言发展听觉在幼儿园,可组织专门训练听力的游戏,训练听力辨别力等。4.弱视的发生与治疗(发生1可能由先天高度近视远视散光等引起2后天感官不足导致3由斜视引发弱视治疗1常规遮盖法将健康的眼睛遮住,强迫弱视眼注视物体2让孩子做一些如描绘图案剪纸等精细活动促进弱眼视力提高3如健康眼视力下降 可打开该眼24-48小时即刻恢复4.感知觉发展的阶段1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2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3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4对象与背景受什么条件影响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2对象的活动性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4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相结合5.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

23、方面 (1)记忆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而知觉的发展离不开记忆,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特别是知觉恒常性和空间知觉,更和经验密切相关,而经验的积累主要靠记忆。(2)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依靠记忆,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结起来,使儿童能对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儿童最初的原始的想象和记忆不容易区分。(3)儿童学习语言靠记忆,记住声音的语义,交际时对句子的理解和连贯性的保持都需要记忆。(4)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受记忆影响,记忆使儿童积累一些情感体验的经验,从而使情感丰富起来。意志行动离不开记忆。3.2试述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规律主要表现为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和注意的分配

24、等方面。它与幼儿活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利用这些规律的教育意义。(1)注意的选择性指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选择性的反映,使儿童在一定的时刻选择重要的或符合需要的对象,并做清晰的反映,它的发展依赖于生理的成熟,与后天的学习、训练、个人的知识经验以及兴趣、情绪有关。教育意义:幼儿教育内容的安排,适合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幼儿在注意物体特征方面存在个性差异;幼儿注意选择性可通过教育强化改变。(2)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性片断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有一定的生理制约性,还取决于对象的特点以及注意者本人的知识经验。教育意义: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短

25、时间不能要求注意太多方面;呈现挂图或直观教具时,数目不能太多,排列应当有序;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方法,帮助获得知识经验,扩大注意范围。(3)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是幼儿游戏、学习活动等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及幼儿自身的状态都有关系。教育意义:教育教学内容难易适当,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教育教学方式要新颖多变,富于变化;幼儿园大中小班作业时间应当有别,内容多样。(4)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即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注意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同时从事两种以上的活动。基本条件是

26、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中至少有一种是非常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教育意义:通过各种活动,培养有意注意与自我控制能力;加强动作或活动练习,使幼儿对活动熟练,做起来不必花费太多注意力和精力;使同时进行的活动,在幼儿头脑中形成密切的联系。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4.9对比现象: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5.1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恢复三个环节,其中恢复又分为再认和再现两种形式。5.2幼年健忘:指3岁前的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5.3记忆广度:指单位时间

27、内能够识记的材料的数量,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一般为72个信息单位。5.4工作记忆: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5.5表象: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5.6延迟模仿:当刺激物出现后,不是立即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动。5.7机械记忆: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应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记忆,即平时所说的“死记硬背”。5.8意义记忆:指根据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运用一定的记忆策略进行的记忆,因此又称理解记忆或逻辑记忆。5.9保持:是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28、5.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揭示遗忘规律的图像表示方法,基本内容是: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简单说就是: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5.11干扰说:是揭示遗忘原因的一种理论学说,内容是:遗忘是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排除干扰,记忆就能恢复,干扰因素很多,主要是学习材料、疲劳和紧张情绪等的干扰。6.1想象: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6.2无意想象: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是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梦和幻觉都是特例。5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1)记忆保持时

29、间的延长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依次出现;记忆的潜伏期延长;由“幼年健忘”到出现可保持终生的记忆。(2)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整个学前期,再现都落后于再认;再现在两岁左右出现,再认和再现的差距随年龄增长而缩小;再认依赖感知;再现依赖表象。(3)记忆容量的增加记忆广度,人类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信息单位(组块);记忆范围扩大,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信息加工能力增强;工作记忆能力增强。(4)记忆内容的变化,从记忆内容看有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运动记忆,2个月左右,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新生儿已有明显表现;形象记忆,6

30、12个月左右,依靠表象进行;语词记忆,l岁左右,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5常用的记忆策略是什么?答:(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3)间接的意义识记。5 1-3岁记忆特点1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2符号表象记忆产生3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4出现初步的回忆6想象萌芽的表现和特点。(1)是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几乎完全是重复曾经感知过的情景;(2)是简单的相似联想,只是依靠事物外表的相似性而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3)是没有情节的组合,最初的想象只是一物代替另一物,没有或很少把已有经验的情节成分重新组合。6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

31、现有意性;(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4.1.试述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1)适应现象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幼儿园各班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2)对比现象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不同分析器的感觉,也会因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在视觉感性方面较明显。在组织幼儿观

32、察活动时,不应有喧哗声,教师的声音也不应很大。(3)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影响因素有: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包括颜色、形状、声音和强度方面的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分离。教师要运用背景与对象关系的规律,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教材重点的部分,使用粗线条、粗字体或彩色笔,使它们特别醒目;教学指示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对象的活动性。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被知觉为对象。据此,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在视觉刺激中,凡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

33、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的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分离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据此,教师绘制挂图时,为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位,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色彩;凡说明事物变化或发展的挂图,更应注意每一个演进图的距离;教师讲课声音应抑扬顿挫。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结合。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中实现的。由于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直观材料加上教师讲解,幼儿才能很好理解。据此,教师对直观材料的区别,必须和言语讲解结合起来。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6.3有意想象:是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据内容的新颖

34、程度和形成方式,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6.4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其新形象一般是以前已经存在的。6.5创造想象: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7.1思维: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基本特点就是间接性和概括性。7.2客体永久性:即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确信在眼前消失了的东西仍然存在。在这之前,物体在儿童眼前消失,他就不再找,似乎物体已经不存在。是儿童处于智慧的萌芽阶段的标志。7.3类比推理:是一种逻辑推理,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归纳推理,它是对事物或数量之间关系的

35、发现和应用。7.4“展开式”:指儿童的推理是一步步进行的,进行缓慢,主要通过外部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8.1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8.2言语: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的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8.3内部言语: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幼儿内部言语的产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质变。9.1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论”: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提出的情绪分化论:她通过对一百多个婴儿的观察,提出的关于情绪分化的较完整的理论和o2岁儿童情绪分化

36、的模式。她认为,初生婴儿只有皱眉和哭泣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动,是强烈刺激引起的内脏和肌肉反应。3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快乐和痛苦。6个月以后,又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恐惧。比如,眼睛睁大、肌肉紧张,是恐惧的表现。12个月以后,快乐的情绪又分化为高兴和喜爱。18个月以后,分化出喜悦和妒忌。6.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主题无预定目标。(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影响6.幼儿再造想象的特点。(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

37、化;(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6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的地位。幼儿期是大量吸收知识的时期,幼儿依靠再造想象来理解间接知识,他们听故事、看图像需要再造想象,理解文艺作品和音乐作品也需要再造想象,空间想象力更是幼儿看图和理解物体的空间关系所必需的。6.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及其特点。(1)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以称为表露式创造;(2)形象和原型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上略有改造;(3)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相似。6幼儿创造想象随生活、知识经验的丰富及抽象概括能力提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时常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

38、题;(2)自编新故事;(3)创造性的游戏活动;(4)创造性的绘画活动。6.23岁儿童想象的特点。(1)想象活动完全没有目的。(2)想象过程进行缓慢;(3)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4)想象内容简单贫乏;(5)想象依靠感知动作;(6)想象依赖成人的语言提示6.34岁儿童想象的特点及原因。:(1)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2)想象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内容贫乏,数量少而单调。6.45岁儿童想象的特点。(1)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2)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3)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4)想象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6.56岁儿童想象的特点1)想象的有意性相当明显2想象内容进一步丰

39、富有情节3想象内容新颖程度增加4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5.1试述36岁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1)意识性: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理解性: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3)记忆内容: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记忆方法: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5.2试述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再认或再现时发生错误。有几种情况: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再现;完全遗忘,既不能再现也不能再认;临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再现;永久性遗忘,永远不能再认或再现。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无意义材料遗忘曲

40、线揭示了遗忘的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快,以后逐渐缓慢,简单说,就是“先快后慢”。(一)科学组织复习: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式多样化,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孩子进行科学的分散复习,分散复习不是简单重复,而要使复习方式多样化,做到眼耳手脑并用。正确看待“回涨”现象,利用这一规律组织孩子学习、游戏。排除影响保持的因素,科学地安排识记材料,排除影响学习材料之间的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安排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影响。复习或学习时应注意:同一时间不能要求孩子学习识记

41、内容太多;要求孩子巩固、牢记材料或事情。不能把内容、性质相近或相似的材料安排在一起学习或复习,而应交错安排。先学习、巩固一种,中间安排休息或学习另一种内容、性质完全不同的材料,以减少或防止干扰。(二)排除疲劳的干扰:复习或学习时应注意学习或识记活动安排要劳逸结合、动静交替、适当安排;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交替安排。6.1试述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9.2情绪丰富化: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了情绪体验。9.3情绪深刻化:它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内在的特点。

42、9.4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9.5理智感: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这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9.6美感: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10.1从整体到局部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趋势叫从整体到局部规律。10.2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10.3近远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10.4大小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

43、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10.5无有规律: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10.6坚持性: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10.7意志行动:一种特殊的有意行动,其特点不仅在于自觉意识到行动的目的和行动过程,而且在于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10.8外部障碍:在完成某种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遇到了外部条件的障碍,如生理上的疲劳,技巧上的不足,物质条件的缺乏等等。10.9内部障碍:心理内部的困难,在完成某种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需要和动机,与原有需要和动机发生了矛盾11.1个性: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11

44、.2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7. 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1)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2)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3)思维的发生发展使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4)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7思维发展的特点(1)思维直觉行动性发展1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2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化3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2)思维的具体形象性1具体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2其他特点:经验性 拟人性表面性 片面性 固定性 近视性(3)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具体表现

45、在分析 综合 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方面7. 学前儿童思维方式发展变化的趋势。(1)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2)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3)抽象逻辑思维7词汇的发展1数量的增加2词类的扩大3词义的深化4不同词类词义的掌握7语法的掌握(1)句型的发展1不完整句到完整句2简单句到复合句3无修饰句到修饰句(2)语句结构的变化1从混沌一体到逐渐分化2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渐严谨3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灵活(3)句子含词量的增加(4)语法意识的出现7学前儿童分类的年龄特点。(1)4岁以下儿童基本不能分类;(2)56岁,由不能分

46、类到发展初步分类能力过渡,主要依据物体感知特点和情境联系起来分类;(3)5565岁,从依靠外部特点向依靠内部隐蔽特点分类的转变;(4)6岁后,逐渐摆脱具体感知和情境性的束缚,能依物体的功能和内在联系分类。7.4 简要说明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一般趋势。(1)判断形式间接化。(2)判断内容深入化。(3)判断根据客观化。 (4)判断论据明确化。7.学前儿童推理发展的一般趋势。(1)推理过程随年龄增长而发展。(2)推理过程可划分为四级水平(3)儿童推理方式由展开式向简约式转化。7.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一般趋势。(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语词

47、的理解;(3)从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对儿童的认知、情绪、游戏、学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想象虽然是比感知和记忆更复杂的认识活动,但想象离不开感知和记忆等其他认知活动。想象依靠原有的表象。想象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而表象是儿童曾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具体形象;想象和记忆密不可分。想象依靠记忆,想象依靠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如果没有记忆,具体形象也不能保留下来形成表象,说明想象离不开感知和记忆;想象的发展,有利于记忆活动顺利进行,想象越丰富,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儿童对识记材料的

48、理解、加工,越利于保持和回忆;幼儿的想象把记忆和思维联系起来。记忆是感知的复现,想象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幼儿期的想象是思维发展的基础,但不同于创造性思维。(2)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想象能引发情绪,孩子的情绪情感常常是想象而引发的;情绪影响想象,幼儿的想象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改变想象的方向,幼儿常常满足于想象的过程。游戏中的想象,更多表现了幼儿的情绪和愿望。(3)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特别是象征性游戏,即便学习,也往往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想象在游戏中的重要地位突出表现在想象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如果没有想象

49、,就不可能进行任何游戏活动,游戏正是幼儿不断靠想象变换着物体的功能,才得以顺利进行。(4)想象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想象是学前儿童学习活动所不可少的。没有想象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无法学习,掌握新知识。听故事时,想象随故事情节而展开。想象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6.2试述幼儿想象夸张性的原因。既有认知水平的局限,也有情绪的影响等多种原因,一句话,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反映。(1)认知水平的局限。(2)情绪对想象的影响。幼儿想象易受情绪影响,这种影响也是形成想象夸张性的原因之一。幼儿把想象与现实相混淆,是常见现象,但是幼儿并不完全不顾现实而沉溺于脱离现实的幻想,并不是完全分不清想象与真实的区别,只是情

50、绪状态对想象的影响。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1.3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11.4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11.5兴趣:人积极地接近、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11.6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11.7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11.8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能力又是成功完成活动的条件。11.9智力分化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是混沌不分化的,

51、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起先是一般化的智力,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些智力因素群。这种理论认为,将智力分成一般智力(决定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和特殊智力(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必需的)的分法比较适合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11.10智力复合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已经是复合的、多维度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复合性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11.11智力内容变化论:这种理论认为,同一智力因素本身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同是智力的一般因素,在婴儿期,其内容是感知动作性质的,以后则是认知性质的。12.1社会性发展: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

52、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12.2亲子关系: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12.3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12.4性别行为:是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4)从情绪性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8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1)语音知觉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展在后;

53、(2)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8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一)前言语阶段。它又可划分为三个小阶段:(1)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 (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二)言语发生阶段(13岁),言语发生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5岁);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52、3岁)。(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6、7岁)8语音发展的顺序。(1)各民族儿童语音的发展有共同的普遍规律;(2)语音发展的扩展和收缩趋势;(3)元音和辅音发展顺序,元音和辅音同时出现,成熟时间也大致相同,在15岁时基本成熟。8.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和难点

54、。(1)幼儿期(36岁)是能够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的年龄;(2)发音错误的集中点:辅音、发音方式;(3)发音难点,在于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原因是:生理原因,生理上不成熟,不能恰当支配发音器官,不善于掌握发音部位和方法。语言环境,主要是方言。9.儿童情绪社会化趋势的表现。(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9.根据情绪与认知过程的关系,划分情绪的水平。答:根据情绪与认知过程的关系,情绪的发展可分为若干种水平:(1)与感知觉相联系的情绪。与生理性刺激相联系的情绪多属此类;(2)与记忆相联系的情绪。儿童的许多恐惧情绪都是后天学来的;

55、(3)与想象相联系的情绪。同情感也和记忆与想象有关;(4)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幽默感是一种与思维发展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是作为高级情感的理智感的萌芽;(5)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与意识相联系的情感体验,是典型的社会性情绪,是人际关系性质的情感体验。9.情绪的自我调节化。(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9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2)成人的情绪自控(3)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4)帮助孩子控制情绪(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3)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想象总要通过一定手段来表现,幼儿想象的夸张与事实不符,往往受表现能力限制,这在造型活

56、动中尤为突出。随经验的积累和认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班、大班幼儿,想象与现实脱离或相混淆的情况逐渐减少。7.1试述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及其教育学意义。思维发展中,动作和语言的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作用则由小到大,可分三个阶段:(1)思维活动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2)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具,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在实际生活中,对自己的行动的结果不断做出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逐渐出现表象形式的行动目标和行动计划。(3)思维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据上述趋势和特点可以说:4岁前的幼儿思维是非常具体的,依靠直观材料

57、和动作进行;4岁后,主要依靠在头脑里的具体形象进行。据此,在不同场合,据幼儿知识经验、发展水平的不同,教师可用不同的教材教法;不熟悉的教学内容要多设直观环境,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对有具体形象的教学内容,可主要依靠言语活动。7.2试述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把智慧、认识、思维作为同义语,认为“阶段”的概念包括三个基本点:第一,前后阶段顺序不变,但可加速或推迟;第二,每个阶段有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该阶段的主要行为模式;第三,各阶段前后连续,每个阶段的结构是整合的,有整体性。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发展分三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运算阶段。7岁前处于前两个阶段。(

58、一)感知运动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只能靠感知和动作适应外界环境。(1)反射练习阶段: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带有练习因素的不断重复;天生的反射通过练习而巩固;天生的反射得到发展。(2)最初习惯阶段,又称初级循环反应阶段:形成条件反射即习得性动作;初级的习得性动作变成自动性的动作,称为习惯性动作或初级的循环反应。(3)有目的动作形成阶段,又称二级循环阶段:视动协调后进入这一阶段,婴儿开始抓弄所见到的一切物体;动作、兴趣相互影响,出现“循环反应”。(4)方法和目的分化与协调阶段:动作目的和方法开始分化,动作明显地表现出它是达到目的的方法;动作目的与方法之间开始协调。(5)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又称三级

59、循环阶段:能在偶然中发现新方法,已开始探索达到目的的新手段;对偶然动作结果发生兴趣,开始对这种情境反复试验,不断变换方法,试验方法似乎带有系统性。(6)智慧综合阶段,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结和向前运算阶段过渡:用外部动作寻找新方法;用头脑内部的动作达到突然理解和顿悟。(二)前运算阶段又称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1)前概念阶段(象征性阶段),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思维中的事物带有一般性、概括性;认为个别成分并不是在整体中;常运用“转导推理”;是自我中心思维。(2)直觉思维阶段,又称半逻辑思维,既能反映事物的一些客观逻辑,还受直接感知形象的影响。(三)运算阶段,

60、和前运算阶段主要区别有:(1)运算思维依概念进行,前运算思维依表象进行;(2)运算思维有可逆性,前运算思维具单向性;(3)运算思维具守恒概念,前运算思维没守恒概念;(4)运算思维逐渐非中心化,前运算思维只是自我中心;(5)运算思维具灵活性,前运算思维具呆滞性、固定性、刻板性。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2.5男女双性化:是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12.6亲社会行为: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12.7攻击性行为: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12.8社会性: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

61、特征,即人们为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12.9挫折:攻击性行为的主要直接原因之一,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13.1生理成熟:又叫生理发展,是指身体结构和机能生长发育的程度和水平。13.2早期隔离(剥夺)实验:使幼小动物失去或部分失去正常的生活环境,然后对正常与非正常环境长大的动物行为的差异作比较,从而发现环境对行为发展的影响。13.3遗传决定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这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

62、,而不能改变它。代表人物有:高尔顿及其“遗传定律”;霍尔及其“复演说”;盖塞尔及其“成熟势力说”。13.4环境决定论:这种理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结果。行为主义者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13.5二因素论: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以服人。为了比较全面地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折衷的观点,后被统称作“二因素论”。代表人物有:吴伟士、施太伦。13.6相互作用论:关于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的观点。持这种观点者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

63、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5)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10学前儿童有意运动的特点。有意运动是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主动去支配自己的肌肉运动,例如,伸手去拿杯子,用脚去踢球等等,它是意识到的运动。有意运动是条件性的动作反应。有意运动有两个特点:(1)有意运动是后天学会的;(2)有意运动是自觉意识到的主动的运动。10.儿童动机和目的关系的变化。根据动机与目的关系之不同,可把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幼儿期是动机和目的关系开始出现间接化的时期。10幼儿坚持性及其发展的关键年龄。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应抓紧对这个年龄幼儿坚持性的培养。11.1

64、个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个性具有独特性 (2)个性具有整体性(3)个性具有稳定性 (4)个性具有社会性11说明个性的结构特点。(1)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动力结构系统,主要包括个性的调控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2)个性的调控系统包括个性的调节系统和个性的倾向性,前者以自我意识为核心;后者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3)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11个性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 1)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2)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3)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4)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11学前儿童活动动机发展的表现是什么?答:(1)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的主从关系;(2)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3)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占优势。11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是什么?(1)活泼好动;(2)喜欢交往;(3)好奇好问;(4)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