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18课祭十二郎文第19课愚溪诗序人教版知识精讲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2233098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二语文第18课祭十二郎文第19课愚溪诗序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第18课祭十二郎文第19课愚溪诗序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第18课祭十二郎文第19课愚溪诗序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第18课祭十二郎文第19课愚溪诗序人教版知识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第18课祭十二郎文第19课愚溪诗序人教版知识精讲(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二语文第18课祭十二郎文 第19课愚溪诗序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18课祭十二郎文第19课愚溪诗序第18课 祭十二郎文(一)教学目标:1. 选取生活细节,情事融合,选用恰当的句式、语气词来抒情达意,能“言有穷而情不可终”。2. 体会作者从家常琐事娓娓道来骨肉至情,与自己宦海浮沉的凄楚感慨。(二)课文简析:1. 作家作品:(1)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2)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则一改

2、过去惯例,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宣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调”,后世有袁枚的祭妹文与之齐名。2. 文章结构: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

3、及教养遗孤等事。3. 文章特色:(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清代古文家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

4、“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作者对十二郎之死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尤其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其惊疑无定的心理展露无遗。末尾

5、“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一气呵成,情绪激宕。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第19课愚溪诗序(一)教学目标:1. 分析作者叙事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的思想境界。2. 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特色,进而分析作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二)课文简析:1. 作家作品:(1)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而并称韩柳,所做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2)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八愚诗写的序,说明作诗的缘由。“

6、八愚”的总根是“愚溪”,所以用愚溪诗序命名。除了篇末一句,这篇序也可以作为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它和柳宗元著名的永州八记一样,借山水来抒发胸中的抑郁,把叙事,议论,抒情揉合在一起,行文曲折多变,吞吐万端,是柳宗元的刻意之作。(3)“序”是实用文体的一种,是写在著作或诗文前边的文章。可以记叙,议论,说明,这种“序”也叫“书序”。后来又有了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2. 文章结构第1段写“愚溪”得名的由来。先写实有此溪,交代溪水的地形方位,

7、在写溪名无定,为下文定名提供根据和缘由。第2段以“愚溪”为中心,写出“八愚”的名字,紧扣诗题。第3段先借孔子论语中智者乐水之说,转笔写溪之不适于用,依次说出“独见辱于愚”的原因。第4段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而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我的“愚”,最后归结到溪水的命名上。最后一段是全文的高潮,先从溪和人两方面说,然后合一。写溪水由上文的贬溪转入赞溪,写人由自贬而转入自赞。最后将自己与溪水合说,达到形神俱忘的化境。末尾一句点题作结,归到序诗。3. 文章特色:托物起兴,寓意深远作者托物兴辞,夹叙夹议,作者在对于幽奇秀美的山水的描绘中,或隐或现地折射出本人的影子。愚溪具有“清莹秀澈”的美景,却被弃于凄

8、清冷寂的荒野,无人游赏,无人涉足,甚至也无人过问,这不正同作者的遭遇一样吗?作者借此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之鸣。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写的自然景物交融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一. 选择题:1. 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A. 比(等到)得软脚病 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B. 不省所怙(依靠) 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C. 其又何尤(怨恨) 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 远具(准备)时羞 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2.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

9、一项是( )A. 不省所怙吾往河阳省坟墓B. 将成家而致汝衔哀致诚C. 汝之子始十岁始速祸焉D. 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吾独穷困乎此时也3. 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B.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C. 窆不临其穴D. 敛不凭其棺4.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所谓天者诚难测”中的“诚”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乃能衔哀致诚B. 诚知其如此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 帝感其诚5. 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其余

10、奴婢,并令守汝丧。 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 /B. /C. /D. /6. 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的词,选出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然则虽辱而愚之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A. 相同 不同 B. 不同 不同C. 不同 相同 D. 相同 相同7. 下列句中的“见”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中的“见”相同的一项是( )A. 风吹草低见牛羊 B. 兰芝初来时,府吏见丁宁C.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D.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8. 下列文言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故凡为

11、愚者,莫我若也 莫我知也B. 皆山水之奇者 溪虽莫利于世C.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今予家是溪D. 夫水,智者乐也 寂寥而莫我知也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双音节词,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B. 又可冀其成立邪C. 教吾子与汝子如此而已 D. 未可以为信也10.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你叔父超过了七天,才得到你丧亡的消息,于是就怀悲哀之情向你表达祭奠的诚意。B.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继承先人的后代,在孙子辈中只有你,在儿子辈中只有我。C.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者非其真邪?唉!难

12、道是真的这样吗?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D.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唉!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二. 文段阅读:(一)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11. 对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得泉焉,又买居之:占有,拥有B. 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包罗C. 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

13、归:违背D. 纪于溪石上:纪念12. 比较下列每组句子加点的词在用法上是否相同,对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予虽不合于俗 乐而不能去也 然则虽辱而愚之 夫水,智者乐也A. 相同 相同 B. 相同 不同C. 不同 相同 D. 不同 不同13.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 寂寥而莫我知也 B. 则天下莫能争是溪C. 古之人不余欺也 D. 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14. 下列各句中的“而”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A.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深思而慎取之也B.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D. 吾尝终日而思矣15. 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A

14、. 第一句话照应上文,在“莫利于世”中,却秀丽清澈,鸣声悦耳令人喜爱。B. 第二句话中的“茫然”和“昏然”的意思相同,都指和愚溪景色融合一致的状态。C.“超鸿蒙”典出庄子在宥,“混希夷” 典出老子,这两个典故,意在表现自己的高洁志向。D. 作者借愚溪的风景抒发了自己寄情山水的兴奋喜悦之情。(二)阅读清代袁枚的祭妹文片段,回答文后题目。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

15、赴目。余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锱衣一章。适先生奓(zh)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愈三年,予披官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y n,婴儿,这里指幼年时期)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16.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汝以一念之贞(由于、因为)B. 虽命之所存(既然)C. 使汝不识

16、诗书(如果、假使) D. 或未必艰贞若是(或许)17. 文中第一段文字,作者对其妹的不幸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时分析了原因,作者认为造成悲剧的真正原因是( )A. 袁枚妹妹自己坚持不肯解除婚约,“一念之贞”造成了终生不幸。B. 作者害了他妹妹,所以文中说“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C.“古人节义事”害了他妹妹,传统的封建礼教毒害了她,给她带来了不幸。D. 不良的教育害了他妹妹,中国古代的诗书都是害人的,所以作者说“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18. 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一段主要写幼时兄妹关系。记叙了同捉蟋蟀、并肩读书、自己弱冠粤行时幼妹“掎裳悲恸”、中进士回

17、家时妹妹“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等情景。B. 这一段文字写的都是琐事,但正因为对儿时“嫛婗情状”未能“罗缕纪存”,所以回忆得不够,这就更鲜明地表现了兄妹间的亲密关系和悼念亡妹的真挚感情。C. 这一段中把儿时“岁寒虫僵,同临其穴”的情景与“今予殓汝葬汝”对比着写,更加哀婉动人。D. 作者在记叙了往事之后,既后悔,又叹息,这一悔一叹,更直接抒写了无限眷恋、又觉无可挽回的哀痛。(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喜雨亭记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

18、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子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邪?19.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讲法不同的一项是( )A. 是岁之春 是说

19、也,人常疑之B. 而吾亭适成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C. 始旱而赐之以雨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D. 官吏相与庆于庭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2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既而弥月不雨弥:满B. 雨麦于岐山之阳阳:南边C. 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滋:滋长D. 岁且荐饥岁:每年21. 下列四句加点的词,与“五日不雨可乎”中的“雨”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B. 范增数目项王C.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D. 天下云集响应22. 翻译下面两句话。 官吏相庆于庭,商贾相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

20、盗贼滋炽。23. 作者为什么给自己的亭子命名为“喜雨亭”?找出原文中的两个句子作答。24.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题答案】1. A(A项“比”解释为“近来”,“就”解释为“就职上任”,“凭”解释为“临”;B项“应”解释为“应付”;D项“止”解释为“住”,“既”解释为“不久”“后来”。)2. C(A项分别解释为“知道”和“探望”,B项分别解释为“使来”和“表达”,C项都解释为“才”,D项分别解释为“穷尽”和“处境困难”。)3. C4. C5. C(分别为指示代词“那、那些”;人称代词“你的”;副词,表反问语气;假如;副词,表揣测语气;人称代词“他、他们”。)6. C7. C8. A

21、9. C10. A(“愈”指韩愈自称,并非“超过”。)11. D 12. C 13. B 14. C 150. D16. B(应解释为“虽然”)17. C 18. B(“回忆得不够”表述不当)19. B 20. D 21. D22. 官吏们在厅堂上互相庆贺,商人们在街市上一起唱歌,农民在田野上成群欢舞,担忧的人也因此高兴起来,患病的人因此而病情好转,我的亭子恰好建成。 没有麦,没有稻,将会连所饥荒,诉讼案件就会连接发生,而且盗贼也会增多、猖獗。23. 亭以雨名,志喜也。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24. 抒发作者喜雨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