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控专业施工工艺标准手册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1953147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8.4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热控专业施工工艺标准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热控专业施工工艺标准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热控专业施工工艺标准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资源描述:

《热控专业施工工艺标准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控专业施工工艺标准手册(1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10页 共110页目录第1章 热工仪表管路施工工艺示范卡41.1适用范围41.2施工流程说明41.3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41.3.1仪表管路外观质量检查41.3.2管路支架施工41.3.3仪表管切断和下料61.3.4仪表管的弯制61.3.5仪表管路敷设71.3.6仪表管的连接91.3.7阀门安装101.3.8排污管路安装111.3.9管路固定121.3.10严密性试验141.3.11管路标识141.4成品示范图片141.5引用标准17第2章 热工表计施工工艺示范卡182.1适用范围182.2施工流程说明182.3主要施工

2、工艺质量控制要求182.3.1取样位置的选择182.3.2开孔位置选择192.3.3取样开孔202.3.4取样元件的安装212.3.5阀门安装222.3.6仪表安装242.3.7箱内仪表管后处理262.4成品示范图262.5引用标准28第3章 电缆二次接线施工工艺示范卡303.1适用范围303.2施工流程说明303.3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303.3.1施工准备303.3.2盘前电缆整理313.3.3电缆头制作、固定和标识323.3.4电缆标识牌的制作及挂设353.3.5线号、分线、理线和绑扎363.4示范图片403.5引用标准43DL/T 5161.8-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工质量检验

3、及评定规程第8 部分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43第4章 电缆桥架施工工艺示范卡454.1适用范围454.2施工流程说明454.3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454.3.1测量定位454.3.2支(吊)架制作安装464.3.3桥架拼装504.3.4调整及紧固534.3.5桥架接地534.4成品示范图片544.5引用标准56第5章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示范卡575.1适用范围575.2施工流程说明575.3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575.3.1电缆敷设575.3.2电缆固定595.3.3电缆敷设后固定点615.4成品示范图片625.5引用标准65第6章 电缆套管安装施工工艺示范卡666.1适用范围

4、666.2施工流程说明666.3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666.3.1 套管切割、弯制666.3.2 支架施工676.3.3 套管敷设、固定696.4成品示范图片746.5引用标准76第7章 电缆防火封堵施工工艺示范卡777.1适用范围777.2施工流程说明777.3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777.3.1 防火隔板施工777.3.2 有机防火堵料施工797.3.3 无机防火堵料施工817.3.4 防火包施工827.3.5 自粘性防火包带施工837.3.6 防火涂料施工837.4成品示范图片847.5引用标准85第8章 热控盘、柜、箱施工工艺示范卡878.1适用范围878.2施工流程说明878.

5、3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878.3.1 基础型钢安装878.3.2 柜体就位与找正898.3.3 柜体固定928.3.4 盘上设备检查安装938.4成品示范图片948.5引用标准96第9章 接地施工工艺示范卡979.1适用范围979.2施工流程说明979.3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979.3.1 裸铜绞线施工979.3.2镀锌扁钢施工989.3.3 盘柜与设备接地1009.3.4 其他要求1029.4成品示范图1039.5引用标准105第1章 热工仪表管路施工工艺示范卡1.1 适用范围 1.2 施工流程说明 本工艺卡适用于热工测量管路、取样管路和排污管路的施工,对于热工气动信号管路、气源管路

6、和蒸汽防冻伴热管路的施工以及机务的取样、加药小口径管道的施工作业可以参照执行。 1.3 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1.3.1 仪表管路外观质量检查 a) 施工前应对仪表管路进行外观质量检查,管子内外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应有针孔、裂纹、锈蚀等现象。b) 仪表管路在使用前应进行污物、杂质的清洁,并将管口临时封闭。 1.3.2 管路支架施工a) 支架制作应符合、规范设计要求,选材应符合要求。支架不能用火焊切割、开孔,必须用切割机切割和电钻开孔。 b) 支架安装、焊接应牢固可靠、美观、整齐,尺寸偏差不得超出规范要求,并符合仪表管坡度的要求,如图1.1 所示。 图1.1 支架安装 c) 管路支架的间距应

7、均匀,各类管子所用的支架距离要求见表1.1。 表1.1 支架距离 水平敷设 垂直敷设 无缝钢管 11.5m 1.52m 铜管、塑料管 0.50.7m 0.71m 如图1.2、1.3所示。 图1.2 不锈钢仪表管路支架间距图1.3 仪用空气铜管管路支架间距 1.3.3 仪表管切断和下料a) 管径8mm 及以下钢管和有色金属管应使用专用管子割刀切割,应保证切断面与管子轴线垂直,并除去切口毛刺和棱角。b) 管径8mm 以上钢管建议使用切割机切割,并打磨管口毛刺和棱角。c) 管子切断后,切口应平整、不得有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氧化铁和铁屑等杂质存在。 1.3.4 仪表管的弯制 a) 金属管子的

8、弯制应采用冷弯方法。 b) 管子的弯曲半径,对于金属管应不小于其外径的3 倍,要求为46D,对于塑料管应不小于其外径的4.5 倍。管子弯曲后,应无裂缝凸坑,弯曲断面的椭圆度不大于10%,如图1.4 所示。 图1.4 仪表管弯制 1.3.5 仪表管路敷设 a) 管路应按二次设计的位置敷设,应整齐、美观,宜减少交叉和拐弯,如需交叉应在隐蔽处进行。不应敷设在有碍检修、易受机械损伤、腐蚀和有较大振动处。 b) 同一排管接头必须根据现场情况以统一图案布置,要求采用一字形或V 字形图案,如图1.5、图1.6 所示。 图1.5 管接头的一字形布置图1.6 管接头的V 形布置 c) 管路沿水平敷设时应有一定的

9、坡度,差压管路应大于1:12,其它管路应大于1:100,管路倾斜方向应能保证排除气体和凝结液体,否则,应在管路的最高或最低点装设排气或排水阀,如图1.7 所示。 图1.7 管路坡度d) 管路敷设在地下及穿越平台或墙壁时应加保护管(罩)。 e) 敷设管路必须考虑主设备及管道的热膨胀,并应采取补偿措施,如图1.8所示。 图1.8 管路热膨胀的补偿 1.3.6 仪表管的连接 a) 仪表管需要分支时,应采用与仪表管相同材质的三通,不得在仪表管上直接开孔焊接,如图1.9 所示。 图1.9 仪表管三通连接b) 仪表管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规定,若无设计规定两仪表管之间的连接应选用套管接件焊接方式,套管接件内径

10、应与仪表管外径相符,并采用全氩弧焊焊接方式,如图1.10 所示。 图1.10 仪表管套管连接 1.3.7 阀门安装 a) 如果在设备或管道取样部件处直接安装阀门时,必须充分考虑保温层的厚度,必要时可采用加长型取样短接,严禁将阀门埋入保温层内。如图1.11 所示。图1.11 加长型取样管 b) 如果焊接式阀门的接口外径与仪表管外径相差较大时,在阀门接口处应增加变径短接,如图1.12 所示。 图1.12 阀门变径连接 1.3.8 排污管路安装a) 排污管位置应选择在仪表盘、箱下面或在靠平台底下,如图1.13 所示。 图1.13 排污管布置b) 集中布置的仪表排污管应用排污母管布置,母管开孔应保证不

11、会溅水、汽伤人,位置应在便于维护、检修、观察的地方,单个仪表的排污应有漏斗,如图1.14 所示。 图1.14 排污母管的集中布置 c) 排污阀门下应装有排水槽或排水管并引到地沟,排水管坡度应大于1:20,如图1.15 所示。 图1.15 排污管坡度 1.3.9 管路固定 a) 应采用可拆卸的卡子将仪表管固定在支架上,成排敷设的仪表管间距应均匀,一般要求1.53D,管卡必须与管径匹配,固定牢固,见图16。 图1.16 管路固定 b) 管卡的形式和尺寸根据仪表管的直径来决定,一般要求采用单孔双管卡,单孔单管卡,双孔单管卡,U形管卡,如图1.17 所示。 图1.17 U 形管卡1.3.10 严密性试

12、验 严密性试验应按照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1998年版执行。 1.3.11 管路标识 a) 施工完毕的管路两端,应挂有标明编号、名称及用途的标示牌。b) 标牌统一挂设于阀门后100mm 内管路上,如管路需保温则挂设于阀门手柄处,如图1.18 所示。 图1.18 仪表标识c) 永久标牌应按工程公司的统一要求制作、挂设。 1.4 成品示范图片 图1.19 给水取样管图1.20 仪表管单孔双管卡固定图1.21 仪表管排列1图1.22 仪表管排列2图1.23 仪用空气管路排列 1.5 引用标准 1998年版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DL/T 5190.5

13、-201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 DL/T 5182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 第2章 热工表计施工工艺示范卡 22.1 适用范围 本工艺卡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常规热工测量取样元件,仪表和一、二次仪表阀门的施工作业,特殊热工仪表的施工工艺要求可以参照执行。 2.2 施工流程说明2.3 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2.3.1 取样位置的选择 a) 测孔应选择在管道的直线段上。测孔应避开阀门、弯头、三通、档板、人孔等对介质流速有影响或会造成泄露的地方,如图2.1所示。 图2.1 测点位置选择b) 两测孔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管道的外径,且不小

14、于200mm。压力和温度测孔在同一地点时,压力测孔必须开在温度测孔的前面(按介质流动方向),如图2.2、图2.3所示。 图2.2 温度压力测点位置1图2.3 温度压力测点位置2c) 测量、保护与自动控制用仪表的测点不应合用一个测孔。 d) 蒸汽管的监察管段上严禁开凿测孔和安装取源部件。 2.3.2 开孔位置选择a) 对于气体介质,取压口要求在管道的水平中心线以上。 b) 对于蒸汽介质,取压口应在水平中心线以上或以下45夹角内。b) 对于液体介质,取压口应在管道的水平中心线以下与水平线成45的夹角范围内,。 c) 测量烟气和风粉带有灰尘或气粉混合物等混浊介质的取样装置,应斜向上与设备成45度角安

15、装,应具有防堵和吹扫结构或隔离容器。如图2.4所示。 图2.4 烟气取样装置 2.3.3 取样开孔 开孔应有防止金属屑粒掉入的措施。开凿后应立即焊上插座,否则应采取临时封闭措施,以防异物掉入孔内。见图2.5。 图2.5 取样开孔临时封闭 2.3.4 取样元件的安装a) 取样插座焊接完成后应采用胶带或其他材料临时封堵,如图2.6所示。 图2.6 取样插座临时封堵 b) 压力取样测孔直径与取源短管内径偏差不超过(0.51)mm,取压短管垂直偏差2mm,测孔应光滑、无毛刺,如图2.7所示。 图2.7 插座水平、垂直度要求2.3.5 阀门安装a) 一次阀门安装前必须按有关压力要求做水压试验,一般为工作

16、压力的1.5倍,试验5分钟。b) 取源阀门安装位置应方便维护和操作,阀门的阀杆要装在水平线以上的位置,进出口方向正确,安装端正牢固,与管路连接牢固,无渗漏。 c) 直接焊接在加强型插座上的一次阀门一般可不用支架,其他一次阀门必须加固定支架。如图2.8、图2.9所示。 图2.8 热工一次阀门安装 图2.9 热工一次阀门固定 d) 保温、保护柜内的阀门布置应以便于运行和维护为原则,汽、水排污阀门安装要低于二次阀门,如图2.10所示。 图2.10 排污阀、二次阀位置 e) 丝扣阀门安装应拧入阀门两端的管子长度应等于阀门两端的六角体的厚度,误差应小于2mm。管子拧入阀门两端后,六角体上应露出丝扣23扣

17、。拧入前,管子的丝扣应加密封材料,如图2.11所示。 图2.11 丝扣阀门安装 f) 高压阀门安装,阀门与管子连接应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如图2.12所示。 图2.12 高压仪表阀门连接 2.3.6 仪表安装 a) 仪表安装要求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进行布置,布置地点应靠近取源部件,如图2.13所示。 图2.13 仪表的集中布置 b) 仪表的安装地点要避开强烈振动的地方,环境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c) 保温、保护柜内的变送器、开关安装间距横向要求为100150mm,柜内仪表布置要求横平竖直;变送器显示屏排列应一致,并易于观察,同时变送器的进线方向应一致,如图2.14所示。 图2.14 保温、

18、保护柜表计布置 d) 仪表安装应竖直向上,固定牢固,如图2.15所示。 图2.15 柜内表计安装 2.3.7 箱内仪表管后处理箱内仪表导压管引入处安装完成后,盘柜应进行必要的密封处理,如图所示。 图2.16 仪表管进柜处的封堵2.4 成品示范图 图2.17 锅炉钢壁温度热电偶图2.18 热工仪表一次阀门布置图2.19 仪表阀门布置及排列图2.20 风烟取样元件安装2.5 引用标准1998年版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DL/T 5190.5-201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 DL/T 5182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

19、设计技术规定 第3章 电缆二次接线施工工艺示范卡 33.1 适用范围 本工艺示范卡规定了全厂控制、信号电缆二次接线的施工工艺要求,适用于控制室、电子间盘柜控制、信号电缆的接线;各配电室配电盘柜控制、信号电缆的接线;就地控制箱、端子箱、接线盒、事故按钮控制、信号电缆的接线等,其他接线施工作业的工艺要求可以参照执行。 3.2 施工流程说明 3.3 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3.3.1 施工准备a) 接线人员须经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b) 确认是否已具备接线条件,实地验证盘柜或设备是否安装完毕、电缆是否c) 到位、照明设施是否齐全、接线场地是否整洁、宽敞。d) 人员分工,实施“专人、专柜、挂牌”

20、接线法。 注:专人:指受过培训,且考试合格的某位施工人员。 专柜:指定的某盘、某台或某柜(包括就地接线盒、就地设备)。 挂牌:指专为跟踪、控制接线工艺质量而设计的接线标识牌。 e) 电缆接线前,应及时在盘、台、柜、就地接线盒门背后的右上方贴上接线标识牌,就地设备应贴在不宜受损的醒目处,并用黑色记号笔填写,具体要求见表3.1。 表3.1 电缆二次接线标识牌 设备名称 责任人 班组 起讫日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工艺评定 确认人 3.3.2 盘前电缆整理 a) 电缆头制作前,进盘前电缆(桥架平行段与盘之间的垂直段位置)由该盘接线人员负责整理,应对所有电缆进行合理的编扎,要求端子排布置的位置,

21、以“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为电缆编排原则,且符合盘内线束走向,并绑扎牢固。如图3.1所示。 图3.1 进盘前电缆绑扎 b) 当盘内电缆较多时,电缆固定可采用分层方式,第一层固定在柜体上,下一层固定在第一层的电缆上,以此类推。要求接较近端子的电缆布置在外层,接较远端子的电缆布置在内层,如图3.2 所示。 图3.2 分层固定 c) 盘内每层电缆要求每间隔200mm 绑扎一次,并使用统一颜色的塑料绑线,分层固定时必须保证不同层次的电缆绑扎线在同一截面上,绑扎线笔直、整齐、美观,如图3.3 所示。图3.3 分层距离 3.3.3 电缆头制作、固定和标识 a) 电缆破割 1) 电缆破割应考虑电缆的预留量,并

22、与盘内的电缆预留量保持一致。电缆破割点必须高于盘底的电缆封堵层,同时又不能离端子排过近而影响芯线的正常走向。 2) 电缆破割时,应先将切割刀围着电缆破割点的一周进行切割,切割深度为电缆外层(绝缘层)剥离,不能伤及内绝缘层和芯线。b) 电缆头的制作和固定 1) 电缆头制作前,应根据电缆的规格、型号选择相应规格的热缩套管,同一工程的热缩套管颜色应统一,热缩套管规格选择可参考表3.2。 表3.2 热缩套管与电缆的规格、型号对照表10 12 14 16 18 20 ZRK-4X1.5 ZRK-4X 2.5 ZRK-4X1.0 ZRK-6X1.0 ZRK-6X1.5 ZRJ-2X2X0.75 ZRK-5

23、X1.0 ZRK-7X1.0 ZRK-8X1.0 ZRK-10X1.0 ZRK-14X1.0 ZRJ-2X3X0.75 ZRK-10X1.5 ZRK-8X1.5 ZRK-14X1.5 ZRK-19X1.0 ZRK-19X1.5 ZRJ-4X2X0.75 ZRJ-3X2X0.75 ZRJ-5X2X0.75 ZRJ-3X3X0.75 ZRJ-4X3X0.75 ZRJ-6X2X0.75 ZRJ-7X20.75 ZRJ-6X3X0.75 ZRJ-8X2X0.75 ZRJ-10X2X0.75 ZRJ-12X2X0.75 ZRJ-6X3X0.75 2) 热缩套管下料长度要求为60mm,套入电缆的位置应以电

24、缆破割点为基准线,基准线上方(芯线处)为25mm,基准线另一端为35mm(以下简称大小头),如图3.4 所示。 图3.4 热缩管接线3) 对热缩套管应采用电吹风均匀加热,加热时要注意热缩套管不要移位。不得有过烤、欠烤现象,为防止积存空气,要求由中间向两端烤。4) 电缆头的高度应尽量保持一致,且高于防火封堵层表面,同时要求电缆头低于盘内最低端子,如二者有矛盾,则应首先满足前者,如图3.5 所示。图3.5 电缆头高度 5) 盘底200mm 处应设置电缆头固定绑扎横档,电缆头固定时应将电缆大小头的大头部份紧贴横档进行绑扎。采用与电缆表面颜色相近的塑料扎带固定。有条件的盘柜内外两层电缆头之间距离统一要

25、求为200mm,也可以根据盘柜内部空间的大小及电缆数量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均匀、整齐、美观,如图3.6 所示。图3.6 盘柜内绑扎横档6) 盘柜内电缆屏蔽层要求从电缆头下部背后引出,屏蔽电缆的总屏及对屏线的引出方式按照控制系统要求确定。电缆内有屏蔽铜线时,可穿入适当型号的同色塑料管引出;电缆内无屏蔽铜线时,在套热缩管前应用屏蔽铜线与屏蔽层焊接牢固,并选择适当型号的同色护套软线引出,压线鼻子后接于盘柜内屏蔽层专用接线柱上,如图3.7 所示。图3.7 接线屏蔽 7) 接线盒内的电缆屏蔽层要求从电缆头上部背后引出,电缆屏蔽层接接线盒内空端子上。 3.3.4 电缆标识牌的制作及挂设 标牌要求统一使用白

26、色的PVC 电缆标识牌,规格为70*25mm,并用专用打印机进行打印,要求字迹清晰、不易脱落,字体统一为黑色。每根电缆一个标牌,使用尼龙扎带固定,同一排高度要求一致,一般固定高度为缆头剥切位置向下10mm,如图3.8 所示。图3.8 接线标识 3.3.5 线号、分线、理线和绑扎 a) 线号套制作 1) 线号套尺寸应根据芯线截面选择。 2) 线号套上应标明电缆编号、端子号、芯线号和电气回路号。线号套正面打印电缆编号,并打印端子号和芯线号。3) 线号套规定长度为25mm。线号套打印时应注意两端的对称性,打印的字体大小应适宜,字迹清晰。如图3.9 所示。图3.9 线号套示范 b) 芯线上线号套的套入

27、方向,应根据端子排安装的方向确定,当端子排垂直安装时,线号套上编号(字)应自左向右水平排列;当端子排水平安装时,线号套上编号(字)应自下而上排列,如图3.10 所示。 图3.10 线号套编号示范 c) 分线和理线1) 电缆线芯必须完全松散,并进行拉直,但不能损伤绝缘或线芯。2) 同一盘内的线芯束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的排列,排列整齐美观,主线束与小线束分线处必须圆滑过渡,小线束与主线束绑扎后应保持90直角。外观保持整齐。如图3.11 所示。 图3.11 主、小线束分线排列d) 线束绑扎1) 线束绑扎的材料要求为塑料扎带,而且同一盘内的绑扎材料颜色应保持统一。如图3.12 所示。 图3.12 线束绑

28、扎12) 盘柜内同一走向电缆线芯应绑扎成一圆把,在每根电缆的电缆头上部40mm 处进行第一道绑扎,以后主线束绑扎间距为100mm;分线束绑扎间距为50mm;分支处的两端、每芯分线处均应绑扎;对同一位置的多线束布置绑扎点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经绑扎后的线束及分线束应做到横平、竖直、走向合理,保持整齐、美观。如图3.13 所示。图3.13 线束绑扎23) 备用芯要求统一放置在端子排的终端,如图3.14所示。 图3.14 端子排终端的备用芯e) 线芯弯圈(鼻子压接) 1) 芯线弧圈制作 芯线弧圈制作可视盘内线槽布置情况而定。线槽与端子过近的可以采用直接插入的接线法;线槽与端子较远或者盘内没有设计线

29、槽的必须采用弧圈接线法,具体要求参见图3.15“芯线弧圈制作示意图”。 图3.15 芯线弧圈制作示意图 2) 硬线芯弯圈硬线芯并且盘内端子采用螺栓压接方式时就必须弯圈。圆圈应按顺时针方向弯制,大小应适当,尺寸比螺栓略大些。圆圈应规则且根部的长度适当。如图3.16 所示。图3.16 芯线弧圈 f) 接线鼻子压接 1) 多股软线芯要求采用接线鼻子方式。 2) 线鼻子压接应使用专用压接工具,应将裸露线芯穿出压接区前端lmm,并不得将绝缘层压住。压接好的线鼻子外不得出现松散的线芯。线鼻子压接前不要忘记套上线号套,同时还要注意线号套的方向。 g) 接线 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不得超过2 根,对于插接式端

30、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的端子,当压接两根导线时,中间要加平垫。线芯与端子的固定必须牢固,接线应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3.4 示范图片 图3.17 电缆上盘排列工艺图3.18 电缆固定、电缆头制作及电缆牌挂设图3.19 多根电缆采用线芯打大把工艺图3.20 盘柜内电缆二次接线图3.21 DCS 盘内配线图3.22 盘柜内电缆二次接线整体效果图 3.5 引用标准 DL/T 5161.8-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8 部分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GB 50171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5190.

31、5201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 部分:热工自动化 第4章 电缆桥架施工工艺示范卡 44.1 适用范围 本工艺示范卡适用于火力发电机组电缆桥架的施工作业,电缆支架施工的工艺要求可以参照执行。 4.2 施工流程说明 4.3 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4.3.1 测量定位 a)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桥架的走向,并确定好支架的固定位置,做好标记。 b) 定位时应保证桥架与其他设备和墙体不发生冲突。当预留空洞不合适时,应及时调整,并做好修补。 a) 对于变形的立柱在安装前,必须进行调直。立柱下料时误差应在2mm 范围内,如图4.1 所示。 图1 支(吊)架制作 b) 立柱下料不得用电焊、火焊切割,

32、下料后的立柱需用磨光机或锉刀打磨掉切口处的卷边、毛刺。 4.3.2 支(吊)架制作安装 a) 支架安装要求牢固、横平竖直;相邻托架连接平滑、无起拱、塌腰现象,支架应无扭曲变形现象,外表镀层无损伤脱落,如图4.2、图4.3 所示。 图4.2 支架安装1图4.3 支架安装2 b) 支吊架间的距离设计无要求时应小于1.5 米,装阻燃槽盒处的支吊架间距应小于1.6 米,保证每节桥架或槽盒有两个支架支撑,如图4.4、图4.5 所示。 图4.4 支吊架间的距离及支撑1图4.5 支吊架间的距离及支撑2 c) 电缆支架的层间允许最小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d) 水平走向桥架安装在钢结构厂房内时,可

33、把支架直接焊接到钢结构或辅助梁上。支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的变形扭曲,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应小于5mm,在焊接过程中还应对已防腐的电缆支架采取隔离保护,防止焊渣飞溅损坏支架防腐层,如图4.6 所示。 图4.6 水平走向桥架安装 e) 支架位置靠近混凝土结构时,若有预埋件,可直接焊接到预埋件上,若无,可用膨胀螺栓固定,如图4.7 所示。 图4.7 支架的固定 f) 电缆支架最上层及最下层至沟底、地面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如图4.8、图4.9 所示。 图4.8 电缆支架各层之间的距离1图4.9 电缆支架各层之间的距离2 g) 同层桥架横档偏差每米不超过2mm。高低偏差不应小于

34、5mm;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偏差不应小于10mm,如图4.10 所示。 图4.10 同层桥架间的横档偏差 4.3.3 桥架拼装 a) 支吊架安装完工后,在横档上应按施工图要求进行桥架的拼装,如图4.11所示。 图4.11 桥架的拼装 b) 安装前必须对变形的桥架进行调直,并进行毛刺及污蚀等处理,桥架材料的切割必须用专用切割工具进行。切割后,用角向磨光机除去切割表面的毛刺。如图4.12 所示。 图4.12 变形桥架的调直 c) 桥架拼装要求横平竖直、无变形、外表镀层无损伤脱落,如图4.13 所示。图4.13 拼装完的桥架 d) 相邻桥架板的连接应用螺栓固定,连接螺栓的螺母应放置在外侧,双侧平

35、垫圈及弹簧垫圈不得漏装、反装,如图4.14 所示。 图4.14 相邻桥架板的螺栓固定 e) 桥架的伸缩缝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直线段钢制托架总长度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托架大于15m 时,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应采用伸缩连接板。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应设置伸缩缝。 f) 电缆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该桥架上敷设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中的最大值,如图4.15 所示。 图4.15 桥架的转弯半径 4.3.4 调整及紧固 a) 拼装后的桥架应进行调整,使桥架的纵向偏差(左右偏差)符合质量要求。b) 桥架与横档之间用螺栓固定。注意连接螺栓的螺母应在外侧,连接必须坚固,无漏紧、漏装现

36、象,如图4.16 所示。 图4.16 桥架与横档的螺栓固定 4.3.5 桥架接地 电缆桥架侧面全长应敷设接地裸铜线,用欧型卡固定,每层桥架之间按设计要求进行连接。 4.4 成品示范图片 图4.17 规范、美观的电缆桥架1图4.18 规范、美观的电缆桥架2图4.19 规范、美观的电缆桥架3图4.20 规范、美观的电缆桥架4图4.21 规范、美观的电缆桥架5 4.5 引用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5 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DL/T 5161.5-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0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第5章 电

37、缆敷设施工工艺示范卡 455.1 适用范围 本工艺示范卡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普通电缆的敷设施工作业,特殊电缆的敷设工艺要求可以参照执行。 5.2 施工流程说明5.3 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5.3.1 电缆敷设 a) 敷设电缆时,电缆应从电缆盘的上方引出,引出端头贴上相应的标签,粘贴应牢固,保证在敷设过程中不致脱落,如图5.1 所示。 图5.1 电缆敷设标签 b) 电缆盘的转动速度与牵引速度应很好配合,每次牵引的电缆长度不宜过长,以免在地上拖拉,如图5.2 所示。 图5.2 电缆盘放线 c) 地面敷设且地面情况恶劣时,应铺上木板或其它保护物。当敷设截面较大的电缆时,应使用滑车,如图5.3 所示。

38、 图5.3 地面敷设保护d) 电缆在桥架上应保持平直。转弯处应防止电缆弯曲过度,使电缆中的绝缘层受到损伤,电缆弯曲应满足最小弯曲半径要求,如图5.4、图5.5 所示。 图5.4 电缆弯曲半径1图5.5 电缆弯曲半径2e) 敷设过程中,如发现电缆局部有严重压扁或折曲伤痕现象时,应另行敷设,不准中间接头。 f) 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应不小于1m,交叉时应不小于0.5m,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 5.3.2 电缆固定 a) 电缆敷设后应进行整理和固定,使其整齐美观、牢靠,如图5.6 所示。 图5.6 电缆整理和固定 b) 电缆应均匀敷设在桥架上,中间用电缆扎带扎牢,

39、避免拱起,如图5.7 所示。 图5.7 电缆均匀敷设c) 固定电缆时,应按顺序排列,尽量减少交叉,松紧要适度,并应留有适当的余量,如图5.8 所示。 图5.8 电缆敷设应松紧适度 5.3.3 电缆敷设后固定点a) 垂直敷设时或45倾斜敷设时,在每一个支架上,如图5.9 所示。图5.9 电缆固定1b) 水平敷设时,在直线段首末两端,电缆拐弯处,水平直段控制电缆每隔2个横撑处,水平直段动力电缆每隔4 个横撑处,如图5.10 所示。图5.10 电缆固定2c) 穿越保护管的两端。d) 引接线及端子排前150300mm 处。e) 离端头密封头约1 米处。f) 在垂直穿过地面时,在刚高于地面处固定 5.4

40、 成品示范图片 图5.11 竖井的电缆敷设1图5.12 竖井的电缆敷设2图5.13 规范、美观的电缆敷设3图5.14 规范、美观的电缆敷设4图5.15 规范、美观的电缆敷设55.5 引用标准 DL/T 5161.5-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5 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GB 50168-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DLT 5190.5201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第五部分:热工自动化 第6章 电缆套管安装施工工艺示范卡66.1 适用范围 本工艺示范卡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电缆套管的安装施工作业,特

41、殊电缆套管的施工工艺要求可以参照执行。 6.2 施工流程说明6.3 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6.3.1 套管切割、弯制a) 现场切割电缆套管应使用砂轮切割机或切管器。切割面应垂直于管子轴线。管口应光滑,无毛刺。b) 电缆套管弯制应使用电动(或手动)弯管机冷弯,如图6.1 所示。图6.1 电缆套管弯制c) 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套管的弯曲半径应大于被保护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电缆套管的弯成角度不应小于90,如图6.2 所示。 图6.2 电缆套管弯曲半径 d) 电缆套管弯曲处表面无裂纹、无凹陷,镀锌层剥落处,应涂以防腐漆,如图6.3 所

42、示。 图6.3 电缆套管防腐6.3.2 支架施工 a) 支吊架应设置在便于套管固定的地方,间隔不大于管道最大允许跨距。套管转弯处应考虑设支吊架,布置应整齐美观,如图6.4 所示。图6.4 电缆套管支架 b) 支吊架不准直接焊在压力容器、管道或设备上,可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支撑梁,或用混凝土预埋铁和膨胀螺栓固定于混凝土结构上,如图6.5、图6.6 所示。图6.5 支架固定1图6.6 支架固定26.3.3 套管敷设、固定 a) 套管敷设时各类弯头不应超过3 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 个,当实际施工中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内径较大的管子或在适当部位设置拉线盒,如图6.7 所示。图6.7 套管拉线盒布置

43、b) 电缆套管应固定在桥架上边沿,不允许直接从底部或顶部穿入桥架固定,如图6.8 所示。图6.8 从桥架引接的电缆套管接口c) 电缆套管固定应使用U 形抱箍或专用卡子,禁止采用焊接法固定,如图6.9 所示。图6.9 电缆套管固定 d) 电缆管固定点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m。整个电缆套管至少两点固定,且弯管处应加以固定,如图6.10 所示。图6.10 套管固定间距 e) 单管敷设时要求横平竖直,多根管子排列敷设时,管口高度、弯曲弧度应保持一致,力求布置的整齐美观,如图6.11 所示。图6.11 多根管子排列敷设 f) 电缆埋管的连接应采用套管连接方式,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外径的1.53 倍,连接管的对

44、口处应在套管的中心,焊口应焊接牢固、严密。g) 地面上电缆套管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方式,管端套丝的长度不应少于管接头长度的1/2。h) 电缆套管接入接线盒时应尽可能从下方引入,且必须封堵电缆套管的管口,接线盒与电缆套管的连接孔,必须采用专用开孔机开孔,如图6.12 所示。图6.12 电缆套管电控箱接入 i) 敷设在竖直平面上的电缆套管口应距离平面至少1/4(6 mm)。电缆套管管口离地面至少30mm,如图6.13 所示。图6.13 套管离地高度 j) 金属软管与电缆套管的连接应采用套丝螺纹连接和卡簧接头连接,电缆套管与接头应能紧密配合,如图6.14、6.15 所示。图6.14 软管连接1图6.1

45、5 软管连接2k) 电缆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 如图6.16 所示。图6.16 电缆套管埋管高度 l) 电缆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0.25m。6.4 成品示范图片 图6.17 电缆套管与电缆桥架连接图6.18 电缆套管与电控箱连接图6.19 成束电缆套管布置图6.20 刚性电缆套管与电控箱连接 6.5 引用标准 DL/T 5161.5-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5 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GB 50168-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1998 年版火电施工质量检

46、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DL/T 5190.5-201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 部分:热工自动化第7章 电缆防火封堵施工工艺示范卡 77.1 适用范围 本工艺卡适用于火力发电机组的电缆防火封堵施工作业,其他类似的防火封堵施工作业可以参照执行。 7.2 施工流程说明7.3 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7.3.1 防火隔板施工a) 安装前应检查隔板外观质量情况。b) 在每档支架托臂上设置两付专用挂钩螺栓,使隔板与电缆支(托)架固定牢固;并使隔板垂直或平行于支架,整体应确保在同一水平面上。螺栓头外露不宜过长,并应采用专用垫片,如图7.1 所示。图7.1 电缆桥架的防火隔板 c) 隔板

47、间联接处应有50mm 左右长度的搭接,用螺栓因定,采用专用垫片。安装的工艺缺口及缝隙较大部位应用有机防火材料封堵。d) 用隔板封堵孔洞时应固定牢固、保持平整,固定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如图7.2、图7.3 所示。图7.2 封堵隔板的固定1图7.3 封堵隔板固定27.3.2 有机防火堵料施工a) 施工时应将有机防火堵料密嵌于需封堵的孔隙中,如图7.4 所示。图7.4 有机防火堵料1b) 按设计要求需在电缆周围包裹一层有机防火料时,应包裹均匀密实,如图7.5 所示。图7.5 有机防火堵料2c) 用隔板与有机防火堵料配合封堵时,有机防火堵料应略高于隔板,高出部分宜形状规则,要求采用铝合金边框定型,如图

48、7.6、图7.7 所示。图7.6 铝合金边框1图7.7 铝合金边框2d) 电缆预留孔和电缆保护管两端口应采用有机堵料封堵严实,堵料嵌入管口的深度不应小于50mm,预留孔封堵应平整,如图7.8 所示。图7.8 保护管端口 7.3.3 无机防火堵料施工a) 根据需封堵孔洞的大小,严格按产品说明的要求进行施工。当孔洞面积大于0.2m,且可能行人的地方应采用无机隔板做加强底板 b) 用无机防火堵料构筑阻火墙时,应达到光洁平滑,无边角、毛刺。c) 阻火墙应设置在电缆支(托)架处,构筑要牢固;并应设电缆预留孔,底部设排水孔洞。7.3.4 防火包施工a) 安装前对电缆作必要的整理,并检查防火包有无破损,不得

49、使用破损的阻火包。b) 在电缆周围裹一层有机防火堵料,将防火包平整地嵌入电缆空隙中,防火包应交叉堆砌,如图7.9 所示。图7.9 桥架防火包 c) 在电缆竖井处使用时,先将竖井孔下端放置一块与洞口大小相同的防火隔板,防火包的码放一定要密实,如图7.10 所示。图7.10 电缆防火包 d) 当用防火包构筑阻火墙时,阻火墙壁底部应用砖砌筑支墩。如图7.11 所示。图7.11 防火包阻火墙 7.3.5 自粘性防火包带施工施工前应作电缆整理,并按产品说明要求进行施工,允许多根小截面控制电缆成束缠绕自粘性防火包带,两端缝隙应用有机防火堵料封堵严实。7.3.6 防火涂料施工 a) 施工前清除电缆表面的灰尘

50、、油污。涂刷前,将涂料搅拌均匀(按一定比例调和)并控制合适的稠度。b) 水平敷设的电缆施工时,应沿着电缆的走向均匀涂刷,垂直敷设电缆,宜自上而下涂刷,涂刷次数为2到3次,厚度为1mm,每条厚度均匀一致,每次涂刷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规定时间,参见涂料技术指标(GA181-1998)的规定,如图7.12所示。图7.12 涂完防火涂料的电缆 c) 遇电缆密集或成束敷设时,应逐根涂刷,不得漏涂。7.4 成品示范图片 图7.13 用防火涂料封堵完的电缆图7.14 用防火包封堵的电缆层图7.15 采用防火隔板的电缆桥架 7.5 引用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5 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DL

51、/T 5161.5-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0 第8章 热控盘、柜、箱施工工艺示范卡 88.1 适用范围 本工艺示范卡规定了全厂热控盘、柜、箱的施工工艺要求,适用于控制室、电子设备间盘柜,各配电室配电盘柜、就地控制箱等安装施工作业,对就地端子箱、接线盒等施工工艺的要求可参照执行。 8.2 施工流程说明 8.3 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8.3.1 基础型钢安装 a) 基础型钢必须经除锈、校直后进行盘柜底座的制作和安装。b) 基础型钢落料应采用电动切割工具,不允许采用气割与焊割。切口应平整无毛刺,落料完成后应上好防锈漆。c) 基础安装应以盘柜安装所在

52、层面的最终地面标高作为标准,具体要求为: 1) 热控盘柜开关柜盘柜基础与地面标高差为+10+20mm,如图8.1 所示。 图8.1 盘柜基础标高12) 电气手车式开关柜盘柜基础与地面标高差应与地面标高一致,如图8.2所示。 图8.2 盘柜基础标高23) 盘柜生产厂家有特殊要求时应按厂家技术要求执行。 d) 预埋件与基础间垫铁应塞实,焊接必须牢固。 e) 基础底座框架应可靠接地,每排电气盘柜框架至少应有2 处接地点,如图8.3 所示。 图8.3 盘柜基础接地 f) 热工盘柜应全部接入电气主接地网。 g) 基础槽钢安装允许偏差:不直度不大于1mm/m,全长不直度不大于3mm,水平度不大于1mm/m

53、,全长水平度误差不大于3mm,基础中心线误差不大于5mm,如图8.4 所示。 图8.4 盘柜基础偏差控制 h) 盘底座的固定应牢固,顶面应水平,倾斜度不得大于0.1%,其最大水平面高差应不大于3mm。 8.3.2 柜体就位与找正 a) 盘柜吊装应用专用的尼龙吊带,不得使用钢丝绳, 如图8.5 所示。 图8.5 盘柜吊装 b) 盘柜就位后一般先从一侧第一个柜开始依次找正。 c) 盘柜位置偏差用垫铁校正,垫铁应放在受力柜体的骨架下面。对螺孔时宜采用手拉葫芦或千斤顶,不得用榔头或其他工具直接敲击柜体,如图8.6 所示。 图8.6 盘柜位置偏差校正 d) 盘柜成排安装时,其垂直度偏差每米不大于1.5m

54、m,水平度相邻两盘顶部不大于2mm,成排列盘顶部不大于5mm,柜间缝隙不大于2mm。屏面不平度相邻两屏边不大于1mm,成排屏面不大于5mm,见图8.7、8.8。 图8.7 盘柜成排偏差控制图8.8 盘柜垂直偏差控制 e) 盘柜全部找正找平后,首尾两端应拉线绳检查,要求全部盘面在同一直线上。 8.3.3 柜体固定使用柜体中拆卸的底脚螺栓a) 电气配电柜无特别说明要求采用焊接,焊接部位在盘柜底部四角,与基础焊接长度在20mm40mm,焊接应牢固,焊接完毕应在焊接部位补上油漆。b) 其他控制盘、保护盘应采用螺接。c) 凡在振动较大的场所,盘柜应有减震措施,一般在柜体与基础之间垫10mm厚的橡皮,采用

55、螺接。d) 所有盘柜之间的连接均用螺栓进行固定,如图8.9 所示。 图8.9 柜间连接 e) 检查盘间螺丝孔应相互对应,如位置不对可用圆锉修整或用电钻重新开孔,但不得用火焊开孔。 8.3.4 盘上设备检查安装 a) 盘面设备外观检查应完好、整齐,盘上标志应齐全、清晰,油漆应完好,无裂绣。b) 盘内设备应外观完整、附件及卡件齐全、绝缘良好,固定牢固,如图8.10所示。 图8.10 盘内设备c) 盘内的连接线路、管线应美观可靠、整齐。 d) 电气盘柜上的小母线应采用直径不小于6 mm的铜棒制作,安装前应校直,小母线两侧应挂上标志牌,标明代号、名称。 e) 机柜设备的标志牌、铭牌端子应完整,书写正确

56、、清楚并置于明显位置。如图8.11 所示。 图8.11 机柜设备铭牌 8.4 成品示范图片 图8.12 电气配电柜图8.13 6千伏开关柜图8.14 电气控制柜图8.15 主控电子柜 8.5 引用标准 DL/T 5161.8-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8 部分: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GB 502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1998 年版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DL/T 5190.5-201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 部分:热工自动化第9章 接地施工工艺示范卡99.1 适用范围 本工艺卡适用于火力发电厂

57、裸铜绞线、镀锌扁钢接地线等接地施工作业,其他类型的接地施工工艺要求可以参照执行。 9.2 施工流程说明 9.3 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9.3.1 裸铜绞线施工 a) 接地干线之间,干线与分支地线之间应采用铜焊头连接,放热方式为热剂焊。焊接接头处应涂沥青漆防腐。 b) 所有铜焊接头应将接头内的导线熔透,保证接头与导线有足够的导电截面,铜焊接头表面应光滑,无气泡现象。如图9.1 所示。 图9.1 裸铜绞线焊接 c) 应用钢丝刷清除接头上的焊渣,用烤把将焊模加热去掉焊模内的焊渣,并用毛刷将焊模清除干净。 d)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规定时,不宜小于0.6m。穿越主要道路时穿镀锌钢

58、管保护。所有接地材料在施工时必须预留长度为2.5 米左右,引出线头必须完全做好防潮、防打保护。如图9.2 所示。 图9.2 接地引出线头9.3.2镀锌扁钢施工 a) 接地极采用DN50 的镀锌钢管L=2500mm,钢管一端用无齿锯或手锯割成长120mm 的坡口,用镀锌扁钢加工成长度为400mm 的形卡子,然后焊在距管口顶部100mm 的位置。镀锌扁钢立放于沟中,与接地体上的形卡子两端焊接起来。如图9.3所示。图9.3 接地体施工 b) 接地扁钢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焊接长度不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至少3面焊接。全部焊缝应平整无间断,无咬边和未焊透等现象,引出线和镀锌扁钢的焊接部分应涂沥青防锈漆。如

59、图9.4所示。 图9.4 接地扁钢焊接 c) 明敷接地线支持件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应为1.5m;转弯部分应为0.5m。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要求为300mm;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要求为10mm。明敷接地线的表面应涂以用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如图9.5所示。 图9.5 明敷接地线 9.3.3 盘柜与设备接地 a) 380V低压系统接地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380V动力中心PC柜的零线与地线在干式变中性点处接地,380V厂用车间盘柜或控制中心MCC与中央式动力PC柜不在同一建筑内时,要进行重复接地,但两者相距小于50米的除外。如图9.6所示。 图9.6 盘柜接地安装 b) 同一系统中的电气设备严禁一部分接地,一部分接零。电力设备每个接地部分应经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严禁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接地设备。接地线统一接到设备的外壳上。见图9.7、图9.8所示。 图9.7 设备接地1 图9.8 设备接地2c) 控制保护盘的接地,每块盘柜引出接地线要与接地干线连接牢固。接地干线固定在绝缘子上,引出与主地网连接。如图9.9所示。 图9.9 盘柜接地连接 9.3.4 其他要求 a) 接地端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如图9.10所示。 图9.10 接地标志 b) 对现场接地线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