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1750491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2010-2020)(发稿时间:2011-10-27阅读次数:106)目录第一章总论11.1 规划背景11.2 编制依据3法律法规3部门规章、规划和文件3标准、规*4地方文件与规划51.3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6指导思想6基本原则61.4 规划期限和*围8规划期限8规划*围81.5 规划目的和目标9规划目的9规划目标9第二章基本概况112.1 流域概况11自然环境11社会经济11水系及水环境122.2 湿地现状和存在问题13湿地现状13存在问题152.3 已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经验总结18已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情况18已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经

2、验总结182.4 规划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20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20是加强太湖生态修复,促进太湖水环境逐步改善的紧迫需求21有利于恢复自然风貌,是治理太湖水污染的关键之策21是开展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为全省乃至全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经验示*的需要22第三章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233.1 功能分区233.2 保护与恢复总体方案23湿地保护区域总体方案23湿地恢复区域总体方案243.3 总体布局24一环25一带25三片区四组团25第四章重点工程及建设内容284.1 湿地保护工程28工程目的28建设内容28工程目标294.2 湿地恢复工程29工程目的29建

3、设内容29建设目标314.3 净化水质型人工湿地建设工程31工程目的31建设内容32建设目标324.4 保障机制建设工程32加快湿地保护立法32制定湿地保护与恢复相关标准、规*33开展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及长效管理工作33推进湿地保护队伍能力建设334.5 科研、监测与宣教能力建设工程34第五章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365.1 投资估算36估算依据36投资估算36资金筹措375.2 效益分析38环境效益评价38生态效益评价38社会经济效益评价39综合效益评价39第六章保障措施406.1 制定湿地保护条例,把湿地保护与利用纳入法治轨道406.2 完善湿地保护与恢复组织机构406.3 采取综合措施,保证湿

4、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406.4 强化工程管理,严格项目建设及管理程序416.5 加强科技保障工作,全面提高工程质量416.6 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426.7 加强宣教培训,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42附表:附表一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功能分区表附表二2010-2020年太湖流域湿地保护项目表附表三 2010-2020年太湖流域湿地恢复项目表附表四2010-2020年太湖流域人工湿地建设项目表附表五2010-2020年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机制建设附表六2010-2020年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科研监测能力建设附件:1、*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专家评审

5、意见及专家表(2010年11月14日,*省林业局组织)2、*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专家评审意见及专家表(2011年3月17日,*省发改委组织)附图:附图1规划区位图附图2规划*围图附图3太湖流域湿地现状图附图4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现状示意图附图5太湖流域湿地公园现状示意图附图6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示意图附图7太湖流域湿地保护类工程规划示意图附图8太湖流域湿地恢复类工程规划示意图附图9太湖流域人工湿地规划示意图第一章总论1.1 规划背景湿地不仅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还具有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休

6、闲等多种社会经济价值。湿地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资源,湿地保护与恢复是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2000年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正式颁布实行,2003年、2005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4-2030)、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省在2005年完成首次湿地资源调查后编制了*省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06-2030)。太湖作为全国第三大淡水湖,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国重要湿地名录,是国家重要湿地。2007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事件后,相继编制的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与*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中均将湿地保护与恢复作为

7、太湖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十一五”以来,*省生态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把太湖治理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坚持科学治太、铁腕治污”,太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水质富营养化状态由中度转为轻度,蓝藻发生面积和频度明显下降。20072008年,*省林业局相继组织编制了*省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规划(2008-2015)与*省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实施方案(2008-2020)。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陆续对湿地保护与恢复重点项目予以了支持。近年来,经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太湖流域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

8、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指出要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好林草植被和河湖、湿地。”2010年10月召开的*省生态省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提升生态修复水平,尤其对各类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森林公园等重要自然资源以及生物物种资源,要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实施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工程,增强生态自然修复功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强重要湿地等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强生态修复,保

9、护修复湖泊、湿地等重要水系生态功能,加强水域保护,建设人工湿地,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十二五”期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将体现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重的局面,长期的任务将是生态恢复与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是促进太湖水环境改善的重要生态修复措施之一,对于太湖流域乃至*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但总体来看,*太湖流域内湿地保护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根据省政府相关领导指示精神,省太湖水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将进一步加大对流域内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的支持力度。为保护与恢复流域内湿地,服务于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发挥湿地改善水质等重要生态功能,有必要系统、科学、全面地开展流域内湿地保护与恢复专项规划研究。在此背景

10、下,*省林业局委托*省工程咨询中心、*省湿地保护站联合编制*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作为*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关于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实施规划。规划编制过程中,数次征求太湖流域各地的相关部门意见,并于2010年11月14日及2011年3月17日分别通过了省林业局、省发改委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评审意见详见附件),会后根据专家和各有关部门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本次正式报批稿。1.2 编制依据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2、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3、 中华人民*国水法(2002年)4、 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200

11、8年)5、 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6、 中华人民*国防洪法(1998年)7、 中华人民*国渔业法(1986年)8、 中华人民*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9、 中华人民*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年)10、中华人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1、*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10年修订)12、*省防洪条例(1999年)13、*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03年)14、*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04年)15、*省内河交通管理条例(1995年)16、*省湖泊保护条例(2005年)部门规章、规划和文件1、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2年)2、 生

12、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3、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0年)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5、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2002年)6、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89)环管字第201号)7、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4-2030)8、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9、 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05118号)10、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林湿发20101号)11、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苏政办发2004123号)12、 *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苏政办发20042

13、06号)13、 *省水文管理办法(省政府第187号令,2002年)14、*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苏政发200797号文)15、*省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规划(2008-2015)16、*省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实施方案(2008-2020)17、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国函200845号)18、*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苏政发200936号)19、 *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省政府令第80号,1996年)20、*省河道管理*围内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苏水政200420号21、*省太湖流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2008-2015)22、*省省管湖泊保护规划(2006年)23

14、、*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3年)24、*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2009年)25、*省湿地资源调查报告(2010年)1.2.3 标准、规*1、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林湿综字20107号)2、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LY/T1755-2008)3、 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1754-2008)4、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4529-1993)5、 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标准(LYJ126-88)6、 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1707-2007)7、 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SL201-97)8、 防洪标准(GB50201-94)9、 地表水

15、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0、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1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1.2.4 地方文件与规划1、 苏锡常都市圈绿地系统规划(2001-2020)2、 *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3、 *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5-2020)4、 *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2004年)5、 *太湖湖滨湿地公园规划(2008年)6、 *市湿地资源调查报告(2009年)7、 *市十二五”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2010年)8、 *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2006年)9、 *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10、*市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

16、规划(2005-2030)11、*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2007年)12、*市水利工程管理办法(1992年)13、*市航道管理办法(1998年)14、*市河道管理实施细则(2020年)15、*市委市政府关于举全市之力开展治理太湖保护水源6699”行动的决定(2007年)16、*市委市政府关于全社会东苑全民动手开展环保优先八大”行动的决定(2007年)17、*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锡政办发2007106号)18、*市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规划(2008-2020)19、*市五里湖(蠡湖)保护规划(2006年)20、太湖(梅梁湖、贡湖)*市退田(渔)还湖专项规划(2005年)

17、21、*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6-2020)1.3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3.1 指导思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美好*的要求,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原则,深入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的方针,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加强自然湿地的保护以及近年来已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的维护,进一步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同时注重湿地的可持续利用、科研和宣教、保障措施及能力建设等方面,逐步恢复湿地自然特性,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促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的改善。1.3.2 基本原则1、保护优先,持续利用在对太湖流域自然湿地进行严格保护

18、和有效恢复的基础上,加强对近年来已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的保护和维护,同时进一步有效开展湿地恢复,适当开展一些可持续利用活动,如建设湿地公园,开发湿地生态旅游,充分处理好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2、生态修复,净化水质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对太湖流域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恢复。从当前改善太湖流域水质这一最紧迫的任务出发,增加湿地修复的面积、优先考虑其水质净化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各地湿地类型特点,增加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3、科学评价,合理布局客观分析太湖流域湿地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构建指标体系,对湿地敏感性、水质

19、情况和植被覆盖度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流域内湿地重点保护、一般保护、重点恢复、一般恢复的功能分区,构建环、带、片、组团”的格局,有所侧重的开展湿地保护和恢复。4、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太湖流域湿地类型多且复杂,上下游、地区间生态现状、环境压力各有不同,按照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先急后缓的原则开展湿地保护和恢复。近期侧重点是重点保护区域和重点恢复区域的湿地,重点对成片湿地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与恢复、对已实施项目进行保护,并对重要湖体、湖滨、主要河流开展湿地恢复;远期通过加强全流域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最大限度地实现流域内湿地的各项功能,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地域针对性和可实施性。5、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湿

20、地保护是重要生态公益事业,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精神,权利与义务并举,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同时多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的意识。6、科技先导,技术创新加大对湿地科研的扶持力度,加强湿地恢复技术、湿地生态过程、湿地价值、湿地可持续利用等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以科技为先导,强化科技支撑和创新,实现科学规划和决策。7、强化保障,长效管理推进湿地保护立法、导则规*制定、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等法律、制度保障;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导,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补助,并广开募资渠道,保障资金投入;重视并完善各级组织机

21、构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等能力建设;同时加强科研、监测与宣教。通过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长效管理。1.4 规划期限和*围1.4.1 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09年,规划期限20102020年,其中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20年。1.4.2 规划*围1、行政*围本次规划现状调查*围与*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围相一致,也即*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规定的*省行政区太湖流域*围,包括太湖水体,*市、*市、*市和丹阳市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句容市、高淳县、溧水县行政区域内对太湖水质有影响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所在区域。基于规划期水环境综合治

22、理目标,在湿地保护与恢复总体布局、分区与重点工程规划中,重点考虑位于太湖流域重点治理区*围区内的*、*三市。2、湿地定义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湿地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及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本规划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的湿地主要包括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包括库塘、运河、输水河,以及以净化水质为目的而建设的人工湿地),湿地现状数据来源于*省湿地资源调查报告(2010)。本规划服务于*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现阶段对*省太湖流域内广义湿地均实施保护或恢复工程的可操作性不强,鉴于此,本次

23、规划重点针对流域内纳入湿地资源调查*畴的,水质净化、生态修复功能突出、生态多样性较丰富的水陆交错带、季节性淹水区域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1.5 规划目的和目标1.5.1 规划目的在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省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规划与*省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细化、深化全省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的规划研究。在对列入省太湖治理实施方案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的建设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已实施的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进行评价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结合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现状,对近、远期流域内湿地保护与恢复进行科学、系统

24、、全面的规划。本规划编制完成后,可作为省太湖治理实施方案的专项规划指导相关项目的实施,也可同时作为省太湖治理实施方案相关内容修编调整的依据,并可为后期太湖治理专项资金及重点项目的安排提供依据。1.5.2 规划目标总体目标:结合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通过规划的实施,逐步保护与恢复太湖流域湿地群,充分发挥湿地水质净化生态功能,削减N、P等污染物,改善流域内水体的水质及区域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湿地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近期目标(20102015年):优先考虑水质净化功能,主要集中于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内太湖湖滨、上游主要入湖河流及入湖河口

25、、上游重要湖泊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净化水质型人工湿地示*区的建设;通过相关工程的建设及后期运营、维护和管理,使太湖流域湿地面积减少、生态质量下降、生态工程退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削减N、P等污染物,初步改善太湖及太湖流域内其它水体的水质及区域生态环境。同时初步建立湿地保护与恢复保障机制,开展湿地相关科研、宣教和监测,初步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体系。具体建设目标(20102015年):设立湿地自然(物种资源)保护区1处;设立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3处;设立3个市级湿地植物种苗培育基地;进一步实施湿地恢复项目;建设净化水质型人工湿地示*点11处;开展湿地立法、能力建设、标准设立、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等保障机制

26、建设;建设市级湿地监测站3座,省级湿地科普基地1座。到2015年,共保护与恢复湿地约40万亩。远期目标(20162020年):在完善和巩固前期湿地恢复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流域内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围扩大到全流域。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生态旅游开发角度、资源循环利用角度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通过相关工程的建设及后期运营、维护和管理,进一步发挥湿地生态功能,改善水质,提高生物多样,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与恢复保障机制,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网络体系,最终实现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和谐统一,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设目标(20162020年):设立*市湿地保护区2处,设立省级以上湿地公

27、园14处,进一步实施湿地恢复项目;新增净化水质型人工湿地10处。到2020年,流域内保护与恢复湿地约60万亩。进一步建立区、县分支湿地监测站;进一步推广生态补偿,湿地保护与恢复长效机制基本建立,科研监测能力得到完善。第二章基本概况2.1 流域概况2.1.1 自然环境太湖流域地跨*、*三省一市,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总面积3.69万km2。太湖流域区位图及本次规划*围图见附图1和附图2。*太湖流域包括太湖水体,*市、*市、*市和丹阳市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句容市、高淳县、溧水县行政区域内对太湖水质有影响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水体所在区域,总面积约1.94万km2,占太湖全流域的52.6,其中

28、陆地面积约1.37万km2,水面面积0.57万km2。全流域地势平坦低洼,西南高,东北低,地形以平原水网为主,少量低山丘陵分布于流域西部,流域内水网交错,湖泊众多,水流流速缓慢。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水面面积2338km2,位于*行政区域内,环太湖岸线全长约370km,其中*约230km,占62%,其中*岸线约150km,*约70km,*约8km。太湖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内气候温和湿润,雨水丰沛,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年平均气温14.916.2,年日照时数18702225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2024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177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822mm,降水总量414亿m3,年水

29、资源量167亿m3。2.1.2 社会经济*太湖流域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以约占全国0.23的国土面积和1.26的人口,创造了约占全国4.8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2010)。*太湖流域自然条件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越,工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劳动力素质高,科技力量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良好。据*统计年鉴2010统计资料,*省太湖流域人口1681.3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1.8%;GDP为16373.69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47.5%,在全省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2.1.3 水系及水环境1、水系太湖

30、流域为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水系发达,河渠交错,湖泊众多,是我国水资源量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河道总长约12万km,密度达3.3km/km2,0.5km2以上的大小湖泊189个。太湖是全流域的水利中枢,太湖西南部上游来水主要有来自*天目山脉的东、西苕溪和来自苏皖界山和茅山山脉的荆溪。荆溪主流由宜兴大浦口注入太湖,洮湖、滆湖地区来水则由宜兴百渎流入太湖,另有一部分经京杭大运河直接东泄。*江沿湖诸溇港和宜兴百渎均有横塘连接,水量可以互相调节。太湖东北面出水主要有梁溪口、沙墩口、胥口、鲇鱼口、瓜泾口、南厍等,越过京杭大运河入阳澄、淀泖湖群,再通过黄浦江、*淞江和太仓、常熟间众多港浦入长江、入海。京杭大运河

31、纵贯太*、东、南三面,沟通了众多东西向的排水河道,起着相互调节的作用。就*境内而言,太湖流域共有227条河流,其中包括望虞河、漕桥河、武进港、社渎港、太滆运河、梁溪河、直湖港、陈东港、乌溪港、太滆南运河、大浦港、洪巷港、大港河、小溪港及官渎港等15条重要的入太湖河流。2、水环境(1)太湖湖体水质整体情况根据*省环保部门统计数据,2009年,太湖湖体的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为4.2mg/L,达到类;总磷平均浓度为0.083mg/L,属类;总氮平均浓度为2.64mg/L,劣于类。全湖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8.4,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2010年110月份,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为4.3mg/L,稳定在

32、类;氨氮浓度为0.38mg/L,稳定在类;总磷浓度为0.076mg/L,属类;总氮浓度为2.84mg/L,为劣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8.8,属轻度富营养状态。2010年太湖流域应急预警期间(410月),太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太湖蓝藻水华共发生78次,较2009年和2008年分别减少了30次和22次。(2)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情况根据*省环保部门统计数据,2009年,太湖流域国家考核断面中,有41个水质达标,达标率为78.8%,较2008年提高10.9个百分点。2010年110月,53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平均达标率为88.5%,较2009年同期提高10.1个百分点。太湖15条主

33、要入湖河流中,大港河、小溪港、望虞河、梁溪河等4条水质达到或优于类;8条河流水质为类;太滆运河和武进港为类,直湖港受氨氮影响水质劣于类。与2008年相比劣类河流数减少2条,漕桥河和社渎港由劣类改善为类。2010年110月,主要入湖河流平均水质处于类、类、类和劣类的河流数分别为4条、8条、2条和1条。2.2 湿地现状和存在问题2.2.1 湿地现状*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下游,区域内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是重要的淡水湖泊、河流湿地分布区。根据2009年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省湿地资源调查报告中的湿地分类型及面积统计,*太湖流域现有湿地53.22万hm2(见附图3),占流域内国土面积的27.4%,其中

34、自然湿地35.48万hm2,占湿地总面积的66.7%,人工湿地17.74万hm2,占湿地总面积的33.3%(见表2-1)。太湖流域曾是我国淡水沼泽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环太湖地区、阳澄湖、滆湖、长荡湖等大型湖泊和太湖流域东部河网和湖荡区域历史上均分布有大量淡水沼泽,但由于长期人为干扰,淡水沼泽基本丧失。太湖流域自然森林资源相对贫乏,丰富的湿地资源是整个流域重要的自然生态资本,湿地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高,湿地文化闻名于世。*太湖流域湿地分类型概况表表2-1 (单位:hm2)湿地类型湿地型面积湿地类面积湿地类湿地型湖泊湿地永久性淡水湖187132.8 66327.6 27644.4 13809.5

35、258.5 295172.8 295172.8 河流湿地永久性河流19002.2 9321.0 5332.3 1422.7 3155.4 38233.6 39255.0 洪泛平原湿地471.3 59.0 491.1 /1021.4 沼泽湿地草本沼泽19918.4 107.8 302.9 /20329.1 20329.1 人工湿地库塘213.9 1517.5 3169.3 2668.4 3888.7 11457.8 177401.8 运河、输水河8875.3 5443.8 4616.2 460.1 463.5 19858.9 水产养殖场61839.7 21204.1 32100.9 24982.

36、2 5958.2 146085.1 合计297453.5 103980.8 73657.1 43342.9 13724.3 532158.6 532158.6从行政区划来看(表2-2),*太湖流域内*市现有湿地10.40万hm2,占全市国土面积21.73%,主要包括太湖、滆湖、东氿、西氿、马公荡、阳山荡、鹅真荡嘉菱荡宛山荡及漕桥河、大浦港、乌溪港、社(湛)渎港、官渎港、洪巷港、直湖港、锡北运河、百渎港、望虞河等。*市现有湿地29.75万hm2,占其国土面积的35.05%,其湖泊、河流湿地资源均居首位,主要包括太湖、阳澄湖、昆承湖、澄湖、漕湖等及望虞河、太浦河等。*市现有湿地7.37万hm2,占

37、全市国土面积的16.85%,主要包括长荡湖、滆湖等。*市高淳县、溧水县湿地面积合计4.33万hm2。*市丹阳市、句容市湿地面积合计1.37万hm2。*太湖流域湿地分行政区概况表表2-2 (单位:hm2)行政区面积合计*市市辖区46476.9103980.8江阴市5169.5宜兴市52334.4*市市辖区211889.8297453.5常熟市17138.6*市19890.8太仓市2862.3*江市41913.8*家港市3758.2*市市辖区31078.573657.1金坛市23494.6*市19084高淳县25820.443342.9溧水县17522.5丹阳市6578.313724.3句容市71

38、46合计532158.6532158.62.2.2 存在问题1、湿地面临多种威胁,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态质量持续下降、生态功能持续退化(1)湿地水环境污染日益加重。调查发现流域内湿地生态系统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部分湿地水质为劣V类,仅极少数湿地水质为II类水以上。综合来看,湿地水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废渣、农业面源污染、城镇污水和垃圾、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围网养殖等。(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被破坏。随着近几十年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围垦大型水面与湖泊、河流滩地一度成为增加陆域可使用土地面积的重要手段。主要由于围垦,流域内天然湿地面

39、积急剧减少,大量天然湿地消失转为工农业、城市用地,或转变为以水产养殖、稻田为主的人工湿地。(3)资源过度利用使湿地生物资源总量及种类日益减少。随着利用湿地资源的生产方式日益改进和技术技能的普遍提高,对湿地资源的利用逐渐透支。一方面自然湖泊、河流等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质量降低,其湿地自然生物资源产能总体上在下降。另一方面过度开发利用客观上加剧了这种资源产量下降的趋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渔民渔猎强度日益增加,淡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经济鱼类资源量日趋衰减,渔获量不断减少,捕渔种类日趋单一,种群结构幼龄化,小型化。(4)堤岸硬化工程造成陆域和水域生态系统隔绝。基于防洪和交通等需要建设的硬化堤岸对湖泊

40、、河流湖滨湿地造成严重破坏。1998年大洪灾以后,太湖流域大型湖泊、河流沿岸均修筑了防洪堤坝,并一再加固加高,工程措施更多的考虑了防洪减灾、水运交通等指标需求而较少兼顾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切断了湖泊、河流水体与周边山、地、水的自然组合与过渡,工程区域滨岸湿地基本被破坏,生态功能基本丧失。(5)淤积和沼泽化使湿地退化速度加快。太湖流域属于平原水网地区,位于长江流域下游,水流流速较缓,自然淤积速度较快。据2005年调查数据显示,东太湖42.8的湖面已成为沼泽,39.5湖区正向沼泽化演变,无沼泽化的湖区仅占湖区面积的17.7。在低水位期间,30的湖底露出水面成为滩地。在内陆河段、湖泊,由于泥沙淤

41、积,河床及湖床被抬高,排洪蓄洪能力大大降低。在农村水网地区,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已很少从事清挖河(塘)泥作为客源肥土用于种植业的传统农事活动,小型河、渠、塘长期缺乏有效疏浚,淤积日趋严重。2、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历来薄弱,湿地长期缺乏有效保护(1)湿地保护法规体系不健全。我国关于湿地保护和利用的专业性法律、法规还未出台,*省湿地、野生动物、植物、自然保护区等地方条例均没有出台,湿地保护管理法规极不健全。同时,在国家土地分类中没有把湿地作为一个专门的土地类型,而是把湿地中的河流、湖泊、沼泽等归类为不同的土地类型,忽视了这些重要湿地拥有的巨大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湿地就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在很多

42、宏观规划中无法把湿地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纳入保护*围,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开展困难。(2)湿地保护管理组织机构薄弱。虽然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各级林业部门在湿地保护管理中的牵头和组织协调职责,作为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流域内市、县(市、区)各级仍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或专门的业务人员从事湿地保护。*市设立了*市湿地保护管理站,*市成立了*市湿地保护管理处,负责指导辖区湿地保护管理,但缺乏有效的法规使其不能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同时由于湿地管理和科研起步较晚,科研监测能力薄弱,不能为湿地保护管理提供实时有效的技术支撑。湿地是多资源组成的资源复合体,湿地保护管理涉及林业、环保、水利、农业、海

43、洋、渔业、滩涂开发、农垦、国土等多个部门,协调难度大。(3)湿地保护体系不完善。由于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紧*,流域内重要湿地资源一直没有通过建立保护区进行严格保护。全国五大淡水湖中,仅太湖没有建立湿地或者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湖区资源。作为湿地保护的积极措施,近年来流域内湿地公园发展迅速,但是湿地公园缺乏行业规*指导和湿地专业人才技术支持。(4)公众湿地保护意识亟待提高。公众对湿地概念、价值和功能,及其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仍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客观上由于人口持续增长的压力和土地资源缺乏,湿地往往被作为一种后备土地资源被不合理开垦或转为它用,甚至基于直接经济利益的驱动,湿地作为一种

44、独特生态系统的价值和功能被忽视或弱化。2.3 已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经验总结2.3.1 已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情况2007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引发*市供水危机事件后,国家和省、市对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高度重视。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09年*省政府批准实施*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上述两方案均将湿地保护与恢复作为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2008-2009年,*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二期专项资金共支持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12项,预期总投资约26977万元,其中省级专项资金补助7669万元,预期恢复湿地面积约21833亩,截至20

45、10年6月已实际投资21839万元,已恢复湿地面积约18053亩(见附图4)。同时流域内各市、县(市、区)也积极开展其它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如尚贤河湿地、蠡湖湿地、梁鸿湿地,宜兴东氿、团氿湿地、马公荡湿地、太湖百渎港河口湿地恢复建设工程等。为加强流域内湿地保护与恢复,各地结合湿地恢复工程,将湿地公园建设作为推动流域内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积极措施,迄今已建各类湿地公园9处(见附图5),其中*太湖湖滨湿地公园、*长广溪湿地公园、*常熟沙家浜湿地公园已被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太湖湿地公园等6处被批准为省级湿地公园,共保护与恢复湿地45000亩。另有多处国家、省级湿地公园正在筹建中。2.3.2 已

46、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经验总结1、尽快实行湿地全面保护政策是流域内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根本保证通过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重点工程,抢救性地保护与恢复了部分重点湿地,但这仅占流域内湿地资源的极少部分。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实施后的项目区湿地,以及*围更大更广的其他湿地则需要完善的法规体系作为支撑,开展行之有效的全面保护。只有立法明确湿地的法律地位,建立合适的湿地保护与管理体制,实行湿地全面保护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湿地面临的各类威胁,彻底扭转实施面积减少、生态质量下降和生态功能退化的不良总体趋势。2、加强湿地公园建设是推进流域内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流域内湿地公园发展迅速,并作为湿地保护与恢复

47、的目标责任,列入省政府与省林业局、各级政府关于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责任状中。至2009年底已建立国家湿地公园3家,省级湿地公园6家,保护与恢复湿地面积近3000hm2。湿地公园相对稳定的运营资金、管理机构、人员,可实现恢复湿地的长效管理,并可发挥宣传教育功能、生态旅游功能,促进湿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加强湿地公园建设是推进流域内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有效措施。3、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区湿地后续维护管理是充分发挥湿地生态功能的必要手段湿地重建与恢复并发挥积极的生态功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必须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区的湿地后续维护管理。同时自然湿地虽然具有降解污染

48、、净化水质的生态功能,但是通过积极的人为干扰和维护,可以适当提高其单位面积的产出,提高其生态功能。目前流域内已经实施的一系列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应确保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开展积极的人为干预或维护,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4、科技支持是确保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措施成功的重要支撑湿地保护与恢复是一项新兴事业,基础研究相对薄弱,许多工作需要探索和示*。在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过程中,各级主管部门和技术专家密切配合,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技术探索和工程实践,创新性的设计与使用了一系列适合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的专利生态技术。5、健全投融资机制是完成保护与恢复工程目标任务的资金保障湿地保护、湿地恢复等

49、建设工程是社会公益性项目,现在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资金主要由流域内各市财政承担,国家、省财政通过太湖流域专项治理资金对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进行补助。在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流域内各市由于关停并转”等措施的实施,各市财政资金压力较大,湿地保护与恢复资金仍然不足。要实现抢救性保护与恢复流域内重点湿地的目标,必须健全投融资机制,加大国家、省级湿地保护与恢复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多层次、多渠道地增加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资金。6、加强流域协作和部门配合是有效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必要保证流域内湿地通过发达的水网相关联,相互影响。必须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开展全流域合作,合理布局,统筹规划,从整个流

50、域的层面开展保护与恢复。各地当结合本地的实际现状,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切实推进太湖流域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同时湿地保护管理涉及部门多,应服从促进太湖水环境根本改善的大局,相互支持配合,共同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在实施中要处理好与生态清淤、防洪泄洪、渔业养殖等的关系,并有机结合起来。2.4 规划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太湖流域城市、人口、财富高度集中,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经济总量在全国所占比例逐年提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内生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太湖流域是平原水网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自

51、然森林资源贫乏,长期以来湿地是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生态资本。但近几十年来,流域内湿地面积减少,现有保存湿地生态质量持续下降、生态功能持续退化,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是太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集中体现。要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太湖流域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要求更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指出,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湿地保护,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把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功能

52、,改善生态状况,作为绿色*和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抓紧抓好”。作为流域内重要的自然生态资本,积极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善待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环保优先方针,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的重要举措。2.4.2 是加强太湖生态修复,促进太湖水环境逐步改善的紧迫需求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是人类最重要的自然环境资本之一。湿地降解污染的功能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湿地植物、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合成与分解等把排入湖泊、河流等湿地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无

53、害甚至有益物质,使湿地水体得到进化。但是,湿地净化水质必须在其自然承载能力之内,一旦湿地遭到破坏,就会丧失自我恢复的能力。开展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方面要通过流域内的工农业和城乡污染控制,湿地恢复与保护,降低入湖污染物质,另一方面要逐步恢复和保护流域内的自然湿地,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经过对近两年已经开展的湿地恢复工程效果评估表明,通过生态工程技术措施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对促进太湖水环境的改善作用明显。2.4.3 有利于恢复自然风貌,是治理太湖水污染的关键之策太湖流域内大型湖泊众多,多为浅水湖、半封闭型水体,流动性差,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一个流域生态功能的体现与流域内最

54、重要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密切相关,流域生态系统一旦退化,由于系统的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恢复,要恢复水环境功能,需要长期的过程,付出成倍的代价。目前,太湖流域内水环境质量呈恶化趋势,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重,水生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抓紧治理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对太湖流域的综合治理必须恢复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系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挥流域生态系统自身生态功能。太湖流域内最大、最具有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即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现有湿地,恢复退化湿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有利于恢复太湖流域原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风貌,充分发挥流域自身生态净化功能,早日实现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目标。是开展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为全省乃

55、至全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经验示*的需要太湖流域是全省,乃至全国淡水湖泊、河流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也是湿地与人民生产生活结合最紧密、湿地对社会经济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得最高、湿地生态文明最悠久和最著名的区域之一。其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对周边社会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全国大型流域湿地生态系统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最新的全省湿地资源调查成果表明,不仅是太湖流域,在*省淮河流域内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正面临同类的问题。近年来,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充分利用太湖流域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历史机遇,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联合多方资源,成功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将为全省乃至

56、全国湿地保护、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宝贵的经验与示*。第三章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3.1 功能分区太湖流域内湿地类型丰富,功能多样,本次规划采用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首先通过距湿地重要生态功能区距离、人口密度、经济密度等指标进行湿地生态敏感性评价,将湿地划分为敏感区、次敏感区和一般敏感区,并进一步分别结合湿地水质评价、湿地植被覆盖度评价,将规划区内湿地划分为重点恢复区、一般恢复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通过不同评价指标的组合得到不同方案的功能分区,经比较最终确定规划区内湿地功能分区见附图6。3.2 保护与恢复总体方案对规划区内不同湿地的功能分区,分别提出各分区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总体方案,即各自的保护和建

57、设重点。湿地保护区域总体方案1、重点保护区太湖流域湿地重点保护区是指生态现状好,对周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影响、有较大保护价值的湿地区域。该区域应严格按照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保护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生态过程多样性以及生态完整性,限制人为活动对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干扰,对湿地健康情况定期进行调查与评价。加强立法,保护区内的任何开发活动,都必须经过省级相关部门的科学论证,保证不致对湿地生态系统构成破坏。2、一般保护区太湖流域湿地一般保护区是指生态现状较好,对周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影响、有一定保护价值的湿地区域。该区域可在加强湿地现状保护的基础上,适当发展生态旅游等开发活动。湿地恢复区域总体方案1、重点恢复区

58、太湖流域湿地重点恢复区是指原有自然湿地已遭全部或部分破坏,已丧失或部分丧失湿地生态功能的区域,对其进行生态恢复意义重大,如太湖湖滨、滆湖湖滨等区域。该区域应立即采取措施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对于部分严重退化生态系统,可采用人工湿地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该区域内应积极控制人为活动,严格限制生态恢复区的再开发利用。2、一般恢复区太湖流域湿地一般恢复区是指原有湿地已遭一定程度破坏,部分丧失湿地生态功能的区域。该区域要结合周边生态环境建设措施,积极开展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促进生态环境与功能的明显提升和改善,促进生态系统的好转,实现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的良性循环。3.3 总体布局根据太湖流域湿地的功能分区及保护与

59、恢复的总体方案,以太湖流域湿地时空分布特征及社会经济现状为基础,以经济-社会-环境”复合生态系统为发展模式,提出构建太湖流域湿地一环一带三片四组团”的总体规划布局,以保证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脉络,促进流域内湿地生态系统恢复。规划区内湿地功能分区及在总体布局中的位置详见附表一。图3-1 太湖流域湿地总体布局图3.3.1 一环环太湖湖滨湿地环状区:该环是距离太湖水体最近的区域。通过解决该区段围垦、污染、资源过度利用、硬化堤岸工程等问题,对该区段的生态湿地进行抢救性修复,可恢复太湖湖滨湿地生态、景观功能,建立太湖最直接的生态屏障。3.3.2 一带太湖流域-长江水体联通带:该联通带连接太湖流域的长荡

60、湖、滆湖水域、东氿、团氿、西氿等上游湖泊、太湖,并通过京杭大运河,望虞河等河流与长江相连,是太湖流域与长江水域之间重要的水体交换和联通渠道。通过保护和恢复该区段的生态湿地,修复水体生态系统,可提高水环境质量及水环境容量,保障太湖流域水体质量。3.3.3 三片区四组团根据湖泊群体与太湖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参考行政区划但不受其制约,在流域层面划分为三片;根据片区内湖泊面积大小、重要性以及在规划期内是否需要重点保护和恢复,构建四个重点保护和恢复组团。1、西部常-宜湿地群片区该片区位于太湖上游,集中了较多大中型湖泊湿地,主要包括滆湖、长荡湖、漕湖、东氿、团氿、西氿、马公荡等。通过对长荡湖、滆湖等湖泊湿

61、地恢复和污染治理,以及对主要入湖河道、入湖河口的综合整治,加强主要入湖河道及其支浜的湿地资源保护,可减缓上游湖泊和入湖河道对太湖水环境的影响,确保太湖湖体水质。西部常-宜湿地群片区内规划有两个重点保护组团:(1)长荡湖组团:主要位于*金坛市和*市,该组团内主要湖泊为长荡湖,组团内河网密集,生态环境复杂,敏感性程度高。(2)滆湖组团:主要位于*武进区和宜兴市,包括滆湖及周边水域以及下游重要的入湖河流,如武进港、漕桥河,河网密集程度较高。通过太湖上游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直接促进太湖水质的提高。2、北部*河网湿地片区该片区位于长江和太湖之间,片区内水网较为密集,无大型湖泊。通过保护和恢复湿地,形成湿地群,成为太湖流域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基质和廊道。3、东部*湿地群片区该片区位于太湖流域的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