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01249249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2年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文言文阅读。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国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选自战国策(注释)求:寻找,寻求。长(zhng):通“掌”,掌管。逆:违反。命:命令,意志。不信:不老实,说假话。走:跑,逃走。然:正确,对的。递:于是,就。畏:害怕。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两项是(_)和(_)A是逆天帝之命也(表示判断的动词)B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2、(逃跑)C子以我为不信(认为)D兽见之皆走(都)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子无敢食我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B.虎求百兽而食之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C.子以我为不信 何不以锯中截而人D.虎求百兽而食之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_(2)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_4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那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_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晏子使楚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笑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注释)酒酣: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诣:到去。曷:同“何”,什么。坐:犯罪。固:本来。避席:离开座位。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圣人:才德极高的人。熙:同“嬉”,开玩笑。反取病焉:反而自讨没趣了。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王赐晏子酒(赏赐,给予)B.齐人固善盗乎(擅长)C.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只是,仅仅)D.寡人反取病焉(生病,疾病)2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表示加点字,不正确的一项是()。A.缚者曷为者也?(呢)B.齐人固善盗乎?(吗)C.得无

4、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吗)D.寡人反取病焉。(吧)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_4楚王想要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地进行反驳后,楚王为什么笑着说“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_5文中有两处描写了楚王的笑,“王视晏子笑曰”中的“笑”是楚王_的笑;“王笑曰”中的“笑”是楚王_的笑。6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有()。A.面对楚王发难,晏子用类比推理的方式进行驳斥,使楚王陷入尴尬境地。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C.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D.晏子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了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作用。3. 小古

5、文阅读。画龙点睛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皆在。(注释)张僧繇:中国古代著名画家。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每:常常。以为:认为。诞:荒唐。须臾:一会儿。破:击破。1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的龙不点睛的原因是( )A.“画四龙于壁”B.“点之即飞去”C.“二龙乘云腾去上天”D.“未点眼者皆在”2文中画“”的句子说明了( )A.画上眼睛的龙非常吓人。B.两条龙飞向天空的速度非常快。C.雷电非常厉害,一下子就把墙壁击破。D.画家张僧繇的绘画技艺十分高超。3下面对“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比喻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6、A.形容龙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画得太像就会飞走。B.形容画家绘画技巧非常高明,画得就像真的一样。C.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D.说明画龙不能画眼睛,画眼睛就会变成真龙飞走。4下面选项中与“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不同类的一项是( )A.余音绕梁B.栩栩如生C.妙笔生花D.笔走龙蛇4. 课外阅读。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邑人畏服

7、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2下列句子中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邻舍有烛而不逮:不给他B.衡乃与其佣作:雇佣劳作C.而不求偿:报偿D.邑人畏服之如是:同乡5.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C.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D.伯牙破琴绝弦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善哉乎

8、鼓琴,巍巍乎若太山。_(2)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_3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_4请写出两个形容伯牙琴技高超的四字词语:_、_。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用“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6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奏者的知音。请写出关于“知音”的诗句和名言。诗句:_名言:_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注释)病心:心口痛。颦:皱眉头。里:乡里。挈(qi):带领。去:躲开,避开

9、。颦美:皱着眉头美。1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漂亮)B.坚闭门而不出(牢牢地)C.挈妻子而去之走(跑)D.彼知颦美(她,指丑人)2东施也捂着心口在村中走是因为_。3“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这句话的意思是()A.(她)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B.你知道西施很美,却不知道西施为什么美。C.你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这么美。4东施效颦之丑从文中哪句可以看出来?请用“”标出来。作者在这里运用了(A正面描写B侧面烘托)的描写方法。5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试着写一写。_7. 文言文阅读。执竿

10、入城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乃入城注释:执:握。俄:一会儿。何不以锯中截而人: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截断再入城呢?遂:于是。1开始的时候这个鲁国人是怎样进城门的?(用文中原句回答)_2最后鲁国人怎样进了城门?(用自己的话写一写)_3下列说法不符合小古文内容的一项是( )A.执竿者不会随机应变,遇事不知变通。B.老父自作聪明,好为人师。C.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8.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练习。怀橘遗亲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绩怀橘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

11、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注释)陆绩:三国时吴国学者。辞:告别。遗(wi):给予。1下面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归(合格)B.欲归以遗母(想要)C.术大奇之(以为奇)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陆 郎 作 宾 客 而 怀 橘 乎?3读下面的句子,根据你对古文的理解,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内容。及归,(_)拜辞(_)堕地。4你从陆绩身上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_9. 文言文阅读。刻舟求剑 楚人涉江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

12、亦惑乎!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1写出这些字的意思:涉:者:其:自:坠:于:遽:契:是:2写出句子的意思:遽(j)契(q)其舟:_不亦惑乎!:_3故事说明了_的道理。10. 小古文阅读。苛政猛于虎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13、”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选自礼记(注)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壹:真是,实在。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1选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正确意思。何为不去也 A过去 B离开 C走远(_)孔子过泰山侧 A 经过 B过错 C 度过(_)2妇人一家有三人被老虎吃掉,这三人都是谁?她为什么不搬家?(用文中原句回答)_3下列哪句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填上序号()A.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C.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D.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11. 阅读小古文并按要求完成习题。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

14、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王戎:西晋人,曾做尚书令、司徒等官。诸小儿:许多小孩。游:游玩。走:跑。信然:的确如此。1王戎“不动”的理由是( )A.他跑不快。B.不是自己家的东西他不取。C.他认为在路边的树上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2这个小故事给你的启发是:_1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1解释加点字。欲:_。 走:_。负:_。 遽:_。2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是_末期秦

15、相_组织编写的论文集。我们学过的寓言_就选自这本书。3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_。4成语“_”就出自这里。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掩”字的成语。_。13. 文言文阅读。陈际泰勤读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注)外兄:表兄。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南英辈:

16、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子”。经生:研读经书的书生。1解释加点字词。(1)遂通其义_(2)则携至田所_(3)其为文,敏甚_(4)无若际泰者_2翻译下列句子。(1)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通。译文:_(2)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译文:_3本文强调了“勤”的重要性,请写出两个关于“動”的名句。_14. 阅读理解。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注释)所以:用来。处吾子:安顿儿子的地方。贾人:商人。学宫:学含。揖让进退: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其舍近墓舍:_。(2)遂居焉居:_。(3)遂迁居市旁迁:_。(4)此可以处吾子矣处: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孟子幼时,其舍近,常嬉为墓间之事。_(2)此可以处吾子矣。_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