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诗歌鉴赏江苏卷之构思脉络教案

  • 资源ID:97554527       资源大小:71.5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诗歌鉴赏江苏卷之构思脉络教案

课时NO: 主备人: 新沂一中刘岩 用案时间: 年 月 星期 审核人 教学课题分析诗歌的构思脉络教学目标 1、理解“构思”的内涵,能具体分析诗歌的构思特点。 2、理解“脉络”的含义,从握律诗(绝句)结构特点入手,掌握理清诗歌的脉络的方法。教学重点把握律诗(绝句)结构的几种类型。教学难点理解“脉络”的含义,从握律诗(绝句)结构特点入手,掌握理清诗歌的脉络的方法。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个案补充一、考题引入: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2011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问题: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分析综合”能力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一考点。具体指向“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这也是2013年考试说明中强调的重点考查项目。请同学们高度注意。【知识讲解】“构思”是指写诗歌时,在下笔之前对诗的主旨、结构、材料、语言、方法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脉络”是指诗中清楚的布局和条理。也就是行文的思路: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使得诗歌呈现系统性,有中心有层次。“构思脉络”应为偏正结构,即构思的脉络,就是指行文的思路。回答重在脉络,但也要兼顾“构思”的特点。【解题分析】本诗可分三层,而且层次清晰。第(1)题已经暗示你前四句为第一层,是对李白诗的高度评价;第(2)题也暗示你这两句诗是一层,是借写景表达对李白的思念;剩下的两句当然是一层,盼望与李白相见讨论诗歌。我们要关注的是“构思”特点:首尾相应,以评诗起始,以盼望论诗作结,全诗立足“诗”来构思。【参考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答题格式】答案中一定要有体现“行文思路”的关联性词语。二、方法探究:如何分析诗歌的构思脉络?1、从前面的考题来看,分析脉络要从划分层次入手。先概括出每一句的内容,再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合并归类,切分出层次。2、掌握律诗的常见结构模式,把握诗歌结构的规律。由此分析诗歌的行文思路。“四分法”,即“起”“承”“转”“合”四个层次。【例1】分析江汉的行文思路江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简析】“起” 是首联,为第一层。通过“思归客”、“一腐儒”写出了一个客居异乡很想归去不得意的知识分子形象。“承” 是颔联,为第二层。紧承首联的客居思归,极写自己独处江汉的遥远和孤独。“转” 是颈联,开始了意义上的转折,为第三层。通过“心犹壮”、“病欲苏”,传达出“暮年心犹壮”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合” 是尾联,属于第四层。该层是整首诗的精神凝结点。“老马”“不必取长途”,综合了首联和颔联的表意:我虽然是一个思归的孤独的腐儒;也综合了颈联的转折义并做进一步深化:但是我人老,壮心存,用反问句表示自己的愤慨,同老马一样,自己并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这样,全诗歌通过四联的起承转合,塑造了一个虽遭处逆境,但仍然思报国的知识分子形象。【练习1】分析登岳阳楼的行文思路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首联点题,交待登楼。颔联写登楼所见的洞庭景象,景中亦寓情感。颈联转入人事,诉说自己的孤微身世:亲朋音断,老病无依。尾联总括一篇之情感,为个人的身世和国家的战乱而伤怀。全诗的思路是:点题写景言事结情。二分法。即首联和颔联是第一层,颈联和尾联是第二层。【例2】分析旅夜书怀的行文思路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孤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诚如题目所示:首联和颔联为第一层,写“旅夜”;颈联和尾联为第二层,写“书怀”。“旅夜”的景物明细而壮阔,寄寓了自己的孤寂而落寞;而“书怀”则蕴藉着诗人的牢骚和悲愤:报国无门。两层合起来是:用羁旅月夜中的景物寄寓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情绪。三分法。一般结构是:首联是第一层,颔联和颈联是第二层,尾联是第三层。【例3】分析旅夜书怀的行文思路江 村 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第一层是首联,总说江村长夏“事事幽”;第二层是颔联和颈联:从事物和人事两方面对“事事幽”进行说明;第三层是尾联,又表达一层意思:隐含了自己的忧悒和感慨。三个层次综合起来:乡村生活虽然那么自在自得,但我就不能为国家再做一点事情吗?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感慨。第一层用“事事幽”总起,第二层从眼前的事物和周围的亲人两方面对“事事幽”进行具体的说明,最后一层进一步深化,对“事事幽”的忧悒和感慨。类似于散文中的“总分总”一类的结构。春日怀李白客至是三分法的变体。【练习2】分析客至的思路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其实写的是盼客。这是第一层。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从诗人与客谈话的内容可以看出是迎客。这是第二层。颈联转入待客的描写。尾联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后两联都是写待客,是为第本层。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由大到小;从时间上看,则写了盼客、迎客、待客的全过程。衔接自然,浑然一体。【练习3】分析几首绝句的结构。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第一句起总写柳树的形象并切题,第二句承,细写实写柳树枝条,虽然没有直接写叶,但有枝条而联想到叶,这可以算是虚写叶。第三句转,由写实物转而提出问题。第四句合,回答第三句提出的问题。这首绝句具备完整的起承转合四部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整首绝句先写景,后议论,其结构是由两部分构成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绝句是先议论,后写景,给议论提供依据。绝句开篇提出观点,即六月的西湖风光特别美丽,与四季的其它季节不同。然后描写荷叶一片碧绿,远与天接;再在荷花,与日光相映,鲜艳如火,自有别样的美丽。整首绝句议论与描写相结合,浑然一体。从军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先写边地的景物和人物,前三句诗描写了一幅边地的风物画。最后一句揭书绝句的中心,“无那(无奈)金闺万里愁”,写出长期戍边的战士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中妻子思念之情,其中似乎包含着非战的色彩。这首绝句由前三句后一句构成两部分。归纳:以上几首诗代表了绝句的常见结构:1、一般结构: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合。2、两句铺陈,两句议论或抒情或叙事。 3、前三句铺陈,第四句转,揭示中心。【实战演练】1、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野 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三城戍:当时因受吐蕃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这首诗以“野望”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扣住“望”来写的。(4分)首联由远及近描写所“望”之景;中间两联因景生情,抒写“望”之感慨;尾联点明“望”之方式和地点,以及由“望”引发的忧虑。评分建议: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2、2012苏北四市高三语文三模春 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1)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先写景,后抒情:(2分)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李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1分)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恨长来点明春思。(1分)(先写春天的色彩;(1分)次写春天的繁花;(1分)接着写不解愁的春风;(1分)最后写春日惹恨,点明春思。(1分)3、南通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归朝欢·和苏坚伯固苏轼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徭新唱,谁谓古今隔。【注】接淅:行色匆忙。挂席:挂起帆席,准备启程。莫徭:楚地瑶族地区,苏坚(字伯固,苏轼老友)即将任职地。概括这首词上片的行文思路。(3分)先写梦中泛舟震泽、波浪滔天的景象,再写眼前庐山倚天雄奇的景象,最后感慨人生到处奔波的境遇。评分建议:若答案中缺失了体现“行文思路”的关联性词语,即便概括出相关内容,在正常赋分基础上,扣1分。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人情错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向黛玉求教学诗的方法,黛玉说:“什么难事,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这里的“起承转合”,就是曹雪芹这位文化大家借黛玉之口道出的律诗的结构特征。胡应麟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 第 4 页 共 4 页

注意事项

本文(诗歌鉴赏江苏卷之构思脉络教案)为本站会员(仙***)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