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21-2022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的身体教案 青岛版

  • 资源ID:89662248       资源大小:2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2022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的身体教案 青岛版

2021-2022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的身体教案 青岛版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像解暗箱一样去推测身体内部有什么。2.通过上述亲历活动,引起孩子们对认识自己身体的兴趣,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总体概略地了解。3.培养学生充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习惯和能力。能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教学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教学难点:观察身体内部器官。教学准备: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二、观察人的身体。1.观察身体的外形。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活动: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活动: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活动: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活动: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保持平衡。(这些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体器官左右对称的优越性。当然从人体外部来看,结构上还有不少特点,但对小学生来说观察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不便观察,所以也就把重点放在身体的左右对称这个特点上。从教学的情况来看,选择这个观察点,不仅符合学生的水平,而且选择的体验活动,方便易行,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很有兴趣,也使课堂气氛很活跃。)3.观察身体的内部。(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教师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瓶水,另外还有其它的如夹钳、钟表等物品。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学生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接着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一个人体外表的轮廓,告诉学生人体好比刚才那个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推测内部有什么。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三、课的延伸。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四、作业附板书设计:观察我们的身体:头.颈.躯干.四肢附送:2021-2022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找找身边的力 1教案 首师大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大量的有弹性物体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弹性,在认识弹性的基础上体会弹力是一种力,认识弹性和弹力的区别,知道物体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2.在动手实验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等。3.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概括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勇于探究、独立思考等科学态度情感。教学重点:理解弹性、弹力,以及二者的区别。教学难点:认识弹性和弹力的区别。教学用具:锯条、尺子、弹簧、注射器、皮筋、有弹簧的圆珠笔、海绵、橡皮、篮球等弹性物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谈话:圆珠笔是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学习用具,不知你们仔细观察过没有,课前老师让大家带一个有弹簧的圆珠笔,现在大家拆开来仔细观察一下,是什么物体使笔芯能上下移动?(估计:学生能发现是弹簧),能说说弹簧是怎么使笔芯能上下移动的吗?(手摁弹簧压缩笔芯向下移动;再摁弹簧松开笔芯向上移动。板书     弹簧     摁(压缩)     再摁(松开)2.还有什么物体也具有弹簧这种特性呢?(估计:学生能说出:皮筋、海绵、橡皮、篮球等)这些物体是不是具有弹簧这种特性我们还要动手试一试。(5分钟)二、探究新知1.认识弹性 (12分钟)(1)谈话:桌上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象刚才研究弹簧一样压一压、摁一摁,试一试看有什么新发现?注意填写实验记录单。(2)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10分钟)(3)分析汇报实验结果:说一说你们组用什么物体?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师适当板书:谈话:比较这些物体的实验现象,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受到外力,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形状或体积恢复成原来的样子)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4)、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地方应用了弹性物体?(估计:篮球、足球等、皮筋、衣服袖口等)老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沙发、席梦思床垫、弓箭、运动员撑杆跳高、跳水跳板、测力计 。 总之,弹性物体在我们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2.认识弹力  (18分钟)(1)谈话:当我们用力压弹簧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2)再试一试,当你用力压或推弹性物体时,手有什么感觉?思考这是为什么?学生动手实验(3)汇报分析:引导学生发现:用力拉弹簧时,手感觉到弹簧有一种向回拉的力;手压锯条时,受感觉锯条有一种向回绷的力讨论:手感觉到的这种力是怎么产生的?根据撑杆跳高的竹竿想象,是因为撑杆被压弯后,撑杆产生了一种要变直的力。物体形状或体积改变后,会产生一种恢复原来的形状和体积的力,这种力叫做弹力。3.认识弹性和弹力的区别 (5分钟)(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弹性和什么是弹力,你们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了吗? 小组之间讨论以下,看哪组先找到正确答案(2)小组之间讨论(3)汇报小结:区别:弹性是物体本身具备的(受到外力发生形变,去掉外力能恢复原样)一种特性;弹力是弹性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要恢复原样的力.联系: 弹性物体在发生形变后才能产生弹力三、巩固应用 (2分钟)1.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  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重点内容。板书设计12.弹性弹簧     摁   (压缩)再摁  (松开)     锯条     压 (弯)松手( 变直)     海绵     压 (瘪)松手 (原样)     注射器   推 (体积减小)松手 (弹回原来位置)     篮球     摁(摁瘪)松手(回到原样)物体  受到外力 形状或体积    去掉外力   恢复原样发生变化四、随堂检测:(5分钟)1.填空(1)物体受到外力后,( )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能( )原来的形状和体积.物体的这种性质叫( ).(2)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时,会产生一种恢复原来形状或体积的( ),这种力叫弹力.2.判断(1) 空气有弹性,所以篮球会弹的很高.( )(2) 弹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弹力是弹性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一种力 .( )3.举几个日常生活中应用弹性的例子

注意事项

本文(2021-2022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的身体教案 青岛版)为本站会员(xt****7)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