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doc

  • 资源ID:8919290       资源大小:761.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doc

第25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包括从联盟到对手、美苏“冷战”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三部分内容。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政策及苏联的对抗措施,双方以“冷战”方式进行的激烈争夺,但与此同时又有局部“热战”。作为必修一第八单元开篇一课,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两极世界的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即两极格局形成。此外又是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转变的起点,期间的历史走向主要是美苏两极全球性的对峙和争夺,其主要形式体现为“冷战”,当然也有局部地区的“热战”。伴随着两大主角美苏两国的争夺和在各自羽翼下的内部力量的消长,加之其他国际力量的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最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趋势。根据课标要求,要让学生了解美苏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正确理性的认识。二、 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已经对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等内容有所了解,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高一学生一般不具有认识问题深刻性和分析问题透彻性的能力,看问题具有表面性和肤浅性,所以对“冷战”政策形成的深刻原因和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还需要深刻理解和体会。此外对国际关系演变和决定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需要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还需要认识到: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决定的。基于此,在教学活动中,力求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基本史实。理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实施步骤。(2)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3) 理解美苏两国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就美苏两国在“冷战”状态下的对抗和矛盾的激化对世界和平和国际关系的影响进行深刻分析和理解。【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理解。(2) 注重启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理解美苏“冷战”造成了战后初期世界的动荡不安,以及对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2) 理解美苏争锋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美苏国家利益的争夺。(3) “冷战”背景下美苏双方的激烈争夺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五、 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六、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三巨头图片:教师:这张照片是在雅尔塔会议上拍摄的,名字叫做三巨头。那同学们知道“三巨头”分别是谁吗?学生:从左至右分别是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教师:这次会议后,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大家知道是什么变化吗?学生:欧洲衰落,逐渐形成了两极格局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讲授新课】(一) 从盟友到对手1.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一系列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 实质:美苏划分势力范围 影响: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二战改变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一句话:“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欧洲开始衰落,已不再是世界政治格局中心)材料二:“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美国想要称霸世界)材料三:“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苏联极力扩大对世界的影响,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凸显)总结:二战后,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欧洲走向衰落,美苏势均力敌,战时同盟基础消失,双方关系逐渐恶化。但二战刚刚结束,美苏双方都不愿也不敢重燃战火。因此采取了“冷战”的方式进行抗衡。(二) 美苏“冷战”1. 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2. 开始:序幕: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3. 政策(表现)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碎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三: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宣传画材料四:1949年,美国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下图为12国代表集会签约。 政治:杜鲁门主义 经济:马歇尔计划(实质: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一次大规模运用,是“冷战”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军事:北约组织4. 苏联对抗措施: 政治: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华沙组织(标志着美苏“冷战”局面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加剧了美苏对抗程度。)总结:正如美国在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力量的过程中欲进一步控制西欧一样,苏联在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时所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和组织中也渗透了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控制。因此两大阵营内部的关系和可能产生的矛盾对未来必将造成消极影响。(三)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多媒体展示:材料一: 德国分裂 柏林墙材料二: 三八线 美军仁川登陆1. 德国分裂2. 朝鲜分裂,朝鲜战争提问:造成德国和朝鲜分裂的原因是什么?(美苏在国家意识形态上的不同,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材料三: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越南战争也许是一场悲剧,美国本来是根本不应该闯进去的。”3. 越南战争4. 古巴导弹危机思考:古巴导弹危机反映了什么?古巴导弹危机说明,美苏的争夺由欧洲、亚洲扩展到美洲。古巴导弹危机虽然使美苏几近核战争的边缘,但后来仍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化解。这说明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双方对待战争态度谨慎,谁也不敢轻易动武。苏联最后从古巴运走导弹,说明当时战略优势仍在美国一方。【课堂小结】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为各种力量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和世界形势走向缓和。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消极:加剧世界局势紧张,造成国家分裂动荡积极:(1)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促进了第三世界的联合、崛起【随堂测试】1.如果你研究国际关系史,翻阅1947到1948年的旧报刊寻找史料,映入你眼帘最多的“关键词”将会是( A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铁幕演说、越南战争 D朝鲜战争、杜鲁门主义2. “这条线以西的欧陆各国,一直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受到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而这条线以东的欧洲国家的发展,则被打上了外国势力的明显印记。”上述内容出自( D )A开罗宣言 B大西洋宪章 C联合国宪章 D马歇尔计划3.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C )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4.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Bradley在1951年5月15日国会听证会上说:“红色中国不是一个寻求统治世界的强大国家。坦率地讲,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意见是,这个战略将使我们卷入一场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的战争。”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B )A中国的内战B朝鲜战争 C越南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七、 板书设计第25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资本主义阵营欧洲冷战美洲“冷战”:古巴导弹危机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西德东德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组织亚洲局部“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杜鲁门主义美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苏联社会主义阵营

注意事项

本文(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doc)为本站会员(jian****018)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