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训练: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检测》

  • 资源ID:8874417       资源大小:61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训练: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检测》

111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回答12题。1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A史前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 D后工业化时期2对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析:第1题,歌词描述的是农业文明时期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活动。第2题,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在局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可持续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提出的。答案:1.B2.C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妙玉把梅花瓣上的白雪收集在一个坛子里,在地下埋了三年,再拿出来泡茶喝。而在今天的某些城市,这样的雅趣已不可能有了。煤烟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如果再像妙玉一样收集“纯洁”的水,不知含有多少致癌物质,哪里能喝?有关城市已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几种观点,其中最合理的是()A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B先投入大量资金治理,再发展经济C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治理环境D在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经济4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A严格限制私家车的发展B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C扩大湿地面积D广泛植树造林解析:第3题,可持续发展符合生态系统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前提和根本,因此发展经济首先一定要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第4题,人们一般把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不仅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存繁殖,乃至大量死亡,而且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并危及人体健康。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答案:3.D4.B(2011青岛高一检测)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回答57题。5图中处所填内容应是()A改善环境质量B人类与环境统一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物质资料生产答案:A6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D人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答案:D7协调人地关系的首要问题是()A控制人口规模B转变发展模式C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D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答案:A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完成89题。8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C经济发展指标保持在相同水平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9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A19851990年 B19901995年C19952000年 D20002005年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年到1995年之间,该地经济发展指数不断提高、环境污染指数不断降低,但资源能源消耗指数却基本维持在0.6的较高水平。而19952000年期间,该地的环境污染指数略有提高,但资源能源消耗指数显著下降,经济发展指数也有较大提高,因此该时期是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答案:8.B9.C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1011题。10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深刻的环境危机A BC D11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实现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解析:第10题,中国面临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11题,我国人口问题突出表现为增长过快,应首先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答案:10.C11.B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完成1213题。12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AK2线 BAC曲线CAD曲线 DAB曲线13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控制城市化进程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集中布置城市用地分散城市职能A BC D解析:第12题,从图像中可见四条曲线中只有AB这条曲线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质量直线下降并超出了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第13题,北京市发展应由集中向分散发展,项说法显然不对。答案:12.D13.A(2011武汉高一检测)绿色住宅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一些城市的新建住宅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其目标是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1415题。14下列内容符合绿色住宅要求的是()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公用地中绿地和停车场各占一半隔音效果好,噪声低A BC D15下列住宅(我国)布局能达到绿色住宅光照、通风要求的是()A住宅区建筑取正北或正南朝向B住宅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方向C北方住宅区的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D南方住宅区的走向应呈东南西北方向解析:第14题,绿色住宅是一种环保型住宅。这种住宅要求供热、制冷要使用清洁能源;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要低于规定标准;隔音效果要好,噪声要低。第15题,为了保证居住区街道两侧的建筑物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城镇街道宜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住宅区应当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下风方向,工业区的上风方向。答案:14.B15.C二、综合题(共40分)16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6分)(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4分)(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8分)(3)N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有哪些?(4分)解析:(1)读图可知,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空间分布规律为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2)M地区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经济发展中资源、能源不足。(3)N地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答案:(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2)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不足。(3)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脆弱。17(2011西安高一检测)下面两图中,图甲的曲线表示年等降水量线,A所示区域是位于渭河以北的渭北黄土高原,如今这里已成为“陕西苹果”这一绿色果品的主要产区。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1)过去渭北黄土高原区是常年种粮,常年薄收,试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2)分析渭北黄土高原区适宜种植苹果的生态条件。(6分)(3)为了保证“绿色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科技人员与果农们摸索了果、畜、沼、窖、草“五配套苹果园”生态生产模式(见图乙)。分析该生产模式为什么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生产“绿色苹果”?(6分)(4)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为什么?(6分)答案:(1)渭北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500毫米,光照、热量比较充足,但降水不足和水源缺乏,不适宜粮食的种植。(2)渭北黄土高原区海拔较高,光照强,气温的日较差大;土层深厚,土壤中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含量高;远离工业发达的地区,环境清洁,无污染;地广人稀,土地辽阔。(3)沼渣和沼液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施入果园,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由于沼液含有大量的养分和抗生素,对影响果树生长的病虫害有防治作用,也减少了农药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了苹果无公害无污染。(4)大面积的果树和草被,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减少旱灾的作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111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训练: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检测》)为本站会员(青****)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