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理论力学选择题集(含问题详解)

  • 资源ID:87437405       资源大小:1.40M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理论力学选择题集(含问题详解)

word理论力学 1-1. 两个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作用线沿同一直线。这是(A)它们作用在物体系统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B)它们作用在刚体系统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C)它们作用在刚体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D)它们作用在变形体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1-2.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F1和F2,若 F1 = - F2,则表明这两个力(A) 必处于平衡;(B)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一定平衡;(D) 必不平衡。1-3. 若要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一组平衡力系,而不改变原力系的作用效果,则它们所作用的对象必需是(A) 同一个刚体系统;(B) 同一个变形体;(C) 同一个刚体,原力系为任何力系;(D) 同一个刚体,且原力系是一个平衡力系。1-4.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中的两个分力和它们的合力的作用围(A) 必须在同一个物体的同一点上;(B) 可以在同一物体的不同点上;(C) 可以在物体系统的不同物体上;(D) 可以在两个刚体的不同点上。1-5. 若要将作用力沿其作用线移动到其它点而不改变它的作用,则其移动围(A) 必须在同一刚体;(B) 可以在不同刚体上;(C) 可以在同一刚体系统上;(D) 可以在同一个变形体。1-6.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的适用围是(A) 只适用于刚体的部;(B) 只适用于平衡刚体的部;(C) 对任何宏观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D) 只适用于刚体和刚体系统。1-7. 作用在刚体的同平面上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它们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这是刚体平衡的(A) 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B) 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C)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D) 非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1-8. 刚化公理适用于(A) 任何受力情况下的变形体;(B) 只适用于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变形体;(C) 任何受力情况下的物体系统;(D) 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1-9. 图示A、B两物体,自重不计,分别以光滑面相靠或用铰链C相联接,受两等值、反向且共线的力F1、F2的作用。以下四种由A、B所组成的系统中,哪些是平衡的?F2F1BA(A)F2F1BA(B)F2F1CBA(C)F2F1BA(D)1-10. 图示各杆自重不计,以下四种情况中,哪一种情况的BD杆不是二力构件?(A)PCDAB(B)PCDAB(C)PCDABB(D)PCDAQ1-11图示ACD杆与BC杆,在C点处用光滑铰链连接,A、B 均为固定铰支座。若以整体为研究对象,以下四个受力图中哪一个是正确的。PDCBARBRAPDCBA(A)RBRAPDCBA(B)RBRAPDCBA(C)RBYAXAPDCBA(D)1-12图示无重直角刚杆ACB,B端为固定铰支座,A端靠在一光滑半圆面上,以下四图中哪一个是ACB杆的正确受力图。CABPRBRAP(A)RBRAP(B)RBRAP(C)(D)RBRAP1-13图示无重直杆ACD在C处以光滑铰链与直角刚杆BC连接,若以整体为研究对象,以下四图中哪一个是正确的受力图。RBRAP(B)RBRAP(D)RBRAP(A)RBYAXAP(C)BDCAP1-14图示三角拱,自重不计,若以整体为研究对象,以下四图中哪一个是其正确的受力图。CBAPRBRA(A)PRBRA(B)PRBRA(C)PRBRA(D)PADBPYAXARBP(A)mAYARBXAP(C)mAXBYBYAXAP(D)mARBP(B)RA1-15图示梁AD ,A端为固定端,B处由一无重直杆支撑。以下四图中哪一个是其正确的受力图。1-16图示无重直杆AB ,A端为固定端,B端为滚轴支座。以下四图中哪一个是其正确的受力图。BA30°PYAXAP(A)RB30°mAYAXAP(C)RB30°PmARA(D)RB30°mARAP(B)RB1-17图示三角梯架,A为固定铰支座,B为滚轴支座,C为铰链。以下所取研究对象的受力图,哪一个是正确的?BACP(A)RBRACBAPTRAYCXCP(B)TNBXAYAXCYCP(C)NBXAYAP(D)1-18图示曲柄连杆机构OAB,O为光滑圆柱轴承,A为光滑铰链,B为光滑滑块,曲柄、连杆和滑块的自重不计。以下四图中哪一个是所选研究对象的正确受力图。RORAQ(A)PBOAQXOYONPQ(D)RBPN1N2(B)NPRBRAYOXOQ(C)1-19图示曲柄滑道机构OA为曲柄,A为滑块,可在T形滑槽的光滑垂直槽上下滑动,整个滑槽可沿两个光滑水平滑道B、C左右滑动。若曲柄、滑块和滑槽的自重忽略不计。以下四图中哪一个是所选研究对象的正确受力图。PQRORAQ(A)NCNBYOXOPQ(B)NCNBRAP(C)NANCNBYOXOPQ(D)1-20图示杆件结构,AB、CD两杆在其中点E由铰链连接,AB与水平杆GB在B处铰接,BG与CD杆在D处光滑接触,各杆重不计,G处作用一铅垂向下的力P。以下四图中哪一个是所选研究对象的正确受力图。DEBCAPRCRENDEDC(A)RCRA(B)PYCXCYAXA(D)PRD(C)PRB1-21AB与CD两杆在E点由光滑铰链连接,A、C为固定铰支座,D和B端各装一光滑的滑轮,滑轮上挂一重物P,由无重细绳绕过滑轮后固定在铅垂墙上。以下四图中哪一个是所选研究对象的正确受力图。FPEDCBA(C)TBPREXAYATDTFREYCXC(A)PXAYAYCXC(B)TFPXAYAYCXC(D)1-22无重直杆AC的A端靠在光滑的铅垂墙上,B处为光滑接触点,C端挂一重为P的重物,以下四图中哪一个是其正确的受力图,且直杆处于平衡。PBCARARBP(A)RARBP(B)RARBP(C)RARBP(D)1-23AB为一均质直杆,一端靠在光滑的斜面上,另一端靠在一光滑的圆弧面上,以下四图中哪一个是其正确的受力图,且杆处于平衡。BAPRBRA(D)PRBRA(B)PRBRA(C)PRBRA(A)2-1. 作用在刚体上两个不在一直线上的汇交力F1和F2,可求得其合力R = F1+ F2,则其合力的大小(A) 必有R = F1 + F2 ;(B) 不可能有R = F1 + F2 ;(C) 必有R > F1、R > F2 ;(D) 可能有R < F1、R < F2。2-2. 以下四个图所示的力三角形,哪一个图表示力矢R是F1和F2两力矢的合力矢量F1F2R(A)F1F2R(B)F1F2R(C)F1RF2(D)2-3. 以下四个图所示的是一由F1、F2、F3三个力所组成的平面汇交力系的力三角形,哪一个图表示此汇交力系是平衡的F1F2F3(A)F1F2F3(B)F1F2F3(C)F1F2F3(D)2-4. 已知F1、F2 、F3为作用于刚体上的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其各力矢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该力系F1F2F3(A)有合力R = F1;(B)有合力R = F3; (C)有合力R = 2F3;(D)无合力。432F4F3F21F1yx2-5. 下图所示四个力F1 、F2 、F3 、F4,下列它们在x轴上的投影的计算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 X1 = - F1sin1;(B) X2 = - F2cos2;(C) X3 = - F3cos(180°+3);(D) X4 = - F4sin4。2-6图示四个力F1、F2、F3、F4 ,下列它们在y轴上的投影的计算式中,哪些是正确的?432F4F3F21F1yx(A) Y1 = F1cos1;(B) Y2 = F2sin2;(C) Y3 = F3sin3;(D) Y4 = F4cos4。2-7一个力沿两个互相垂直的轴线的分力与该力在该两轴上的投影之间的关系是(A) 两个分力分别等于其在相应轴上的投影;(B) 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等于其在相应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值;(C) 两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等于其在相应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值;(D) 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等于其在相应轴上的投影。2-8. 一个力沿两个互不垂直的相交轴线的分力与该力在该两轴上的投影之间的关系是(A) 两个分力分别等于其在相应轴上的投影;(B) 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等于其在相应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值;(C) 两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等于其在相应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值;(D) 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等于其在相应轴上的投影。30°45°QPDBCA2-9. 四连杆机构ABCD,B、C为光滑铰链,A、D为固定铰支座,受图示两力P和Q的作用。若要使此机构在图示位置处于平衡,则有(A) P = -0.61Q (B) P = 1.22Q (D) P = 0.707Q EQPDCA60°30°B2-10. 图示两等长的杆件AB、CD,AB杆的中点E固定一销钉,销钉可在杆CD的光滑直槽中相对滑动,若销钉又位于杆CD的中点,并在D端挂一重物P,问使此机构在水平力Q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有(A) P = Q(B) RC = P(C) RA = Q(D) NB = QPCBA(A)PCBA(B)PCBA(D)PCA(C)2-11. 图示直杆重量不计,两端分别以铰链与一可在光滑的水平和垂直滑槽滑动的滑块A和B连接,若在细杆的中点C作用一力P>0。下列四图的作用力中,哪一个可使细杆处于平衡?2-12. 图示机构中各杆的自重均忽略不计。其中各杆哪些是二力构件?OEPmDCAB(A) OA是二力构件。(B) ABC是二力构件。(C) BE是二力构件。(D) CD是二力构件。2-13. 图示系统摩擦忽略不计,球重为P,三角木块重量不计挡块G高度为h。为使系统处于平衡,下述说法哪个是正确的?PGh(A) 能使系统平衡的h值是唯一的。(B) 任意h值都能使系统平衡。(C) 无论h取何值,系统均不能平衡。(D) 只要h值在某一围,系统就处于平衡。2-14. 图示系统杆与光滑铅直墙的夹角为,AB为均质杆,杆AB靠在固定的光滑圆销C上。下述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CBA(A) 能使杆AB平衡的值是唯一的。(B) 能使杆AB平衡的值不是唯一的,而是有某一个围。(C) 任何的值都不能使杆AB平衡。(D) 只要AB杆的重心在销子C的外侧,则任意小于90º的值都能使杆AB平衡。3-1作用在刚体上的力F对空间一点O的矩是FO(A)一个通过O点的固定矢量;(B)一个代数量;(C)一个自由矢量;(D)一个滑动矢量。yFO3-2作用在刚体上的力F对通过O点的某一轴y的矩是(A)一个通过O点的固定矢量;(B)一个纯数量;(C)一个自由矢量;(D)一个滑动矢量。FF3-3作用在刚体的任意平面的空间力偶的力偶矩是(A)一个方向任意的固定矢量;(B)一个代数量;(C)一个自由矢量;(D)一个滑动矢量。3-4以下四种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A)力在平面的投影是个矢量;(B)力对轴之矩等于力对任一点之矩的矢量在该轴上的投影;(C)力在平面的投影是个代数量;(D)力偶对任一点O之矩与该点在空间的位置有关。3-5. 以下四种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力对点之矩的值与矩心的位置无关。(B) 力偶对某点之矩的值与该点的位置无关。(C)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可以用一个力的作用来与它等效替换。(D) 一个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相互平衡。3-6. 图示用羊角锤拔钉子,下面四图所示的作用力中,哪一种是最省力的?P(D)P(C)P(B)P(A)4-1. 以下四种情况(F1 = F2 = F)的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A)力F1与F2对圆轮的作用是等效的;F1rF2r(B)力F1与F2和M对圆轮的作用是等效的;rF1M=2FrF2r(C)力F1与F2对圆轮的作用是等效的;rF1F2r(D)力F1与F2对圆轮的作用是等效的;rF1F2r4-2. 以下四种情况(F1 = F2 = F)的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A)力偶(F,F)与力2F对圆轮的作用是等效的;2FFFrr(B)力F1与力F2和力偶M对圆轮的作用是等效的;F2F1M=Fr(C)力F1与力F2和力偶M互相平衡;F2F1M=Fr(D)力F与力偶M互相平衡。FM=Frr4-3. 图示平面一力系(F1, F2, F3, F4) F1 = F2 = F3 = F4 = F,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BAOF4F3F2F1(A)作用线过B点的合力;(B)一个力偶;(C)作用线过O点的合力;(D)平衡。4-4图示为作用在刚体上的四个大小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力(F1, F2, F3, F4) F1 = F2 = F3 = F4 = F所组成的平面任意力系,其简化的最后结果为BAOF4F3F2F1(A) 过O点的合力;(B) 力偶;(C) 平衡;(D) 过A点的合力。4-5图示为作用在刚体上的四个大小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力(F1, F2, F3, F4) F1 = F2 = F3 = F4 = F所组成的平面任意力系,其简化的最后结果为AOF4F3F2F1(A)过O点的合力;(B)力偶;(C)平衡;(D)过A点的合力。4-6图示为作用在刚体上的四个大小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力(F1, F2, F3, F4) F1 = F2 = F3 = F4 = F所组成的平面任意力系,其简化的最后结果为BAOF4F3F2F1(A)过A点的合力;(B)力偶;(C)平衡;(D)过O点的合力。CF1F2F3xyAB4-7. 图示刚体在一个平面汇交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以下四组平衡方程中哪一组是不独立的(A)SmA(F) = 0, SmB(F) = 0;(B)SX = 0, SY = 0;(C)SX = 0, SmA(F) = 0;(D)SmA(F) = 0, SmC(F) = 0。yFXOAx4-8图示刚体在一个平面平行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以下四组平衡方程中哪一组是不独立的(A)SY = 0, SmO(F) = 0;(B)SX = 0, SmO(F) = 0;(C)SX = 0, SmO(F) = 0;(D)SmO(F) = 0, SmA(F) = 0。BAFxyOmC4-9图示刚体在一个平面任意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以下四组平衡方程中哪一组是不独立的(A)SX = 0, Sx = 0, SmA(F) = 0;(B)SmO(F) = 0, SmA(F) = 0, SmB(F) = 0;(C)SmO(F) = 0, SmC(F) = 0, SY = 0;(D)SX = 0, SY = 0, SmO(F) = 0。BCxAFyOm4-10图示刚体在一个平面任意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以下四组平衡方程中哪一组是不独立的(A)SX = 0, SmO(F) = 0, SmA(F) = 0;(B)SmO(F) = 0, SmA(F) = 0, SmB(F) = 0;(C)SmA(F) = 0, SmC(F) = 0, SY = 0;(D)SX = 0, SmA(F) = 0, SmB(F) = 0。4-11下图所示的四种结构中,各杆重忽略不计,其中哪一种结构是静定的(A)(B)(C)(D)4-12下图所示的四种结构中,梁、直角刚架和T型刚杆的自重均忽略不计,其中哪一种结构是静不定的(A)(B)(C)(D)4-13下图所示的四种结构中,哪一种结构是静不定的(A)(B)(C)(D)4-14下图所示的四种机构中,P为已知,m为未知,判断其中哪一个机构中的未知量数超过它所能列出的独立平衡方程数PPm(A)Pm(B)Pm(C)PPm(D)qaL/2L/2QQPBAm4-15图示结构,其对A点之矩的平衡方程为(A) SmA(F) = m + Psinq× L/2 + 2Qa + mA = 0(B) SmA(F) = -m - Psinq× L/2 + Qa = 0(C) SmA(F) = -mL - P × L/2 + Qa/2 + mA = 0(D) SmA(F) = -m - Psinq× L/2 + Qa + mA = 0m45°QQ21aLLLBA4-16图示结构,其对A点之矩的平衡方程为(A) SmA(F) = Qa + m + NB×Ö17 × L/2 = 0(B) SmA(F) = -Qacos45° - m×2L + NB× 2×2L/Ö5 + NB×L/Ö5 = 0(C) SmA(F) = -Qa - m + NB× 2×2L/Ö5 + NB×L/Ö5 = 0(D) SmA(F) = -Qa - m + NB×Ö17 × L/2 = 0LL/22LqaQQPBA14-17. 图示结构,其对A和B点之矩的平衡方程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 åmA(F) = -Q×a - q×2L×L + NB×2L = 0(B) åmA(F) = -P×L/Ö5 -Q×a - q×2L×L + NB×2L = 0(C) åmA(F) = P×L/Ö5 -2Q×a - q×2L×L + NB×2L = 0(D) åmB(F) = -Q×3L/2 + q×2L×L + YA×2L = 04-18图示机构,以整体为对象,其对O点之矩的平衡方程为mjjO2LLPBA(A) åmO(F) = m + P×L×sinj = 0(B) åmO(F) = - m + SA×L + P×L×sinj = 0(C) åmO(F) = - m + P×L×sinj + NB×3L×cosj = 0(D) åmO(F) = m + P×L×sinj + SA×L + NB×3L×cosj = 04-19图示机构,以整体为对象,其对O和B点之矩的平衡方程中,哪些是正确的OjjmLLLQPBA(A) åmO(F) = - m - XA×L×sinj + YA×L×cosj - Q×2L×cosj - P× L×sinj + NB×3L×cosj = 0(B) åmO(F) = - m - Q×2L×cosj - P× L×sinj + NB×3L×cosj = 0(C) åmB(F) = - m - XA×2L×sinj - YA×2L×cosj + Q×L×cosj = 0(D) åmB(F) = - m- XO× L×sinj - YO×3L×cosj+ Q×L×cosj = 0EDL/2L/2L/2L/2q54321CL/4PBA4-20图示结构,以下所列的力矩平衡方程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 以AB为研究对象:åmA(F) = -q×L×L/2 + S2×L/2 - P×3L/4 = 0(B) 以ABCDE整体为研究对象:åmA(F) = -q×2L×L + S2×L/2 + S3×3L/2 - P×3L/4 + YB×L + NC×2L = 0(C) 以BC为研究对象:åmB(F) = -q×L×L/2 S3×L/2 S5×L/2 + NC×L = 0(D) 以ABCDE整体为研究对象:åmA(F) = -q×2L×L - P×3L/4 + NC×2L = 0EDC60°m2m1LLLBA4-21图示机构,以整体为对象,其对A点之矩的平衡方程为(A) åm = - m1 + m2 = 0(B) åm = - m1 + m2 + NE×L/Ö3 = 0(C) åm = - m1 + m2 + NE×L = 0(D) åm = - m1 + m2 + RC×LÖ3/2= 04-22图示机构,以整体为对象,以下所列的平衡方程中,哪一个是正确的OCP60°30°BAmLL(A) åX = XO - N×cos30° = 0(B) åmO(F) = m - P×r×sin30° = 0(C) åmO(F) = - m + NB×L = 0(D) åmO(F) = - m + NB×(L + r/Ö3) + NC×(2L + r/Ö3) = 04-23图示结构,以下所列的力矩平衡方程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EDrL30°LLPBA(A) 以ADB为研究对象:åmA(F) = NB×2L + YD×L = 0(B)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åmA(F) = - P×(L+r) + NB×2L = 0(C) 以CDE和滑轮为研究对象:åmD(F) = - P×r - T×(L r) + XE×L + SBC×L×sin30° = 0(D)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åmA(F) = - P×(L+r) + NB×2L - T×(L r) = 0PODCqmALb4-24图示机构,以整体为对象,以下所列的平衡方程中,哪一个是正确的B(A) åmO(F) = - m + P×b = 0(B) åmO(F) = - m + NA×b/cosq + ND×L = 0(C) åmO(F) = - m + P×b + ND×L = 0(D) åmO(F) = - m + P×b + NA× b/cosq + ND×L = 0OjmaabLPDCBA4-25图示机构,以整体为对象,以下所列的平衡方程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 åmO(F) = m - P×b = 0(B) åmO(F) = m - P×b - NA×(b-L)/sinj = 0(C) åmO(F) = m - P×b - NC×a + ND×a = 0(D) åmO(F) = m - P×b - NA×(b-L)/sinj - NC×a + ND×a = 04-26图示机构,以下所列的平衡方程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bbFEDC45°30°LLQPBA(A)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åmO(F) = - P×L + Q×a = 0(B) 以AB杆和AD钩为研究对象:åmO(F) = - P×L + Q×a = 0(C)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åmO(F) = - P×L + Q×a - RAB×Lsin15° = 0(D)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åmO(F) = - P×L + Q×a + NF×b - NE×b = 060mLLPBA4-27图示机构,以整体为对象,以下所列的平衡方程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 åmB(F) = m + P×2L = 0(B) åmA(F) = m + P×3L/4 = 0(C) åmA(F) = m + P×3L/4+ NE×L/4 = 0(D) åmB(F) = m + P×3L/4 - YA×L - XA×L×Ö3/2= 0F4BAF1F2F34-28. 图示平面力系向A点简化得主矢RA和主矩MA ,向B点简化得主矢RB和主矩MB。以下四种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 RA=RB,MA=MB。(B) RA¹RB,MA=MB。(C) RA¹RB,MA¹MB。(D) RA=RB,MA¹MB。aAB5-1图示木梯重为P,B端靠在铅垂墙上,A端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地面为绝对光滑,木梯与墙之间有摩擦,其摩擦系数为 f,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为a。以下四种条件的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A) a < arctg f 杆能平衡(B) a = arctg f 杆能平衡(C) 只有当a < arctg f 杆不平衡(D) 在0° < a < 90° 时,杆都不平衡5-2. 已知物块重为P,放在地面上,物块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其摩擦角为jm=20°,物块受图示Q力的作用,若Q=P,以下四种情况,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jm (A)a=25°,一定不平衡QPaQPajm (B)a=25°,一定平衡QPajm (C)a=20°,临界平衡QPajm (D)a=20°,一定平衡a5-3. 如图所示,用钢契劈物,接触面间的摩擦角为jm,劈入后欲使契子不滑出,契子的夹角a应为(A) a>2jm(B) a<2jm(C) a>jm(D) a=jmaa5-4. 图示压延机由两轮构成,若烧红的铁板与铸铁轮接触处的摩擦系数为f,摩擦角为jm=arctg f,以下四种a角(铁板与铸铁轮接触点的圆心角)的情况,哪一种能使铁板被自动压延而进入滚轮。(A) a<jm(B) a>90°-jm(C) a>jm(D) a<90°-jm5-5. 图示以后轮发动的汽车在粗糙地面上行驶时,其后轮受发动机的主动力偶m的作用,前轮受轮轴上的水平推力P的作用,在下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A、B为汽车的前后轮与地面之间有滚动摩阻的情况,C、D为汽车的前后轮与地面之间无滚动摩阻的情况),哪一个是正确的受力分析图。mWNM(A)后轮WNmMF(C)后轮PWNM(B)前轮WNPF(D)前轮5-6. 图示以后轮发动的汽车在粗糙地面上行驶时,其后轮受发动机的主动力偶的作用,前轮受轮轴上的水平推力的作用,在下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A、B为汽车的前后轮与地面之间有滚动摩阻的情况,C、D为汽车的前后轮与地面之间无滚动摩阻的情况),哪一个是正确的受力分析图。mPmWNFM(A)后轮WNM(C)后轮WNF(B)前轮WNPM(D)前轮5-7. 图示物块重W=20kN,受力P=2kN的作用,地面的摩擦角为。以下四种情况所列的静滑动摩擦力,哪些是正确的?P(A)F=2kN60ºP(B)Fmax=4kN60ºP(C)Fmax60ºP(D)5-8. 图示为一方桌的对称平面,水平拉力P和桌子重W都作用在对称平面,桌腿A、B与地面之间的静滑动摩擦系数为f。若在对称平面研究桌子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以下四种情况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WPBA(A) 当P=fW时,滑动摩擦力为FAmax=FBmax=fW/2。(B) 当P=fW时,滑动摩擦力FAmax<FBmax>fW/2。(C) 当P<fW时,滑动摩擦力FA=FB=fW/2。(D) 当P>fW时,滑动摩擦力FA+FB=fW。6-1. 图示的力分别在x、y、z三轴上的投影为P543xyz(A) X=2Ö2P/5, Y=3Ö2P/10, Z=Ö2P/2(B) X=2Ö2P/5, Y= - 3Ö2P/10, Z= - Ö2P/2(C) X= - 2Ö2P/5, Y=3Ö2P/10, Z=Ö2P/2(D) X= - 2Ö2P/5, Y= - 3Ö2P/10, Z=Ö2P/2xzP543y6-2. 图示的力分别在x、y、z三轴上的投影为(A) X= - 3Ö2P/10, Y= 2Ö2P/5, Z= - Ö2P/2;(B) X= - 2Ö2P/5, Y= 3Ö2P/10, Z= - Ö2P/2;(C) X= 3Ö2P/10, Y= - 2Ö2P/5, Z= - Ö2P/2;(D) X= 2Ö2P/5, Y= 3Ö2P/10, Z= - Ö2P/2.P543xyz6-3. 图示的力分别对x、y、z三轴之矩为(A) mx(F)= - 3P, my(F)= - 4P, mz(F)=2.4P;(B) mx(F)=3P, my(F)=0, mz(F)= - 2.4P;(C) mx(F)= - 3P, my(F)=4P, mz(F)=0;(D) mx(F)=3P, my(F)=4P, mz(F)= - 2.4P;P543xyz6-4. 图示的力分别对x、y、z三轴之矩为(A) mx(F)=2Ö2P, my(F)= - 3Ö2P/2, mz(F)= - 6Ö2P/5;(B) mx(F)= - 2Ö2P, my(F)=3Ö2P/2, mz(F)= 6Ö2P/5;(C) mx(F)= 2Ö2P, my(F)= - 3Ö2P/2, mz(F)= 0;(D) mx(F)= - 2Ö2P, my(F)= 3Ö2P/2, mz(F)= 0;点作曲线运动时,其切向加速度和副法向加速度分别是 (A) (B) (C) (D) 7-1. 已知点沿其轨迹的运动方程为s = b + ct,式中b、c均为常量,则(A) 点的轨迹必为直线;(B) 点的轨迹必为曲线;(C) 点必作匀速运动;(D) 点的加速度必为零。7-2. 点沿其轨迹运动时(A) 若atº 0、,an¹ 0则点作变速曲线运动;(B) 若at = 常量、an¹ 0,则点作匀变速曲线运动;(C) 若at¹ 0、anº 0,则点作变速曲线运动;(D) 若at¹ 0、anº 0,则点作匀速直线运动。7-3. 若点作匀变速曲线运动,则(A) 点的加速度大小½a½ = 常量(B) 点的加速度矢量a = 常量(C) 点的切向加速度矢量at= 常量(D) 点的切向加速度大小½at½ = 常量7-4. 点作曲线运动时,在其运动过程中的某瞬时(A) 可能有½v½¹ 0 , ½a½ = 0(B) 不可能有½v½ = 0 , ½a½¹ 0(C) 可能有½v½ = 0 , ½a½ = 0(D) 不可能有½v½ = 0 , ½a½ = 07-5. 点作曲线运动时,(A) 若始终有va,则必有½v½ = 常量(B) 若始终有va,则点必作匀速圆周运动(C) 不可能存在某瞬时有v/a(D) 若某瞬时v = 0,则其加速度a必等于零7-6. 点沿图示螺旋线自外向运动,它走过的弧长与时间的一次方成正比,则该点(A) 越跑越快;(B) 越跑越慢;(C) 加速度越来越大;(D) 加速度越来越小。at(A)vat(B)vat(D)vat(C)v7-7. 点沿下图所示的轨迹作减速曲线运动,以下四种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组合,哪一种是可能的?7-8. 一质点从高为处以初速度垂直下落,选轴垂直向上(如图),则该点的运动方程为vyhoM(A)(B)(C)(D)7-9. 点M沿图示曲线AOB运动,曲线由AO、OB两圆弧组成,AO段圆弧的半径R1 = 18m,OB段圆弧的半径R2 = 24m,取两圆弧交接处O为弧坐标的原点,其正负方向规定如图。已知点的运动方程为式中s以米计,t以秒计。则点从运动开始算起的5秒走过的路程为M+-R1R2so(A) 2m (B) 16m (C) 13m (D) 9m7-10. 图示点作圆周运动,弧坐标的原点在o点,弧坐标的正负方向规定如图。点的运动方程为:式中以厘米计,以秒计。当点第一次到达y坐标值最大的位置时,点的加速度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分别为oMsyxR(A)(B)(C)(D)7-11. 矿山升降机以初速v0开始上升,其加速度的变化规律为:式中b为常数。取oy轴铅垂向下,升降机初始位置的y坐标为y0,则升降机的运动方程为:xy0yaV0(A)(B)(C)(D)8-1. 下图所示机构均由两曲柄O1A、O2B和连杆AB组成,且图示瞬时均有O1A/O2B。在下列四图中,当O1A、O2B两曲柄转动时,哪一种情况的杆AB作平移运动O2aAO2O1a(A)BAO2O1aa(B)BAO2O12aa(C)BAO1aa(D)8-2. 平移刚体上点的运动轨迹,(A) 必为直线;(B) 必为平面曲线;(C) 不可能是空间曲线;(D) 可能是空间曲线。8-3. 某瞬时刚体上任意两点A、B的速度分别用vA 、vB表示,则(A) 当刚体作平移时,必有½vA½=½vB½;(B) 当½vA½=½vB½时,刚体必作平移;(C) 当刚体作平移时,必有|vA|=|vB|,但vA与vB的方向可能不同;(D) 当刚体作平移时,vA与vB的方向必然相同,但可能有|vA|¹|vB|。8-4. 刚体作定轴转动时(A) 其上各点的轨迹必定为一圆;(B) 某瞬时其上任意两点的法向加速度大小与它们到转轴的垂直距离成反比;(C) 某瞬时其上任意两点的加速度方向互相平行;(D) 某瞬时在与转轴垂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加速度方向互相平行。8-5. 刚体作定轴转动时(A) 其上各点的轨迹不可能都是圆弧;(B) 某瞬时其上任意两点的速度大小与它们到转轴的垂直距离成正比;(C) 某瞬时其上任意两点的速度方向都互相平行;(D) 某瞬时在与转轴垂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加速度方向都互不平行。8-6. 某瞬时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w和角加速度e都是一代数量(A) 当e>0时,刚体作加速转动;(B) 只要e<0,则刚体必作减速运动;(C) 当w<0, e<0时,则刚体作减速运动;(D) 当w<0, e>0时,则刚体作减速运动。8-7. 一直角形杆件绕定轴转动,在图示瞬时其转动的角速度为w,角加速度为e,它们的方向如图所示。以下四图所示,杆上点B的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方向,哪一个图是完全正确的vBeaBtowABaBn(A)owABvBeaBtaBn(B)eowABvBaBtaBn(C)owABvBeaBtaBn(D)OCDAB8-8. 图示汽车路过十字路口,在转弯时,由A到B这一段路程中,若已知车体尾部C、D两角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C和vD,C、D之间的距离为d,则汽车绕定轴O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A)(B)(C)(D)8-9. 图示机构中,已知o1A=o2B=AC=a,o1o2=AB=2a,曲柄o1A以匀角速度w朝顺时针方向转动。在图示位置时,o1、A、C三点位于同一铅直线上,E点为AB的中点,则此时以下所示的点C和E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Do1o2ABEw(A) (B)(C)(D)8-10. 刚体作定轴转动时,其上某点A到转轴的距离为R。为求出刚体上任一点B(到转轴的距离已知),在某瞬时的加速度的大小。以下四组条件,哪一个是不充分的?(A) 已知点A的法向加速度和该点B的速度。(B) 已知点A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C) 已知点A的速度和该点B的全加速度的方向。(D) 已知点A的法向加速度和该点B的全加速度的方向。8-11. 刚体绕定轴转动时,以下四种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 当转角j>0时,角速度w为正;(B) 当角速度w>0时,角加速度e为正;(C) 当w与e同号时为加速转动,当w与e反号时为减速转动;(D) 当e>0时为加速转动,当e<0时为减速转动。8-12. 刚体绕定轴转动时,以下四图所示的运动状态,哪些是可能的?图(A)中A、B、C三点为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且aA=aB=aC;图(B)中A、B、C三点为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且vA=vB=vC;图(C)中vA与aA共线;图中A、B、C三点为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的中点,且vA=vB=vC。aCaBaACBA(A)vCvBvACBA(B)vCvBvACBA(D)aAvAA(C)aaMO(b)aMO(c)8-13. 圆盘绕O轴作定轴转动,其边缘上一点M的加速度a如下列各图所示,以下所列的四组列式中,哪一组符合图示的实际情况?aMO(a)(A) (a)e=0、w¹0, (b)e¹0、w=0, (c) e=0、w¹0;(B) (a)e¹0、w=0, (b)e¹0、w¹0, (c) e¹0、w=0;(C) (a)e¹0、w=0, (b)e¹0、w¹0, (c) e=0、w¹0;(D) (a)e¹0、w¹0, (b)e=0、w¹0, (c) e¹0、w¹0。9-1. A、B两点相对于地球作任意曲线运动,若要研究A点相对于B点的运动,则(A) 可以选固结在B点上的作平移运动的坐标系为动系;(B) 只能选固结在B点上的作转动的坐标系为动系;(C) 必须选固结在A点上的作平移运动的坐标系为动系;(D) 可以选固结在A点上的作转动的坐标系为动系。9-2.点的合成运动中(A) 牵连运动是指动点相对动参考系的运动;(B) 相对运动是指动参考系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C) 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是指动参考系对定参考系的速度和加速度;(D) 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是该瞬时动系上与动点重合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9-3. 和两式(A) 只有当牵连运动为平移时成立;(B) 只有当牵连运动为转动时成立;(C) 无论牵连运动为平移或转动时都成立;(D) 无论牵连运动为平移或转动时都不成立。9-4.点的速度合成定理(A) 只适用于牵连运动为平移的情况下才成立;(B) 只适用于牵连运动为转动的情况下才成立;(C) 不适用于牵连运动为转动的情况;(D) 适用于牵连运动为任意运动的情况。(A) 绝对速度为牵连速度和相对速度所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B) 牵连速度为绝对速度和相对速度所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C) 相对速度为牵连速度和绝对速度所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D) 相对速度、牵连速度和绝对速度在任意轴上投影的代数和等于零。9-6. 图示机构中,直角形杆OAB在图示位置的角速度为w,其转向为顺时针向。取小环M为动点,动系选为与直角形杆OAB固连,则以下四图中的动点速度平行四边形,哪一个是正确的vevrvaMBAwO(B)vavrveMBAwO(A)vrvaveMBAwO(C)vrvaveMBAwO(D)9-7. 图示机构中,OA杆在图示位置的角速度为w,其转向为逆时针向。取BCD构件上的B点为动点,动系选为与OA杆固连,则以下四图中的动点速度平行四边形,哪一个是正确的vavrveDCBOwA(A)vrvevaDCBOwA(B)vrveDCBOwAva(C)wvrBOvaDCAve(D)9-8. 图示机构中,圆盘以匀角速度w绕轴O朝逆时针向转动。取AB杆上的A点为动点,动系选为与圆盘固连,则以下四图中的动点速度平行四边形,哪一个是正确的vavrveva(A)BAOwvrveva(B)BAOwvrveva(C)BAOwvrve(D)BAOw9-9. 曲柄滑道机构中T形构件BCDE的BC段水平,DE段铅直。已知曲柄OA长r,它在图示位置时的角速度为w,角加速度为e,其转向均为顺时针向。取曲柄OA上的A点为动点,动系选为与T形构件固连。现欲求动点A的相对加速度和T形构件的加速度,标出A点的各项加速度如图,并取图示的坐标系,则根据加速度合成定理,以下所示的四个表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DCjewBEyjjaraeaataanxxh(A)(B)(C)(D)9-10.利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va=ve+vr求解点的运动时,以下四组已知条件下的问题,哪些可求出确定解?(A) 已知ve的大小、方向和vr的方向求va的大小。(B) 已知ve的方向和vr的大小求va的大小。(C) 已知va和ve的大小和方向求vr的大小和

注意事项

本文(理论力学选择题集(含问题详解))为本站会员(仙***)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