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高中语文童心说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研读

  • 资源ID:85386967       资源大小:87.4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童心说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研读

会计学1高中语文童心说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高中语文童心说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研读研读2李贽的童心说批评了“多读书识义理”对人的消极影响,这种观点正确吗?请谈谈你的看法。_第2页/共13页提示:童心说批评了“多读书识义理”对人的消极影响,是针对盲目信从儒家经典的态度而言的。李贽所谓的多读书识义理便会丧失童心,并非叫人闭目塞听、不读书、不与外界接触,他主要是抨击当时虚伪的世风和俗儒、陋儒对经书的迷信盲从,食而不化,甚至文过饰非的丑陋现象。因此,李贽提倡童心说,就是要人们返回赤子之心,重现本真自我,以纠正虚伪的世风。这种主张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第3页/共13页3如何认识、评价明清以来直至近现代包括李贽、戴震等人在内的知识分子对理学的批判?或者说,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该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_第4页/共13页提示:(1)一定时期对理学和儒学的批判,都有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可以把这些批判绝对化。如李贽对理学的批判,直接的原因是由于程朱理学变成了无须怀疑、无须讨论的官方哲学。在这种文化专制主义之下,自然会引发批判。(2)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理学以及儒学当然有其落后的、应该批判的一面,而且一定的文化批判有其健康的合理性,这对于中国文化的自我反省有积极的意义。如理学在六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成为官方统治思想,逐渐僵化,排斥异己,并成为加强专制主义统治的工具。但批判理学并不是要简单地否定理学,而是要作深刻的文化反省,并从今天文化发展的角度作出合理的评价。第5页/共13页 二、审美鉴赏培养你的情趣 “童心即真心”李贽思想的核心和灵魂许苏民 “童心说”是李贽思想的核心和灵魂。 李贽所面对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无所不假”“满场是假”。封建的道德教化中充满着假话、空话、大话;官场和文坛上充满着假人、假事、假文;除了老百姓还不知道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外,举人、进士的头衔,乃至官职和爵位,无不有假;在道学氛围和官场交际中,谦恭(实为谄媚)往往是狡诈的欺骗,雍容揖让的礼节下面却往往是波诡云第6页/共13页谲而暗伏杀机,而“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乃是最通行的格言;多少老实善良的人们,因为要迁就这以假为荣的社会,扭曲了自己的灵魂,自己被人吃,同时也参与吃人,成为封建伦理异化的牺牲品。第7页/共13页 正是面对这种虚伪而残酷的现实,李贽以“与千万人为敌”的勇气,举起了“童心说”的旗帜,把批判的矛头直指“无所不假”“满场皆假”的虚伪丑恶的社会现实,直指作为“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然而却被封建统治者推崇为神圣不可侵犯之经典的“六经”、论语和孟子,直指那逼人说假话、做假事、作假文的封建文化氛围。一篇童心说,以其与一切封建道德说教彻底决裂的勇气和冲决囚缚的豪迈情怀,奏出了中国社会开始从中世纪走出的时代最强音,它是晚明思想解放的宣言、个性解放的宣言、文学革新的宣言。第8页/共13页 童心说的写作首先是针对排斥“童心”的传统观念的。李贽指出只有“童心”才是“绝假纯真”的“真心”,也只有“童心”才是人的最初一念之本心;失去了“童心”也就失去了“真心”,而只有“童心”未失的人才堪称“绝假纯真”的“真人”,所谓“复其初”,也就是恢复人的童心。第9页/共13页 童心说荡涤了儒家赋予“赤子之心”和“真心”的先验道德观念。李贽用为传统所诟病的“童心”的概念来取代儒家“赤子之心”的概念,又以“童心”来规定“真心”,不仅如此,“童心”成为一个与封建道德说教,乃至整个的传统文化氛围相对立的范畴。在他看来,传统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观念都是障蔽人的“童心”的,“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因此,他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作为封建伦理政治教科书的“六经”、论语和孟子。在李贽看来,“六经”、论语孟子所记载的圣人之言,既“不可语于童心之言”,所以以之来作为教科书也就不能不起障蔽“童心”的作用,于是所谓的圣人经典也就成了“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第10页/共13页 “童心”又是与“满场是假”的社会现实相对立的范畴。李贽认为,封建伦理道德的义理灌输得越多,“童心”也就丧失得越多,最终导致“全不复有初”的人性沦丧,而成为说假话、做假事、作假文的伪君子、假道学,使整个社会“无所不假”“满场是假”。 李贽在以“童心”重新诠解“真心”的同时,也以“童心”重新诠解了孟子所谓的“赤子之心”。在作童心说以后,有人向他问及孟子“大人不失赤子之心”之义。李贽回答说:“在予童心说。”他紧接着又说:“夫赤子之心,童心也;童心者,真心也。赤子者,人之初也;赤心者,心之初也。”如此云云,都是以童心说中所阐述的观点来解释传统之所谓“赤子之心”,使“赤子之心”不再是孟子先验道德论的“四端”之心或“良知良能”;所谓“复其初”,也不再是孟子所说的“求其放心”或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第11页/共13页 李贽并没有给“童心”规定具体的内容,而仅仅说“童心”是“绝假纯真”的“真心”,是人的“最初一念之本心”,是像小孩子那样的天真纯朴的心,并且把它与“六经”、论语、孟子的道德伦理教化相对立,与接受了这种教化的“无所不假”“满场是假”的社会现实相对立,与“言不由衷”的“假文”相对立。他还告诉我们,失却了“童心”则“政事无根柢”。 统观李贽思想之全体,我们可以说,所谓“童心”,就是源自物质之自然的真实的人性,即与封建的“义理之性”相对立的“气质之性”;具体地说,就是作为活生生的生命存在的人的欲望、情感、追求,人的七情六欲。说穿了,“童心”即人欲,而且是毫无掩饰的人欲。(节选自李贽的真与奇,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共13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3页/共13页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童心说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研读)为本站会员(牛***)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